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分析學生學習動機

2020-12-05 中公教師網

動機是從事某件事的生產力,學習動機是關係到學生是否做出學習狀態的決定因素。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學生努力學習往往是基於某一目標做出的行動,是依據其需要做出的主觀能動性。作為老師,重點不是追究學生基於的需要層次的級別,而是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的需要,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性的學習,獲得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通俗地講就是滿足人基本生的吃喝拉撒。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量是最強烈的。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相對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才能心思想像其他的需要。現階段很少有學生處於這一階段的需要,當然也有些學生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得更高程度的生理需要,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好工作,改善生活。

第二層次是安全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人本能地渴望自己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安全、安逸、融洽。雖然職業不分三六九等,但是人們主觀地選擇穩定、安逸、安全的行業。這就決定著不少人在求學期間努力刻苦地擠佔體面工作的職位。

第三層是歸屬和愛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學習成就越好,學生獲得的歸屬和愛的需要程度越高。比如,學生努力,成績好,家長和女朋友都很關注、關愛他。反之,學生很頹廢,沒有上進心,朋友、伴侶會輕視他。所以學生努力學習為了獲得家長、朋友等的關愛,渴望人際關係。

第四層次是尊重。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首先學生努力學習,自己肯定自己,自尊心提高。同時也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渴望自己有地位、有威信。

最後也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渴望通過自己地努力學習,能儘自己的一份力,為社會的發展添磚加瓦。

根據馬斯洛的層次需要,了解學生學習動機是基於何種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習主動地參與、快樂地學習。

中公講師李靜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專題學習】「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
    教研文章——【專題學習】「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代表人物,其著名代表作有《動機與人格》、《人的動機理論》等,其中「需要層次理論」現在幾乎各行業都知曉,並運用著。上面的三個「求知、審美和創造(自我實現)」屬於——成長性需要。如圖:【題型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考查形式主要有:選擇題、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1.選擇題例如:以下屬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的有?
  • 關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解讀
    一、考情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學習動機中的重點知識,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考察形式主觀、客觀都有。客觀:單選、多選重在通過一個例子反選區分不同的需要層次;判斷重在辨析關於馬斯洛需要層的觀點。主觀:案例分析題考察案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本科畢業生的考研動機
    簡單點說,大學生畢業後進行考研就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下面我們就用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本科大學生們的考研動機。研究生考試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學者亞布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為了講清楚人們的行為動機(需求),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 馬斯洛的學習理論
    首先,馬斯洛的學習理論相關思想可能會設題,我們來給大家詳述下:馬斯洛是人本主義的重要領導人物之一,而他相關思想的提出其實受到他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影響很大,而他所提出需要的最高層次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進一步創建了自我實現心理學。1.主張自我實現的人格觀。
  • 談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現在不管是否學過心理學的人,都能或多或少談論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幾十年來流行甚廣,也是國外心理學家試圖揭示需要規律的主要理論。但在心理學界,對該理論還是存在一些爭議。今天組一篇關於該理論的普及稿,供想了解的朋友參閱。
  • 陝西特崗: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在陝西特崗考試中,《教育理論知識》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屬於特崗中的重要考點,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比如:單選題考查題幹中任務缺乏哪種需要;多選題考查哪幾個是成長性需要;論述題考查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並舉例說明;案例分析題給段材料讓你分析人物當前的現狀。接下來,我們來學習馬斯洛的需要層次。
  • 關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劃分存在疑惑
    很多學生關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劃分存在疑惑,不清楚到底是五層還是七層,今天我們就此知識點展開詳細講解。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五層次理論。1954年在《動機與人格》中補充了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形成了由低到高不同層級排列的需要系統。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再解讀
    重溫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我們解密人的動機與發展、健全人格、超越自我乃至新時代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均有積極指導意義。需要層次理論的提出:五層次需要提起馬斯洛,人們一般會想到他提出的由五個層次組成的需要層次理論,這是馬斯洛前期心理學研究的核心成果。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
    1.選擇題例如:以下屬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的有?( )A.求知B.審美C.自我實現D.尊重 答案:D2.簡答題例如:請簡要闡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答案】馬斯洛屬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注重以人為本、促進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關注學生情感發展。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內容主要有: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七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重要考點,這一部分的知識經常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方式考查。所以考生在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需要抓一些關鍵詞,通過關鍵詞來做題。馬斯洛屬於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將人的需要分成五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教育理論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試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是( )。A.生理與安全B.社交與尊嚴C.求知和審美D.自我實現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按照出現的先後順序及強弱關係分為高低不等的五個層次。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你在哪一層?
    淺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的需要層次理論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他在1943年的《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的五個層次理論,在1954年《動機與人格》中補充了認知和審美,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不同層級排列的需要系統,今天就從七個層次的角度來談談如何理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 教育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教育基礎理論部分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也是之一。當我們在備考的時候拿到一個知識點,首先要進行考點的分析。
  • 筆記|C9 動機 之一、動機概述 & 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 三...
    C9動機一、動機概述(一)動機的含義動機 是由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在過程,因而對動機不能進行直接地觀察,但可以通過個體對任務的選擇、努力程度、對活動的堅持性和語言表達等外部行為進行間接地推斷。動機概括了所有引起、支配和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 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表現在有機體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並成為有機體活動的源泉。
  • 學習動機理論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點內容,考試頻率比較高,要求各位考生以全題型的形式進行備考。尤其需要注意對於案例分析題的備考。一下是常見的動機理論,要求大家把握好每個理論的核心觀點,能夠用動機理論來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一、強化理論強化理論是行為主義學派的觀點。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動機是強化的結果。
  • 學習動機的基本理論
    1、行為主義——強化理論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某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因此,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穩固。認為強化能夠促進學習動機。如在學習過程中,採用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讚揚、評分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相應的學習行為。
  • 動機層次理論 - CSDN
    四、 答題及採分點(一)需要層次理論1.簡介:需要層次理論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他認為個體任何行為的動機都是在需要發生基礎上才能被激發起來的,他把動機看作需要,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在這部分咱們需要全題型進行備考。(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包括:第一層次需要是生理需要,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
  • 常考的學習動機理論概述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考點。常見的學習動機理論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論;歸因理論;成就動機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考查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考查學習動機的理論本身本身,也會涉及到案例的分析。題型也多種多樣,以單項選擇題為主;簡答題,案例分析題也是考查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