2018年重大自然災害事件盤點
一、1月初中東部地區低溫雪災
湖南常德市石門縣茶葉遭受低溫凍害
雪災致安徽淮南市樹木被折斷
雪災致江蘇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鎮大棚垮塌
雪災致湖北襄陽市襄城區歐廟鎮房屋倒塌
雪災致河南駐馬店市泌陽縣廠棚垮塌
1月3-7日,中東部地區遭受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其中,河南信陽市區24小時降雪量超過43毫米,突破1951年以來市區日降雪量歷史極值,地面積雪深度超過21釐米;安徽多地普降大雪或暴雪,局部大暴雪,造成多人死亡。
據統計,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5省38市(自治州)179個縣(市、區)309.2萬人受災,22人死亡,40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1.6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000餘間房屋倒塌,近5000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93.7千公頃,其中絕收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7.7億元。其中,安徽災情較重。
二、4月初華北西北黃淮等地低溫凍害
低溫凍害致山西晉中市榆次區北田蘋果受災
低溫冷凍致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辛莊子鄉果樹受凍
低溫冷凍致河南省濟源市大峪鎮蔬菜受凍
低溫冷凍致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川口鄉果樹受凍
低溫雪災致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蔬菜受災
4月3-7日,受兩股冷空氣接連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出現明顯雨雪和持續低溫天氣。期間,大部地區平均氣溫降幅達8-14℃,其中,華北、黃淮等地達15-20℃,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地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
據統計,低溫冷凍災害造成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5省41市(自治州)200個縣(市、區)1255.7萬人受災,28.3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400餘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349.4千公頃,其中絕收35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33.7億元。
三、7月上旬江西暴雨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造成江西省撫州金谿縣陳坊積鄉房屋被洪水圍困
洪澇災害致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西郊街道受淹
洪澇災害致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長山晏鄉受淹
7月5-8日,江西省部分地區遭受強降雨襲擊。其中,7月5日20時至7日8時,江西全省共有14個縣(市、區)的74個測站降雨量超過250毫米,63個縣(市、區)的1494個測站介於100-250毫米,最大點雨量為景德鎮昌江區381毫米。強降雨導致景德鎮昌江區、撫州市臨川區城區發生嚴重內澇,多個路段因積水通行困難,大量房屋、商鋪進水,普遍進水深度達2米。
據統計,災害造成撫州、景德鎮、吉安等9市37個縣(市、區)109.8萬人受災,1人死亡,1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6.5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900餘間房屋倒塌,3300餘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97.6千公頃,其中絕收13.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8億元。
四、7月上旬渝川陝甘暴雨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致甘肅定西市岷縣閭井鎮道路受損
洪澇災害致陝西漢中市留壩縣河水暴漲
洪澇災害致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孝姑鎮作物受災
洪澇災害致重慶渝中區菜園壩竹木市場被洪水淹沒
四川綿陽涪江洪峰過境重車壓梁抗洪水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新江街道部分民房和道路被洪水淹沒
7月6-12日,四川盆地及西北部分地區連續遭受強降雨襲擊,局地還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引發洪澇、泥石流、風雹等災害。四川盆地局地累計降水量超600毫米,甘肅東南部、陝西西南部和北部100-200毫米。其中,8-11日,四川盆地西部累計降水量有100-350毫米,綿陽、德陽和成都局地400-500毫米,綿陽江油局地達619毫米。
據統計,災害造成重慶、四川、陝西、甘肅4省(直轄市)35市(自治州)205個縣(市、區)611.3萬人受災,25人死亡,2人失蹤,50.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5.3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2萬間房屋倒塌,19.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85千公頃,其中絕收80.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34.2億元。其中,四川、甘肅災情較重。
五、1808號颱風「瑪莉亞」
颱風來襲前福建消防官兵解救被困漁民
颱風災害致福建福州市城區樹枝被刮斷
颱風災害致湖南株洲市天元區群豐鎮房屋受損
颱風災害致江西吉安市吉水縣村道被淹
2018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強颱風級)於7月11日9時10分前後在福建省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11日20時移入江西境內並減弱為熱帶低壓。受其影響,福建東北部和浙江東南部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福建中部、浙江東南部、江西中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50-120毫米,福建福州、三明和浙江溫州局地150-200毫米,其中,三明建寧縣局地260-285毫米。
據統計,災害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4省20市107個縣(市、區)142.3萬人受災,1人死亡,54.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近1000人需緊急生活救助;500餘間房屋倒塌,3.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82.3千公頃,其中絕收5.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1.6億元。其中,浙江、福建災情較重。
六、7月中下旬西北地區洪澇風雹災害
7月21日工作組查看寶成鐵路略陽段山體塌方搶險現場
甘肅甘南州舟曲縣南峪鄉江頂崖滑坡現場導致道路中斷
洪澇災害致青海黃南州尖扎縣當順鄉農作物受災
洪澇致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西坪提灌泵房被淹
7月18-23日,西北部分地區出現分散性大雨或暴雨,其中,18日晚18時至24時,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遭受強降雨襲擊,東鄉族自治縣6小時最大點降雨量114毫米,達板鎮、果園鄉、風山鄉6小時最大降雨量30-60毫米,引發山洪災害。
據統計,災害造成陝西、甘肅、青海、寧夏4省(自治區)18市(自治州)53個縣(市、區)51萬人受災,25人死亡,4人失蹤,2.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3700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4000餘間房屋倒塌,2.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4.4千公頃,其中絕收6.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8.1億元。其中,甘肅災情較重。
七、7月中旬內蒙古暴雨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塔爾湖鎮農作物受災
洪澇災害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六木蘇鎮道路損毀
7月18-22日,內蒙古自治區多地出現暴雨和大暴雨天氣。其中,7月18日23時至7月19日11時,全區有103個縣(旗)出現降雨,3個縣(旗)中的8個站出現大暴雨,降雨量達104.3-165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包頭市固陽縣楊六乞卜,達165毫米。受局地強降雨影響,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多條河流發生較大洪水,其中巴彥淖爾境內黃河支流烏蘇圖勒河及包頭境內內陸河艾不蓋河發生超歷史洪水,導致部分農田被淹,農作物減產、絕收,農業、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
據統計,災害造成巴彥淖爾、包頭、鄂爾多斯等10市(盟)40個縣(市、區、旗)77萬人受災,13人死亡,1人失蹤,10.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5400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近4900間房屋倒塌,2.4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18.6千公頃,其中絕收90.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9.8億元。
八、7月末新疆哈密市暴雨洪澇災害
新疆哈密市伊州區沁城鄉突發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
7月31日凌晨6時至9時30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沁城鄉突降暴雨,其中,沁城鄉小堡區域發生局部短時特大暴雨洪水,1小時最大降水量達110毫米,最大洪峰流量達731立方米/秒,為有水文記錄資料以來最高記錄;伊吾縣境內同時出現大範圍降雨,伊吾河最大洪峰流量達170立方米/秒,伊吾河流域下馬崖區域瞬時流量創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記錄。由於湧入射月溝水庫(小型水庫、庫容678萬立方米)的洪峰流量合計達1848立方米/秒,遠遠超過該水庫3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537立方米/秒),造成水庫迅速漫頂並局部潰壩,引發洪澇災害。
據統計,災害造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伊吾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三師8個團(場)共2.5萬人受災,32人死亡,60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1400餘間房屋倒塌,7600餘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7.9千公頃,其中絕收1.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1.1億元。
九、1818號颱風「溫比亞」
山東濰坊市壽光市上口鎮受淹養殖區
受颱風影響 安徽滁州市琅琊區西澗街道大棚被淹
颱風「溫比亞」致山東濰坊市壽光市羊口鎮南宅科村受淹
颱風「溫比亞」致浙江省舟山市千艘漁船避港
颱風帶來的強降雨致安徽淮北市杜集區群眾被困
颱風帶來的強降雨致山東泰安市新泰市農田受淹
颱風災害致黑龍江牡丹江市東寧市三岔口鎮受災
颱風災害致吉林白山市臨江市大慄子街道受災
颱風災害致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五道江鎮農田被淹
颱風致河南開封市鼓樓區南苑辦事處蔬菜受災
颱風致江蘇泰州市興化市戴窯鎮大棚受損
颱風致江蘇鎮江市丹徒區新豐鎮居民房屋倒塌
2018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強熱帶風暴級)於8月17日凌晨4時5分前後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受其影響,8月16-20日,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遼寧、吉林等地出現暴雨或大暴雨,河南東部、蘇皖北部、山東等地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其中,河南商丘和周口市、安徽宿州和淮北市、江蘇徐州市、遼寧大連、山東濟寧、泰安、臨沂、淄博、濰坊、東營等地累計降雨量有200-450毫米,河南商丘睢縣最大降雨量達543毫米、江蘇徐州沛縣528毫米、山東泰安市510毫米。
據統計,災害造成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8省(直轄市)46市228個縣(市、區)1800.4萬人受災,52人死亡,1人失蹤,45.4萬人緊急轉移安置,6.1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5萬間房屋倒塌,12.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14.9千公頃,其中絕收249.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69.1億元。其中,安徽、山東災情較重。
十、8月下旬華南地區暴雨洪澇災害
暴雨洪澇致福建莆田市涵江區河水暴漲
廣東東莞城區路段積水嚴重
洪澇導致廣東肇慶市封開縣江口鎮居民房屋被淹
洪澇導致廣西桂林市資源縣中峰鎮大棚被淹
8月27日至9月1日,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持續遭受強降雨襲擊,廣東中東部沿海地區、福建中部沿海地區和廣西南部和東部局地累計降雨量有300-500毫米,廣東汕尾、揭陽、惠州、珠海等地600-900毫米,惠州惠東、汕尾陸河局地達1086-1393毫米。其中,29日,廣東珠海、中山、江門、深圳、東莞、惠州、汕尾、揭陽等8市出現特大暴雨(250-492毫米);30日,廣東揭陽、汕頭、汕尾、惠州、河源5市再次出現特大暴雨(250-600毫米),惠州惠東局地達727-1034毫米,突破廣東日雨量歷史記錄,引發嚴重洪澇災害。
據統計,災害造成福建、廣東、廣西3省(自治區)28市79個縣(市、區)216.3萬人受災,4人死亡,2人失蹤,13.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7.4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100餘間房屋倒塌,2600餘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85千公頃,其中絕收4.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6.3億元。其中,廣東災情較重。
十一、8月末至9月初雲南暴雨洪澇災害
雲南保山市龍陵縣木城鄉房屋受損
雲南墨江縣通關鎮發生泥石流災害
8月28日至9月2日,雲南省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及強對流天氣,引發洪澇、風雹、泥石流等災害。其中,8月29日6時30分左右,普洱市墨江縣通關鎮突發泥石流災害,造成8人死亡;9月2日凌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慄坡縣猛硐鄉遭受強降雨襲擊,造成10人死亡,11人失蹤,猛硐鄉通訊和電力中斷,多處道路塌方。
據統計,災害造成文山、普洱、臨滄等14市(自治州)51個縣(市、區)22萬人受災,20人死亡,12人失蹤,21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400餘間房屋倒塌,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3.7千公頃,其中絕收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7億元。
十二、9月8日雲南墨江5.9級地震
消防戰士轉移災區物資
雲南墨江地震災區集中安置點
雲南墨江地震造成民房受損
9月8日10時31分,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北緯23.28度,東經101.53度)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據統計,災害造成普洱、玉溪2市7個縣11.3萬人受災,28人受傷,1.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000餘間房屋倒塌,3.4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2.9億元。
十三、1822號颱風「山竹」
「山竹」颱風致廣東東莞會展中心受損
颱風災害致廣東江門市臺山市大江鎮受淹
颱風災害致廣西南寧市武鳴區鑼圩鎮香蕉受災
颱風災害致貴州黔南州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農田被淹
颱風災害致海南海口市瓊州海峽停航避險
颱風災害致湖南郴州市汝城縣房屋倒塌
颱風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房屋受損
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強颱風級)於9月16日17時前後在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沿海登陸,17日20時在廣西境內停止編號。颱風「山竹」是今年以來第10個登陸我國的颱風,也是今年最強登陸颱風。受其影響,16日至18日早晨,廣東中西部和南部、廣西中部、海南島北部、貴州東南部及江蘇東南部、安徽東南部、浙江北部和東部、福建東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100-280毫米,廣東茂名、陽江、雲浮、江門、深圳、惠州等地300-478毫米;廣東中西部、廣西東南部最大小時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70-95毫米。
據統計,災害造成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6省(自治區)48市(自治州)186個縣(市、區)471.3萬人受災,6人死亡,152.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9.8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3400餘間房屋倒塌,1.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41.4千公頃,其中絕收16.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2.3億元。其中,廣東、廣西災情較重。
十四、10月中旬及11月上旬川藏交界金沙江堰塞湖災害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洩流洪峰過境雲南致香格裡拉市受災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洩流洪峰過境雲南致沿江多處道路被淹
金沙江堰塞湖洩流槽開挖作業
金沙江再發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
四川白玉縣金沙江滑坡
10月11日7時許,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江達縣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交界處發生山體滑坡,導致金沙江斷流並形成堰塞湖。據統計,災害造成西藏、四川、雲南3省(自治區)16個縣(市、區)4.6萬人受災,4.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11月3日17時40分左右,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原「10·11」山體滑坡點再次發生滑坡,造成金沙江斷流,並形成堰塞湖。據統計,災害造成西藏、四川、雲南3省(自治區)10.2萬人受災,8.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來源 | 國家減災辦
編輯 | 汪洋
設計 | 劉哲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