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第一朵藍菊花!日本基因重組技術獲新成果

2020-12-0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茨城縣筑波市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22日向媒體公布,已經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朵藍菊花。今後這一技術將向不必和野生品種交配,一般種植戶即可培育的方向努力,有望於10年內實現商品化進入市場。

因為菊花沒有製造藍色素的基因,因此在之前的實驗中,即使進行品種改良也不能培育出開紫色花或藍色花的菊花。這一機構從2001年著手藍色菊花的培育工作,在擁有成功培育藍色薔薇經驗的三得利全球創新中心(東京都港區)的協助下,通過將風鈴草(桔梗科)與蝶豆(豆科)中的色素製造基因寫入菊花中的方法,歷經16年終於使藍色的菊花得以盛放。

該機構高級研究員野田尚信透露,這一手段在很大可能性上也適用於其他沒有藍色花的植物上。市場上販賣的切花中藍色花與紫色花較少,通過導入新的花色,花卉產業的發展也有望得到促進。(實習編譯:尹晨陽 審稿:馬麗)

相關焦點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實現各種生理環境下的基因定點插入、刪除、替換和倒位等操作,具有高效性、特異性強、應用範圍廣等特點。近年來,科學家將合成生物學理念融入Cre-loxP重組酶系統中,開發出了一系列調控式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如化學方法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和紫光/藍光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
  • 科學美圖:創造一朵藍色花
    本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圖片:一朵藍色的菊花。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實現各種生理環境下的基因定點插入、刪除、替換和倒位等操作,具有高效性
  • 藍玫瑰真的存在嗎,第一朵真正的藍玫瑰究竟是怎麼培育出來的?
    它旗下擁有200多家子公司,2003年又添加了新成員。當年三得利董事會主席佐治信忠戰略性收購了澳大利亞生物技術公司「花卉基因」( Florigene)在植物育種家之間有個謠傳,這個數百萬美元的大交易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秘密議程。億萬富翁佐治先生是個痴情的愛花人,非常想得到「花卉基因」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在秘密培育的轉基因藍玫瑰。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
    這標誌著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移植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由我國科學家完成了!近日,鄧宏魁研究團隊把這一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論文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愛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
  • 李振義 開闢基因重組生物製品的新藍海
    回想起從生物醫藥研發領域轉入動保領域創業,憑藉積累的基因重組生物技術及經驗,成為新領域的領航者,他感慨萬千。  「基因重組在人藥研發領域技術早已成熟,而利用技術積累開發動物用藥並最終實現商業化運作,成本控制是關鍵」,李振義說。2013年,他與行業中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研發團隊,一邊開展重組蛋白的研發,一邊開始破解這一難題。
  • 新突破!首款基因工程重組「蛋白A免疫吸附柱」問世
    那麼,基因工程重組「蛋白A免疫吸附柱」醫療高新技術成果到底是個什麼「神操作」?據了解,這一成果是湘籍留英歸國醫學家陳校園博士,率領國內一支頂尖醫學科研團隊,經過十年艱苦努力、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研製開發成功的。
  • 同源重組基因敲除技術
    還記的一個月前有朋友後臺問能不能寫一篇關於同源重組敲除基因的技術,由於不習慣查看後臺消息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回復。
  • 又一巨頭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行列!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
    2020年02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賽諾菲(Sanofi)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近日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微信公眾號「中國農業轉基因管理」 2019-07-02 17:57
  • 華大基因老齡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獲新突破
    華大基因老齡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獲新突破    世上又有了六個「小豬堅強」   華大基因老齡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獲新突破
  • 華東師範大學科學家課題組在光控基因重組領域再獲進展
    該研究成果是繼遠紅光控制細胞命運(FACE系統),遠紅光控制基因編輯後(FAST系統)的又一大重要應用,極大地拓寬了光遺傳學的應用領域。葉海峰研究員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成果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中國新冠疫苗已注射入體108人,穿山甲...
    該試驗的目的就是測試和評價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據悉,這種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複製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為載體,可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抗原。該研究團隊揭示了影響人類身高的重要基因—G蛋白偶聯受體126(Gpr126/Adgrg6)的分子機制,並進一步尋找到潛在的治療青少年身高矮小的治療方案,有望解決因該基因突變而引起身材矮小的世界性科學難題。超級稻粒寬粒重基因調控產量機理獲揭示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組模塊創製創新團隊在《新植物學家》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 技術專刊:Cre-loxP基因重組技術
    Cre-loxP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特異位點的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基因翻轉和基因易位,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均有廣泛應用
  • 葉海峰團隊再給光遺傳學添上一大利器,這次劍指基因重組技術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實現各種生理環境下的基因定點插入、刪除、替換和倒位等操作,具有高效性,特異性強,應用範圍廣等特點【1】。,將合成生物學方法和光遺傳學技術相結合,設計開發了一套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Cre-loxP重組酶系統(簡稱FISC系統, far-red light-induced split Cre-loxP),具有低毒、高度時空特異和強組織穿透性,成功實現在小鼠體內對靶基因的高效精確改造。
  • 全球首張耳聾基因晶片應用獲新成果
    原標題:全球首張耳聾基因晶片應用獲新成果   本報北京3月1日電 (記者餘榮華)全球首張耳聾基因晶片應用取得新成果,北京等地眾多被檢測出攜帶耳聾基因的新生兒,將可避免「一針致聾」。由清華大學程京院士領銜的生物晶片研究團隊研製的世界上第一款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晶片,從待檢測的人身上獲取一點血液,就可以檢測其是否攜帶耳聾基因突變位點。
  • ...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訂立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工程重組候選...
    格隆匯 9 月 29日丨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HK)公告,公司一間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深圳金領域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深圳金領域")已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訂立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工程重組候選疫苗細胞株("基因工程重組候選疫苗細胞株")技術轉讓協議("技術轉讓協議
  • 看第5次技術革命與基因重組如何改變未來生活
    未來科技在我們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們生活的豐富,遊戲、網絡文學、網絡動漫、數字文創產業一定能起到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歷史上,歷次產業革命都與科技創新如影隨形,從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規律看,抓住科技創新就等於抓住了主動權,特別是在世界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只有把握住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契機,才能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培育新動能。
  • 基因重組新技術可能延長人壽命至800歲
    破解基因圖譜意味著可以破解很多疾病    新華網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製造出存活期是普通同類10倍的新生物。在延長壽命這一科學領域中,這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創造出的一項新紀錄。英國《獨立報》網站23日就此播發一篇題為《一項科學創新也許會讓人活上數百年》的文章,要點如下:    如果這一成果能在人類身上應用,將意味著有朝一日或許能看到800歲的老人。不過真的存在這種可能性嗎?
  • 照一束光就能控制基因重組,華東師大團隊研發光遺傳學新工具
    照一束光就能控制基因重組,華東師大團隊研發光遺傳學新工具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07-24 20:05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