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數學《因數和倍數》一課,反思「文化,讓課堂厚重起來」

2020-12-06 胡說評教育

編首語: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泛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讓我們一同來捕捉老師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足跡。

張老師的《倍數和因數》中,通過設計三個環節:認識倍數和因數、尋找因數和倍數、探究倍數和因數的奧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展開教學,使得課堂的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漲。這節課的精彩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拗口也是數學」

有時,數學是「拗口」的。在學生對3個算式「1×12=12」、「3×4=12」、「2×6=12」說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時,教師利用算式「1×12=12」,設問:「剛才在聽的時候發現,同學們在說1×12=12這個算式時,說因數和倍數時有兩句特彆拗口,是哪兩句啊?」學生認為是:「12是12的因數,12是12的倍數」。教師指出:「雖然是拗口了點,不過數學上還真是這麼回事,12的確是12的因數,12也的確是12的倍數」。

曹培英老師曾撰文認為:「數學,還是那個數學!」這和張老師的「拗口也是數學」,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呵!

二、9顆珠子演繹「神奇數學」

數學是神奇的。教師用屏幕顯示9顆珠子全部放到數位顯示器十位和個位,可以得到不同的兩位數:18、27、36、45、63、72、8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學生發現「9顆珠子拔出的兩位數,都是9的倍數」。這樣的發現結果,自然會激起學生遷移式的猜測:「8顆珠子撥的兩位數可能都是8的倍數」,教師故意「誤導」,引出學生的這一推理,學生細究之餘突然發現「不對!不是8的倍數」,教師再讓學生在本子上試畫。這是9顆珠子演繹「神奇數學」意外的收穫吧!

三、「完美數」的完美教學

教師對「完美數」的教學過程,堪稱完美教學:

1.什麼是「完美數」?――引發好奇心

學生對未知事物通常保持著較強的好奇心。教師開宗明義:「數學家把6稱為『完美數』。想知道為什麼嗎?」是啊,為什麼將6稱為「完美數」呢?教師的設問一下子將學生的求知慾調動起來。

2.感受「第二個完美數」――「李詠式」解讀

著名主持人李詠常用富有激情的聲音說出「恭喜你,你又贏得了一枚商標」等類似語言時,快速、簡潔、形象、生動。我們一起來看張老師是怎樣利用「李詠式」語調向學生介紹「完美數」的。

師:用最快的速度說一說6的因數?

生:1、2、3、6。

師:把6划去,1+2+3=6,又回到了6本身,正是因為這樣的數非常特別,所以數學家把這樣特點的數稱為完美數。

這裡,教師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說一說6的因數」,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他們的「1、2、3、6」幾乎是脫口而出的;教師的「把6划去,1+2+3=6,又回到6本身」,快速、簡潔、形象、生動,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是「完美數」了。

完美數的定義

3.尋找「第二個完美數」――在嘗試中發現

教師合理引導學生遷移:「數學家找到了第一個完美數,就會去找第二個完美數,猜猜看,找到了沒有?」――學生自然可以猜得到:找到了!教師再讓學生從「22、24、26、28」中嘗試著找出來,讓他們體驗著嘗試與發現的快樂。

4.展示「第5個完美數」――讓學生心靈震撼

讓學生心靈震撼的教學,必定是特別成功的教學。教師出示的第5個完美數――33550336,從學生齊發的驚嘆聲中,可以想像這一知識給他們心靈的衝擊與震撼;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思考:「剛才找一個花了一分多鐘,要從幾十億個數中找出這29個完美數,數學家要付出多大的心血?你覺得什麼力量使數學家們去不斷努力?」學生回答出關鍵所在――好奇心。

教師接著用富有激情與思辨的語言,將課堂的文化浸潤推向高峰:「數學家們能透過枯燥的數學本身看到裡面的東西,就像我們今天這堂課一樣,透過數學蘊藏著豐富的規律。高斯曾經說過,把數學比作科學的皇后,數論是數學皇后頭頂上的皇冠。我們研究的只是數論中的最基本的一些小常識,換句話說,這堂課我們沒有摘取數學皇后頭頂上的皇冠,我們摘取的只是皇冠上一小粒的珠子。」

回味張老師課末的話,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吸取營養,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只有這樣,才可能開闊自己的視野,才能宏大自己的心胸,讓課堂教學厚實起來。也只有如此,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才能宏大學生的心胸。

相關焦點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因數和倍數》一課一練(課課練)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因數和倍數》精編一課一練,基礎同步鞏固!五年級數學同步練習題。要求規定時間獨立完成。五年級學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家長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去做。無論做什麼,都應該先易後難,徹底完成。孩子在作業時,家長不可以在一旁指手畫腳,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形成,同時也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做題的能力。
  • 《數學提高》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因數是指整數a除以整數b(b≠0)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說b是a的因數。
  • 跟老師學數學,小學數學五年級因數和倍數
    因數和倍數學習目標:1.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培養數感。2.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發現因數和倍數的特徵,感受分類思想和集合思想。3.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思維的有序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概括和比較的能力。
  • 小學數學知識點每日推薦4: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本系列內容將會涵蓋小學數學所有知識點,編寫時言簡意賅、詳略得當,緊扣考點、通俗易懂,是小學數學基礎學習、鞏固提高、期末複習的好助手!每日推薦,每天進步,輕鬆學習,歡迎關注!2.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方法一:質因數分解法全部公有的質因數和各自獨立的質因數,它們連乘的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例:用質因數分解法求15和18的最小公倍數。
  • 小學數學知識點每日推薦3: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本系列內容將會涵蓋小學數學所有知識點,編寫時言簡意賅、詳略得當,緊扣考點、通俗易懂,是小學數學基礎學習、鞏固提高、期末複習的好助手!每日推薦,每天進步,輕鬆學習,歡迎關注!例:用質因數分解法求15和18的最大公因數。
  • 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是小學數學分數中通分和約分中的內容;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它們的定義。最小公倍數: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共有倍數的最小的數。最大公因數:也稱最大公約數,最大公因子。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整數中共有約數的最大的數。
  • 45和45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45和45的最大公因數是多少
    說起小學數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大概是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了吧。那麼大家是否還記得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呢?45和45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小升初數學|應用公因數和公倍數的解題思路
    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有一類關於生活中的應用題會用到公因數和公倍數的知識,下面我先整理這方面的知識點,再分析兩個實例。知識點整理: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麼較大數就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較小數就是他們的最大公因數。
  • ...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13和91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多少
    公倍數和公因數是數學的計算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學好這兩個知識點對我們學好數學來說有很大的幫助。那麼13和91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多少呢?13和91的最大公因數是13,最小公倍數是91。
  • 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5因數與倍數
    是a的因數,a是b或c的倍數。如:6=2×3,我們就說:2和3是6的因數,6則是2或3的倍數。3、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幾個數所公有的因數為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叫做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幾個數所公有的倍數為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叫做最小公倍數。
  • 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在講完最小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後,發現部分學生沒有完全理解。再總結一下。
  • 因數和倍數的關係
    首先要了解,我們討論因數和倍數,是在整除的情況下討論的。什麼叫整除?就是被除數、除數和商都是整數才行。不能有餘數,不可以有小數。那麼什麼是因數?什麼是倍數?舉個例子:18÷3=6這道題中18就是3和6的倍數,3和6就是18的因數。要注意:這裡不能只說18是倍數,也不能只說3和6是因數。
  • 一個數的最小倍數和最小因數和是37,這個數是多少?
    小學六年級升初中,數學應用題練習人們都說金三銀四,形容每年的三月份和四月份的時間是最好不過的!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準備最後的學業考試,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還是小學升初中,都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時期。今天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就帶領大家來學練習一下數學應用題之數字的求解吧!時間是寶貴的,希望家長能夠重視這次的升學考試,因為孩子考得理想的話,對於即將進入初中的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比較有鼓勵有價值的事情,希望各位小夥伴們加油哦!尖子生數理化教育永遠都支持你們哦!這個正整數到底是多少?
  • 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這些知識點你學會了嗎,系列一
    停課不停學今天我們來學習的內容是五年級下冊數學因數和倍數系列一。這部分內容,好多同學都已經預習過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他的主要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學習重點: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學習難點: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下面我們來複習一下以前學過的內容。先來看幾道計算題。
  • 建設路學校教育集團參加「全國小學數學網絡教研公開課」直播研討
    迎著美好的春光,許昌市建設路學校教育集團的全體數學老師在代曉凱副校長的帶領下,3月27日下午參加了「全國小學數學網絡教研公開課」的直播教學研討活動。活動內容分為兩個板塊:一、天津市紅橋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徐長青老師的精彩講座;二、天津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教務副主任葉鴻琳老師有關數學深度學習的交流。
  • 公因數和公倍數
    公約數,亦稱"公因數"。它是幾個整數同時均能整除的整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約數,稱這個整數為它們的"公約數";公約數中最大的稱為最大公約數。  公約數與公倍數相反,就是既是A的約數同時也是B的約數的數,12和15的公約數有1,3,最大公約數就是3。
  • 短除法簡單明了地說明白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一道超難判斷題
    小學數學中「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相關知識中,有一道超難的判斷題:兩個不同的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大於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這句話是正確的。小學生一看到題目中有「一定」這個詞,就認為是錯的。其實這個題目用我們計算「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短除法來講授,學生很容易明白。先以兩個相同的數為例子用短除法來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有了短除法,學生都知道,計算最大公因數隻用側面的數乘起來,而計算最小公倍數,要把側面和底下的數都乘起來。
  • 最難莫過於《因數和倍數》
    (一)倍數和因數的關係1. 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數,4和5是20的因數。(二)找倍數和因數的方法2. 找倍數的方法:從1倍開始有序的找。(1、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數無限的;2、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3、沒有最大的倍數。)3.
  • 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 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幾
    公因數是小學數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這些數的公因數,最小公因數一般是1。你知道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多少嗎?80和90的公因數分別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10。其中80=2x2x2x2x5,90=2x3x3x5,所以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2x5=10。
  •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公約數、公倍數、互質數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公約數、公倍數、互質數   什麼叫公約數?   公約數,亦稱「公因數」。它是幾個整數同時均能整除的整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約數,稱這個整數為它們的「公約數」;公約數中最大的稱為最大公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