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槓精!聽說過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監獄實驗麼?

2020-12-02 騰訊網

——環境可以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在某些情境下會變成嗜血的狂魔。

1971年,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發起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斯坦福監獄實驗。

津巴多先徵募挑選了24名性格鮮明的男性大學生志願者,將被試者中的一半作為「獄警」,將另一半作為「囚犯」。為達到真實的效果,完全模擬當時美國現實生活中「囚犯」和「獄警」的為期14天的實驗經歷。

一開始,「囚犯」們便被大鳴警笛的警車「逮捕」,然後被採集指紋、蒙上眼,最後關進了監獄。接下來,就像真正的犯人那樣,「囚犯」們剝光衣服、搜身、理髮、換上囚服、得到一個犯人號碼,還在一隻腳上拴上了鐵鏈子,而那些被指派做警察的實驗者則變成了身穿警服、手持木棍的獄警。

6天後,扮演「美國警察」的變得暴力,扮演「美國囚犯」的則變得士氣低落、冷漠無情。為了不讓實驗人員受到嚴重的傷害,實驗只好提前終止。

人們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往往會將自己融入這個角色,並把這個角色當成自己去做出一些以前未曾想過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角色扮演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成長,獲得以前從未領略過的體驗和能力。

根據 Richard Griggs 和 Jared Bartels 2014~2015 年的統計,幾乎所有心理學入門教材都不加批判地引用了這個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還誕生了許多紀錄片和書籍,它也被用於國會證詞中。2015年還出了一部改編的劇情片。

雖然斯坦福監獄實驗在2018年再次成為爭論焦點,質疑的聲音開始傳來,然而很多歷史上的著名心理學實驗都會都被質疑或者出現了「重複檢驗危機」,津巴多教授面對一系列質疑點也做了回應,並表達儘管該實驗有許多缺陷,卻仍然相信「斯坦福監獄實驗」做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貢獻,幫助心理學研究了解人類行為及其背後的複雜動機的態度。

換個角度來講,角色扮演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幫助我們成長,獲得以前從未領略過的體驗和能力。

點個讚賞,滿是希望

相關焦點

  • 最臭名昭著的實驗之一——斯坦福監獄實驗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沒有經過層層實驗所檢驗的科學往往會被看作是不切合實際但空談,但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的諸多學科中,有一門學科卻因為種種科學實驗而為人詬病,那便是心理學。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需要為實驗對象營造出一種「極端」環境,以此來測試他們在這種環境下的心理變化。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一個實驗,是心理學最著名的實驗之一,因為它發生在史丹福大學,因此被稱為斯坦福監獄實驗。
  • 誰能逃過「 人性的拷問 」?——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說明一切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什麼呢?也許這個名字你不是那麼熟悉,但是這個實驗的 " 劇情 " 你一定在什麼地方聽說過。在學術界,津巴多是個非常有潛力的教授,1971 年他才 38 歲,就當上了斯坦福心理學系的終身教授。
  • 斯坦福監獄實驗再度被翻拍!日版《監獄13》8.30日上映
    曾經被多次翻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即將再迎來日本風格電影,這個歷史上號稱最臭名昭著的心理學真人實驗曾招致無數爭議,一起來了解下。·《斯坦福監獄實驗》是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於1971年做的真人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之前曾經被德國、美國分別製作成大電影,廣受爭議,而本次的日本版相信憑藉日系電影對於驚悚的理解會更加精彩。本片由渡邊謙作指導,目前已經確定堀田真由領銜主演,一起來期待下。
  • 斯坦福監獄實驗:論好人如何變壞
    而津巴多的實驗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些敏感的問題。   如果我告訴你,有一部電影,你看了就會對人性的善良失去希望,你還會去看嗎?   人類歷史上有那麼幾個人,徹底讓人們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
  • 斯坦福監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英語: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
  •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相!
    了解一下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相《The Psychologist》mints
  •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一個謊言嗎?
    上篇文章《再狂野的人,也要在家族群裡低頭嗎》把社會心理學講了個大概,斯坦福監獄實驗可以說是心理學界的網紅,充滿爭議又被人津津樂道。這篇文章,我們把監獄實驗單獨拎出來,從它走紅的那一年開始講起。 沒想到,精神小夥的崩潰最後成為監獄實驗引起半個世界爭議的導火索。
  • 斯坦福監獄實驗:每個人都可能變成惡魔
    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那你可能聽說過「斯坦福監獄實驗」,關於人性可以在社會角色和周圍環境的引導下變得多麼扭曲,這可能是最典型的一個案例。這個發生在1971年實驗的聞名程度之高,從影視作品中便可見一斑,後來的幾十年中,不斷有人提到它,甚至還衍生出了同名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
  •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個騙局!這些著名實驗都有問題!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個騙局!這些著名實驗都有問題! 傑夫:誒,這事兒是這樣的,我說的強硬就是你得為人堅定,而且必須要幹預採取行動,諸如此類。這個實驗能不能成功,獄警的舉動十分重要,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讓這個東西看起來像一個監獄,而它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獄警的行為。
  • 這不是電影 40年前真實歷史揭露人性心理陰暗處 斯坦福監獄實驗
    那年3月,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Abu Ghraib prison)爆發了臭名昭著的酷刑醜聞,他是其中一名被告。在軍事法庭上,有關虐囚、剝奪睡眠和性羞辱的令人不安的細節被公諸於眾。史丹福大學退休心理學教授津巴多解釋說,在適當的環境下,幾乎任何人都會被誘導做一些弗雷德裡克被指控的事情:毆打赤身裸體的囚犯,玷汙他們的宗教物品,強迫他們蒙頭自慰。
  •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啟發
    昨日看了斯坦福監獄實驗這部電影,頗為震撼,建議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電影傳達的主要思想是權力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電影是根據真實的實驗來拍攝的。實驗對象都是史丹福大學的學生,並且學生是自願參與這項實驗的。實驗對象分為獄警和囚犯兩種身份並且都是隨機確定的,在挑選實驗對象的過程中,實驗前,實驗員全面的分析過各位實驗對象的情緒和心理,確定各位實驗對象均沒有明顯的問題。實驗為期兩個星期,但是實際進行到第六天後實驗就被迫結束了,因為實驗對象的多名囚犯已經達到了情緒崩潰的程度。
  • 邪惡是個無底洞:斯坦福監獄實驗和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
    在這裡可以跟大家分享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實驗一:斯坦福監獄(1971年)實驗步驟: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希望研究監獄生活如何影響其中的警察與囚犯。這聽起來夠愚蠢的,問題在於,這會有什麼問題嗎?津巴多將史丹福大學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一個模擬監獄。
  • 斯坦福監獄實驗全評價(上):實驗介紹
    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年輕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獄警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
  • 震驚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人人都有可能是魔鬼!深思極恐......
    提起斯坦福,很多人想到的無疑是無敵的學術光環,矽谷的創業風氣,和超級多的牛逼校友。然而每個學校都有自己忘不掉的過去,而說起斯坦福的黑歷史,最臭名昭著的,就是20世紀的監獄實驗。其中揭示的道理令人細思恐極……整理自新浪微博@英國報姐1971年,一個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叫「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會環境裡的反應。
  • 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這個實驗的發起者是史丹福大學的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被試是各高校自願前來參與實驗的學生,實驗場所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的地下室改造的監獄,因此此次實驗被稱為「斯坦福監獄實驗「。
  • 斯坦福監獄實驗被它的同名新電影批評
    和他一樣從大學生變成階下囚的,還有其他8個年輕人。「犯人」被蒙上眼帶進警察局當然,這只是一場實驗;事實上,它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斯坦福監獄實驗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縮寫SPE)。
  • 「暗黑心理學」斯坦福監獄實驗(10)
    「你就是你的大腦」權威職位是否會使我們腐敗?以及我們的個人身份如何容易被剝奪?斯坦福監獄實驗會將18名志願者中的一半隨機分為警衛,另一半分為囚犯,在接下來的六天內,它將演變為有史以來最荒謬的研究之一。
  • 斯坦福監獄實驗竟然是一場騙局?
    斯坦福監獄實驗並不是唯一被重新審查、評估和曝光的研究。最近,科學記者吉納·佩裡(Gina perry)調查了聲名狼藉的「強盜洞」實驗。在這個50年代進行的實驗裡,研究者操縱夏令營裡的小男孩們形成敵對的派系。佩裡發現,「強盜洞」其實是一次重複,上一次實驗失敗了,而研究者從未在論文中提起過此事。
  • 40多年前一個讓人深思極恐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
    話說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著名的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度娘上面是這麼介紹的
  • 震撼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當學生被關進監獄,有人崩潰,有人人性扭曲...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場歷史上著名的人性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是1971年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當時津巴多正在史丹福大學任教。於是津巴多像所有的監獄電影中的監獄長會做得一樣,向8612承諾不再折磨他,並提出:讓8612回到監獄做他的眼線,向他提供監獄中的信息,如果同意,津巴多就會遲一點的時候「釋放」8612。8612答應了津巴多,重新回到實驗當中。這對其他囚犯來說無疑是個噩耗,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根本無法退出,還要繼續遭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