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質水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高群眾生活品質。1日,記者從市北渠管理處獲悉,今年以來,管理處結合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建立科學化、常態化、規範化工作機制,堅持常抓不懈,不斷提升創建水平,高質量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三項機制,為水生態文明建設添保障。市北渠管理處建立「巡查常態化+監控全覆蓋」水環境雙重安全保護機制,在安排各管理站人員現場巡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技防作用,工作人員通過網絡視頻監控,對全渠各關鍵節點進行24小時、無死角監控,全方位排查各種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制止、上報水事違法行為,切實保障水環境安全。建立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機制,督促保潔隊伍做好渠道水面保潔,增加保潔人員,及時清理垃圾等漂浮物,協調北峰、清源辦事處加強坑尾、花博園、東星泵站的運行管理。委託有資質的水質監測單位加密水質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水質情況,從源頭上保證水質安全。建立生態用水保障機制,針對今年我市降水偏少、北高幹渠水位偏低的特殊情況,根據城區用水情況,利用信息化技術科學精細調度,在保證生活、生產用水的基礎上,積極配合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豐澤區城市管理局、西湖公園和東湖公園做好內溝河和景觀湖的衝汙和供水調度。積極配合上級部署要求,在重要節點供水量從20萬立方米/日增加至50萬立方米/日,有效滿足市區的生態用水需求,確保市區河暢水清。
志願者隊伍成為水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市北渠管理處廣大黨員自發組織志願者隊伍,與沿渠社區共建共創,開展文明知識宣傳、文明勸導活動;常態化參與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積極協助執勤交警維護交通秩序,提醒非機動車及行人文明出行,引導市民遵守「車讓人」和「一盔一帶」等交通安全規定。(泉州晚報記者 林銘珊)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