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的腫瘤殺手——CAR-T

2020-12-05 騰訊網

人類與腫瘤的抗爭有著漫長的歷史。從最早的手術治療,到放射、化學藥物治療,再到靶向藥物治療,直至現在的免疫治療,腫瘤的治療方法幾經變遷。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是腫瘤免疫治療的兩大代表。其中,CAR-T更是在多種B細胞血液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CAR-T療法。

什麼是CAR-T呢?

想要了解CAR-T需要了解CAR-T,需要將它拆分成兩部分,即CAR與T。

T既是我們常常提及的T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可以通過分泌穿孔素、顆粒酶等物質,誘導細胞破裂或自我凋亡、是一種強大的對細胞武器。它的通緝目標主要包括我們體內感染、癌變以及衰老的細胞。

而這位細胞中的「殺手」在大多數時候卻是安靜而沉默的,並不執行殺傷任務,只有當抗原提呈細胞(如DC、巨噬細胞等)將「目標」抗原提呈給它,一次暗殺任務才會開始。接受抗原刺激的T細胞會分化成為執行任務的「效應T細胞」與記錄信息的「記憶T細胞」,效應T細胞會開始在體內尋找那些帶有目標抗原的細胞,並毫不留情的清理掉它們。

作為T細胞通緝榜中的一員,癌細胞卻更為老道狡猾。為了在T細胞的眼下存活,癌細胞進化出了逃避免疫追殺的機制,包括低表達MHC類分子,以及提高細胞表面免疫檢查點的數量等,前者會讓T細胞無法識別出癌細胞,而後者更是會抑制T細胞的功能。

因此,大部分免疫療法都是圍繞著「如何使T細胞恢復對抗腫瘤的能力」這一主旨而設計的。目前國內臨床已開始應用的PD-1/PD-L1抑制劑,就是通過阻斷腫瘤表面的免疫檢查點,來恢復T細胞的功能,而且取得了極大進展,正向逐步向一線用藥進發。

第二個問題解決了,那麼第一個問題呢?如何讓T細胞識別出腫瘤細胞?

針對這個問題,研究者給出了很多的答案,包括DC疫苗、TCR-T、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治療)、以及前面所提到的CAR-T

CAR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的縮寫,翻譯過來即是「嵌合抗原受體」,它是一種人為設計的、幫助T細胞識別腫瘤的裝置。

正常情況下,T細胞執行殺傷功能前,需要一套複雜的識別機制,來驗證所清除的「目標」不是我們的「自己人」。這種識別過程主要包括了TCR(T Cell Receptor,即T細胞表面受體)與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組織相容複合物)的結合,而腫瘤表面MHC表達降低,會影響這種識別過程。為此,人們也設計出了TCR-T,通過調整TCR的結構來增強腫瘤的識別效果。但相比而言,另一種方式似乎更為有效,即在T細胞表面安裝一個全新的受體,可以直接識別腫瘤表面的相關抗原,這便是嵌合抗原受體——CAR。

通過在基因層面的編輯,我們可以使T細胞在膜表面表達出我們所設的、腫瘤特異性的CAR。這種CAR的結構通常包括了三部分,胞外的抗原結合區、跨膜區、以及胞內的信號區。抗原識別區是根據腫瘤表面抗原設計的、可以與之特異性結合的抗體;跨膜區則負責將胞外結合區與胞內信號區相連接,並固定在細胞膜上;而胞內信號傳導區則負責將抗原識別的信息傳遞給胞內,引起T細胞產生相應的反應。而至今,根據胞內信號傳導區域的演變,CAR-T已經過了四代更迭,共刺激分子和促炎因子被引入,使其體內作用時間以及療效都得到了改善。

CAR-T目前的應用仍主要集中在某些血液腫瘤的治療,實體腫瘤表面相關抗原的複雜性,為我們設計出特異性的CAR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不過,單就血液腫瘤的治療,CAR-T的表現也是十分出眾的。根據Yescarta(一款在美國獲批上市的CAR-T產品)臨床實驗數據,對於瀰漫性大B細胞瘤等B細胞腫瘤,CAR-T治療的有效率達87%、患者的完全緩解率達58%;而普通放化療患者的有效率近33%、完全緩解率只有7%,這項結果令人驚喜,也期待有一天,實體腫瘤也會被CAR-T攻克,為患者治療增加一份選擇。

相關焦點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在這項試驗中,21名患者接受了CAR-T療法的治療,在38周之後,其中13名患者的外周血中依然持續存在CAR-T細胞,而且這些患者體內間皮素相關肽水平下降50%,並且成像研究顯示腫瘤出現縮小。在癌症疫苗領域,Imvax公司公布了該公司開發的創新自體腫瘤細胞疫苗IGV-001在1b期臨床試驗中的積極結果。IGV-001是一款針對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腫瘤細胞疫苗。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時至今日,腫瘤(也稱癌症)仍然是公眾健康的最可怕殺手,免疫療法被認為是攻克癌症最有希望的手段,去年一度成為免疫腫瘤學領域數量最多的在研藥物,而其中的CAR-T治療宛如一匹黑馬,總體增幅最大。CAR-T治療近幾年在國內外迅速發展,大量的生製藥公司加入其中,可謂百花齊放。
  • 為腫瘤殺手溶瘤病毒裝CAR-T導航,直擊實體瘤
    將「腫瘤殺手」溶瘤病毒就像給「殺手」裝上智慧導航,不僅能夠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而且可以遙控其消滅腫瘤CAR-T細胞療法是目前國際最前沿的腫瘤治療方法,即從人體血液中提取T細胞,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變身為能識別並消滅腫瘤的CAR-T細胞,再將其輸入患者體內。此法在治療血液腫瘤中已獲成功,但在治療佔惡性腫瘤90%以上的實體腫瘤上卻作用受限。
  • T細胞新作用:被「訓練」成腫瘤殺手,輸回病人體內「殺敵」
    T細胞新作用:被「訓練」成腫瘤殺手,輸回病人體內「殺敵」 陳席元/新華社 2020-12-27 13:55 記者12月27日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張燦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細胞表面錨定技術
  • 車上貼的Baby in car竟然是中式英文!老外這樣說
    Baby in car 竟然是中式英文?baby in car,在馬路上隨處可見,沒有語法錯誤,但英語裡in car主要是,放進車裡的東西,比如零件,座椅,通常是物品。
  • 車上貼的「Baby in car」竟然是中式英文!那外國人說什麼?
    baby on board 車裡有寶寶baby on board 車內有寶寶;寶寶搭車雖然baby in car符合英語的語法,但baby in car還是中式英語。在英語裡,in car前面一般是某件東西,表示車裡面安放了某物。mineral water in car就是車裡有礦泉水。車裡有寶寶的真正含義其實是寶寶乘坐了這輛車,而on board是表示乘坐了交通工具的意思,所以老外都是說baby on board。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作為所謂的微型製藥廠,這些CAR-T細胞通過尋找到表達CD19的B細胞將這種抗癌蛋白直接運送到腫瘤位點,並且繼續呆在那裡分派這種腫瘤抑制蛋白。在動物模型中對這些微型製藥廠進行測試產生顯著性的治療反應,要比作為對照的CAR-T細胞和CD19 CAR-T細胞更加有效。這些發現給出一種新的方法來修復腫瘤抑制性的HVEM-BTLA相互作用,和抑制淋巴瘤細胞。
  • 腫瘤免疫治療新貴——CAR-T
    T細胞被激活後,一方面通過釋放穿孔素、顆粒酶素B等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另一方面通過釋放細胞因子,募集人體內源性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以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同時,還可形成免疫記憶T細胞,從而獲得特異性的抗腫瘤長效機制。
  • NKT、NK、T細胞,誰才是腫瘤細胞的超級殺手?
    ,相信對免疫治療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都聽過NK細胞、CTL(CD8+T)細胞和NKT細胞,它們都是免疫治療中的一種,但是對腫瘤的殺傷性究竟誰比較厲害? 而有NKT細胞存在下,慢慢的絕大部分的B16細胞被殺死了,到16個小時,近乎所有的B16腫瘤細胞都死掉了。 因此NKT細胞可以非常快速地殺傷腫瘤細胞,可以說是免疫系統中的特種部隊,腫瘤細胞的超級殺手。
  • 第三款CAR-T近日獲批——CAR-T知識回顧小結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需要找到癌細胞的特徵信息並傳遞到T細胞內讓它可以識別腫瘤細胞,我們還需要在體外對其進行培養,從而讓T細胞達到可以治療的數量,這就是CAR-T細胞療法的整個過程。我們常說的胃癌和肝癌這些都屬於實體腫瘤,相對應的,血液腫瘤指的是我們血液中細胞發生了癌變引起的腫瘤,主要包括各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和惡性淋巴瘤。
  • 為「腫瘤殺手」溶瘤病毒安裝CAR-T智慧導航,精準命中...
    將「腫瘤殺手」溶瘤病毒放進CAR-T細胞裡,這個猜想大膽嗎就像給「殺手」裝上智慧導航,不僅能夠精準地找到實體腫瘤,而且可以遙控其消滅腫瘤。CAR-T細胞療法是目前國際最前沿的腫瘤治療方法,即從人體血液中提取T細胞,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變身為能識別並消滅腫瘤的CAR-T細胞,再將其輸入患者體內。此法在治療血液腫瘤中已獲成功,但在治療佔惡性腫瘤90%以上的實體腫瘤上卻作用受限。因為肝癌、肺癌等實體腫瘤的外部高度纖維化,這個堅韌的外殼將CAR-T細胞「拒之門外」。
  • 點評CAR-T之血液腫瘤靶點
    Carl June團隊的報導和Eureka科研團隊的研究,我們認為CAR-T可以有效殺死細胞表面抗原表達量較低的腫瘤細胞(拷貝數為幾十到幾百),而抗體介導的抗腫瘤藥物只能殺死細胞表面抗原高表達的腫瘤細胞(拷貝數為幾千到幾萬)。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這些受體將結合癌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性抗原,從而引導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得益於良好的II期臨床數據和FDA突破性地認證,Kite公司已經將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KTE-C19治療方案機動送審了,而Novartis公司表示明年計劃將CTL019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然而,2016年CAR-T療法並沒有走得很遠。
  • 腫瘤過繼細胞免疫療法NK,TIL,TCR,CAR-T各顯神通
    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免疫治療在多種腫瘤治療中展示了其良好的應用前景,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時間,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有望達到長期帶瘤生存或徹底治癒腫瘤的目標。今天我們重點講解四類過繼性細胞療法: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工程T細胞受體(TCR)治療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自然殺手(NK)細胞療法註:樹突細胞(DC)細胞也可作為過繼性免疫治療,但是樹突狀細胞抗腫瘤特性與疫苗原理一致,因此近年來在臨床中更多的被稱為樹突細胞疫苗,我們將單獨整理介紹
  • 腫瘤免疫治療:CAR-T的靶向抗原
    CAR-T靶向的腫瘤抗原可分為兩類:  腫瘤特異性抗原:特異性地在腫瘤細胞表面表達,在正常組織中無表達,這是最理想的抗原。 腫瘤相關抗原:在腫瘤細胞表面過度表達,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目前大部分應用的腫瘤抗原靶點都是這種;腫瘤相關抗原可分為幾種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抗原通常與其抗原分化簇(CD)分型有關,包括CD19、CD20、CD22、CD30、CD33、CD269(BCMA)等;參與生長和分化信號的抗原
  • CAR-T療法靶向腫瘤的更好測試
    海外醫療機構和生元得知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來顯著提高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的臨床前評估,即從患者身上提取免疫系統的T細胞,進行工程設計,以針對特定的腫瘤相關分子,然後進行生長和再融合,用於癌症治療。
  • 對比2018,研究CAR-T的公司取得了哪些進展?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其在腫瘤治療上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使其廣泛的應用於臨床治療,圖1為CAR-T的作用流程圖。
  • 國內涉及CAR-T腫瘤治療的上市公司
    《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2011年新增癌症病例337.2萬,癌症死亡病例221.3萬。(說明一下,由於我國腫瘤登記年報的統計方法是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在2014年共收集到全國234個登記處提交的2011年腫瘤登記資料,覆蓋人口2.2億,以此推斷全國的病例)據權威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文章預測:2015年中國有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死亡病例。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然而,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藥物僅僅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一條腿」而已。除了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另一個思路是:直接利用患者體內的T細胞,將它們拿到體外進行改造,大量複製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就是免疫治療的「另一條腿」——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細胞療法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
  • 英語「搭順風車」是car-sharing,car-pool,還是get a lift?
    比如,英語裡有car-sharing,car-pool和get a lift1.I often go to work,or school by car-sharing(car-share).2.Let's car-pool to work,or to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