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藍明華還清晰記得2009年10月12日那個細雨濛濛的日子,那一天,藍明華與幾名同事一同從廣州抵達上海,迎接海洋六號船入列。藍明華是海洋六號現任船長,也是海六的第三任船長。彼時,擁有「大副」資歷的他被從其他船抽調到海洋六號船作二副。
「我們在2008年就被局裡確定要去海六了,等了一年,終於可以見到了。」說起當時的心情,藍明華言語間依然難掩興奮。大家都習慣稱呼海洋六號為海六,一如呼喚一名可愛的青年時省去他的姓只叫他的名。
海洋六號是我國自主設計、自行建造的第一艘以具有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調查船。2002年12月,為了提高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裝備水平,國家批准設立「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與研究」項目,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建造項目得以啟動。這是近30年來,地質調查部門唯一建造的海洋地質調查船。
2003年2月,國土資源部專門成立「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建造項目領導小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廣海局」)承擔建造項目。
一邊建船一邊遴選人員組建海六隊伍,廣海局對海六配員實行「高職低配」,如擁有大副資質的藍明華做二副,有大管輪資質的耿志愛做二管輪等等……
2009年10月18日,海六在廣州正式入列。如今,算來已整五年。按照船的年齡,五歲,正是邁向青壯年的年歲關口。五年的時光、五年的歷練,已讓海六從「新生嬰兒」成長為現在功績赫赫的青年。當然,伴隨海六一起成長的還有海六人、海六文化。(中國國土資源報特派記者 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