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公眾考古實踐走入阜新

2021-01-09 MBA中國網

日前,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與阜新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讓考古學走近公眾」主題公眾考古實踐活動在阜新市博物館拉開大幕。

1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主動承擔起「向廣大社會公眾宣傳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識、提高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弘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責任,舉辦此次活動目的是將考古工作的全貌更真切地展現於公眾面前,讓其感受到考古學的真實、歷史的厚重以及中國文化的絢爛。本次活動以2017-2019年度考古系對阜新市阜蒙縣他尺西溝遺址的發掘成果為基礎,舉辦了「他尺西溝遺址」主題文物展覽、專題講座及專業體驗等一系列近距離接觸和體驗考古的活動。

他尺西溝遺址考古工地

2

在他尺西溝遺址主題文物展中,公眾可以全面了解三年來遺址的發掘情況,從圖片上可以看到考古工地的現場、遺蹟的分布、發掘的經過;聽專家與現場發掘人員講述考古發掘的過程;識別先民的墓葬、房址,看到七千年前的環壕與聚落。現場部分石器、修復後的陶器讓公眾真切地了解到日常用具的歷史與變遷。

他尺西溝遺址主題文物展

在考古體驗活動中,公眾可以參觀文物庫房,看到文物出土時最初的樣子,了解「破陶片」們的前世今生,領略遠古遺物的樸素之美;可以參觀出土遺物的整理與修復,聽取關於當下眾多科技考古的新方法以及對陶片上肉眼不可見的新知識的講述;同時走進重大發現之外的考古日常修復整理工作。公眾還可以了解到,面對數不清的陶片,考古工作者如何不知疲倦、滿懷熱情的做好枯燥的拼對與復原工作。在活動中,阜新市博物館志願者親手體驗陶器的拼對與復原,從中獲得更直接的體驗。

陶器拼對場景

3

本次阜新市博物館與遼寧大學歷史學院他尺西溝遺址發掘團隊合作的一系列公眾考古活動,讓公眾親眼看到展廳內陳展文物的發現、發掘過程,由看見到實踐,由聽說到思考,啟發公眾保護意識,激發公眾考古熱情,從而獲得公眾對考古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為公眾開啟了一扇縱深眺望當地歷史和走進真實考古現場的大門。

考古系學生作科技考古方面的殘留物分析採樣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整合藝術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等單位建立。學院以「5系+1館」為主要建設架構,擬先設考古與文博系、藝術史系、美術學系、設計學藝術系四個學系和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條件成熟時將「考古與文博系」分設成「考古學系」和「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系」。
  •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實驗考古活動成功主辦
    原來,這是一次實驗考古活動,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邛崍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為什麼要還原漢代冶鐵?漢代工匠是怎麼冶鐵的?今天大川和四川大學考古系一起為你解答。為什麼選擇邛崍?近年來,四川大學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日本愛媛大學三家單位的考古學者在古臨邛境內的邛崍、蒲江等地發現了大量漢代冶鐵遺蹟和遺物,出土了不少耐火磚、煉渣、鐵礦石等。前些年,三家聯合考古隊還在蒲江縣古石山遺址發現了一座中國南方地區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漢代煉鐵爐。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新華社杭州9月9日電(記者許舜達、朱涵)通過藝術品原作的收藏、教學、研究與展示,開展「實物教學」,讓學生親手接觸到文物、藝術品原作,同時,展覽和教育活動都向社會公眾開放,並展開一系列兼顧學術性、思想性和通識性的公共教育活動……8日下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
  •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介紹,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很長久的議題了。在川大考古系的老先生宋治民印象裡,川大考古從六十年代的一個考古學教研室,發展到考古系,現在要成立考古文博學院,不單單是行政上的變化,對於考古事業的發展意義很大,「經費、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他直言,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系向前發展需要和自然科學配合研究,需要經費,田野考古工作需要經費和設備。學院成立以後,有利于田野考古和考古學理論的發展。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8日電 (嶽依桐)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8日在蓉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③ |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川大考古...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10月31日,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紀念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60年來,川大考古學專業取得了哪些成果?新成立的「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促進考古學發展上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 高校考古教師暢談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系主任 白彬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在西南考古、西藏考古、中國歷史考古學、宗教考古、山地考古等領域已初步形成特色,我們將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圍繞「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總體目標進行人才培養,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海內外考古實習基地,優化辦學條件,讓更多的青年才俊熱愛、投身考古事業
  • 聽學考古的師兄師姐聊一聊:考古比《鬼吹燈》更迷人
    日前,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在大家看來,考古可以算是比較「冷門」的一個專業。那麼,考古學專業的學生們日常學什麼呢?從事考古相關工作的人,他們的日常工作狀態又是怎麼樣的呢?
  • 江口沉銀 一次盛世考古的創新實踐
    這是一次很「炫」的考古。江口遺址考古發掘是一次傳統考古發掘與高科技技術手段的結合。在前期準備、發掘過程、後期整理等工作階段,使用了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等大量科技手段,保證了考古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是新技術運用於考古工作的一次積極實踐。  磁法勘探,可以用來配合確定遺址具體範圍。  探地雷達,可以推斷出地下介質的空間位置結構、形態和埋藏深度。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四川大學考古學科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代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首次發掘,是近代中國考古學的先驅之一,迄今已近90年的歷史。
  • 緣系小南山:孤獨中的堅守——記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校友、小南山遺址...
    小南山遺址宛若天鵝頭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而為這顆明珠拂去蒙塵的重要學者之一便是我校考古學院2000級校友李有騫,作為小南山項目的領隊,他對於整個遺址的發現和發掘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李有騫,男,吉林大學2000級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生,2009年博士畢業,本碩博均就讀於吉林大學。主要從事東北亞史前考古研究,現為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信息資料部主任。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目前先設四個學系和一個博物館
    都市快報 通訊員 吳雅蘭 柯溢能 記者 胡信昌在浙江大學迎來建校122周年之際,5月20日,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在紫金港校區成立,浙大進一步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於一體的藝術與考古學科生態體系。
  • 大力發展田野考古教學 培育未來考古英才
    【文/曲家偉 攝/考古學院】近日,吉林大學山西運城夏縣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正式啟用。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有關領導,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等全國40餘所高校的考古文博專業學科帶頭人、專家、學者參加啟動儀式和相關會議,對吉林大學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工作和基地建設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
  • 吉大考古學院教師赴京參加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
    考古前線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文博實踐工作隊在良渚博物院門前與國旗合影近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30名學生在唐淼副教授的帶領下,來到我國最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良渚古城,開始為期50天的教學實習實踐活動。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成立於2019年5月,由原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藝術系、文化遺產研究院、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等單位組建。學院現擁有考古學、藝術學理論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藝術設計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現設藝術史系、考古與文博系、設計藝術系、美術系四個學系,藝術史研究所、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所三個研究所。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 爭創世界一流學科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未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學科。」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暢談到。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1960年),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如今的規模和影響居於中國高校考古學科前列,為中國考古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第十屆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論壇圓滿閉幕
    為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深入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2月12至13日,由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十屆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論壇」成功舉辦。
  • 校長張希到吉林大學夏縣田野考古實習基地調研考察
    【文/攝 曲家偉】10月8-10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學校「師德學風」建設,加強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工作,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一行前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調研吉林大學山西運城夏縣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考察師村遺址田野考古實踐教學成果,慰問正在參加田野考古實習的考古學院師生
  • 川大考古60年|川大考古系創辦者徐中舒的學術貢獻
    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於1960年創建,至今已有60年。在長期的考古教學、科研與實踐過程中,為中國尤其是西南地區的考古文博事業培養了大量中堅力量,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風格與學術特色,在中國西南考古(包括西藏考古)、歷史時期考古(尤其是宗教考古、美術考古和歷史時期考古方法論)等領域具有深厚的傳統和強勁的實力,近年來也致力發展科技考古、實驗室考古等新興領域。
  • 考古泰鬥蘇秉琦提出的中華文化「滿天星鬥說」是什麼?
    「在中國考古、歷史工作者頭腦中,曾長期縈繞著兩個怪圈。之一是根深蒂固的中華大一統舊觀念;之二是把社會發展史當作全部歷史。」1994年,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為他的《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大作所寫的自序《六十年圓一夢》一文中如此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