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又一新能源有望被開發! 2017-05-30 13:21:07 來源:中國檢測網 閱讀: 次 前段時間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引起全球關注。
-
新能源:可燃冰 點燃能源供給的新希望
新能源:可燃冰 點燃能源供給的新希望 來源:招商證券研發中心 發布時間:2013年03月15日 14:32 作者:蔡宇濱;劉榮 投資評級:看好 投資評級變動:維持
-
世界正在為石油喋喋不休時,中國繼可燃冰後,又取得新能源多項突破
特別是最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圍繞石油的喋喋不休幾乎就沒有停歇過。而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媒體報導,沙特能源部長當地時間9月14日表示,沙特石油企業-沙特阿美的兩個石油設施已暫時停產。據悉,這或將導致沙特近一半的石油產量被削減,減產幅度高達570萬桶/日。而沙特油企部分停產的原因是遭到無人機攻擊,引發大火。
-
可燃冰,未來「新能源」?
11月16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已正式將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列為新礦種,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這也意味著,可燃冰進入了勘探開發新階段。 與傳統燃料相比,可燃冰有什麼不同,它又是怎樣形成的?真正實現可燃冰的開採利用還有多遠?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今日世界地球日新能源「可燃冰」揭面紗
今日世界地球日新能源「可燃冰」揭面紗 2016
-
等於免費的新能源,1立方1分錢,可燃冰的前生今世
其實,中國科研人員對南海可燃冰的探索由來已久,兩年之前曾經完成過第一次開採試驗,如今又再創輝煌,也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跟著雀躍不已。這意味著啥呢?我們使用可燃冰的新能源成為很快的現實,據介紹:一立方米可燃冰完全燃燒的熱值相當於164立方米的天然氣。按照2塊錢一立方天然氣,折合可燃冰也就1分2釐錢。關於新能源大家有很多見解,有一個新能源大家可能已經遺忘了——可燃冰。
-
神秘的可燃冰
其中,可燃冰的勘探和開發,備受關注。 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與時間賽跑,不斷探索可燃冰的奧妙,並於2017年5月18日在中國南海的神狐海域成功試採,這是我國自然資源事業史的一個轉折點。 為研究和將來進一步開採可燃冰,中國科技工作者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常人難以想像。
-
未來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1立方米可燃冰釋放的能量約相當於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目前國際上的公認全球可燃冰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2-3倍。我國南海海底已發現可燃冰帶,估計能量總量相當於我國石油總量的一半。而對東海的調查也得出可燃冰蘊藏量可觀的結論。還為新世紀使用高效新能源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
中國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可燃冰究竟是什麼?
【每日科技網】 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被稱為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後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氣,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 據了解,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量是現有天然氣、石油儲量的兩倍,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美國、日本等國均已經在各自海域發現並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中國海南開採出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樣品,從而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4個通過研發計劃採到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家。
-
幾乎免費的新能源可燃冰,我國己試開採成功,每年節省百億支出
冰居然可以燃燒,於是就有了「可燃冰」這一形象的名稱。這個新能源出現,立刻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並對可燃冰開始了進一步的開發和研究。隨著已知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越來越少,而需要消耗的能源卻越來越多,尋找一種安全經濟,環保綠色的新能源,成為一種國家戰略。
-
中國加緊新能源「可燃冰」資源的調查工作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是一種新型、綠色、清潔能源,公認的21世紀替代能源之一。據科學家估算,世界上可燃冰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隨著石化類能源的逐漸枯竭,尋找新的替代能源已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課題。有專家預計,2020-2025年前後,中國將達到能源資源需求高峰期。中國地質工作者2008年在祁連山凍土區發現了可燃冰。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有一項海底資源開採目前只有中國能夠掌握,日本多次試圖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二十一世紀的新工業革命
同時,本文作者通過對整個創新過程進行系統的思考和整理,總結出了技術創新的三大方法:基礎理論再認識、應用理論再發展、勇於跨界一專多能,三大方法論將全面助力二十一世紀新工業革命的實現。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今天,人們把主要精力用在尋找「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人們使用空調、冰箱等熱泵裝置雖然有很高「能效」,技術應用已超百年,但這些應用場合的設計輸出溫度太低,沒有更高的工業利用價值,不能用於工業領域的高耗能環節,沒有產生好的節能減排社會效益。
-
新能源「可燃冰」首次亮相
據新華社報導6月17日,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的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可燃冰」在廣州亮相。天然氣水合物存在於海底或陸地凍土帶內,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結晶形成的固態籠狀化合物。純淨的天然氣水合物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體酒精一樣直接被點燃,因此,又被形象地稱為「可燃冰」。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2017年,我國科研工作者將蘊藏在海底的可燃冰點燃為熊熊火焰。今天,捷報再傳——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神狐火炬」再一次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振奮之餘,會發現正是無數前輩對可燃冰的不斷探索,共同奏響了一曲「冰」與火之歌。
-
中石油王宜林:加強深水油氣、可燃冰和新能源前期研究
王宜林指出,按照公司科技委員會部署,依託重大工程項目,組織好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服務支持等領域技術攻關,加強深水油氣、可燃冰和新能源前期研究,做好新一輪國家重大專項接替準備,確保油氣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
用燃燒的文學激情書寫神秘的可燃冰
在普通人眼裡,可燃冰是神秘莫測的,這種新能源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它是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狀結晶化合物。一般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海洋中。可燃冰具有燃燒值高、清潔無汙染、能量密度高,資源潛力巨大等特點。據估算,可燃冰的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儲量的兩倍,被譽為21世紀最可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新型能源。
-
南海可燃冰開發提速 海南成能源大省指日可待
吳士存博士介紹說,世界其他國家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可燃冰的利用和開採技術研究,而我國直到1990年才開始,與國外相比至少差了20年,目前,在可燃冰開採研究上,我國已經開始發力追趕。 據吳士存透露,我國有望在2008年前後摸清南海可燃冰資源的家底,2015年進行可燃冰試開採。 據發改委報告稱,目前,中國海域內發現大量可燃冰儲量。
-
可燃冰:點亮深海新能源曙光|天然氣|油氣|天然氣水合物_網易財經
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這次試採不僅對我國未來的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能給世界能源接替研發格局帶來改變。不過,我國實現可燃冰的商業性開發,還很遙遠。(趙海建)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
可燃冰再度掀起新能源革命
OFweek節能網訊:今年1月,大型科考船「地球號」駛離日本清水港,前往菲律賓海開採可燃冰,船上的科學家可能還不知道他們將關上一扇由邱吉爾開啟的大門。當然這並不奇怪,因為除了石油界的部分專家,很少有人知道邱吉爾在能源歷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