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組以腎功能急速下降(數小時至數天)為特點的臨床症候群。AKI早診斷,早發現對AKI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AKI的診斷標準和潛在誤差進行了總結。
AKI診斷標準
AKI診斷主要基於血肌酐升高和/或尿量減少判斷。具體如下:
◆ 48 h內血肌酐增加≥0.3 mg/dl (≥26.5 μmol/l);或
◆ 7天內血肌酐增加,高於基線≥1.5倍;或
◆ 尿量< 0.5 ml/kg/h,持續6 h
AKI分期
基於肌酐和尿量診斷AKI的潛在誤差
AKI診斷新型標誌物
AKI診斷檢查流程圖
◆ 尿液檢查
◆ 尿沉渣檢查
尿沉渣檢查結果解讀
◆ 尿液電解質分析
◆ 腎臟超聲
◆ 腹內壓測定
◆ 自身免疫性檢查
◆ 腎活檢
◆ 其他實驗室檢查:根據臨床病情,可考慮進行以下檢查
1)血清肌酸激酶和肌紅蛋白測定(懷疑橫紋肌溶解症者)
2)乳酸脫氫酶(LDH)(懷疑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者)
3)細胞碎片檢查(懷疑TTP/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者)
4)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和肌鈣蛋白(懷疑心-腎症候群者)
5)血清/尿蛋白電泳(懷疑骨髓瘤腎病者)
信源:Acute kidney injury 2016: diagnosis and diagnostic workup.Critical Care.2016;20:299.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