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產品即營銷」是更高維度的營銷思維?

2020-12-05 營銷兵法

8月31日,舒化《為愛創造》國家品牌計劃故事片亮相央視。看完之後怎麼說呢,相較於內容上帶給人的觸動,更讓我們覺得值得分享的是的舒化的營銷思路。當然,「CCTV國家品牌計劃」為品牌背書的能力無需多說,今天要說的是從中深挖出來的產品力與營銷的關係。

來來來,到底怎麼樣,先讓我們看看這支故事短片再說:

短片講述了雙胞胎妹妹立志要讓乳糖不耐的姐姐放心飲用牛奶,畢業後進入伊利與國內外專家一起研發無乳糖牛奶,讓更多像姐姐一樣乳糖不耐的人也能共享牛奶營養的故事,傳遞舒化『為國人提供好吸收的營養』的品牌使命。

短片的故事很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再加上央視的曝光率以及對品牌傳播和塑造的推動,不難在消費者心中為舒化打下一個正向且強烈的品牌印記,但是故事當中提到舒化無乳糖牛奶的產品力在其市場競爭當中的作用更不容小覷。

消費者最大的需求是產品,而很多人都忽視了

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營銷很重要,渠道戰、價格戰、廣告戰……激烈的市場競爭始終伴隨著同樣激烈的營銷戰爭,但這也很容易讓人走入一個誤區。

營銷是一個讓消費者深刻了解產品進而購買的過程,由於過去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連結成本很高,導致了這個過程很重要。不過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讓這個中間的成本從理論上來講正在無限縮小。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在產品上下足功夫,還在一味地強調營銷,強調品牌,顯然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當中將不在具有市場早期同樣強大的競爭力了。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這個時代,你會因為隨便在網上看到一個彈窗廣告,就衝動地去購買你並不了解的產品嗎?實際上,即便是一件價格並不高的產品,你所做出來的決定,也是經過思考的。

品牌你很在意,但產品的本身你會更加在意。因為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一直很明確:一件你需要的產品,而不是什麼不顧產品本身的營銷。營銷是所有產品的必備手段,但營銷僅僅是讓消費者關注產品的途徑,真正留下消費者的還是靠產品本身。

如何讓消費者既看到營銷又能了解產品呢?假如我們換一種思維,將營銷融入於產品之中呢,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舒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的列子,如果產品足夠創新或具備足夠的產品力,它的營銷效果是摧枯拉朽的。

產品即營銷——舒化的制勝一擊

數據顯示,亞洲近八成人口有乳糖不耐。隨著國民營養意識的提升,乳糖不耐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作為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伊利敏銳地洞察到這一現象,並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新品「舒化無乳糖牛奶」的研發,致力幫助乳糖不耐人群緩解飲奶不適問題,使牛奶的營養被有效吸收,實現全民健康飲奶的目標 。

為解決這一問題,舒化研發團隊創新性發明了殺菌後乳糖酶添加技術,舒化擁有專利LHT乳糖水解技術,有效將牛奶中不易被吸收的大分子乳糖分解為小分子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緩解了乳糖不耐人群的飲奶不適問題,不但讓乳糖不耐人群可以暢享牛奶的營養與美味,而且也讓能喝牛奶的人獲得更好的營養。

作為國內第一款無乳糖牛奶,舒化的成功上市解決了無數乳糖不耐人群的飲奶問題,而對乳糖不耐人群來說,這比任何的廣告和營銷對消費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當產品沒有滿足消費的基本需求的時候,任何廣告和營銷都是蒼白的;反之當舒化順利解決了乳糖不耐人群的飲奶問題時,產品的本身的吸引力遠勝於營銷和廣告。

營銷的目的就是讓產品更好的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更好的融於消費者,在這一點上舒化的營銷已經融於到了產品當中,通過開創創新的品類就已經做到了。這就是產品即廣告,產品即營銷。

好的品牌體驗都是從產品技術研發開始的,舒化無乳糖牛奶不僅擁有專利LHT乳糖水解技術,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還於2008世界食品科技大會上獲得「科技創新獎」;此後更獲得由27個歐盟國家聯合認證的國際無乳糖協會認證,成為國內首批獲此權威認證的乳品。可以說舒化成功入選「CCTV國家品牌計劃」是印證了消費者對舒化的認可,更體現了社會各界對舒化的高度認同與讚譽。

總結思考:

有時候會看到有些人不太注重產品而將精力放在營銷、噱頭上,這樣會誤導一大批做品牌的人,讓他們以為營銷最關鍵。其實好企業往往不是刻意的去做營銷,而是首先把產品做好。因為從更高維度的商業角度來看,不管在什麼時代,佔領和顛覆市場的從來不是什麼營銷而是產品。產品力,才是企業最大的營銷資產,才是企業絕對的競爭力。

相關焦點

  • 以產品思維營銷《DK博物大百科》
    《DK博物大百科》無論是在產品策劃階段,還是在推廣階段,均整合了圖書市場的熱點、讀者需求、精品內容、渠道建設等多種信息,這一「現象級」圖書的成功,無疑是運用產品思維順勢而動的典型案例。  開發思維:  從產品內容挖掘營銷點  在圖書內容打磨階段,發行營銷團隊的介入是入場的最佳時機。《DK博物大百科》從出版社2012年拿到版權,團隊用了6年多的時間來打造這本書的內容。本書囊括了5000多個物種,足有623頁,涉及昆蟲、動物、微生物、礦石、植物等多方面的知識。
  • 牟家和談新營銷:2021,新營銷將成為企業營銷主戰場!
    新營銷,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轉變新營銷是一場用戶革命,是每一家企業都無法逃避的營銷戰場。現在很多人都在談新營銷,定義都不同,因為大家都在探索中,所以沒有對錯之分。我是怎麼看新營銷的呢,我覺得應該從下面四個維度來理解:第一,新的營銷技術。
  • 從產品營銷角度,看挽回中如何營銷自己!
    挽回,其實就是向前任營銷自己的一個過程!不好的產品,有好的營銷方式,可以賣個好價錢;好的產品不會營銷,不僅價格賣不上去,同時也沒人願意買。挽回中,懂得營銷自己,不僅能讓對方願意回來,而且能讓對方快速回來。
  • 縱觀中西方人類思維方式,及其在營銷,管理的應用
    1直線思維在營銷、管理的應用以辯證思維來看,直線思維並沒有對錯,且很有必要。如果沒有直線思維,我們只能一直停留在對錯不分的辯證當中。以企業戰略來說,戰略的核心本質是對辯證的取捨,在現有的資源下,我們是否選擇這個細分市場?是否應該引進該項技術專利?該產品的定價是否合理等戰略取捨問題,只能以直線思維去選擇,否則的話無法落地,一直停留在辯證的探討之中。
  • IP+莫比烏斯環形成背後:騰訊視頻的「營銷即投資」
    以「靶子論」為理論依據,強調對用戶單向曝光洗腦式輸出的病毒營銷已經過時,強調情感價值、重視用戶感受、從單一曝光進階到「種草」,提高購買轉化率和信任度的互動營銷成為未來主流趨勢,這也正是騰訊視頻所努力的方向。「從產品的形態上來說,它一定是能夠兼顧用戶體驗的,我們未來希望用戶是可選擇的,我們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要兼顧到客戶和用戶兩方。」
  • 一圖讓產品經理秒懂市場營銷的本質
    前面所說的產品沒有品牌優勢,主要是從市場的維度來說的,說明你的產品賣不出去,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客戶的購買慾望;產品沒有價格優勢,則主要是從財務維度來說的,說明沒錢賺的情況下你不願意賣。價格是供應商對自己產品的價值評估後的一種貨幣表現,這種評估是以供應商提供產品的綜合成本為基礎做出的。
  • 營銷無國界《華為營銷基本法》出版發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都應該學習和借鑑一下華為的管理,尤其是營銷管理,因為華為你學得會。」在北京圖書大廈《華為營銷基本法》新書讀者見面會上,該書作者劉春華說。《華為營銷基本法》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年度主推經管類暢銷類書籍之一。
  • 今年最火的營銷思維,楊飛「流量池」理論最全整理
    什麼是「流量池」思維?楊飛把在營銷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經驗,概括為「流量池」思維。升維型定位:不跟競爭對手在同一概念下進行差異化糾纏,而是直接升級到一個更高的維度,創造新的藍海品類市場。最常看到的升維型定位就是「XXX行業開創者」、「重新定義XXX」」XXX革命」等比較大的字眼。雖然看起來有點大而空,但消費者通常有趨強、好奇、選大牌、選更先進產品的心理,所以也會產生實際效果。
  • 火山兔全網營銷——做品牌不只是設計,更是營銷!
    ,通過分析研究,重新定義產品類別與形態,換一種形式和渠道把產品賣給更多的人,從而發現新的市場機會。超級符號(super logo)超級符號即是視覺錘,所有的品牌創意和廣告語都離不開視覺錘,因為運用視覺錘是建立品牌一個有效方法(但並不是品牌規劃的最終目標),如果說品牌符號是視覺錘,那麼品牌創意和口號就是文字釘子,想要把「文字釘子」打進消費者的心裡,就要藉助「視覺錘」工具,把釘子植入潛在顧客的心智。
  • 廣告營銷投入為什麼像個無底洞?原因在這裡
    我們先說原來的出貨方式。過去的思維是,只要找到一個亮眼的核心賣點,就能把產品從滯銷變成暢銷,那麼這樣的一個點子肯定要值百萬了。但是這樣的點子是否真的存在?很多做產品營銷的人員都在苦苦地探索這條路,想要把稻草當做金條賣出去,這顯然是所有營銷人的終極夢想。
  • 品牌生命體——曾大獅重新定義新時代品牌營銷
    、營銷和渠道的快速新變化,企業的品牌營銷跟不上快速變化的步伐,可謂即累又焦慮。但曾大獅想跟大家說的是,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我們只需要抓住變化背後的「道」,甚至把握未來趨勢之「道」,順「道」而為,便可輕鬆馳騁市場,駕馭用戶,玩轉營銷。為此,曾大獅在經過多年品牌營銷全案策劃服務經驗和對宏觀大環境、市場、用戶等研究後,系統性提出和創立了各種前沿的實效實戰的品牌營銷思維、方法論和工具。在此先分享一個我首創提出的新時代全新品牌營銷體系——「品牌生命體」。
  • 營銷數位化,讓商業決策更科學化
    所以我們如果目前還達不到以上標準,但是可以部分實現或充分利用數位化的思維去優化我們的企業經營效率和營銷決策效率。營銷數位化的目的是利用數位化技術和思維更好地了解用戶,維繫用戶,從而更好地實現產品的銷售增長等目標。分享營銷數位化決策模型之前,我們要明白數位化決策和傳統的營銷決策模式的區別。
  • 神經科學+市場營銷=「神經營銷」
    神經營銷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伊拉斯姆斯大學鹿特丹管理學院市場研究教授Ale Smidts於2002年創造了這一術語。多年來,神經營銷吸引了營銷專業人士的注意,並且現在幾乎無一例外地認識到情感反應對眾多消費決定的驅動作用。對人類及其購買觸發點的理解這一目標以及公司提供神經營銷產品和服務,促進了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
  • 2020,「整合營銷」已逝,「鏈路時代」來臨
    一、整合VS鏈路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看一下整合營銷的概念,以及它誕生的背景。「整合營銷」(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是1991年唐·舒爾茨提出的,它主要指:我們要把企業所有的營銷活動(例如戶外廣告、公共關係、SEM、內容營銷、終端促銷等)看成一個整體,讓不同的傳播活動共同創造統一的品牌形象。
  • 王賽:營銷理論離實踐,到底遠不遠?| 營銷50人高峰論壇發言實錄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說:我作為一個諮詢顧問,提出一個想法,我見過很多CEO關心品牌,但是他們都是從問題入手來關心,所以我是問題導向思維,如果企業面臨的問題是新產品上市,這個品牌的核心就是產品品牌,定位就很致命;但是如果說我是運營一個公司的品牌資產,比如給寶鋼、華潤做顧問,這個層面的品牌,就是公司品牌運作,問題的核心就不是定位,是品牌資產的建立與變現。
  • 山東威海市:構築四季文旅產品營銷體系
    蘇銳/攝 記者1月11日從山東省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在文旅融合新形勢下,威海市認真落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創品牌、展形象」重點工作,以文化為旅遊賦能,實施旅遊目的地品牌營銷戰略,策劃推出獨具威海IP的「愛在威海」四季文旅品牌產品體系,探索從品牌形象推廣到品牌產品精準營銷的新突破。
  • 營銷4P原理(實戰):如何運用4P原理到品牌營銷活動中
    包裝的概念既和產品重疊,又和推廣重疊。我們怎麼講包裝設計?第一,我們說包裝設計是產品的再開發,因為商品即信息,消費者買的是那個包裝,他是看到那個包裝買的,所以包裝本身就是產品。因為營銷4P的第一P就是產品,營銷和產品不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營銷本身就包含了產品,所以這些話都是不嚴謹的。包括我們最了不起的企業家馬雲也說,「我對營銷一點概念也沒有」,他怎麼能對營銷一點概念也沒有呢?他就是營銷的大神,你千萬不能把他這些話當真,他就是逗我們玩呢。
  • 818你不知道的神經營銷優勢(下) | 神經科學讓營銷更有效VOL.3
    — 神經營銷學測量更豐富 —神經營銷學使用的測量技術可以精確到消費者決策相關的加工模式和時間進程,從而更加詳實的記錄消費者在營銷活動中的體驗,也更具有解釋效力。比如fMRI研究,可以識別不同腦區的活動特徵,並結合已有對腦區功能的知識來解答營銷體驗中消費者的認知和情感等。
  • 「營銷新引擎激發生意新可能」2020營銷峰會福州站圓滿舉行
    用戶在一個平臺停留的時間足夠長,一定不是被動的需求,而是主動的搜索,在這樣的維度下,排名靠前的企業以及新的資訊的可能性,將會更直接地激發用戶興趣並且改變決策,通過競價搜索去幫助初期品牌持續轉化,找到更優的人,滿足營銷需求,通過品牌專區幫助成熟品牌實現關鍵詞佔位,不論是新品上市、節點營銷、爆款運營、轉化變現,我們在巨量引擎的域內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嫁接,實現搜索廣告的升級,助力企業構建搜索營銷新鏈路。
  • 外貿營銷人員必知的Facebook營銷工具:OneSight營銷雲
    首先我們來看OneSight營銷雲有哪些功能:1) 內容運營我們知道如何向Facebook提供源源不斷且有趣的內容,關乎我們在Facebook營銷推廣的成敗。所以對Facebook營銷內容的管理,也是一款優秀的Facebook營銷工具的核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