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犛牛不好吃,是沒整對

2021-01-08 騰訊網

2020-06-08 Monday

摘要:

犛牛肉不香、犛牛肉太柴、犛牛肉咬不動,必須要把知識分享一下,不然大家對犛牛的誤解會很大的。

前言:

上周發了一篇文章叫《犛牛肉不流行原因》,然後被大夥狠狠的奚落了一遍。

有力挺的、有抬槓的、有疑問諮訊的、有發出感嘆的、有給大傢伙上課的。

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大家的回覆我也挨個看完了,又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點。

另一方面呢,我將切實秉承學習的態度,然後把我所知道的關於犛牛的知識分享給大夥,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特有牛種犛牛。

正文:

犛牛肉到底香不香?

香,告訴你百分之百的香。

因為工作原因我會經常接觸到犛牛肉,比如下貨啊、拍照啊、參會啊之類的。

這裡的接觸不僅僅是信息間的交流,直接包括現場看到、摸到、聞到、以及吃到。

因為日常接觸的多,包括吃的也多,導致現在如果是聞到生犛牛肉的味就會有點餓。

就是那種垂涎欲滴,唾沫突然分泌的感覺,說著突然又有點餓了。

至於為什麼香我總結出來的原因就是生長環境太天然了。

奔跑在3500米之上的高寒牧草高原,喝山泉水,吃蟲草、貝母、雪蓮共生青草長大。

有沒有比人還吃的好的這種感覺?

那為什麼有些朋友說不香呢。

先說我並不是抬槓啊,有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買到的不是犛牛肉。

有可能是偏牛、水牛、黃牛、或者其他什麼牛之類的。

第二、烹飪部位及對應時長沒整對。

最嫩的部位肉需要烹飪時間最短,這部位的筋膜和結締組織最少。

活動量最多的部位肌肉纖維最粗也最長,烹飪時間越長。

第三、烹飪方法不對口。

什麼牛腩用來炒,牛腱用來做牛排,牛柳用來燉,後腿牛肉用來做牛排之類的真心是太浪費食材了。

所以牛腩用來燉,牛腱滷後用來涼拌,牛柳用來炒,後腿牛肉切粒做牙籤牛肉或者烤串。

恩,拜託給犛牛肉這類食材充分的尊重。

犛牛肉太柴?

最開始我也沒理解透這個詞,柴的意思是嚼起來如同嚼木頭。

用我們四川話說就是「幹絞絞的」。

分析一下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犛牛肉的分割部位不同,肌肉纖維會不同,肌肉纖維的粗細及長度會導致剪切力不同,大概意思就是牙齒容易切斷剪切力小,不容易切斷剪切力大。

切剪力大小一般在農科院出具的報告裡會有這一項。

那我們日常如何知道哪個部位剪切力大,剪切力小呢?

需要運動頻繁的部位因為筋膜和結締組織較多剪切力較大,如牛腱子、牛腿肉。

運動相對較少的部位剪切力小,如外脊和裡脊。

剪切力小的部位烹飪時間可以稍短些,剪切力大的部位烹飪時間需要稍長些。

犛牛肉咬不動?

牙口不好,咬不動這確實是個問題。

這個不得不承認,犛牛如果只是完全的任其生長到出欄300公斤以上所需時間太長,肉肯定會咬起來費勁啊。

選部位烹飪不好麼?

比如肋骨肉排,比如牛尾,比如肉眼這些就比較嫩氣,咬不動的可能小。

然後也可以選最後出欄半年肉質調理過的犛牛肉也行,這類是需要專門的養殖技術才能實現。

普通散養犛牛即使養了幾年時間也會因為重量不達標、餵養周期慢、長肉時間長的原因導致肉質不細嫩,但最後又上市了這種就會吃著很柴。

如果這類牛肉我們即使買到了肋骨肉排、牛尾、肉眼這些部位也不會覺得細嫩。

一般菜市場裡基本上只有牛腩和裡脊並且是集團配送,批量肉質也有所不同。

買不同部位的牛肉需要多關注。

關於我了解到的。

若爾蓋的朋友告訴我他們覺得犛牛最美味的是牛胸,他們宰牛的時候就把牛胸先分了。

我不太確定我聽到的牛胸這個詞是不是就是漢語的牛胸,現場給我比劃了一下也就是胸的部位,估計是脖肉部分。

市面上很少聽說有賣牛胸的。

另外我個人而言喜歡燉牛肉相關的湯,比如牛脊蘿蔔湯、菌菇牛棒骨湯、番茄牛腩湯。

犛牛肉煮好放冰箱裡,吃麵切幾片放麵湯裡也是很香。

然後有朋友留言說買一條牛裡脊放冰箱裡,自己醃製做牛排吃一周也是很不錯的選擇,裡脊肉做出的牛排有一個洋氣的名字叫菲力。

總結:

1、犛牛肉香,需要真正的犛牛肉,並且要選對烹飪部位以及對應的烹飪方法。

2、犛牛肉太柴是因為剪切力過大,選運動量少一些的肌肉部位就好了。

3、犛牛肉咬不動可以選特定部位,也可以選最後出欄半年肉質調理過的犛牛肉。

後語:

正自身以待來者,我是大可。

分享知識是種快樂,評論留言,把你知道的也分享給大家。

本文由大可觀點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紅鍋莊「犛牛王」進昆明 打響犛牛火鍋中餐雙響炮
    紅鍋莊「犛牛王」進昆明紅鍋莊「犛牛王」進昆明南華松茸配犛牛湯鍋+草原酸菜犛牛火鍋紅鍋莊藏文化餐廳昆明市新亞洲體育城星耀廣場S13-1,昆明市前福路160號兩個連鎖店,特別推出燒烤松茸犛牛肉、秘制老滷犛牛肉、犛牛涼片、芝麻犛牛肉乾、青稞犛牛肉包子、青稞饅頭、青稞蔬菜餅、青稞犛牛肉蒸餃、青稞犛牛肉鍋貼、酥油茶、青稞果茶、青稞酒、青稞啤酒、犛牛酸奶等等藏家風味美食
  • 犛牛肉為何不是主流牛肉?怎麼不流行呢,是不好吃嗎
    而養的好的一頭牛可達500kg 犛牛 犛牛幾乎處於半野生放牧狀態,雖然現代有小農戶在規模化養殖,但很少有像國外的一套快速出欄的技術手段。
  • 神評論|為什麼飯店都是鴉片魚頭,而不是整條魚呢?網友:看這個魚頭...
    導語:一般飯店都是鴉片魚頭,並不是整條魚?關於「為什麼飯店都是鴉片魚頭,而不是整條魚呢?」這個問題,小編精心挑選了一個回答供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我就是一名廚師,現在許多飯店,都在賣鴉片魚頭,還有鴉片魚尾,為什麼不是整條魚呢?我給大家說說到底為什麼吧。首先鴉片魚頭好吃,喜歡吃鴉片魚頭的多,就像花鰱魚頭一樣,煲湯、紅燒、剁椒魚頭,都是非常好吃的,而且銷售的也快,就像賣東西一樣,什麼東西賣的好賣,都喜歡賣這東西。
  • 犛牛走進北京 背後有什麼不尋常的故事?
    這就是犛牛,藏語稱為「亞克」(???)。12月15日,「犛牛走進北京——高原犛牛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500餘件展品悉數亮相。其中,有3處展品背後的故事有些不同尋常。很少有人知道,這張照片是由西藏犛牛博物館館長親手拍攝的。茫茫藏北草原,一頭馱載著食鹽的犛牛永遠地倒下了,再沒能跟上遠去的馱鹽隊伍。鹽粒灑落一地,它的頭卻始終朝著前行的方向。歲月更迭,長沙漫漫,吳雨初偶然見到這個場景,深受觸動,用手中的傻瓜相機定格了這一歷史瞬間。
  • 獨一無二的犛牛博物館
    聽牧民說,犛牛還有一種本領,遠途旅行時不愛睡覺。它們通過凝望星辰能記住地理方位,所以永遠不會迷路。要說犛牛走丟了,其實很可能是它生氣故意跑了。     在高原人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犛牛的身影,處處都離不開犛牛。犛牛被譽為「高原之舟」「高原之寶」「高原之魂」。
  • 全世界野犛牛不超過15000頭
    主頁 新 聞 雲南 地產 法律 報刊 娛 樂 文化 教育 健康 旅遊 時 尚 IT 汽車 各地 專題簡訊郵件全世界野犛牛不超過15000頭 http://www.yndaily.comvar dd=20050303;varhh=0903; for (i=0;i 雲南日報網  新華社拉薩3月2日電(記者邊巴次仁、德吉)西藏自治區林業勘察設計院院長
  • 我在青藏高原放犛牛:看犛牛爭霸,藏獒驅趕狼群
    但多傑說,其實草原上的犛牛性情並不是這樣溫順。在7月到11月的交配期,家養的公犛牛也經常成為性情暴戾的生物,為了爭奪母犛牛,相互之間經常發生異常激烈的爭鬥。多傑把這種場面成為犛牛「爭霸」。多傑小就喜歡看犛牛爭霸的場景,有時候甚至半夜還拿手電筒去看犛牛爭霸。龍公多傑的快手號也取名為「犛牛爭霸 犛牛第一人」(快手ID:LGDJ7777)。
  • 《明日之後》犛牛一般在哪裡刷新 高寒地區生物犛牛刷新點介紹
    導 讀 明日之後犛牛在哪?
  • 高原犛牛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草畜不平衡、牧民有資產沒資金、合作社專業化程度低……不打破傳統經營模式,意味著將走進一條死胡同。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在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基礎上,將優勢犛牛產業轉化為牧民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成為當地政府的首要考量。當雄縣認真貫徹自治區和拉薩市發展犛牛產業的重要指示,先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工作專班,探索建設淨土牧場和家庭牧場。
  • 犛牛毛是什麼 犛牛毛價格
    犛牛毛是什麼 犛牛毛價格 2017-04-10 09:34: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犛牛毛是什麼?
  • 世界首個無角犛牛品種誕生——走近阿什旦犛牛
    研究所副所長、犛牛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閻萍研究員帶領團隊成員紮根高原,為我國的犛牛育種事業無私地奉獻著青春與汗水。30多年來,團隊成功培育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犛牛培育品種——「大通犛牛」和「阿什旦犛牛」。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個剛剛通過國家畜禽新品種審定的世界首個無角犛牛——阿什旦犛牛。
  • 印度歸還中國17頭犛牛,印媒暗指:犛牛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
    印度歸還中國17頭犛牛,印媒暗指:犛牛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前段時間,中國的13頭犛牛和4隻小牛犢「漫步」到了印度士兵非法佔據的區域裡,但是卻被印度人「綁架」了。在自稱「精心照顧」7天,印度士兵歸還牛之後,印媒卻暗指犛牛是「間諜」。
  • 犛牛犛牛
    [5]犛牛的分類學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D2loop序列的分析.獸類學報,2006,26(4):325~330. 郭松長,劉建全,祁得林等.[7]動物學雜誌  ChineseJournalofZoology2009,44:148~150  犛牛的分布及保護  張知貴,夏霖,楊奇森[8]《中國新近紀晚期三趾馬動物群的生活環境的化石穩定碳同位素證據》《中國古生物志》《中國的馬類動物》《冰河世紀史前動物全揭秘》本文轉載自 Tibet一Tibet(ID
  • 「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
    他不買銅佛唐卡,不買蜜蠟珊瑚,只收跟犛牛有關的「破爛兒」,說要為犛牛建博物館。在古董商們的笑談間,北京的「吳雨初」變成了西藏的「亞格博」。亞格博是個什麼樣的人?在拉薩,我們向許多人打聽,得到的回答是另一些問題,比如:「這個年代,怎麼還有這樣的人,放棄在北京優渥的工作和生活,拼死為藏族和犛牛做一件事?」
  • 「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
    他不買銅佛唐卡,不買蜜蠟珊瑚,只收跟犛牛有關的「破爛兒」,說要為犛牛建博物館。在古董商們的笑談間,北京的「吳雨初」變成了西藏的「亞格博」。亞格博是個什麼樣的人?助他籌辦犛牛博物館的老友說。「憨厚、忠勇、悲憫、盡命,這是他總結的犛牛品性。其實,這更是他的品性,特別是『盡命』。他就是一頭老犛牛,他把犛牛博物館當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同亞格博一起跑田野調查的志願者說。「他不像領導,他和我們像父親和孩子。我們特別希望他多當幾年館長,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大家都是這個意思。」
  • 世界 無角犛牛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
    世界 無角犛牛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時間:2019-07-08 1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 無角犛牛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
  • 番禺鍾村的三寶之桂花蟬和燒田鼠,沒想到那麼好吃,你也會敢吃的
    大家平時肯定都很愛幹一件事情,那就是吃各種各樣好吃的美食。說到好吃的美食,在中國是非常多的。畢竟中國就有八大菜系,從古自今流傳下來的美食就非常多了,而且還非常的有名,不知道你們都吃過哪些呢?身為吃貨的小吳,去到了很多不同的城市,也品味到了不同的美味。
  • 科學網—犛牛何以活在高處
    基因讓犛牛能夠更好地適應高海拔地區的生活
  • 動物園犛牛被老虎咬死
    老虎試圖將犛牛拖上岸慢慢享用 2010年1月28日中午1時許,江蘇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該園散養區的犛牛群受驚奔跑,其中一頭母犛牛將散養區大門頂開了一條縫趁機跑了出來。飼養員一路追趕,犛牛在猛獸區亂串,慌不擇路跳入了虎區水塘中。記者在1點30趕到了動物園。在動物園虎區,記者看到,一頭渾身發抖的犛牛蜷縮在水塘深水區的一個角落裡。
  • 青海省玉樹州:犛牛馱起致富路
    犛牛在玉樹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社會、經濟地位,犛牛產業是玉樹藏族自治州畜牧業經濟的基礎支撐。全面推進犛牛產業發展,建設具有高原特色、玉樹特點的現代犛牛產業體系,實現犛牛產業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玉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