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杜藝嶺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題為「Nitric oxide as asource for bacterial triazole biosynthesis」的文章,用一氧化氮作為細菌三唑環生物合成的來源。
杜藝嶺是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研究領域:微生物合成代謝與調控機理、微生物生化與藥學、化學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
研究亮點:研究人員通過對細菌中祛病菌素生物合成途徑的研究,揭示了重要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O)作為生源前體參與天然三唑環形成的新功能。
雜環化合物1,2,3-三唑環是通用的化學支架之一,並已廣泛用於各個領域。然而,大自然如何產生這種富氮環系統仍是未知的。
本研究報告了含三唑環的抗代謝物8-氮鳥嘌呤的合成生物路線。研究揭示了它的三唑部分可以通過酶促和非酶促級聯反應組裝,其中一氧化氮用作建構磚塊。
這些結果擴展了研究對一氧化氮合酶在構建具有氮-氮鍵天然產物中生理作用的認識,促進了合成生物學方式生產三唑環的進展。
•Isotope feeding study of 8-azaguanine biosynthesis
•Identification of the 8-azaguanin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Invivo genetic study of 8-azaguanine biosynthesis
•PtnF is abacter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PtnC isan 8-azaguanosine monophosphate nucleosidase
•Non-enzymatic assembly of the triazole ring
•The GCH I-like protein PtnA and early biosynthetic steps
頭圖來自網絡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文獻
——————
聯繫人:
崔金明 Email: jm.cui@giat.ac.cn
張鑫卉 Email: xh.zhang2@sia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