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對素食文化的推崇

2020-12-06 佛光聖音

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在《論語》裡頭,出現了一百零九次仁。

儒家的精華都在一個仁字,那什麼是仁?仁就像種子的果仁,最具有生機的地方。沒有這仁了,就沒有傳播繁衍下去的根本。所以我們有了花生仁,就可以種出更多的花生來。那麼人的精髓實質是什麼?怎麼樣做到有一顆富有生機的心?

《論語》裡頭孔子說,仁的解釋很多,如果濃縮起來就一句話。

子曰,仁者愛人。

這是聖賢教育的核心,做聖賢的第一品質就是愛了。

後來亞聖孟子私淑孔子,他用十個字解釋了愛人。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這說明仁愛有三層意思,第一層親親,對自己親人的愛,第二層仁民,對民眾大眾的愛,第三層愛物,也就是對天下萬物的愛。

世間就這三等好人,即君子、賢人、聖人。

對親人的愛叫君子,對大眾的愛叫賢人,對萬物的愛叫聖人。

《朱子家訓》教我們,不要聽婦言,乖骨肉,不要重資財,薄父母,這是立足於君子。

又教我們有權勢後不要凌逼孤寡,欺壓弱勢群體,這是賢人啊!

然後到這裡層層遞進,又講到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牲禽是什麼?

牛羊是牲口,雞鴨是家禽。

不要因為貪口腹之慾,去任意再殺牛羊雞鴨這些動物。

大家想想,這是一種什麼愛呢?

大愛,大仁,把仁愛都推廣到動物中去了。

《孟子》裡面講,要治身體治天下太簡單了,易如反掌啊。

那些王侯聽了就很興奮說,快教我們吧!

孟子說,就一個推字。把你的小愛推廣成大愛,把你的愛家人,推廣成愛天下萬物。

我們原先以為不殺是慈悲待動物,後來發現,不僅是這樣,同時對自己身體更是一種保護。

佛教經典中在《大智度論》:「諸惡業中,殺生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勸君莫食水中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空中鳥,子在巢中待母歸。 勸君莫食荷葉蛙,百千生命在腹中。放生、護生救渡苦難眾生,吃素更健康。

素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美容、減肥、健康,不是僅為利己,而是要真正帶著愛護生命之意樂。若能做到此,前者也會不求自來,利他的最終結果才真正是利己。跟放生一樣,素食,「若不明其理,縱能行其事,其心決不能至誠惻怛,其福田利益,亦隨其心量而致成微淺。倘遇不知者阻誹,遂可被彼所轉,而一腔善心,隨即消滅者有之。因此,素食也需善為調整動機。一 印光大師

相關焦點

  • 中華素食文化之流變考
    然而,不管是哪個地方的菜系,素菜始終都是與地方特色菜並駕齊驅的特色飲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素食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選擇與實踐,深受文人雅士、僧人居士所推崇。我國的素食文化都有什麼特點呢?千年之前的素食與今天的素食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素食文化:時尚與感恩——靈山素食進江南大學
    圖片來源:靈山社區導語:中國素食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先秦的文化典籍中「齋」,「齋戒」,「布衣蔬食」等概念就已經出現,佛教傳入中國後,基於慈悲護生的觀念推動了素食文化的廣泛傳播。在近代,由於經濟,倫理和營養學等方面的原因,素食主義逐漸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在東西方出現了許多提倡素食主義的團體。
  • 素食文化:探尋東西方文明的素食歷史傳承
    在書中,他洋洋灑灑地論述了從幾萬年前的類人猿到十幾萬年前的雜食類人類,再到一萬年前的近代人類都是食素的,並且還在書的開頭提醒人們亞當和夏娃可能也是食素的。當然這也許只是玩笑,但確有史實證明素食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歐洲貴族精英們,尤其是思想、文化界的青睞,食素被認為具有高貴的「貴族氣質」。
  • 涇渭分明的道教與佛教,為何在素食文化上達成統一的意見
    一.解釋什麼是素食主義中國不僅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也是一個擁有悠久優秀歷史文化的國家。在百花齊放的藝術史上文化具有多樣性特點、同樣的,飲食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隨著時間的進步、朝代的更替在飲食文化史中誕生了一朵「奇葩」——素食主義。
  • 如何體驗蒙古傳統文化
    使 蒙古文化如此迷人的部分原因是,探索蒙古文化的機會並沒有一you而就。如果您想在蒙古 擁有真實的旅行體驗(估計那裡有25-40%的人口是遊牧民族),則只需自己追逐一下。該國首都烏蘭巴託是大多數遊客到達的地方,那裡混亂而灰暗,充滿了建築煙霧和交通。當然,城市中也會發現一些寶石,例如Naran Tuul市場和備受推崇的Hazara印度餐廳。
  • 唐山舉辦首屆素食與環保文化周啟動儀式
    我市舉辦首屆素食與環保文化周啟動儀式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王翠豔)6月5日,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我市舉辦首屆素食與環保文化周啟動儀式,旨在共建生態文化,共享綠色未來。  本次活動由唐山素食與環保文化研究會主辦、唐山愛蓮素膳承辦,其主題為關注素食環保,選擇低碳生活,享受和諧健康。其口號為開吃素食,加入環保,拯救地球。來自社會各界的上百人士在活動中紛紛表示提倡並支持素食。活動周中將舉辦素食與環保知識巡展,宣傳豐富的素食與環保科普知識,以此來推廣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倡導健康文明的飲食習慣,喚起人們對環境、對地球、對動物的關注。
  • 素食文化:素食主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
    是未來全人類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以下是這次大會的主題宣言:素食主義的道路這項從1月4日至10日的第33屆世界素食者大會的主題為「素食主義是解決之道」。參加大會的各國團體與個人在為期一星期的座談會,講座、學習營、示範、考察中,充份討論了與素食聯繫密切的環境、健康和環保問題。
  • 大陸第一家高校素食文化協會是如何在北大成立的
    幾分鐘後,他們中有人摘下眼鏡凝眉離開,有人仿佛因感到有趣而咯咯發笑,也有人保持著手扶太陽穴的姿勢,沒有什麼表情,像是被尚不溫暖的陽光粘定在地上。此刻,那些VR眼鏡裡滾動播放的是養殖場中的肉豬生命記錄。 這是北京大學素食文化協會春季學期的招新現場,今年已是素協成立的第十八年。在這次招新後,又有150名素食愛好者因餐結友,相識相知。
  • 宋代的素食主義文化:情操與大自然的統一,道德與飲食觀念的融合
    素食文化的基礎:肉食,始終是稀罕之物在古代,畜牧業還未發達的時候,肉類來源大部分源自於打獵、捕捉等,肉類的來源相對來說較少而產量低。吃肉這件事,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是皇室們的特權,上年紀的人的殊遇;在古代,吃肉可謂是一件難事,這也鋪墊了素食文化的發展。
  • 佛教飲食符號:素食與齋戒,漫談唐代佛教文化中的特殊元素
    在如今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素食的比例是相對比較少的,人們往往將素食當作一種飲食的調劑,偶爾才會去專門的素食餐廳中嘗試一次。然而,在唐代時,素食是許多普通百姓日常飲食中的一種常態。之所以如此,與佛教在唐代的巨大影響是分不開的。唐代的人們,無論是最高的統治者皇帝,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常常食用素食和進行齋戒。
  • 文化復興夢:靈機文化助推網際網路+傳統文化創新轉型
    中華文化傳承是國人生生不息的「中國夢」近代以來,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漸滲透到中國的各個方面,特別是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整個中國社會也越來越現代化,中國傳承幾千年的文化也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七零八落。特別在當代整個的教育體系中,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佔份額極少,更多的時間是被諸如英語之類的學科佔據,中國的傳統文化面臨斷層的危險。
  • 靈機文化:網際網路平臺引擎 喚醒傳統文化
    (大會現場) 在會議環節中,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的發言重點強調了:「文促會的活動及理念需藉助新媒體建立現代化傳播渠道並打破傳統的宣傳思路這是國家信息發展規劃以及文促會在新時代提出的傳播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 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怎麼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裡邊主流的治國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這四個字是見於《管子》,中國講的以人為本有鮮明的特色,這個特色就是從西周以來,中國文化就向著一個新的方向發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為本,中國早期歷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為本,但從西周開始,從周公封於魯開始,他的思想就從以神為本的文化開始轉向以人為本的文化。
  • 文化與神話中蛇的象徵意義,為何這一古老的生物備受推崇?
    蛇的象徵意義,絕大多數和不同的文化,涉及原始的生命力,通常把我們的注意力轉向性別上(男性和女性)。因此,蛇跨越了月球與太陽聯繫之間的象徵橋梁以及水與火之間的關係。蛇支持大膽的含義。但它們也有兩個柔軟,含蓄,隱秘的含義。這使它成為二元性的有力象徵。
  •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光明日報-光明網
    大傳統指代表著國家與權力、由城鎮的知識階級所掌控的書寫的文化傳統;小傳統則指代表鄉村的,由鄉民通過口傳等方式傳承的大眾文化傳統。他的這種二元區分很快被學術界接納,並且在運用中改稱「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文化是國人精神宗教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似乎是兩個截然不同而且相互對立的實體。前者是中國幾千年積累下來的舊文化傳統,後者則是近百餘年才出現的一套新的生活方式,而且源出於西方。所以這兩者的衝突實質上也被理解為西方現代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與挑戰。
  • 荊楚傳統文化轉型的特徵
    荊楚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決定了其固有文化的開放性特徵,也使荊楚文化對異質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易於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正是荊楚傳統文化的這種特徵,使荊楚地區在接受西方文化影響的過程中相對於內地其他地區而言較少有障礙。
  • 魚翅消費是愚昧有害的傳統文化
    宣稱將「正確應對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不公平指責,提出科學的、公正的、符合客觀實際的鯊魚產業利用現狀及可持續利用建議」。近年來,許多國際組織致力於鯊魚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人也逐漸認識到所謂的魚翅文化是一種愚昧的傳統糟粕,認識到應該對保護資源負起應有的責任。而水產協會透露出來的信息明顯傾向於其行業利益,為此不惜顛倒黑白、漫天撒謊,演出了一場醜陋、拙劣的利益鬧劇。
  • 你支持吃素文化嗎?素食沒你想像中的這樣簡單
    素食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心靈的平和安詳、不費大力就為環保做貢獻、降低患病概率、增強耐力、減輕體重、更容易保持健康、準備一餐的時間減少、在家吃飯的機會變多。 因此敏姐是非常擁護素食、並極力地推薦和發揚素食文化。
  • 傳統文化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在化學中應竭盡全力,發掘化學教材中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素材,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國人民很早就開始對化學進行探索活動,並取得輝煌成就,如: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制火藥,燒瓷器;我國是最早使用煤、天然氣、石油的國家,也是最早冶鐵、煉鋼並用溼法煉鋼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