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COVID-19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的綜合評估,有助於疫情的全球應對

2021-02-20 柳葉刀TheLancet

NOTES TO EDITORS

This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t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Queen Mary University Lond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labels have been added to this press release as part of a project run by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eeking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of evidenc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www.sciencemediacentr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1/AMS-press-release-labelling-system-GUIDANCE.pdf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feedback, please contact The Lancet press office pressoffice@lancet.com 

[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1558

[2] Estimated proportions of confirmed cases that will die were based on 70,117 laboratory-confirmed and clinically-diagnosed case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1 January to 11 February 2020, with values adjusted for demography and undetected symptomatic cases, while crude death rates were based on the 44,672 laboratory confirmed cases.

[3] Quote direct from author and cannot be found in the text of the Article

[4] https://www.imperial.ac.uk/media/imperial-college/medicine/sph/ide/gida-fellowships/Imperial-College-COVID19-Global-Impact-26-03-2020v2.pdf

[5] https://institutefordiseasemodeling.github.io/nCoV-public/analyses/first_adjusted_mortality_estimates_and_risk_assessment/2019-nCoV-preliminary_age_and_time_adjusted_mortality_rates_and_pandemic_risk_assessment.html and https://doi.org/10.3390/jcm9020523

相關焦點

  • 新冠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有多高?《自然》研究綜合多國數據得出結果
    2020年進入倒數第2個月,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4700萬。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季,一些國家地區的疫情再次嚴峻起來。新冠病毒的傳播水平和感染的嚴重程度究竟有多高?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學家,綜合45個國家地區的流行病學數據,做出推算。
  • 迄今最大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的中期結果顯示,4款最有希望候選療法對住院患者28天死亡率或住院病程影響很小丨臨床大發現
    這項由WHO組織、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新冠肺炎治療隨機對照試驗中期結果表明,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和幹擾素療法,似乎都對住院患者的28天死亡率和住院病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WHO就提議在大型隨機試驗中對治療方法進行評估,在經過研究討論之後,WHO的專家組認為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和幹擾素-β1a等四種藥物可能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有影響。於是在今年的3月份,WHO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一項大型、簡單、多國家、開放標籤的隨機試驗,評估這4種藥物對院內死亡率的影響。
  • COVID-19 癌症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原發性腫瘤亞型和患者人口統計學的影響:前瞻性隊列研究
    研究的主要結果是原發性腫瘤亞型、年齡和性別以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流行率和入院期間的病病死亡率的影響。我們使用單變量和多變量模型分析了腫瘤亞型和患者人口統計學(年齡和性別)對COVID-19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 羥氯喹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療效分析
    羥氯喹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療效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2 16:54:57 英國倫敦熱帶醫學和全球衛生中心Martin J.
  • medRxiv:揭示維生素D降低COVID-19死亡率潛在新機制---抑制細胞...
    2020年5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和波士頓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來自中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伊朗、韓國、西班牙、瑞士、英國和美國的醫院和診所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他們注意到來自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等COVID-19死亡率較高的國家的患者與受疫情影響不那麼嚴重的國家的患者相比,具有較低的維生素D水平。
  • 精神分裂症和COVID-19患者的健康差異
    在一項基於人群的隊列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共病和不共病精神分裂症的COVID-19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ICU入院情況。在一項基於法國人群的隊列研究中,Fond及同事比較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未診斷出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重症監護病房(ICU)入院情況。 研究者使用了法國國家醫院資料庫「醫療系統信息計劃」(PMSI資料庫)。
  • 《自然》深度報導:全球新冠死亡率正在下降 原因是什麼?
    全世界範圍內,新冠病毒造成的疾病(COVID-19)已經累計感染超過5000萬人,造成120萬人死亡。一個壞消息是,目前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株在多方面顯示出,傳播性比最初出現時更強;一個好消息是,在世界各地,很多醫療機構觀察到,COVID-19的病死率不斷下降,進入重症監護病房(ICU)的新冠患者,現在有更高的機會存活下來。
  • 研究表明:高血壓合併COVID-19患者不應停止ACEI/ARB治療
    截至目前,全球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和死亡病例還在持續增加。 在COVID-19患者中,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與呼吸衰竭及死亡高風險相關[1]。
  • AHA2020丨COVID-19流行前後ACS患者結局之謎
    這項回顧性觀察研究評估COVID-19激增期間住院患者的發病率、患病率、併發症發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對2020年3月7日~4月21日COVID-19激增期間因急性心血管事件在Montefiore醫學中心住院的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圖表總結,並與2019年同期(3月7日~4月21日)的相似隊列進行對比分析。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為全球大流行。截至5月31日,全球已報告超過590萬病例,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各國根據本國流行狀況、處置能力和社會特點制定了不同的防控策略。本文從中國目前的應對經驗角度,描述了中國的COVID-19防控策略(包括圍堵和壓制)與具體措施。
  • 維生素D可緩解COVID-19病情?PLOS ONE新研究引爭議
    id=10.1371/journal.pone.0240965#pone.0240965.ref001論文中顯示:在我們的研究中,74%的患者為COVID-19重症患者,32.8%的患者維生素D充足。在對混雜因素進行調整後,結果顯示維生素D充足與COVID-19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院內死亡率和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的降低以及淋巴細胞百分比的增加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 WHO發表全球最大COVID-19臨床試驗!主流藥物基本無效
    於是自2020年3月起,世衛組織在醫院住院患者中展開了這項大型的、簡單的、多國參與的、具有開放標籤的隨機試驗,以開展對這4種藥物對醫院內死亡率影響的研究。此項臨床試驗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用於評估COVID-19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從2020年3月22日至10月4日,世衛組織從所有6個區域,30個國家的405家醫院中,共招募了11330名COVID-19患者參與此次試驗。
  • JAMA子刊:臨床試驗表明高劑量氯喹輔助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時具有...
    2020年5月7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高劑量氯喹二磷酸鹽(CQ)作為重症COVID-19住院患者的輔助治療時,具有潛在的安全隱患。巴西熱帶醫學基金會的Mayla Gabriela Silva Borba博士及其同事們在一項涉及81名因患上COVID-19而住院的成年患者的IIb期臨床試驗中研究兩種CQ劑量的安全性和療效。這些患者被分配接受高劑量或低劑量CQ(每天兩次每次600mg,持續10天;第一天兩次每次450mg,接下來的四天每天一次450mg)。
  • NEJM:託珠單抗未能減少住院Covid-19患者插管或死亡
    來源:NEJM醫學前沿很多在新冠疫情暴發早期被寄予厚望的藥物,儘管有一些病例系列研究甚至小規模臨床試驗的支持,但絕大多數都未能經得起設計嚴謹的高質量大規模臨床試驗考驗。北京時間昨日凌晨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報告,則又宣告了託珠單抗對住院Covid-19患者缺乏療效。
  • BRACE CORONA研究:COVID-19患者ACEI/ARBs停不停?
    患者能否繼續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拮抗劑,在疫情之初便引發了廣泛的爭議[1,2]。一方面,RAAS拮抗劑(ACEI/ARBs)增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受體的表達,有助於新冠病毒結合和侵入,理論上可能加重COVID-19患者的病情進展;另一方面,ACEI/ARBs通過減少血管緊張素2生成,從而減輕肺部炎症和纖維化,進而減輕肺損傷。
  • Gastroenterology | COVID-19患者住院期間腸道菌群的變化(國人作品)
    During Time of Hospitalization》的文章,該研究探究了COVID-19患者住院期間腸道菌群的變化。本文研究了住院期間SARS-CoV-2感染患者糞便微生物組的變化,以及與病毒嚴重程度和糞便中脫落的病毒的關係。方法:我們對2020年2月5日至3月17日在香港的15名COVID-19患者的糞便樣本進行宏基因組測序分析。
  • NEJM:對1376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分析表明, 不支持使用羥氯喹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12410 研究者連續收集了Covid-19住院患者的數據,排除了基線時在急診24小時內插管、死亡或出院的患者。研究主要複合終點是插管或死亡。作者根據傾向評分的逆概率加權多變量Cox模型,比較了接受和未接受羥氯喹治療的患者的臨床結局。
  • AHA 2020最新研究丨COVID-19心血管疾病登記研究:設計、實施和初步結果
    COVID-19患者既往心血管疾病患病情況COVID-19患者住院期間心血管併發症,複合CVD事件佔8.8%,心肌梗死、卒中、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發生率均小於5%(圖5)。COVID-19患者非心源性併發症研究結論COVID-19患者多合併CVD危險因素且CVD患病率高,但COVID-19患者住院期間心血管併發症發生率較預測值低,仍要警惕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和高發病率風險。專家點評真實世界數據和真實世界證據日益受到廣泛重視。
  • 國內外研究動態 | 全球地表覆蓋變化監測動態(COVID-19)
    NASA遠程收集和分析全球範圍內的衛星和地面數據,通過分析現有的長時序數據並資助相關前沿研究來幫助描繪和理解全球環境信號。持續觀測夜間地球空氣品質有助於提供直接實例,闡明地球系統如何應對人類行為變化。NASA還與美國農業部合作,支持使用遙感信息來評估作物產量,這一信息對於評估國家糧食供應和糧食政策,確保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國家糧食供應至關重要。全球應對COVID-19所產生的其他地球信號仍有待發現。為此,NASA正在通過以下途徑推進研究:一是資助新的科學研究,並擴大現有項目;二是接受新的研究建議,快速響應地球科學新型研究。三是繼續利用現的夥伴關係,促進新的夥伴關係。
  • 研究人員將測試秋水仙鹼作為COVID-19重症病例的潛在療法
    除了用於痛風治療的秋水仙鹼,Recovery試驗目前還在研究阿司匹林、阿奇黴素和其他幾種藥物。目前數十種現有的藥物已經被研究為潛在的COVID-19療法。在疫苗的幫助下預防嚴重感染只是解決了COVID-19難題的一部分,疫苗不會對已經被感染並與疾病作鬥爭的人起作用。醫生們已經做了一項不可思議的工作,找到了減少部分患者免疫反應加重的方法,挽救了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