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最經典的9句話,藏著中國人一生的修行

2020-12-05 洞見

作者:洞見Neo

不讀名著,不足以談人生。

有人說,四大名著中,藏著中國人一生的修行。

年少時,我們往往會被小說中的故事吸引,或悲或喜,或樂或憂。

長大後,才發現書裡面的每一句話,字字珠璣,寫盡人生。

01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紅樓夢》第五十七回,紫鵑試探出寶玉對黛玉的一片真心,向黛玉勸誡道:

「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

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這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生中你也會遇到很多人,但我們真心愛的、會結為夫妻的只有一個。

廖一梅曾說過:「人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這世上,能和你一起共富貴的人很多,但願意和你風雨同舟,一起走到生命盡頭的人並不多。

泰戈爾也說:「愛是理解的別名。」

萬人寵,不如一人懂。

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餘生。

02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被發配江州,本來一個落難的囚徒,無人會將他放在眼裡。

但是眾人見他「身邊有的是金銀財帛」,於是乎紛紛轉換出一副熱情的面孔。

羅貫中寫到這裡,不免心生感嘆:「自古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如果不是有錢財伴身,想必宋江的下場,不比發配滄州的林教頭好多少。

司馬遷有一句名言: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那年,司馬遷身陷囹圄。

本以為世代太史令,往來交往無數,定會有人搭救他。

沒想到只等到一個現實:「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

常言道,時間識人,落難知心。

人生在世,世事難料。

春風得意的時候,看不出誰真誰假。

只有當有一天,你落難的時候,才能真真正正地看清這世態炎涼。

03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小時候看西遊記的時候,很不喜歡太宗皇帝在唐僧西遊前的一番嘮裡嘮叨。

尤其是那句:「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我們等了這麼長時間,不就是為了看師徒4人遠走他鄉,降妖除魔,立地成佛嗎?

直到長大後,我才恍然。

這一句話的分量,太過沉重。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故鄉是我們的來處,也是我們的歸途。

那裡有我們的祖先,有我們的童年,有人情的味道,有血脈傳承的脈脈溫情。

這些是任何事業和財富,都無法替代的。

很喜歡網上流傳的一句話:

「我漸漸明白,我步履匆匆,腳步不停,其實不是為了走多遠,而是為了回家。」

背井離鄉的人,年紀越大,越深切地明白「故鄉」的含義。

落葉歸根,是每個中國人心底裡抹不去的一抹情懷。

04

知恩不報,非為人也。《水滸傳》第二十回,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首先想到的不是哥幾個「分贓」,而是要向捨命相救的宋江和朱仝報恩,以及解救身陷牢獄的兄弟白勝。

晁蓋對身邊的兄弟們說:「知恩不報,非為人也。」

這就是全書的核心:義。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忘恩負義之人在小說中的醜惡嘴臉:

林衝的髮小,受其幫助成為虞侯的陸謙,見利忘義,竟然成了陷害好友,致使林衝家破人亡的急先鋒。

還有深受盧俊義厚待的李固,不管盧俊義是否冤枉就告他造反,還順勢霸佔他的家產與妻子,甚至買通官差要致盧俊義死地。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後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不懂感恩,是人性最大的惡。

05

君子問災不問福。《水滸傳》第六十一回,吳用假扮算命先生,去盧俊義府上算命。

這時盧俊義對吳用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君子問災不問福」。

是君子,就有一種大義凜然,無所畏懼的胸懷和氣質。

盧俊義雖出身富豪之家,但是自小苦練武藝,是小說中難得的正人君子,所以他敢於「問災」。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墮凌雲之志。

生而為人,行得端,坐得正,不怕事,能扛事。

在磨難中,才能展現出自我的真正價值。

正如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寫的那樣:

「只有正視這個世界的醜陋與汙濁,被現實打擊,被痛苦折磨,遍體鱗傷,無所遁形,卻依舊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06

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西遊記》中,自從大聖拜師唐僧以後,我們從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

起初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也不免有些心煩。

沒見著,西行路上有無數次「好心沒好報」的經歷嗎?

後來,當我被這個世界蹂躪了千百遍之後,才明白:

有一種選擇,叫善良。

唐僧真的完全被妖怪迷惑了嗎?其實未必。

在唐僧看來,只要沒有遭受迫害,即便對方是妖,也未嘗不可以棄惡從善。

古人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人這一生中難免會遇到欺騙、背叛、猜忌、敵對,但是別人的惡,不能成為自己不從善的理由。

世上所有的福氣,都是一點一滴積攢的善意。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一花一木都在對你微笑,做任何事都順遂如意,這就是善良的回音。

07

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樣空。但存忠孝節,何必壽喬松。這句話源自羅貫中對關羽之子關興的評價。

人和蜉蝣一樣,都會經歷生死,這是世間亙古不變的大道。

倘若我們能為天地留下忠孝正氣,又何必活得像松柏一樣長久。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傳之久遠,此之謂不朽。」

一個人要想受人尊敬,要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要想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首先一定得有好的德行。

做事先做人,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孔曰:「子欲為事,先為人聖。」

人活一世,拼的是人品。

08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紅樓夢》第九十一回黛玉故意拿自己和寶釵比較,擠兌寶玉。

寶玉聞言只是笑了笑,然後對黛玉許下了全書最動人的一句承諾: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大觀園中「亂花漸欲迷人眼」,奈何不了我的一往情深。

有人說:「世間最難的不是得到,而是放棄。」

人這一生,我們會遇見很多優秀的人,見過很多美麗的景。

但是即便有再多選擇的權利,我偏偏越過擁擠的人潮選擇你。

不為別的,因為我愛你,我願意為你放棄世間所有的誘惑。

就像歌詞裡唱的那樣:「等到風景都看透,我只想陪你看細水長流。」

愛是一個字,卻是一輩子。

人有一顆心,只愛一個人。

09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秋月春風相續,人世轉換不停。

縱然是千古英雄,也終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隨浪逐流,一逝而盡。

即便是成王敗寇,風流傳奇,亦免不了成為口耳相傳的人間笑談。

曹操被世人稱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定鼎中原,可一世功業,卻終喪於司馬氏之手;

諸葛亮多智近妖,三分天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但是到頭來也免不了兵敗五丈原;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肝膽相照,在亂世中開創蜀漢江山,可終究逃不過兵戈加身、血濺沙場的結局......

《三國演義》中,人人好像都逃不過一個「爭」字。

人生亦是如此,每個人不爭一爭,不歷盡成亡禍福,是不會覺悟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最後有一句話:

「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人生在世,不是要求你不爭,而是學會適時放下。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國人的文化瑰寶。

若你讀懂,便是一生的修行。

倘若不懂,則是一生的幸運。

相關焦點

  • 世界名著最動人的10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世界名著最動人的10句話來自洞見00:0013:13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安東尼朗讀音頻不知道,你們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哪一句話觸動過。讀一本書,總會被某一個句子感動,甚至影響很深。有人因為一句話,會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也有人會因為一句話,做一些不可思議的決定。書就是這麼的獨特,獨特到會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
  • 林語堂的這10句話,藏著成年人的幸福哲學
    林語堂的這10句話,藏著成年人的幸福哲學 2020-12-03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原本有六大名著,為啥建國後變成了四大名著?少了哪兩本書?
    眾所周知現如今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著,從小學到中學的課本上都有四大名著的節選,它們分別是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四大名著都成書於明清之際,這些文學作品不僅滋養了好幾代中國人,還傳到了國外被翻譯成了各種語言,深受各國百姓的喜愛。
  • 四大名著在B站火了,諸葛亮罵王朗、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彈幕笑死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近日,B站集體上線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電視劇,網友開啟了彈幕狂歡,經典劇被花樣解讀。彈幕網年輕人眼中的四大名著是什麼樣的?年輕人為何熱捧比自己年齡還大的老劇呢?經典老劇為何能屢屢翻紅?彈幕追劇這種文化現象本身很有趣。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你知道少了哪兩本嗎?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你知道少了哪兩本嗎?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白話文通俗小說的一個巔峰時期,這一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生產力比以往朝代壯大許多,這就使得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多餘的財力去聽書館消遣,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情節曲折的故事。
  • Steam四大名著中的五個遊戲都是哪七個?
    起源如果你認為「四大名著」的說法是源自什麼官方評選可就太高估這個評選標準的嚴肅性了。事實上,大家認知中最為經典的那「四大」說法,第一次是出現在2014年底的Steam貼吧。在這個被坑——坑人的循環中,《山》的玩家群體迅速壯大起來,一個被稱為「山神教」的組織就這樣誕生了,也因此造就了一批試圖參透其奧義的「山學家」:存在感和話題性兼備的遊戲,在當年被排在「四大」之首自然是沒什麼爭議了。四大名著之二「羊」《模擬山羊》(Goat Simulator)同樣是誕生在2014年的一部「神作」。
  • 一生必讀的經典小說 世界十大名著推薦
    一生必讀的經典小說 世界十大名著推薦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據《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查,精選出的十部經典長篇名著。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國、法國、俄國、美國最具世界   原標題:人醜就要多讀書!
  • 六大名著怎麼變成了四大名著?紅樓夢頂替了誰,淘汰了哪兩本
    (蝸牛看西遊第4191期)文/牽著蝸牛散步相信上過初中的中國人,都知道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奇書,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那麼,《紅樓夢》是如何入選四大名著的呢?原來,在清初,中國共有六大名著,也稱為六大奇書,除了《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三本外,還有《儒林外史》《金瓶梅》《聊齋志異》。至於是誰提出來的,有人說是李漁,也有人說是民間說書人總結的。不管是誰,反正肯定是沒有《紅樓夢》,而最具爭議的《金瓶梅》,傳播量不比其它三本少。
  • 大部分英文經典名著全屏那一兩句話概括,並且精準得要死
    其實,你也不必,而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英文名著讀一遍。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本可以利用好碎片時間,哪怕只讀一讀名著裡面的經典描述,你很可能就會領會到作者的意圖了,因為大部分英文經典名著全屏那一兩句話概括,並且精準得要死對於平時沒太多時間讀書的小夥伴,不妨先看看這些經典英文名著裡面的精彩對話,很可能它們就是你很早就想讀的經典呢英文經典名著
  • 古代四大名著外,讓你評出「第五大名著」,你會選哪部著作?
    在中國摧殘的文化星河中,繁星點點,湧現出了很多文化名著,其中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是大家公認的經典中的經典。但是,也有很多學者和讀者為一些作品沒有入選四大名著而叫屈,這些作品無論從文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來說,都具有很高的造詣。
  • 《金剛經》中人們喜歡的三句話,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
    《金剛經》譯成漢文以來,受到世人的喜愛,有人每日讀誦,有人已經熟記在心,受持讀誦此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縷暖陽。經中般若妙義頗深,給世人帶來了無量的智慧。經中貼近世人生活,受人們喜歡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句話看起來很簡單,通俗易懂,其實蘊藏著很深的智慧,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世人的一切心思無非是追憶過去的悲歡離合、執著現在的名聞利養、攀緣未來的榮華富貴,心的著落主要是在這三個方面。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說起神魔小說,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西遊記》,不管是哪個年齡段或多或少都看過或聽過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事,而且《西遊記》的故事至今為止還在不斷被翻拍成影視劇,不過,所有影視版的《西遊記》中,還是要數央視版的《西遊記》,那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 四大名著最早是哪四本呢?猜對超過兩本,你就是神人
    例如唐詩宋詞與元曲,他們各自獨領風騷數百年,而到了明清時代更是迎來了新一輪的文化繁榮,相信很多夥伴都能猜出來了,沒錯正是最具代表性的小說,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與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與生活的文學體裁,加上通俗的表達性,更是讓小說走進了千家萬戶的大門。而明清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正是四大名著,他們不僅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更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 我國本有「七大名著」,其它三大同樣是經典之作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青少年必讀經典、課文參考內容。而關於四大名著的影視作品、衍生作品也不少,可以說,四大名著乃是我國文化作品中影響力非常高的一部分。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原本是有「七大名著」的,那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四大名著呢?被刪掉的三本又分別是哪三本名著呢?1、《金瓶梅》現在的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本名著,不過在《紅樓夢》問世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四大」的說法了。
  • 從「四大名著」談彈幕:釋放的大眾話語權還是無意義的狂歡?
    每一個暑假中似乎都少不了四大名著電視劇,我們一邊昏昏沉沉聽著電視劇的聲音一邊消磨著漫長的炎夏,這個暑假中,四大名著登場的方式卻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再是在電視臺中作為一種背景音存在,B站正式上架了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和1998年版《水滸傳
  • 中國原本有六大名著,為何建國後變成了四大名著?少了哪兩本書?
    例如我國現在的四大名著。裡面育人的道理到了現在都毫不過時。在古代外國從中國偷書回國屢見不鮮。其實在我國新中國成立之前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在建立新中國之後剔除了兩本。剔除得是那兩本呢?原因又是為何?最開始的四大名著是由明朝的大文學家王世貞提出的這一概念。但是王世貞卻是以自己的喜好來推選的四大名著,當時的四大名著可跟現在不一樣,分別是《史記》、《莊子》、《水滸傳》和《西廂記》。
  • 如果四大名著要加一本變成五大名著,你認為哪本書適合入選?
    導讀:有人說《金瓶梅》算是一部長篇小說,它可以稱得上五大名著之一。說到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西遊記樓夢,三水滸傳,這次不想說影響了無數的讀者,當然作為讀者,可能我們最熟悉的是《西遊記》這部小說。
  • 操場上演四大名著,東莞這所學校的運動會真有創意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何錫民 曾劍鋒)四大名著是每個學生的必讀作品之一如何來學好讀懂四大名著呢?今天(12月3日)上午,東華中學初中部舉行「體育·讀書·藝術」節,開幕式表演就匯聚了四大名著的經典章節。活動現場,學生們表演的有《西遊記》中一個章節《四聖試禪心》,學生們通過將音樂、舞蹈融入到古典名著經典章節當中,將作品演繹得唯妙唯肖。部分班級還引入了現代科技元素,腳踏電動滑輪車出場,這樣的唐僧你見過沒?
  • 數學專業的「經典名著」清單
    老梁(梁宏達)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讀書,就要多讀一些經典;它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有它的道理的,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同樣地,在數學領域,讀一讀經典的書籍,可以開拓眼界、思路,提高數學素養。在數學史上,有一段時間,是可以通過閱讀幾本大師的著作,就能迅速進入數學前沿的,比如阿貝爾。數學發展到現在,其體系龐雜,相關的書籍更是汗牛充棟,然而真正值得閱讀的好書其實遠沒那麼多!
  • 從四大名著裡看中醫藥
    中醫藥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自始至終都扮演著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角色,我們從名著經典中就可以一探究竟。而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頻繁展現的中醫中藥知識,也從歷史考究的角度,證明了中醫中藥是源遠流長,積厚流光為民眾所追捧的民族瑰寶。01「左寸沉數,左關沉伏;右寸細而無力,右關虛而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