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太爺爺和他的雛菊花|苦難是生活的底色,愛是生命的詩意

2020-12-06 空中行雲

我的太爺爺死了,守靈的那天晚上,村裡人為打發漫長的夜晚,說起和太爺爺有關的往事。我才知道,太爺爺一輩子沒結過婚,也沒有過自己的孩子。可我爺爺叫他爸爸,我爸爸叫他爺爺,我叫他太爺爺,也就是這麼理所當然的一回事情。

這事要從很久以前說起。

那是一個盛夏的夜晚,風拂過遼闊的稻田,蟲鳴鳥叫在山野村間此起彼伏,皎潔的月光鋪灑在墨藍的鄉間泥石路上,瞎子在夜色中踮著腳快步小跑,他要在天亮前採回一束最美的、帶著露珠的雛菊花。

這條路他已經走過無數回,且不說他是瞎子,就不瞎,無數次地來回也早已形成了肌肉記憶,左腳剛著地,右腳立馬知道往哪兒抬,他心裡敞亮。雖然從未見過這村子一眼,村子裡一花一草他也是再熟悉不過的,何況他的觸覺聽覺都比常人敏銳,連記憶力也比別人好很多,人人喚他瞎子,他瞎嗎?瞎子自己並不這樣認為。

他從未見過這世界的樣子,就沒什麼好失去的,再說,又有什麼美是比他腦海裡所能想到的更壯觀的呢?就算他把方的想成圓的,把紅色想成彩虹色也不要緊,怎麼舒坦怎麼想。

瞎子是村裡最快活的人,光棍一條,沒有負擔,做起農活比兩個壯勞動力還實在,養活自己自不在話下。甚至有人給瞎子說親,說隔壁村有個瘸腿,配瞎子正好。瞎子傻笑著直擺手。

「瞎子,你莫不是真想討玉珍做老婆?」男人們蹲在土坎邊抽著捲菸打趣道,「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玉珍是咱們村村花,你瞎可人家不瞎,城裡來提親的人都排到村口了。說不定哪天瞄準個鑽石王老五,就嫁到城裡當闊太太去了,誰記得你啦。」

「玉珍不是那樣的人。我當她是妹妹。」瞎子說。

但凡村裡農忙時節,村裡興換勞動力——大傢伙兒一起先去某一家幫忙,再去另一家,直到家家戶戶都忙完,人多力量大,做事更快。瞎子總是第一家先去給玉珍家幫忙,忙完土裡田裡,甚至還會幫她家庭園打掃乾淨,再轉去別家幫忙。從他能做事起就是那樣,日子久了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瞎子心裡想著玉珍,雛菊花是她最最喜歡的,每年夏天,她家的窗臺上每天都會插著一束,都是瞎子採回來的,鄉裡別的不多,花花草草的遍地都是。她高興,他就高興,反正也就是早上忙完農活一順手的事。

可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回玉珍非要他大早上去採,還叮囑他說天一亮她就要看見。

不過也不是玉珍直接跟他說的,而是前一天晚上他替王二家收完玉米,王二悄悄跟他說的,說是有人要去玉珍家上門提親,她家人說得換一束花插上,也好圖個好兆頭。那一年玉珍十六,瞎子十八。

玉珍幾乎從沒跟瞎子提過要求,也沒一次撒過嬌,瞎子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只要是她說的,他去辦就是了。

瞎子輕車熟路地在山野間穿行,白天還是晚上對他來說都一樣。他只是怕自己萬一睡過了頭,如果耽誤了玉珍的大事就不好了,輾轉反側一晚上也沒睡著,自己也不知道是凌晨幾點了,一骨碌起身出了門。

管他呢,蟲鳴聲正盛,一點人聲和炊煙氣息也沒有,空氣涼颼颼的,估摸著也就凌晨三四點。斑鳩在屋後的樹林深處發出咕咕聲,瞎子背著手出了門。

走到玉珍家門口,不知怎的,他突然覺得手頭要拿個什麼農器,就順手拿起了玉珍家牆角擱置的鋤頭。畢竟是晚上,萬一遇上了也不至於束手無策。聽說山上的強盜又開始活動了,他不怕被偷被搶,也就是給自己壯個膽。好歹是個莊稼人,出門兩手空空就跟沒穿衣服一樣難受。

約莫過了二十多分鐘,瞎子扛著鋤頭來到那座小土丘腳下,他緩了一口氣,腳下卻並不停,仍快步往前走著。那可是個好地方,可以說是小孩子的天堂,戀人的勝地,和村裡的驕傲。

爬上這座土丘,緊接著是一大片柔軟翠綠的草坪,芳草萋萋,散發著泥土的清香,而順著草坪的斜坡往下,是一面浮光躍金的大湖泊,湖的遠處和錯落有致的青山相接,三面青山環抱,一面是草坪堤壩,壩下是一隴隴整齊的梯田。這塊地方四季都是風景,冬天大雪覆蓋山林,湖面結一層透亮的白冰;夏天遠山青翠,湖面魚群跳躍;平時這裡也是村裡人帶客人閒逛的最好去處,瞎子也喜歡這地方。

瞎子扒開兩旁的刺籬樹枝,順手拽下一把刺籬果塞進嘴裡,香,甜,這要入了冬,霜打過之後指不定多好吃呢。可惜這東西得現吃現摘,稍晚一會兒那種甘甜的汁液就會消散一大半,不然他還真想帶回去幾串給玉珍嘗嘗。

瞎子已經快登頂了,他早就從風裡聞到湖水的鹹濕氣味,他越是爬得高,風越大。這夜的風竟格外緊,吹得山上的樹葉沙沙作響。

撥開最後一束白茅,他三兩步爬上了山頂。

漫天璀璨的星辰鋪滿湖面,月光也被風吹得細細碎碎地斜灑下來,湖裡的水是從對面山上的一條小河淌下來的,那河兩旁的鬆軟土地上漫山遍野開滿了雛菊花。風似乎是從雛菊的枝幹間隙湧來的,浸潤著清甜的花香撲面而來,那細小的黃蕊白花和青綠的狹長葉片在風中搖晃。

瞎子仿佛在這盛夏光景裡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玉珍一般,她是那麼美的,那麼美地笑盈盈地看著他,美得有些不可思議。他確信玉珍長得就是他剛剛看到的那個模樣,實在有些驚為天人,一瞬間竟楞在了那裡,眼眶一陣溼潤,差點流下淚來。也不知道是為自己仿佛能看見,還是仿佛看見的是她。

突然間從刺籬間躥出幾個人來,「站著別動!敢叫喊就別想活著回去!」瞎子剛才呆在那裡竟沒有一絲察覺,此刻他的後背被一個尖尖的冰冷物品抵著,他一動也不敢動了,突然收到驚嚇鋤頭也徑直砸到地上。瞎子哆哆嗦嗦地舉起雙手,竟被嚇得尿了褲子。

「是他嗎?一個粗啞的聲音問。旁邊的人沒出聲,大概只搖了搖頭使了個眼色。

「哦,是個瞎子,晦氣!」瞎子感覺後背的力度大了一些,應該是鐵鍬一樣的東西,他的背脊感到一陣尖銳的刺痛。

「說好的凌晨三點,這都過了半小時,莫不是那邊出什麼狀況了?」

「智取不行,就只能強攻了。只是這動靜鬧大了誰也不好看。」

「好看?我們是土匪強盜,誰他媽管他好不好看?給我搶,爺今兒個要是入不了洞房,你們一個個都給這瞎子陪葬。」

又戳了戳瞎子,「你,給爺打掩護,若碰上人,就說我們是你朋友,別的一句話也不要多說,否則要了你的小命。」

瞎子小雞啄米似的直點頭,心裡咒罵著,「媽媽喲,這是遇到殺千刀的強盜了!」

說罷,幾個人押解著瞎子往村裡走去。瞎子心裡惦記著雛菊花的事,走了幾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直往地上磕頭,「大老爺饒命!小的得帶把藥材回去,就路邊的雛菊花摘一把就行。」

他不停地磕著頭,眾人滑稽地笑了起來,「摘花?原來你這瞎子也他媽是個採花賊!」「趕緊的,一分鐘回來,敢逃跑就打斷你的狗腿子。採一大把,我好給新娘子獻個殷勤,老子今天也風流一把。」說完土匪頭子痴痴笑了起來,一腳把瞎子踹了出去。

瞎子估摸著爬到山邊,這山邊的雛菊他是從來不採的,地貧,長出來的花也小,杆也不韌,不是什麼好的花。只有山上那河邊的花才是飽滿又好看的,養在瓶子裡三五天也開不敗。

可是只能給玉珍帶回去這樣的雛菊了,瞎子有些難過,還是保命要緊,過後再跟玉珍解釋,想必她也不會怪自己的。老人說這地方已經好多年不出土匪,卻讓自己給碰上了,倒黴!

採了幾大把雛菊花,瞎子顫巍巍地走了回去,一把就被拽著衣服往前託趕著走去。這是瞎子回家的路,他從未走得這般艱難和提心弔膽。也不知道這幫人是要做什麼,聽起來好像是要搶劫了去成親,「強盜!」瞎子在心裡了一口。

他是真不想讓強盜進村子,可強盜也並不需要他引路一般,熟門熟路地往村裡走去,那幾人的嗓音卻沒有一個是他所熟知的,真是奇了怪了,但凡進過村子的人,只要和瞎子說過話,他總會記得那個人的嗓音。除非,有人給強盜引路,還專門不說話,或者強盜本來就是村子裡的人。那他們拉著自己幹啥呢?瞎子一路走一路也沒想明白,乾脆在心裡罵罵咧咧地咒罵了一路。

說是村子,大家也並不擠在一塊住,東一家西一家的,這農村誰家不是房屋旁自帶個菜園果園大壩的,家家戶戶恨不得屋前屋後都是自家的山水瓜果,這也就使得房屋稀稀拉拉的,住得並不緊湊。

瞎子的家在村子最裡頭的半山上,是他爸媽留下來的石頭砌成的房子,不出意外的話夠他住個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早兩年他的老父親中風前,還特意為他修繕了一番,只是去年他的老爹中風死了,緊接著他媽也病逝了。送走了老人,他就自己一個人住著,弟兄們都有自己的住處,平時也不上他家去,他白天都在外面晃蕩,大多數時候也就回去睡個覺。

瞎子幾乎都是在別家吃飯的,他幫忙給人家做農活,人家留他喝點小酒吃點飯菜。多數時候是玉珍家留飯給他,他回家得經過玉珍家門前。玉珍家就三姐妹,兩個姐姐一個嫁到了村外,一個嫁到了縣裡,就她和老父母住一塊。好在村裡人有個幫襯。

估摸著這個時辰她還在睡覺哩,每天天一亮她就會起來,唰地把一盆洗臉水倒在門外。

一伙人押著瞎子走進了村子,村口王二家的狗不停地狂吠著,別的狗聽了也跟著叫了起來。瞎子心裡又暢快又害怕,「叫啊,叫啊,乖狗狗,」他心裡默念著,吵醒了村裡人這強盜就跑不了了,可一方面他又害怕,這要是惹惱了強盜,保不準會發生什麼。他懸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等著。

眾人站在那裡,一個人的腳步聲遠了去,再回來時那狗已經不叫了,甚至發出歡喜的呼呼聲。

說是強盜,進了村卻並不打劫,只是鬼鬼祟祟地往前挪動著,瞎子心裡疑惑,他本想趁亂逃跑,好去給玉珍家通風報信呢。不過也是,這村裡好像也沒什麼可搶的,了不起就是誰家的豬和牛還勉強值點錢,或者就是新媳婦家陪嫁的幾床棉被了。

這時一伙人停了下來,瞎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這不是玉珍家的後門處嗎?為了安全起見,那後門早已封了很多年了,自己當時還幫忙往那裡背去好多捆柴禾,門被遮得嚴嚴實實地,後來再未打開過。

一人衝著瞎子的方向,壓低聲音惡狠狠地說,「你,看著瞎子,就等在這裡,別讓他跑了!如果有人來,就學鷓鴣叫兩聲,要是瞎子敢吱聲,咔,你懂的。」

瞎子被拽著蹲了下去,他和另一人是在屋後的草叢裡躲著,「這草也太深了,該幫她打些除草的藥了。」瞎子心裡盤算著,他不敢動,只好豎著耳朵聽動靜。

柴禾被挪開了,接著是吱呀的一聲,是老舊的木門被推開的聲音。過了好一會兒,那幾個人窸窣的聲音也聽不見了。瞎子一路都在注意聽他們說話的聲音,算下來應該是六個人,一個老大,一個引路人,一個拿鐵鍬抵著自己的,還有三個跟班。這樣算的話,一個人看著自己,一個人守門,引路人和老大加上兩個跟班進屋去了。

後門離自己不過幾步路的距離,中間有一道土坎,瞎子心裡想著逃跑。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得先擺脫自己身邊的這個人,再衝開守門的那個人的圍劫。路是熟的,可畢竟他們人多,自己又是個瞎子,不知道他們拿了什麼武器。再說萬一自己的叫喊沒能喊醒村裡的人,只怕自己和玉珍一家人都會是兇多吉少。

可是強盜分明就是進來玉珍家!不行不行,就是死也要豁出去了。

瞎子的心砰砰狂跳著,他拽緊了手裡的雛菊,指甲幾乎要掐進肉裡去。

看守他的人似乎是腳下滑了一下,正放下鐵鍬去抓身邊的樹幹保持平衡,瞎子得了空,從草叢裡一躍而起,大喊著「有強盜!強盜來了!快點起來打強盜!」他邊跑邊用盡力氣聲嘶力竭地大聲喊著,瘋了一般地往玉珍家撲過去,卻被守門那人撲倒在地,那人從背後抱著縛住他的雙手,一手捂住他的嘴巴,瞎子掙扎不過,兩人在地上扭打著滾作一團。

這時,他聽到屋子裡的人出來了,他們慌慌張張地撞倒了東西,像抬著重物一樣喘著粗氣地從他旁邊小步跑過,緊接著他的後腦勺被誰狠狠踹了一腳,瞎子失去了知覺。

待瞎子再睜開眼時天已大亮,他是被一瓢水給潑醒的,緩了好一會兒才發現四周是鄉親的絮絮低語聲,而自己被反手綁在了玉珍家屋後的大樹樁上。

玉珍媽哭著衝瞎子跑來,她揪住瞎子的衣領哭天搶地地說,「你說說,你說說,他們把我家珍兒綁到哪裡去了?」

「玉珍?玉珍不見了?」瞎子感覺頭皮一陣發麻,好像自己每根頭髮都豎了起來,「他們綁走了玉珍?」

「大娘,你看,我就說和瞎子脫不了干係吧!如果不是他強盜引來的,他能說這種話嗎?瞎子顯然跟強盜是一夥的,也不知道給了他什麼好處,竟然對自己人下手,枉你們平時對他那麼好。狼心狗肺的東西!」說話的正是村裡的無賴王二。

「不是我,大娘,真不是我!」

「別狡辯了瞎子,人證物證都在,你還是趕緊交代了吧,大伙兒好去把玉珍要了回來。」

「什麼人證物證?」瞎子急得口水都噴了出來,「哪來的事!蒼天在上,你莫要血口噴人!快放了我!我要去找玉珍!」

「放了你?放了你你好逃跑?你一個瞎子,怎麼能看到強盜來了,何況還是在玉珍家裡,連玉珍爸媽都是聽到你的聲音才醒來,擺明了就是你引狼入室賊喊捉賊!」

「再說,你看看這是什麼東西!」王二說完就把那束雛菊花扔到了瞎子的臉上,「這花是你的吧,花都蔫了,是我們在玉珍家後山發現的,除了你還有誰摘這玩意兒。算起來時辰也剛好。想必玉珍家的鋤頭也是你拿走的!」

瞎子把頭往身後的樹幹上撞去,一邊說「花是我摘的,是玉珍叫我替她摘一束,說是天一亮就要採回來,我這才去摘花的。誰知道就遇到強盜,他們可有五六個人,我差點小命不保,這後腦勺現在還疼得厲害。」

「還裝!五六個人你都知道!王二家的狗那一關就過不了,如果不是你把強盜帶進村裡來的,他們早就被狗給撲倒了!還說什麼摘花!騙人的把戲,玉珍會叫你在天亮前送花給她?你以為玉珍是是什麼樣的女人,是能讓你這樣侮辱的?」

「賊喊捉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氣都撒在了瞎子身上。

玉珍爸媽哭得更厲害了,簡直要背過氣去,「還我女兒,我的女兒啊,我可怎麼活喲。」

瞎子又急又氣,掙扎著說「不是我,放開我,我去找玉珍!我去找玉珍!」

終究是沒有人放開瞎子,村裡留了兩個德高望重的老人盤問他,兩個年輕人看著他,玉珍的父母和姐姐在一旁罵他怨他。瞎子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嘀嗒嘀嗒,全灑在了雛菊花上,那蔫黃的、毫無生氣的花,一定像極了玉珍最後看他時的眼睛。

不知怎麼,瞎子總覺得,玉珍在被擄走的時候定是看見他了的,她的眼裡有絕望,還有透心涼的怨恨。

村裡人沒日沒夜地找了三天,沒找到玉珍。

聽說高山上消失了很多年的土匪又開始活動了,打劫了隔壁的兩個村子,說是給新娶的壓寨夫人做賀禮。聽說那壓寨夫人長得俊,脾氣大,天天尋死覓活,土匪頭子才四處搜羅好東西要送了去。

玉珍被擄走了。有人說要打死瞎子,好給玉珍出氣,瞎子被綁了幾天,有氣無力地哭著說「打死我,我是罪人,我沒臉見玉珍。」

他們還是給瞎子鬆了綁,要他帶著愧疚活一輩子,以後別再回村裡來了。

瞎子常常想起小時候,一群孩子在湖邊的草坪上丟手絹,有大孩子嘲笑他一個瞎子還蒙什麼眼睛,玉珍生氣地呵斥那人,「不許那樣說他!」

那一天好暖,瞎子的心裡灑滿前所未有的敞亮,像月光,像星光,像盛夏,他對著雛菊發誓要保護那個女孩,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瞎子走了,有人說他回到了山上,每天就負責給強盜的老婆摘花,果不其然是土匪的走狗。每到盛夏的夜晚,那湖邊總杵著一個身影,一會兒對著湖面怔怔發呆,一會兒扭過身子對著村子發呆,一坐就是一宿。待天快亮時,他才快步往山上跑去,順著河流一直往上,一邊走,一邊採摘河邊的最飽滿最好看的雛菊花。

過了幾年,那夫人難產,生下個男嬰,她死了。也是那年,山上的強盜起了內訌,有人給村民通風報信,幾個村子的人聯合起來,把強盜的老巢給端了。土匪頭子被亂棒打死,那男嬰不知去處。

直到有一回,王二喝多了酒,說起那年自己是怎麼讓瞎子背了鍋,他有他的為難,他必須找個墊背的,瞎子的人生反正生來就完了,他還要娶妻生子,他的哥哥在強盜手裡當差,他是被逼無奈。可是他心裡也沒有一天好受。

那時玉珍的父母都已去世,玉珍也死了,沒有人再去追他的責。只是瞎子一路乞討回來的時候,沒人再趕他走,他帶回來個男孩。誰也不說,誰也不問,他們在山上破房子裡住了下來,他給玉珍老房子周圍除了草,在房子四周種滿了雛菊花。瞎子做農活是一把好手,他養大了男孩。

我沒見過那湖,聽說那湖在有人投水後被填了。那片土地的夏天,雛菊花開得熱烈,瞎子常帶著男孩去那。

黑白照片上的我的太爺爺,他是個瞎子,他這輩子最愛雛菊花。

*作者簡介:空中行雲,一個集愛與孤獨於一身的女子,在夢與現實之間自說自話。

相關焦點

  • 豆瓣9.2《海蒂和爺爺》:愛救贖孤獨,勇敢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
    爺爺在失去兒子後一個人孤獨生活在山上,長久一個人的生活,這讓他的性格孤僻古怪。孤獨的人戴著很多種面具,常常抗拒著他人的靠近。爺爺太害怕失去了,長久的孤獨,已經讓他為自己柔軟的心築上了籬笆,他把門重重的甩上,在門背後觀看著海蒂。
  • 詩詞達古今,美食濟天下,融通豁達的蘇軾把苦難過成了詩意
    且不論諸多傳頌千載的名篇佳作,只說他創造的美食佳餚,足可見蘇軾融通、智慧、達觀的品格和風貌。可以說,蘇東坡既療愈了自己,更快樂了後人。與其說蘇東坡是一個美食家、樂天派,不如說他是一個對生活有著熱烈肯定、對生命有著通透表達、對人性有著至高禮遇的人。無論順意逆境,他都能駕熟就輕、遊刃有餘,安放好內心、安頓好自己。蘇東坡才藝多精,詩詞書畫均達到相當高度,無一不精,堪稱奇才。更值讚嘆的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在困境中表現出的品格。
  • 汪國真用詩意詮釋對生活與生命的理解
    一個人的生命的長短是靠跳動的心臟來維持的,一個人是靠與身邊的事物和人的聯繫來生活。每個人用著屬於自己的生命在這個世界生活,每個人也有著自己對生命,對生活的理解與態度。汪國真用著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作了詩意的詮釋。願每個人的生命如夏花般絢爛,生活如詩意般美好。
  • 是苦難,是救贖,是宿命
    「海生活」在生活中是傳播稍扁,和生活中的許多,許多難題,一個普通的人的生活迷迷糊糊鋪成的現實生活中的畫面,這是水平的生活拼圖組成。然而,每個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偶然,像一小片拼圖的一大盛事,構成生命的深度,這是企業的生命之謎的肖像。如此這般,在建的世界三維拼圖,所有的人都走在他們的勞動。
  • 真實故事:1962年,爺爺上了喜馬拉雅山
    我一直想問爺爺一個問題,他是怎樣從那場戰爭中活下來的。爺爺,今年81了,身體依然硬朗,從來沒生過任何病,走起路依然步履生風。關於爺爺的故事,我問過爸爸,他也知之甚少。許是人老了,在生命的暮年,想要說的太多了。年過杖朝之年的爺爺,開始慢慢把他裝在肚子裡的故事願意向我傾訴。
  • 20歲成為癌症家屬:艱難或許是人生的底色,但愛與陪伴也是
    我還看到了很多病友和家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些結療康復的患者自述,但更多的是經過長久治療也不能挽救生命的悲傷與無力。直到爸爸過來告訴我趕緊關燈睡覺,我才放下手機。當我躺在床上,望著黑黑的天花板,我的情感系統仿佛才被喚醒,一種沉沉的無力感逐漸蔓延上來,把我淹沒。為什麼?為什麼偏偏是我們家?
  • 《啥是佩奇》:那個做出蒸汽朋克小豬佩奇的爺爺老無所依
    在一次通話中,他了解到孫子喜歡「佩奇」,但還沒問清楚佩奇到底是什麼,信號就斷了。於是,爺爺通過查字典、詢問鄰居、廣播等方式,在一系列令人發笑的誤會後,終於了解到真相,並親手打造一個佩奇形象的玩具送給孩子。這是一則從商業傳播角度上來看非常成功和到位的廣告片,如果對其中的每一個情節較真,未免太吹毛求疵。
  • 小學生作文《爺爺做的菜》讓數萬網友點讚:有種愛,叫「隔代親」
    一位媽媽曾在朋友圈曬出了一篇女兒的作文,感動了很多朋友不少網友紛紛點讚和評論:「淚目,難以想像出自小學生」「感人至深」……寫作文的孩子叫菡浠,11歲的她記錄的是一件生活小事:患了腦梗的姥爺疼愛菡浠想給菡浠炒個菜,卻忘了放鹽為了安慰失落的爺爺菡浠便說自己最近正好不能吃鹽然後默默吃完了無味的飯菜.
  • 令人窒息的愛?「他對我太好,我想離婚」
    01我渴望有一天發生爭執19年8月份,阿聯媒體曾報導了一件聽上去幾乎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名女性在結婚一年後決定與丈夫離婚,原因是丈夫太愛她了,以至於從未和她發生過爭吵,她對丈夫的深深愛意感到窒息。據稱其丈夫在一年的婚姻期間從未與她爭吵過,甚至還會幫她做一些家務(比如清潔),而她則將這些事情稱為「苦難經歷」。
  • 「媽媽,爺爺去哪了?」正確的死亡教育,讓孩子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文|全文共1524字,閱讀時間3.5分鐘古代有個成語,叫「向死而生」,成語的意思是,只有清楚認識到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可貴。也從側面說明,不敬畏死亡和生命的人,向上的力量和動力不足。正視死亡教育,並沒那麼可怕亮亮的爺爺在前幾天去世了,80多歲的爺爺走得很安享,早上奶奶起床叫爺爺,卻發現他身體已經冰冷。一家人忙著處理後事,一旁的亮亮卻拽著媽媽的衣角:「媽媽,爺爺去哪了?」媽媽蹲下來跟他說,爺爺去了天堂。亮亮不肯撒手,繼續問:「天堂在哪?
  • 《大魚海棠》影評:從小的陪伴早已是家人的關愛,愛的無私付出
    原來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動畫了,我只是驚訝於一個動畫電影的預告片出來就會有大幾萬的觀眾轉發,所以小編也相信一定有群人,在深愛著一片大海。你看一-心要回人類世界的鼠婆子,再看贖不清罪的靈婆,還有戀戀不捨的爺爺奶奶,化成海棠樹鳳凰鳥緊緊守候,以及那麼多形形色色的其他人。你知道這故事裡還有謎,沒解開;也有情深至極,解不開。說世界觀有點故弄玄虛,說中國文化也太博大精深。
  • 《象棋的故事》:茨威格給予「苦難世人」的精神救贖和自我救贖
    然而,苦難之所以也能夠不斷為人們帶來新的痛苦,很大原因在於我們精神世界並未適應苦難,更無法接受苦難習慣性的到來。有人觀望、有人對抗、有人逃避、有人忽視,這一切,都取決於每個人心理對自己所遭遇的抉擇。《象棋的故事》是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生前的最後一部中篇小說。
  • 《命若琴弦》:史鐵生荒誕故事表象下隱喻的生命本質與超越意義
    對於復明的渴望與對生命的希望促使著老瞎子不停地前行,如同明燈一樣鼓勵著他完成久違的夙願,這恰恰象徵著人生的歸宿,而其中的汗水與艱辛與史鐵生的人生軌跡不謀而合。老瞎子70年的生命歷程裡從未見過自己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在他與小瞎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年輕時的他也沒有把自己的生理缺陷當成一種人生的煩惱,直到青春年少遇到心中所愛,這時身體的缺陷在人生中顯得那麼的讓人難以接受。
  • 猛獁爺爺:教科書式的故事書
    《猛獁爺爺》用老爺爺的視角,給大家講述了從公元前17920到公元2020近20000年的人類簡史。巧妙的是,這麼漫長宏大的歷史由猛獁爺爺娓娓講來,就像家族故事那麼自然。生活環境的變化導致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給科技的發展以可能,科技的發展又促使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 我的爺爺:一名抗日遠徵軍老兵的傳奇故事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一位曾參加遠徵軍入緬作戰的國民黨抗日老兵。爺爺雖然離開我們已經15個年頭,但他在世時給我們講述的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讓我們後人了解了中華民族這段悲壯的歷史,也了解了他從一名遠徵軍抗日老兵,最終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並與胡耀邦同志結下深厚情誼的傳奇故事。
  • 老酒的故事,是我記憶裡爺爺身上的味道,是那些逝去的美好時光
    酒文化早已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三五好友相聚,免不了推杯換盞,賓朋宴請、公司聚會、紅白喜事,只要有餐桌的地方,就少不了它的身影。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飲品,伴隨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源遠流長,愈發的芳香醉人。一壇陳年的老酒就像一段塵封的記憶,稍一打開,便酒香味濃,醇芳撲鼻,沁人心脾。
  • 我對命運的理解——關於生命底色與生命音律
    我想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底色,這個底色唯有自己可以找到,別人給予的只能是給予引導,真正的找到唯有自己也僅僅只能自己。生命底色有什麼作用?生命底色可以幫助我們以底色為基調展開生命的樂章,我為什麼這樣講?
  • 孩子向火鍋裡加棉花糖迎接爺爺,孩子遠比你想像的更愛你
    據悉,為了迎接爺爺,媽媽特地定了火鍋,沒想到一轉眼孩子把火鍋裡加滿了棉花糖和甜甜圈等小零食。隨後媽媽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孩子稱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爺爺。雖然這個做法在不少大人眼裡是熊孩子,但是對孩子來說的確是難得的心意了。證明一個人的品質好壞可以從很多方面觀察,其中孝順就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 《蝴蝶》,一個小女孩和老爺爺的故事,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一如老爺爺和小女孩,他們一樣的落寞,仿佛是命運的安排,他們踏上了尋找傳說中伊莎貝爾蝶的旅程。傳說中,伊莎貝爾蝶常年生活在終年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脈,它只能活三天,而見到它的人會實現願望。這是故事的開始,尋找伊莎貝爾蝶,從此刻起承載著小女孩對母親放自己鴿子現實的逃避,承載著老爺爺去追尋現實並挖掘自己混亂人生的真諦。
  • 《撒哈拉的故事》教給我們面對陌生生活環境的三種態度
    於丹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用平和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我們不能選擇生活,但是可以選擇對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