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張國亮教授團隊《J.Mater.Chem.A》:手性放大!發明...

2020-11-28 騰訊網

本文要點:

一種新穎而簡便的協作分子聚合方法,通過手性擴增可自組裝堅固的納米結構GO納濾膜,具有異常的穩定性和出色的選擇性。

1

成果簡介

石墨烯材料被認為是堅固的材料,並且氧化石墨烯(GO)膜具有很大的分離潛力。然而,由於靜電排斥,最先進的膜容易崩解。本文,浙江工業大學膜分離與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張國亮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發表名為「Self-assembly of robust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with chirality for highly stable and selective molecular separation. 」的論文,開發了利用手性放大自然原理,創新性地研究開發出協同分子聚合法(Cooperative Molecular Polymerization),將手性聚合物分子首次引入氧化石墨烯層間、自組裝製備出在液體分離中性能超穩定、結構超堅固的手性氧化石墨烯納濾複合膜(rGO/PLDA)。

當GO納米片被手性化合物高度交聯時,可以有效解決滲透選擇性和穩定性之間的難題。通過合作效應,手性可以調整GO納米片的間距並在GO層之間創建許多手性位點,從而在GO納米片中誘導非手性片段形成複雜的納米結構。由於手性客體和主體納米片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該複合膜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機械性能和穩定性,對超聲波和水的浸透性具有極強的抵抗力,同時具有出色的滲透選擇性。製備的rGO / PLDA膜不僅對帶負電荷的分子和對帶正電荷的分子都具有很高的選擇性,而且可以在長期錯流過濾中穩定運行。通過改變手性聚合物的類型和含量,可以實現具有預期納米結構的目標複合膜。該策略為廣泛的實際工程應用提供了一種設計不同層狀膜材料的簡便方法。

2

圖文導讀

圖1、手性材料的「將軍與士兵」現象及協同分子聚合法製備超穩定氧化石墨烯膜

方案1 通過使用手性擴增的協同分子聚合反應誘導的堅固的納米結構GO膜的製造示意圖

圖2 (a)rGO / PLDA複合膜的數字照片,其中GO納米片塗在CA支撐物上,可以扭曲和摺疊。(b)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的N0(棕色)和N1(黑色)膜的照片。(c)分別超聲處理2分鐘和120分鐘的N0和N1膜的圖片。

圖3(a)LDA和rGO / PLDA膜的CD光譜。(b)N0膜和不同的rGO / PLDA膜的機械性能。(c和d)N1膜表面和橫截面的EDX分析。

圖4、(a)製備的膜的厚度和溶脹距離。(b)已報導的基於GO的納濾膜的穩定性比較。(c)長期測試N1膜的連續染料分離性能(1.0 bar)。(d)使用1 mM KCl電解液在不同pH值下N0和N1膜表面的Zeta電位。插圖顯示了N1膜對不同類型染料的排斥

圖5、平衡計算後,兩個rGO納米片之間的手性PLDA分子無定形單元的三維視圖。非晶態電池的放大部分顯示了可能的rGO與PLDA相互作用,包括氫鍵,離子鍵和共價鍵。

3

小結

總而言之,開發出一種簡便,經濟和環保的途徑,通過採用手性擴增的合作分子聚合策略,可以自組裝堅固的納米結構GO納濾膜,具有異常的穩定性和出色的選擇性。通過便捷的手性放大製備即可得到具有多種功能的納米級分子篩分膜,並且價格低廉,容易量產,該方法還可進一步延伸用於其他層狀和二維膜功能材料的開發,工業化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文獻

相關焦點

  • 浙江工業大學:手性放大!發明「最強石墨烯膜之王」
    本文,浙江工業大學膜分離與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張國亮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發表名為「Self-assembly of robust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with chirality for highly stable and selective molecular separation
  • 手性放大!浙江工業大學發明「最強石墨烯膜之王」
    為解決該國際性難題,近日,浙江工業大學膜分離與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張國亮教授團隊利用手性放大自然原理,創新性地研究開發出協同分子聚合法(Cooperative Molecular Polymerization),將手性聚合物分子首次引入氧化石墨烯層間、自組裝製備出在液體分離中性能超穩定、結構超堅固的手性氧化石墨烯納濾複合膜(rGO/PLDA)。
  • 手性放大!浙江工業大學發明「最強石墨烯膜之王」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屬性,其本意為一個物體不能與其鏡像相重合,如同我們的雙手,左手與互成鏡像的右手不重合。對手性的研究,在造就工業奇蹟的同時,也啟發了人類對地球生命、甚至宇宙起源的新認知。由於手性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不僅可用於製藥、香精和甜味劑等化學行業(2001年度獲諾貝爾化學獎),還可以神奇地與各種新材料結合,在高分子薄膜材料的合成製備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
  • 合肥工業大學吳宗銓教授團隊在手性高分子可控合成領域取得...
    10-17 15:27:05 來源: 化學加網 舉報   導讀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吳宗銓教授團隊在手性高分子可控合成領域取得新進展
  • 國際重要期刊發表齊魯工業大學歐陽俊教授團隊文章
    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25.245)上發表題為「Superparaelectric (Ba0.95,Sr0.05)(Zr0.2,Ti0.8)O3 Ultracapacitors」的最新研究成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為通訊單位,歐陽俊教授為該論文唯一通訊作者。
  • 廈門大學江雲寶教授課題組:超分子手性的非線性相關
    近年來廈門大學江雲寶教授課題組致力於超分子手性聚集體的構建、超分子手性特徵探究及應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進展,尤其發現並拓展了反S-型手性相關的超分子聚集體體系。S-型超分子手性相關呈現S-型手性特徵的超分子聚集體已有諸多報導和機制研究,被命名為「多數法則效應」,其形成前提是聚集過程存在同手性傾向,但容許一定的「錯配」;形成機制是佔少數的發生「錯配」的對映體分子不足以改變佔多數的對映體主導的超分子聚集體的螺旋方向,因此ee值較低的手性對映體混合物分子聚集後表達出高ee甚至手性純化合物的聚集體的光學活性特徵,體現手性放大效應 (
  •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Chem:親核試劑電催化氧化活性起源
    我們知道在實驗室研究階段,通常低濃度反應物也能夠實現較好的反應性能,但是放大到工業應用層面,就會出現性能下降的問題。請王教授就實現實驗室研究階段到工業放大領域所需要進行的嘗試,發表您的看法。王雙印教授:實驗室研究階段和工業放大領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其中的過渡階段是非常重要的。
  • 推薦閱讀|青島科技大學李志波教授團隊研究論文:手性脲/有機鹼二元體系協同催化外消旋丙交酯立構選擇性開環聚合
    基於上述背景,青島科技大學李志波教授團隊利用L-苯丙氨酸甲酯(L-Phe-OMe)、L-丙氨酸甲酯(L-Ala-OMe)以及L-纈氨酸甲酯(L-Val-OMe)分別與4-三氟甲基苯圖 手性脲/有機鹼催化rac-LA立構選擇性開環聚合由胺基酸甲酯鹽酸鹽與4-三氟甲基苯異氰酸酯反應生成的手性脲合成過程簡單
  • 華中科大鄭炎松教授課題組在手性AIE分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的頂級期刊《Materials Horizons》在線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鄭炎松課題組在用手性AIE分子開發圓偏振發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CPL)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題目為「The Largest CPL Enhancement
  • 華中科技大學鄭炎松教授《Mater. Horiz.》: 用自組裝螺旋纖維再次自組裝新概念最大幅度提升手性材料CPL信號
    手性分子CPL性能能否在實際中應用,它們的螢光量子產率高低和CPL不對稱因子大小是關鍵因素。手性有機分子往往具有高的螢光量子產率,但CPL不對稱因子一般只有10-5至10-3,遠小於理論值。為解決這一問題,一般是使用有機螢光分子自組裝生成超級螺旋纖維來提升CPL強度,但不對稱因子一般也只能達到10-2數量級。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錢逸泰訪問浙江工業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做客浙江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第175期至真講壇,作了題為《微納米材料的晶體化學》的學術報告。浙江工業大學校長李小年出席活動並為錢逸泰頒授學術報告紀念證書,材料學院師生代表150餘人參加活動。
  • 廈門大學江雲寶教授課題組:超分子手性的非線性相關
    超分子手性聚集體由手性構築基元藉由分子間非共價作用形成,或非手性構築基元在手性模板分子誘導下組裝形成,已在不對稱催化、手性識別和分離、手性發光材料、光伏器件等領域展現應用價值。
  • 手性化合物大搜查之「一點都不能少」:金屬中心手性(下)
    Belokon教授發展的席夫鹼CoIII配合物。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0868-108742013年,Belokon教授小組又報導了席夫鹼CoIII配合物的手性相轉移催化活性(Scheme 1)[4]。
  • 南科大張緒穆研究團隊CCS Chem. 新型氧雜螺環雙膦配體在不對稱...
    導讀  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類結構新穎獨特的氧雜螺環雙膦配體(O-SDP)。該配體在釕催化的α,β-不飽和羧酸的不對稱氫化中表現出優異的活性和對映選擇性(up to 99% yield, up to >99% ee),可應用於重大藥物沙庫必曲和青蒿素的關鍵中間體的不對稱合成。
  • 浙江工業大學歷史沿革
    4月21日,葛洪升省長、李德葆副省長、張子良先生來校參加浙江工業大學子良科教大樓奠基典禮和浙江工業大學問題活動中心開工儀式。  10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下達《關於建立浙江工業大學的批覆》,同意正式成立浙江工業大學,撤銷浙江工學院。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發表論文,手性分子檢測方面
    手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在分析科學、化學生物學、藥物和農藥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的光譜法和色譜法由於普適性不高、操作難度大以及設備昂貴等原因,在手性分子檢測領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尋找新的手性響應性理論以及檢測技術仍然是一個挑戰。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dv.Funct.Mater.:力學性能可調節、可編程的...
    針對以上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近日在《Adv. Funct. Mater.》上發表題為「4D Printing Auxetic Metamaterials with Tunable, Programmable, and Reconfigur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的文章。
  •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與上海交大張荻教授團隊合作AM
    c)在Cu CP上的Cu納米塔SEM圖像;插圖:銅納米塔的放大圖。d)在Cu CP上生長的pDET納米片的SEM圖像。插圖:pDET納米片的放大圖。e)透射電鏡在Cu CP上生長的pDET納米片的圖像;插圖:pDET納米片的放大圖。f)pDET / Cu中Cu2O和金屬Cu的HRTEM圖像CP。g)pDET / Cu CP的電子衍射圖。
  • 南開研究團隊發現拉比振蕩手性效應
    考慮到拉比振蕩中磁場或類磁場作用引起的時間反演對稱破缺,手性應暗含在該動力學過程中。然而迄今為止,手性現象一直未被發現。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陳志剛教授、許京軍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理論研究發現,手性存在於拉比振蕩的相位演化中。對於失諧量反號的拉比系統,兩者中的拉比振蕩可在相位演化上出現鏡面對稱。該手性效應能反應在拉比振蕩的相干關係上。
  • 復旦大學團隊實現手性光控制的高效光學近場調控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近日,復旦大學周磊教授、孫樹林研究員、何瓊副教授,與天津大學張偉力教授團隊合作,在超構表面調控光學近場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設計並製備的超構表面可在不同手性圓偏振光照射下高效率激發近場表面波並對其波前實現多功能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