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年產10億隻保險套的科天健康要上科創板 港股企業曾欲收購

2020-12-04 每日經濟新聞

4月11日,有媒體報導稱蘭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天健康)與方正證券正式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今日(4月12日),科天健康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公司的確有意登陸科創板。

生產保險套的企業也要上科創板?或是因為由科天健康生產的聚氨酯保險套,是國內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款該產品。在科天健康系列產品上市前,該市場一直被日本兩品牌壟斷。2017年,港股上市企業華夏健康產業曾欲收購科天健康,但此交易最終未能成行。

打破日本技術壟斷

保險套也需要科技含量。

據中新網報導,4月11日,科天健康與方正證券正式籤署上市輔導協議。科天健康主營的正是以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生產技術生產的保險套產品。

據了解,區別於傳統橡膠保險套,科天健康生產的聚氨酯保險套較普通橡膠保險套更薄,具有材質細膩、親膚、防病毒等特點。

相較於聚氨酯保險套這樣的專業名稱,市場上常用的產品名包括「001」、「002」等。而在科天健康系列產品問世前,世界上僅有兩家日本保險套廠家擁有該產品生產技術,分別為岡本和相模。因此,科天健康生產的水性聚氨酯保險套中川001為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款該類產品,打破了日本廠商在該領域的壟斷。

與傳統橡膠保險套價格相比,聚氨酯保險套的價格更高,科天健康的產品也是如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科天健康生產的5隻裝中川001保險套價格為65元,累計評價已經有1.8萬條,有評論為「支持國貨」、「比岡本和相模便宜」等。同樣在該平臺上,相模001保險套的價格為153元5隻,該商品還處於已售完、缺貨狀態。

華夏健康產業曾欲收購

2018年1月,科天健康在蘭州新區舉行投產儀式,其年產10億隻聚氨酯保險套的一期產線投產。科天健康董事長戴家君彼時表示,待2018年6月二期產線投產後,該基地全部10條產線可年產聚氨酯保險套10億隻,屆時該基地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聚氨酯保險套生產基地。

由於國內保險套生產廠家的技術問題及市場價格等因素,國內大部分保險套市場份額由橡膠保險套佔據。科天健康的10億隻聚氨酯保險套年產量是否能得到充足消化,有賴於其渠道開拓能力。戴家君去年初表示,中川官方旗艦店已經登陸京東,天貓旗艦也將上線。而線下在華東、華中區域,中川系列產品已經在5000多家藥店和便利店上架。

此前,港股上市企業華夏健康產業曾有意收購科天健康。2017年10月,華夏健康產業披露,其間接全資附屬華氏管理諮詢(深圳)擬購買科天健康2.7億股,相當於其全部已發行股本約84.11%,代價最高為人民幣3.6億元,將以現金支付。科天健康彼時承諾,公司2018年及2019年年度的經審核除稅後溢利分別不少於1.8億元和4億元。

但該交易歷經降價和延長截止日後,最終未能成行。2018年2月,華夏健康產業更新公告稱,買賣雙方同意將科天健康84.1%股份降價至人民幣2.59億元。由於降低交易價格,科天健康也免除了有關溢利保證和賠償機制等條款和條件。此後,雙方又延長交易截止時間,但最終在2018年7月6日宣布,由於建議收購事項之若干條件未能在截止日前達成,故買賣協議及補充協議宣告失效。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科天健康方面,接電人士表示會轉達相關工作人員。但此後,記者未能獲得回復。

(封面圖來源於攝圖網)

相關焦點

  • 國產保險套品牌離杜蕾斯還有多遠
    之前就有企業收購國外品牌,而近日又有企業瞄準了科創板。4月23日,記者從科天健康方面獲悉,生產中國首款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產品「中川001」的蘭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方正證券正式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公司欲將「敲門」科創板,而這很大程度上是憑藉其核心研發技術。科天健康公司行政人員陶瑩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稱,公司今年目標將產1億個聚氨酯保險套。
  • 水性聚氨酯新應用 科天健康超薄外科手套試生產成功
    (呼雙鵬 攝)   人民網蘭州8月1日電  (呼雙鵬)「不同於傳統的乳膠手套,水性聚氨酯外科手套薄至0.1毫米,觸感真實,反應靈敏,可有效降低器械使用失誤機率」。日前,水性聚氨酯外科手套在蘭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試生產成功,這標誌著甘肅又一創新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
  • 從科創板「最貴新股」到「破發第一股」:有港股價格參照,昊海生科...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加二流程編輯 | 小白前言10月30日,昊海生科(688366.SH)以89.23元的發行價登陸科創板,作為首家「H+科創板」生物藥企,頭頂「科創板最貴新股」的光環。可上市剛過6個交易日,11月6日,昊海生科跌破了發行價,隨即成為科創板「破發第一股」。
  • PC巨頭、AI獨角獸同日官宣回科創板 是什麼在吸引優質企業回流A股?
    同日,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已於2020年9月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上市。聯想集團是全球PC巨頭,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就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生產廠商,公司早在1994年就登陸港交所。曠視科技是「AI視覺四小龍」之一,估值已達到300億元,2019年曾發起港股IPO但擱淺至今。
  • 科創板時代 企業迎來新挑戰
    近年來,國家對科創重視和支持持續加碼,科創板的推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捷通道。在「全國科創」的浪潮下,企業如何把握機會,迎接新挑戰?天時地利的科創時機科創板開市以來,上市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截至10月18日,已經有166家企業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上交所已受理165家,已上市34家,融資金額共421億元。
  • 兩萬億估值的螞蟻IPO獲批,是科創板的「小確幸」嗎?
    有消息稱,螞蟻集團最新估值達到28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已非常接近兩萬億,與貴州茅臺大體相當。這個數聽上去很大,那為什麼說螞蟻上市是A股科創板的「小確幸」?微軟之於納斯達克小確幸這個詞據說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部作品集,經林少華翻譯後進入漢語體系,解釋為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和滿足感。
  • 奇點學堂|科創板VS港股「打新」,誰能更「賺」一籌?
    2019年的港股行情可以用熱門新股難賺錢,盲打新股老虧錢來形容。 香港新股市場未來獨角獸和大型生物醫藥企業越來越多,「妖股」和「殼股」越來越難上的方向前進。
  • 新指數落地大漲,創業板飈升2%,科創板不怕天量解禁潮!更...
    不懼1800億解禁:科創板多數股票上漲雖然今日一周年迎來了約1800億的大解禁,科創板和A股完全不在意解禁考驗,A股主要指數大漲,科創板市場也是表現平穩。在科創板競價交易基礎上引入做市商制度,將對競價交易形成有益補充,有助於提升科創板市場穩定性,保障市場流動性並提升定價效率。在加強機構投資者建設層面,我認為,加強機構投資者建設,吸引長期資金進入科創板市場,形成合理的投資者結構,對科創板形成可持續、高質量的融資功能和持續的良好投資機會十分重要。
  • 君實生物:國內新興藥企,未來的10倍龍頭股 科創板暴漲249% 高達總...
    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2015年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NEEQ)正式掛牌 2018年登陸港股,2020年7月15日在科創板正式上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曾先後在三個板掛牌的生物醫藥企業。
  • 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靠什麼過會科創板
    來源:新京報10月30日,蘇州澤璟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澤璟製藥)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審核,成為目前第一家使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成功過會的生物藥企。所謂「第五套」標準,則是不看IPO企業的業績標準,重點從預計市值及技術優勢上來看。其中的「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更是為醫藥行業開出了一條「綠色通道」。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正文如下從納斯達克、港股新興到A股科創板,資本助力創新時代來臨索洛增長模型、中國生產力階段與科創板的誕生創新,尤其是「顛覆性」(Disruptive)創新,是推動生產力突破性發展的動力。,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元及在最近一個財務年度有最少10億港元收益;同時,對於不同股票權架構制定須有保障措施;而對於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要求必須是:創新產業公司,已在紐交所、納斯達克或倫敦交易所等「高級上市」分類的合格交易所上市;在至少最近2年內保持上市交易所的合規記錄良好;上市時市值最少100億港元,並且對於採用同股不同權構架或業務以大 為重心的公司,如果市值少於400億港元,則在最近一個財務年度必須有最少
  • 泛林半導體設備公司放棄收購科天公司
    10月5日,泛林半導體設備公司(以下簡稱泛林)宣布放棄收購科天公司(以下簡稱科天),並於10月8日向商務部申請撤回經營者集中申報。商務部於2015年12月23日收到該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2016年4月21日立案審查,目前該案處於進一步審查延長階段。2015年,泛林和科天分別為全球第二和第五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交易後企業將成為全球第一。
  • 醫藥投向標|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出臺;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
    ;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長風藥業半年內再獲3.6億元F輪融資。》》IPO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君實生物6月30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公司確定發行價格為55.50元/股,發行後總市值483.56億元,發行價格對應市值/研發費用為51.11倍。君實生物於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並累計募資16.18億元。
  • 科創板日報丨52隻個股下跌;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結盟智能家居
    市場走向52隻個股下跌15隻個股上漲,嘉必優較發行價上漲93.18%12月19日消息,昨日普漲的科創板個股,今日大部分下滑,67隻個股中有52隻下跌,上漲的個股減少到了15隻,新上市的嘉必優,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93.18%。
  • 衝擊科創板的9個氫能「種子」企業
    由於氫能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因此第三種企業數量還非常少,本文重點介紹了短期內(2-3年內)已籌劃及有潛力衝擊IPO的第三種類企業。衝擊科創板的「9顆種子」氫能產業各環節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且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一個年輕而有巨大前景的高科技產業,科創板是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初期發展的首選。
  • 奇點汽車進軍微車市場,欲登陸科創板尋求融資
    在2019上海車展上,奇點汽車亮相了一款微型智能電動汽車——iC3,並欲借該車型進入電動微車市場。據了解,iC3以豐田eQ為基礎開發,採用了全新的內、外飾設計以及增強優化後的三電系統,續航裡程超過300km,預計於2021年初量產上市。
  • 奇點汽車衝擊科創板 曾陷欠薪風波欲遷總部至安徽
    今年以來,沉寂多時的奇點汽車頻頻因科創板站在聚光燈下。而其最早曝出將登陸科創板,主要源自於上海車展期間,沈海寅公開發聲奇點汽車計劃登錄科創板,正在與數家券商商討此事。值得關注的是,奇點汽車半年來多次釋放衝擊科創板信號,與今年以來資本市場趨冷,融資渠道變窄不無關係。
  • 科創板為何這麼火?IPO數量最多、高價股扎堆、科研人員成富豪,螞蟻...
    據悉,京東數科正在籌備科創板上市,估值近2000億元;吉利已公告上市科創板;螞蟻集團也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計劃,其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IPO後將成為科創板市值第一股。高效的註冊制:開市首年IPO140家,佔A股總數的46%;創A股紀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最大的制度創新是註冊制。
  • 2020中國十大國產保險套品牌榜
    據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套消費國家,保險套生產及包裝企業達400多家,年銷量達100多億隻,市場規模每年增長20%以上。在近些年以來,湧現了許多國產保險套品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國產保險套品牌。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截至5月9日,共計受理企業申請103家。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醫療健康類企業共計22家,除碩世生物、祥生醫療兩家企業以外,其餘20家均進入首輪問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