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體型那麼巨大,怎麼在陸地上生活的?其實水裡才是它真正的家

2020-12-05 騰訊網

恐龍是地球生物史上出現過的龐然大物,很多種恐龍都比如今的大象的個頭還要大,特別是蜥腳目中的梁龍類和泰坦龍類,比如震龍、阿根廷龍、易碎雙腔龍等,其身軀動輒幾十米長,有的體重達100多噸,比十頭大象還重,比一輛重型坦克還重不少,這麼巨大的恐龍是如何在陸地上生活的呢?比如它們的腿如何支撐起巨大的身軀?如何站立和行走?鬆軟的泥土是能不能夠承受它們的巨大重量呢?

其實多數生物學家都認為梁龍和泰坦龍之類的巨型恐龍主要是生活在水中的,雖然它們的腿就像四根大柱子,十分的粗大,但是要支撐其龐大而沉重的身軀也是非常吃力的,因此這類的巨型恐龍其實大都在水中生活,利用水的浮力來支撐身體,由於恐龍的身體密度和水基本相等,因此它們在水中的活動要比在陸地上方便的多。

那麼這類恐龍在水中生活的話,又如何取食呢?其實它們的主要食物就是水中的藻類和水邊的蕨類植物,梁龍和泰坦龍都有著很長的脖頸,有的甚至長達十多米,之所以這樣長,一個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由於它們需要伸長脖頸取食遠處乃至岸上的食物,於是漸漸進化出了長脖子。

如果大型恐龍在陸地上生活的話,那麼它們甚至很難將十多米長的脖頸向前平行伸直,高高的抬頭向天要比伸直脖頸向前舒服得多,然而由於它們極高的個頭,其抬頭向天和低頭吃草的時候,大腦經受的血壓變化會非常大。

比如長頸鹿在低頭喝水的時候,腦袋低下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鐘,不然其腦部血壓過大有可能會血管爆裂而死。相對而言,梁龍和泰坦龍的身軀都比長頸鹿還要高得多,當其抬頭和低頭的時候,腦部血壓的變化將非常驚人,弄不好就會有腦溢血死亡的危險,但是如果它們在水中生活的話,大腦的壓力變化基本上只體現在浮出水面部分,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所以,一般認為梁龍和泰坦龍等大型恐龍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河流湖泊中度過的, 可以說水裡才是它們真正的家, 生活情形類似於如今的河馬以及烏龜等,平時在水中它們很可能只露出頭頸部,從水面上看的話,好像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一樣。

由於它們生活的時代地球大部分地區都比較溫暖溼潤,所以河流湖泊中藻類和水草,以及岸邊的青草都很茂密,它們可以在水中取食,而且在水中也可以躲避霸王龍、暴龍等天敵,只需要在產卵或者曬太陽等的時候上岸就可以了,不過它們登陸時的河岸或者湖岸地質需要比較堅硬,雖然它們的腿腳都很粗大,但是鬆軟的泥土還是難以承受它們幾十上百噸重的身軀的,有不少大型恐龍骨架的發掘現場就明顯能看出來是因為陷到泥土中被埋葬後才留存下來的。所以大型恐龍能在陸地上生存,並非是由於它們腿粗腳大,而是由於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中生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恐龍如此巨大,為何現在少有這樣的巨獸了?生物的體型由何決定?
    恐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有食草者,也有食肉者,有體型龐大者,也有體型小巧的傢伙,而在這個家族之中,體型最為龐大的恐怕就要數易碎雙腔龍了。 易碎雙腔龍是體型最為龐大的恐龍,那它是不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為龐大的生物呢?
  • 為何恐龍滅絕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體型如此巨大的陸地動物?
    就人類所知,地球上曾經存在的最大的動物非恐龍莫屬,其中體型最大的可以達一百噸以上,不過遺憾的是,所有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全部滅絕了,從那以後,地球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體型如此大的陸地動物。
  • 為什麼現在的陸地物種很少能長到恐龍那麼大了?
    根據恐龍化石的研究和推測,目前已知的個頭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體長度約40-60米,體重最重約220噸,比藍鯨還要大!但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地球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也遭遇到了滅頂之災,由此大型恐龍從地球上消失,而恐龍的一個小分支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鳥類。那麼,為什麼地球上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恐龍這麼巨大的陸地生物了?
  • 動物都不能無限制生長,但恐龍是怎麼打破體型「天花板」的?
    環境中氧氣含量高低並不能決定恐龍體型的大小相信很多讀者,會第一時間想到一個「科學」的說法,那就是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氧氣含量比較高,因此一些恐龍才有了如此巨大的體型。這種說法在國內外網絡媒體上非常常見,以至於被很多人認為是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被公認的「常識」。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麼?此言差矣!
  • 到底誰才是體型最大的恐龍?盤點那些恐龍「巨無霸」
    下面盤點那些曾經被認為體型最大的恐龍。 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發掘出一堆骸骨,包括脊椎、骨盆以及肋骨。雖說在1979年就被發掘出來,但是直到1991年才正式被命名。它被命名為「地震龍」,換句話說就是使大地震動的龍,當即就被認為是體型最大的恐龍。
  • 體型最巨大的陸地動物之一阿根廷龍
    阿根廷龍 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屬,是種草食性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體型最巨大的陸地動物
  • 十種曾經生活在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恐龍!梁龍僅排名第五!
    生活於1億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也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僅次於棘龍,成年的估計可達14米,體重6噸到15噸。它的主要特點是牙冠有整齊的鋸齒,非常適合切割皮膚和肌肉組織。8.掠食者X是種海生爬行動物生存與侏羅紀與白堊紀。據外媒報導,這種在2009年被介紹讓世人認識後,掠食者x就被譽為最可怕的史前生物。
  • 為何新生代開始後,陸生動物體型不斷縮小?聊聊陸地巨獸興衰史
    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從人類不斷挖掘的化石來看,地球上有無數的生物滅絕,因為年代相差很遠,我們只能通過這些生物的遺骸來想像曾經這些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樣子。「恐龍」「巨齒鯊」又或者是石碳紀的巨大昆蟲,似乎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陸地上生活生物都十分巨大,為什麼到了現在各種生物都趨於小型化了呢?
  • 為何新生代開始後,陸生動物體型不斷縮小?聊聊陸地巨獸興衰史
    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從人類不斷挖掘的化石來看,地球上有無數的生物滅絕,因為年代相差很遠,我們只能通過這些生物的遺骸來想像曾經這些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的樣子。「恐龍」「巨齒鯊」又或者是石碳紀的巨大昆蟲,似乎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陸地上生活生物都十分巨大,為什麼到了現在各種生物都趨於小型化了呢?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最早的真獸亞綱出現於距今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其發現於中國的遼寧省,它就是著名的中華侏羅獸(Juramaia sinensis)。這種動物只有10釐米長,平時生活在樹上,以昆蟲為食。
  • 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
    藍鯨可是目前人類已知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動物,比我們熟知的恐龍還要大。所以,很慶幸,大家和地球歷史上最大的動物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之上。身高可達 3 米的象鳥,圖片來自網絡在史前,的確生活著許多巨大的生物,比如巨齒鯊、大型蜥腳類恐龍、象鳥、大型節肢動物等等,但是它們並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它們其實是存在於不同的地質時代的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陸地上動物們的體型大小,會發現在恐龍時期,體型最大的是地震龍,體重可達31噸-40噸。然而最大的食肉恐龍棘龍,體重可達到26噸,要比地震龍體重少很多。今天地球陸地上生活著最大的生物是大象,體重最重可達8噸。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作者:臉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近年來夏天的蚊子越來越大,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
  • 全球氣候變暖,生物的體型會像史前的恐龍一樣巨大嗎?
    作者:臉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近年來夏天的蚊子越來越大,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據科學家調查,侏羅紀等史前時代,那時的溫度要比現在幾倍,可能正是這種原因,讓史前的生物體型要比現在大得多,就像恐龍一樣。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全球變暖和生物體型有關聯嗎?根據網絡的言論,溫度越高生物的體型就會變大;溫度變低生物的體型就會縮小。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看著寸許長的小蜻蜓,薄薄的羽翼、細細腿腳,怎麼也不像能主宰地球的動物。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巨脈蜻蜓起源在石炭紀時期,海洋環境中的生物持續向陸地進化,迫於海洋生存的壓力和陸地原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動物開始進軍陸地。
  • 天天科普 | 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說到恐龍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巨大」那麼恐龍為何能擁有龐大的體型呢圖源http://www.gxmuou.com/jiankang/19218.html恐龍體型關於恐龍的體型,有一種說法是: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氧氣含量比較高,因此一些恐龍才有了如此巨大的體型
  • 為何海洋動物普遍比陸地動物巨大?是必然還是偶然?科學家如是說
    最大的海洋動物是藍鯨,它也被認為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巨大生物。最大的藍鯨長度可達33米,重達180噸,相當於20幾頭(最大的)大象。可以看到,大象的體型放在海洋裡,簡直就像「小寶寶」一樣迷你。奇怪了,為何海洋生物普遍如此巨大?這是偶然現象還是必然結果?或者說,如果陸地生物轉而進入海洋中生活,是否也會變得極其巨大呢?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普遍縮水,長不到恐龍那麼大?
    提起陸地最大的動物可能非大象莫屬了,即使是如今地球現存最大的動物藍鯨,也不能和當初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提並論。是什麼原因讓如今地球的動物體型普遍縮水,不再擁有遠古時期恐龍那樣大的外表呢?我們這次來簡單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科普」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說到恐龍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巨大」那麼恐龍為何能擁有龐大的體型呢恐龍中出現過體型最大的陸生植食性動物——巴塔哥泰坦龍,最重的陸生肉食動物——雷克斯暴龍。雖然說恐龍當中也有小個子,如在樹林間攀爬營生的胡氏耀龍,嘗試四翼飛翔的顧氏小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