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兩首五言詩,清新樸實,描寫細膩逼真

2020-12-06 品詩賞詞

喜歡詩詞的朋友都非常熟悉溫庭筠的《商山早行》,其中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千古流傳。再後來陳與義也有,「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這兩位唐代詩人果然不凡,一出手就打動人心。不過看官別急,在他們之前還有一位長者,他的詩歌意境更妙。下面就分享劉禹錫的兩首五言詩,清新樸實,描寫細膩逼真。

途中早發

唐代;劉禹錫

中庭望啟明,促促事晨徵。

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

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

隱士應高枕,無人問姓名。

劉禹錫的文章以論說文成就為最大,不僅徵引豐富,推理縝密,而且巧麗淵博,雄健曉暢。不過讀者更喜歡他的詩歌,短小精悍、隱微深切,有時借題發揮,針砭現實;有時託古諷今,抨擊弊政,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性。

這是一首描寫深秋客中早行的詩作,首聯寫早行的急迫之情,詩人心中有事,半夜裡就睡不踏實,一大清早就起來,在庭院中仰望啟明星,匆匆地準備著早晨出發。

頷聯非常精彩,「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寒冷的樹上,鳥兒剛剛活動;凝霜的橋面,人跡尚未留下。與溫庭筠的名句比較,可以看到溫詩顯然有化用劉詩的痕跡。

頸聯寫早行所見之景,「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水流上瀰漫著白色的晨霧,初升的太陽煥發著絢麗的朝霞。作者準確地抓住了清晨的天氣特點,寫得靈動飛揚,富有情趣。老劉觀察仔細、描摹生動,「白煙、彩霞」既對仗工整,又色彩鮮明,更給人一種真實的現場感。

尾聯以隱士尚在高枕,反襯出行之早。詩人說,隱土應該還在悠閒高臥,沒有人來問他姓甚名啥。作者含蓄地表達出出行之早,雖然全文不見一個「早」字,其實句句都在突出早行的主題。

途中早發

唐代;劉禹錫

馬踏塵上霜,月明江頭路。

行人朝氣銳,宿鳥相辭去。

流水隔遠村,漫山多紅樹。

悠悠關塞內,往來無閒步。

這首五古極能寫出「途中早發」之趣,馬兒踏著晨霜前進,月亮照著江邊的大路。行人正充滿朝氣地出發,宿鳥也紛紛離巢而去。前兩句意象豐富,霜還在、月尚明、行人發、宿鳥飛,這是寫早發情景。

末二句則寫詩人慣於客行,常常來往於關塞之內。流水隔著遠村,滿山都是紅樹;在悠悠的關塞之內,往返不停的早行人,正匆匆踏上徵途。流水遠村、漫山紅樹,這是寫途中所見,詩人仿佛是在欣賞一幅陶然悠閒的美景,沒有絲毫早行的疲憊和睏倦感。

這兩首五言詩語言樸實,意境渾成,早行的景與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第一首詩中,金星在望、凍樹寒霜,還有水流白煙、日上彩霞,令人心醉;第二首詩中,馬踏塵霜、月明江路,流水遠村、漫山紅樹,描寫極其細膩。更有隱士高枕、詩人悠閒,讓人讀完久久難以忘懷。

相關焦點

  • 賈平凹靜觀落葉,這篇散文描寫生動細膩,更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的是賈平凹靜觀落葉,這篇散文描寫生動細膩,更充滿哲理。《落葉》(節選)作者:賈平凹窗外有一棵法桐,春天裡長滿了葉子。根深枝梢,沒風時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賈平凹觀察細緻,描寫逼真,比喻手法更讓文筆顯得流暢優美。作者把綠葉的脈絡比作飛舞的彩蝶,又將茂密的梧桐比作一位豐腴的少婦,令人倍感親切,也仿佛身臨其境。接下來作者又開始描繪枝間的鳥兒,它們成雙入對,在葉下歡唱,清妙的歌聲不僅帶來了歡樂,也簡直讓作者有些嫉妒。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但是儘管他很才華,可是他的人生經歷,卻是大起大落,晚年的光景更是悽慘,少年時代的劉禹錫,不僅風流倜儻,而且無論是詩,還是文章,那都是堪稱一絕,他在19歲的時候在長安遊學時,便是在眾多的士子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為此他還結識了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柳宗元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不走尋常路,寫出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劉禹錫顯得與眾不同,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定是會傷心欲絕,可是劉禹錫不一樣,他積極地融入到生活中去,依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即使是遭受了再大的打擊,那也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始終是堅持了自我,也正是這個原因,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秋詞.其一》,這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鄧俊峰:清新樸實的文風從哪裡來?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做到深入淺出、入腦入心,要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倡導清新樸實的文風,嚴謹而生動地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應當說,我們的幹部隊伍當中不乏清新樸實、健康有力、富於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並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鮮活文風。這對幹部個人來說,體現的是健康的思想作風;對黨的形象來說,體現的是優良的黨風導向;對整個社會來說,體現的是時代的精神風貌。但毋庸諱言的是,在一些領導幹部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講話落實講話現象普遍存在。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作為當時最著名的才子,劉禹錫才華過人,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曾經一度被貶到偏遠的地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劉禹錫屢次遭貶,寫下兩首「硬氣」詩作,詩中豁達撫慰了無數人心
    可是,對劉禹錫而言,時代雖然影響了他的命運,卻沒有掌控他的人生。面對屢次貶謫,劉禹錫從未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寫下了兩首著名詩作《玄都觀桃花》和《再遊玄都觀》。這兩首詩堪稱唐代最硬氣的詩作,寫出了真正的人生豁達,撫慰了無數人心。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 兩首描寫翠色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
    下面介紹的是兩首描寫翠色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書事唐代:王維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這首詩是王維就眼前事物,抒寫自己頃刻間的感受。濛濛細雨剛剛停止,天色轉為輕陰。詩人緩步走向深院,卻沒有急於推開院門。「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一個「閣」字,即阻隔的意思,表達出詩人的感受,似乎是輕陰迫使小雨停止,表現出詩人喜靜懶動的個性,更突出了一種幽靜的氛圍。
  • 劉禹錫的一首詠鷺詩,全文只有一個鷺字,卻寓意深遠,令人遐思
    下面這首詩雖然也描寫白鷺,卻很特別,先一起欣賞! 白鷺唐代:劉禹錫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劉禹錫被貶謫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心情一度非常鬱悶,但是在朋友的鼓勵下,並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他很快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開始其詩歌創作。
  • 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浪淘沙九首》·劉禹錫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元曲裡也有「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嶽低」的生動描寫。這兩句是寫黃河之水挾帶著大量黃沙,自天邊滾滾而來,波濤洶湧,勢不可擋;那些泥沙被狂風驟浪衝刷著、顛簸著,漂流到很遠的天涯。首句起得極有氣勢,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壯闊的黃河萬裡圖。濤水奔騰,攜卷萬裡黃沙,氣勢何等壯大,境界何其壯闊,給人以極大的視覺衝擊力,讓人如見其景。
  • 描寫月亮的詩句 有關月亮的詩詞賞析
    導讀:月有陰晴圓缺,描寫月亮的句子有很多,方式也有很多種,那麼你知道描寫月亮的詩句有哪些嗎?古人對於月亮的描述寄託了很多情感,有親情有友情也有愛情,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對有關月亮的詩詞賞析,感興趣的朋友快點來看看吧。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雖然在這首詩的開篇7字中,劉禹錫便道盡身世的無限悽涼,但是它所流露出的依然是劉禹錫堅持高尚操守、心繫國計民生的貶謫情懷。並且在詩的最後兩句,劉禹錫還道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發人深思。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牡丹花,從唐代開始就成了國色天香的「人間富貴花」,寫詩讚美它的人更是不勝枚舉,如韋莊《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司馬光:「若佔上春先秀髮,千花百卉不成妍」。而在眾多牡丹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賞牡丹》唐 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詩歌翻譯|你知道劉禹錫的《秋詞》用英文怎麼翻譯嗎?
    2019-10-05 20:00:51 來源: 小欣趣生活呀 舉報   《秋詞》劉禹錫
  • 劉禹錫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之時寫下了這首詩,獨樹一幟,百讀不厭
    劉禹錫被後人稱讚為「詩豪」,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比如《漢壽城春望》等等。他其實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受到了很好的儒家正統教育,所以文學功底深厚。劉禹錫的個性很鮮明,他不喜歡人云亦云,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經常做出一些標新立異的事情,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首《秋詞》就屬於這樣的詩作。其實《秋詞》一共有兩首,只不過第一首更加為人們所熟知,那第一首究竟有何不同、又好在什麼地方呢?
  • 千古名篇 劉禹錫陋室銘賞析
    即便身處陋室,也依然有靈魂的芬芳,談笑間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在乎物質是否貧寒,他就是劉禹錫。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才會讓劉禹錫《陋室銘》成為古詩的名篇。也許正是過這種安貧樂道的人生追求,才造就了對一切榮華富貴的如此淡泊,這也造就了那不朽的詩篇與其樂觀、直爽的性格。
  • 秋高氣爽,這6首關於「秋」的經典唯美詩詞,收藏了!
    別急,今天安久就和大家分享6首關於「秋」的詩詞,讓我們一起走入秋的世界!《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一反常態,沒有描寫秋天的蕭瑟、冷清,反而以極大的熱情歌頌了秋的美好。在詩人劉禹錫看來,文人騷客大都描寫秋的悲涼、蕭瑟,但是在他看來,秋天是比春天還要美好的季節。晴空萬裡,仙鶴扶搖直上,這是何等的瀟灑。值得一提的是,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劉禹錫剛剛被貶沒多久。在他的詩中,沒有哀怨,反而是如此的瀟灑、清明,讓人不得不佩服詩人的高尚品質。
  • 劉禹錫最浪漫的一首愛情詩,結尾僅用7個字,寫出初戀的無限美好
    阿蠻文化第21期詩豪劉禹錫,因其詩風格通俗易懂,與白居易、韋應物並稱唐代三傑。與唐德宗年間的那些蕭瑟悽涼風格的詩歌相比,樂天派詩人劉禹錫的作品豪邁大氣、明快簡潔,從而深受人們的喜歡。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劉禹錫的人生經歷。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唐詩歷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四時期,不僅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有很多經典的千古名篇,譬如中唐時期的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更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是他的一首《烏衣巷》,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相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咿咿呀呀地通篇背誦下來,而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詩人更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為此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