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化學染色實驗操作流程

2020-11-02 雲克隆

1.固定:去除殘留液體,用1X PBST清洗接種在乾淨玻片上的細胞3次,每次3min。在室溫下用新鮮配製的4%多聚甲醛固定15min。

2.1XPBST漂洗三次:去除固定液,1XPBST漂洗3次,每次5min。

3.透化:在1XPBST中加0.1% Triton X-100,孵育20分鐘以提高通透性。

4.1XPBST漂洗三次:去除殘留液體,1XPBST漂洗3次,每次5min。

5.封閉:去除殘留液體,在切片上加5% BSA或血清。確保血清與二抗來源於相同物種。然後在室溫下孵育20min。

6.孵育一抗:去除殘留液體,用適當稀釋比例的一抗覆蓋組織部位,4oC過夜孵育。

7.復溫:將切片從4oC移至室溫靜置約20min,不要立即衝洗切片。

8.1XPBST漂洗三次:去除殘留並浸泡在PBST中,在搖床中以40 RPM漂洗5 min,重複3次。

9.孵育螢光偶聯的二抗:去除殘留液體,用適當稀釋比例的二抗覆蓋組織部位,4℃避光孵育60 min。

10.1XPBST漂洗三次:去除殘留並浸泡在PBST中,在搖床中以40 RPM漂洗5 min,重複3次。

11.滴加50% PBS+50% 甘油於玻片上,立即置於顯微鏡下觀察。

相關焦點

  • 第五節 癌胚抗原的免疫細胞化學
    第五節 癌胚抗原的免疫細胞化學   一、癌胚抗原的特點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是分子量約20萬的糖蛋白,具有二級以上結構。
  • 毛條染色工藝操作流程
    毛條染色工藝操作流程 2017-10-09 14:44:05 來源:全球紡織網 毛條染色工藝操作流程一.容器要求:1.根據顔色深淺不同存放染料。
  • 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操作規程
    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操作規程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19 22:55 一、材料和試劑1、玻片:須用免疫組化專用玻片,或用2%多聚賴氨酸包被處理玻片。
  • 第四節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與免疫細胞化學結合法
    第四節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與免疫細胞化學結合法   原位雜交組化(ISHH)與免疫組織化學(IHC)結合法是先後用ISHH和IHC在同一切片或兩個相鄰切片進行染色,這樣就可以同一細胞中顯示出某種mRNA和相應的蛋白、多肽或其它抗原,從而可更好地了解某一基因的轉錄和蛋白、多肽合成的動力學。
  • 胃腸道黏膜免疫細胞化學特點
    黏膜含有各種組織溶解酶,而且胃黏膜呈酸性,腸黏膜偏鹼性,因此在進行免疫細胞化學染色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  一、抗原的穩定性  免疫細胞化學和組織化學就是檢查、鑑定、定位和示蹤組織中各種抗原成分。在組織加工過程中,必須保持抗原的形態、結構、抗原性和在組織中的位置保持不變,不引起組織產生自發螢光及其它非特異性著色。
  • 第十二章 腫瘤免疫細胞化學--第一節 神經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第十二章 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第一節 神經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在神經系統腫瘤中,以膠質瘤最多見,次為腦膜瘤、神經鞘膜瘤和垂體腺瘤,再次為孤立性神經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病、叢狀神經纖維瘤、節 細胞瘤、節 細胞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以及轉移瘤等,其餘各類腫瘤均屬少見
  • 免疫細胞的準備工作及檢測方法
    通過研究免疫細胞的激活,科學家可以了解人體對特定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癌症的反應方式,這在開發更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方面發揮著直接作用。當捕捉免疫細胞激活的信息時,流式細胞術由於其通用性、易用性和數據生成的便捷性,無疑是一種金標技術。流式細胞儀分析單個事件並以每秒數千個事件的速度記錄多個參數。
  • 特殊染色方法及化學試劑的選擇
    澱粉樣物質(剛果紅及天狼星紅染色)2、染色流程相對簡便、染液易配製的染色方法;選擇染色流程簡便的方法選擇染液易配製的方法,對自配染液(尤其是保存較短的染液)是較為重要的選擇,不容易造成因染液配製問題而影響染色結果。如顯示彈性纖維。醛品紅染色法無論是從染色流程,還是染液配製都要比鐵蘇木精、間苯二酚鹼性品紅等染色方法要簡單方便、省時,同時陽性著染對比度也很明顯。
  • 第五節 上皮組織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第五節 上皮組織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上皮組織來源的腫瘤是人類最常見的腫瘤。病理組織學上具有上皮特徵的高分化腫瘤,一般不需要免疫標記即可明確其上皮性質。但對本質上為上皮組織來源而病理組織學上為低分化的腫瘤,僅靠病理組織學特徵有時難以明確其起源,此時即有必要進行免疫標記。
  • 2018中考化學:化學實驗操作知識點
    化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學習關鍵是了解物質概念和物質的性質及其相互問發生化學反應的本質屬性。研究發現,有些孩子在初中化學學習中,一直不入門,成績較差。該如何學好化學呢?   首先就是要做好實驗!   1、實驗是學習化學的手段。   實驗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 細菌的形態結構觀察和染色技術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幾種常用的細菌染色方法。(2)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實驗原理】細菌的個體形態主要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圖3-1)。圖3-1 細菌基本形態顯微照片a.球菌;b.桿菌;c.螺旋菌細菌染色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染色方法。簡單染色法:是利用一種染料對細菌進行染色的方法。該法操作簡單方便,只適用於細菌形態和排列方式的觀察。
  • 第六節 免疫膠體金銀細胞化學染色的固定劑選擇
    第六節 免疫膠體金銀細胞化學染色的固定劑選擇   免疫膠體金銀染色和其它免疫細胞化學方法一樣,要想得到好的染色效果,關鍵取決於標本處理是否合適,只有使抗原性及組織結構保存的好,才能使以後的染色成功成為可能,其次要用高特異性和高效價的一抗,選擇合適的稀釋度。
  •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   二、螢光抗體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1.染色 切片經固定後,滴加經稀釋至染色效價如1:8或1:16的螢光抗體(如兔抗人γ-球蛋白螢光抗體或兔抗人IgG或IgA螢光抗體等),在室溫或37℃染色30min,切片置入能保持潮溼的染色盒內,防止乾燥。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的操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的操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的種類很多。例如,加熱、溶解、過濾、蒸發、蒸餾、集氣、結晶、滴定等。通常的化學實驗裡都包含著各種基本操作,只有掌握了基本操作,才能做好化學實驗。例如,粗鹽的提純包括了溶解、過濾、蒸發等基本操作。
  • 細胞染色實驗
    細胞染色實驗 二實小 三(1)班 謝曉涵指導教師:馬娜娜我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在故事裡,我經常聽「人體細胞」這個詞語。我百思不得其解,人的細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假期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陪媽媽去上班。
  • Angew Chem:新型化學探針幫助看見大腦免疫細胞
    2019年5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韓國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首次開發出一種化學探針,可以對活體動物大腦中的一種名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進行實時成像。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主要的免疫細胞。雖然小膠質細胞在一個世紀前就被發現,但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發現它們在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細胞化學染色
    細胞化學是細胞和化學相結合的一門科學。
  • 第八節 免疫膠體鐵細胞化學
    1989年日本學者Seno等在抗體分子上標記了膠體鐵,將膠體鐵引入免疫細胞化學技術(Seno,et al. 1989)。楊守京等在膠體的製備方法及其標記物的純化等方面做了改進,成功地用於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原的檢測(楊守京,等,1992)。該方法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與敏感性,背景染色乾淨。
  • 皮革染色的操作方法
    #染色方法#   皮革染色的方法按工具設備可分為鼓染、槽染、刷染、噴染、輥印等。實際使用中最多也最普遍的鼓染。其它方法如噴染也較常見,噴染為單面染色,工藝中被用於補充色調或增加染色效應用而實施。   轉鼓染色是鉻鞣坯革的主要染色方法,操作方便,易透染勻染,染色堅牢度好。
  • SDS-PAGE 電泳操作流程走一波~
    在大腸桿菌表達純化外源蛋白的實驗中,SDS-PAGE 更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其通常用於檢測蛋白的表達情況(表達量,表達分布),以及分析目的蛋白的純度等。2、作用機理SDS是陰離子去汙劑,作為變性劑和助溶試劑,它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使分子去摺疊,破壞蛋白分子的二、三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