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者提出靶向治療急性腎損傷新方案

2020-11-07 杭州網

急性腎損傷是指一種由多種侵襲因素(如內毒素等)造成腎功能在短期內急性減退的臨床症候群,其發病迅猛,死亡率高。大型手術、出血、嚴重燒傷等是主要的成因。目前針對急性腎損傷的治療仍以早期液體復甦或腎臟替代治療等幹預為主,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急性腎損傷的腎臟線粒體靶向抗氧化治療仍然是一個挑戰。

經過近2年的攻關,浙江大學藥學院杜永忠教授課題組設計出一款精準帶貨、有效釋放、高濃度分布、長期滯留的急性腎損傷靶向治療藥物,為臨床轉化提供重要基礎研究。

他們的這項研究成果近期刊發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並被《自然綜述腎臟病學分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重點關注。

SS31前藥的化學結構及其治療急性腎損傷的示意圖

無藥可救的連鎖損傷

腎小管上皮細胞是急性腎損傷最為重要的受損靶細胞。研究表明,急性腎損傷發生時,腎小管上皮細胞中活性氧會異常升高,引發線粒體損傷,進而導致細胞凋亡,在這系列的連鎖反應中導致腎功能損傷。

為什麼鮮有藥物能夠抑制這一損傷進程呢?

這是因為傳統的抗氧化治療不能精準抵達腎小管上皮細胞,即便到達,因為腎臟作為人體重要的排洩器官,藥物很快會被排出,無法形成高濃度覆蓋進而保護受損的線粒體,停止連鎖破壞。

為此,杜永忠課題組通過長期開展的前藥研究,試圖為治療急性腎損傷提出新方案。

AKI腎臟靶向載體的篩選以及L-絲氨酸修飾殼聚糖載體的腎臟分布與腎小管聚集

藥物「火箭」,使命必達

杜永忠課題組創新地設計了一個藥物運載火箭,將能夠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線粒體發生氧化反應的抗氧化劑SS31藥物,精準送達,產生效用。SS31是治療老年性的線粒體疾病、心肌梗死的臨床試驗中的新藥,其在腎小管上皮細胞中能夠高濃度的停留,通過保護線粒體進而遏制細胞凋零。

萬事俱備,就等著東風把這個藥物送到急性腎損傷部位。

「我們設計了有兩級推進系統和有效載荷組成的運載火箭,來完成運輸功能。」杜永忠介紹的這個新型結構,第一級火箭為利用正電性的低分子量殼聚糖將藥物靶向到腎臟,二級火箭通過絲氨酸與急性腎損傷腎小管過表達的腎損傷分子-1(Kim-1)的相互作用靶向到腎小管上皮細胞。

只是將衛星中的SS31藥物運到腎小管,治療效果還是不好,只有實現「星箭分離」,才能形成有效的給藥系統。「運載火箭到達腎小管後,會與遍布其中的活性氧發生反應,進而釋放SS31藥物,實現星箭分離。」

杜永忠介紹,這一運輸藥物模式,相比SS31原藥,在腎臟中的分布提高了3倍,顯著提高了治療效果,減輕了損傷腎臟的氧化應激、炎症和細胞凋亡,是急性腎損傷治療中一種有效的給藥系統。「這種精確的分步靶向給藥策略(器官-組織-細胞-細胞器)也可用於其他腎臟疾病的藥物設計。」

相關焦點

  • 浙大學者新突破!「星箭分離」靶向治療急性腎損傷有新方案
    SS31前藥的化學結構及其治療急性腎損傷的示意圖急性腎損傷是指一種由多種侵襲因素(如內毒素等)造成腎功能在短期內急性減退的臨床症候群,其發病迅猛,死亡率高。目前針對急性腎損傷的治療仍以早期液體復甦或腎臟替代治療等幹預為主,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經過近2年的攻關,浙江大學藥學院杜永忠教授課題組設計出一款精準帶貨、有效釋放、高濃度分布、長期滯留的急性腎損傷靶向治療藥物,為臨床轉化提供重要基礎研究。
  • 浙大新研究:「火箭」精準帶貨,靶向給藥顯神通
    急性腎損傷是指一種由多種侵襲因素(如內毒素等)造成腎功能在短期內急性減退的臨床症候群,其發病迅猛,死亡率高。大型手術、出血、嚴重燒傷等是主要的成因。目前針對急性腎損傷的治療仍以早期液體復甦或腎臟替代治療等幹預為主,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
  • 急性腎損傷的治療手段
    AKI 與 RRT急性腎損傷(Acute renal injury,AKI)是一組常見的臨床症候群群。由於病因不同,AKI 的病理生理機制及病情進展速度各不相同,其治療和轉歸上也相差甚遠。目前對 AKI 的治療手段種類繁多,但主要的治療方式仍然是以腎臟替代治療(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為主的支持性療法。
  • 預測心外科術後急性腎損傷有新模型!上海學者研究
    目前,臨床上常根據血清肌酐水平的變化來診斷重大心臟手術後的急性腎損傷。但是,這種方法往往會導致診斷延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Zhongli Chen等人基於血液中3種炎症細胞因子水平建立的一種新模型可預測重大心臟手術後急性腎損傷,且其預測價值優於根據臨床因素建立的模型以及此前根據血漿生物標誌物建立的模型。另外,這個新模型還有助於對患者的預後進行危險分層。
  • 腎病症候群病程中出現急性腎損傷的原因及特點
    3.合併急性腎小管壞死。 4.呈急性腎損傷表現的急性腎炎或急進性腎炎。 5.合併急性主幹腎靜脈血栓的。 6.合併心悅體性腎炎,一般普遍為I型或者膜性腎病的。
  • 急性腎損傷概念和診斷標準的變遷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腎功能的快速下降及代謝廢物的蓄積,其診斷有賴於血清肌酐
  • 一文盤點:妊娠期急性腎損傷的病因鑑別
    急性腎損傷(AKI)是指腎功能在數小時或數天內迅速下降,從而導致代謝廢物增加,引起血肌酐和尿素水平升高,以原發病的症狀體徵和少尿為主要的臨床表現。若不及時處理,AKI 可導致導致永久性腎損害和死亡。 1 如何定義妊娠期 AKI?
  • 《在線速遞》人工智慧模型或可預測急性腎損傷
    該模型的建立是基於最近的研究工作,模擬電子病歷中的不良事件,並使用急性腎損傷這一常見且高病死率的疾病作為示例。該模型利用了涵蓋不同臨床環境的大型縱向電子病歷資料庫,共納入172家醫院和1062家門診,共703782名成人患者。該模型預測住院患者中急性腎損傷的發生率為55.8%,其中90.2%的患者需要後續透析治療。
  • 白血病靶向新藥!百時美施貴寶Idhifa治療IDH2突變陽性急性髓性...
    2020年08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宣布,評估靶向抗癌藥Idhifa(enasidenib)治療IDH2突變陽性、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R AML)的III期IDHENTIFY研究沒有達到總生存期(OS)主要終點。
  • 侃侃急性腎損傷的診斷標準和誤區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組以腎功能急速下降(數小時至數天)為特點的臨床症候群。AKI早診斷,早發現對AKI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AKI的診斷標準和潛在誤差進行了總結。
  • 危重患者何時啟動腎臟替代治療?重症醫學團隊新觀點刊登《新英格蘭...
    急性腎損傷(AKI)是指腎功能在短期內急性減退的臨床症候群,經常會在患者接受大手術後發生。
  • 權威雜誌揭秘:腦出血患者使用這種常用降壓藥,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本文提要:權威雜誌揭秘腦出血患者急性腎損傷危險因素,或與高血肌酐和高劑量尼卡地平有關MRI vs CT,初始影像學檢查的選擇是否影響血栓切除術後的無效再通率?偏頭痛是否加aSAH患者發生DCI的風險?《Stroke》最新研究一探究竟駐大腦前線特工我發現:血肌酐水平和高劑量尼卡地平與腦出血患者急性腎損傷相關腦出血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AKI)和腎臟不良事件(AEs)往往使病情複雜化,對預後十分不利。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關治療進展(上)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二代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藥和新療法逐漸應用於老年AML的治療當中,其治療領域發生了迅速且重大的變化。本文將圍繞老年AML患者的特點及近年來相關的治療新進展展開概述。 關鍵詞: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治療進展,去甲基化藥物,新型靶向藥物 AML是一組起源於髓系造血幹祖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細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細胞發育停滯於較早的階段,主要見於老年人。
  • ...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第一次革命:化學治療1940年後開始出現的細胞毒性化療藥物。1943年耶魯大學的Gilman 將氮芥用於治療淋巴瘤取得了短暫的療效。1948年Farber 用抗葉酸劑甲氨蝶呤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揭開了現代癌症化療的序幕。
  • 【科技前沿】浙大王福俤/閔軍霞團隊等發布全球最大新冠肺炎重症及...
    由於目前缺乏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藥物,而且新冠感染患者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的病死率差異很大。探索引發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因素、優化治療策略及降低死亡率是當務之急。該研究為科學篩查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高危人群、優化診療方案及有效降低死亡率等提供了可靠的循證醫學證據。該研究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風險薈萃分析;共納入34項臨床研究數據,6263例患者,包括1727名重症和4536名非重症患者。
  • MDPI|中風治療新探索:人類胚胎幹細胞衍生球狀神經團靶向給藥治療
    這種疾病發病急,病死率高,因此,中風被認為是緊急醫療事件,需要即時診斷和治療。目前,醫學界仍未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鼓勵民眾多了解相關知識,「防範於未然」。 所有中風病患中,有自發性腦出血病狀的患者佔到了10–20%。對此,醫療界一般採用保守的治療方法,如控制血壓,滲透性血腫水腫的滲透療法以及外科手術治療和康複方案,來幫助患者恢復獨立生活的能力。
  •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子遺傳學改變和靶向治療新進展
    近年來,利用基因表達晶片和新一代序列分析技術等進一步了解T-ALL發生發展過程中多種重要基因的遺傳學改變特點,及其在T細胞惡性轉化中的主要分子機制,對疾病預後預測和靶向治療研究有重要意義。現主要介紹2012年第54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中有關T-ALL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及其在臨床上可能具有的診治意義。
  • 臨床探究:揭秘幹細胞移植技術治療急性腎衰竭的可行性
    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小球濾過時突然或持續下降,引起氮質廢物體內儲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導致各系統併發症的臨床症候群。臨床治療原則主要有積極控制原發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腎損傷的可逆因素,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控制感染,血液淨化治療等,尚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目前全球CKD的發生率達到了8%-16%。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20世紀70年代:一些腫瘤的聯合化療方案更趨於成熟,順鉑和阿黴素應用於臨床,使化療姑息性向根治性目標邁進。20世紀80年代:從植物中提取的抗癌物質——紫杉類和喜樹鹼類應用於臨床。化學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已能治癒一部分化療敏感腫瘤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絨毛膜上皮細胞癌、睪丸癌等,並延長晚期乳腺癌等對化療比較敏感腫瘤的生存期。但仍有一些腫瘤對現有的化療藥物不敏感,化療還不能延長這部分患者的生命。
  • 北京博仁醫院 童春容主任專訪:血液腫瘤已經進入免疫治療、靶向...
    -CART治療CD19或CD22陽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或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變五大類疾病及病情CART細胞免疫治療成果。如CD20、CD30、CD38、CD70、CD3/CD19、CD3/CD20雙抗,PD1單抗、CTLA4單抗,根據患者腫瘤基因突變製備的新抗原疫苗,腫瘤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細胞治療,根據腫瘤基因突變及其累及的信號傳導通路設計的靶向治療藥物等等。既往血液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化療、放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