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99年的神舟一號至今,我國載人航天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載人航天是目前世界航天中最具挑戰的一項科學技術,就目前而言,真正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同時,載人航天也是一個綜合國力,基礎工業等的體現,沒有一定的綜合國力,是無法支撐起這個偉大的航天事業的。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中國航天將進入空間站時代,這些年伴隨中國航天的發展,除了無數航天人的砥礪前行,精心專研,還有這些飛船。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一號飛船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
回眸丨神舟一號出徵,可上九天攬月
1999年11月20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神舟一號飛船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奔赴蒼茫星海,浩瀚宇宙迎來了新的客人。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21年前,他們護送「神舟一號」起航
21年前,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21日順利返回內蒙古著陸場。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是神舟飛船對太空的第一次「探索」,標誌著我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了飛船「天地往返」技術的國家,是我國航天史上一座重要裡程碑。
-
21年前,他們護送「神舟一號」起航
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升空。21年前,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21日順利返回內蒙古著陸場。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是神舟飛船對太空的第一次「探索」,標誌著我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了飛船「天地往返」技術的國家,是我國航天史上一座重要裡程碑。「神舟一號」飛行任務是一次大協作、大會戰,當年各崗位的參試人員都以首飛必勝的信念全力戰鬥著,來聽聽他們的發射故事。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來看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何一路走來
炎黃子孫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讓國人習以為常般地觸摸在現實裡。 站在新的起點上,回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走過的歷程,既倍感欣慰和自豪,又滿懷憧憬和期待! 「跨越」戰略 1992年1月,一個載入中國航天史冊的日子,中國政府批准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史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 1. 載人航天的開始 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中科院和七機部第八研究院同一時期提出了關於中國載人航天的相關設想即曙光一號計劃,所屬項目名稱為714工程 ,計劃在1973年送兩名太空人進行航天發射,但是由於當時國內經濟能力的不足的因素導致計劃最終流產,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最初嘗試。
-
20年前的今天,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
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完成預定的空間科學試驗之後,21日凌晨3時41分,飛船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
他們,這樣訴說著21年前護送神舟一號起航的故事
(資料圖)21年前的今天,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21日順利返回內蒙古著陸場。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是神舟飛船對太空的第一次「探索」,標誌著我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了飛船「天地往返」技術的國家,是我國航天史上一座重要裡程碑。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20世紀50年代,中國百廢待興。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同年3月,中央決定組建專門從事火箭、飛彈的研究機構,中國航天事業由此起步。
-
神舟一號20年·記憶
飛船順利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一號發射升空(資料圖)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返回艙(資料圖)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誌著我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在浩瀚太空譜寫著壯美篇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航天的歷史長廊……01起步1992年9月21日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中的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神舟十號載人航天任務精彩瞬間回顧——進駐天宮一號
神舟十號載人航天任務精彩瞬間回顧——進駐天宮一號 (11/28) "← →"翻頁
-
一分鐘了解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階段
載人航天是目前世界航天中最具挑戰的一項科學技術,就目前而言,真正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同時,載人航天也是一個綜合國力,基礎工業等的體現,沒有一定的綜合國力,是無法支撐起這個偉大的航天事業的。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勇於探索、不怕犧牲,踏上未知徵途,隨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太空飛行21小時。「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
歷史上的今天|6月11日 7年前的今天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七年前的今天,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2013年6月11日下午17時38分,搭載三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也是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最後一次對接任務。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也是中國第五艘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後,將與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先後進行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和一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3名航天員將訪問天宮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