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打不過日本?對比一下二者的發展模式,你能不佩服日本嗎

2021-01-08 仁青讀歷史

如果讀者裡有電影愛好者的話,他們可能看過一些西方人因恐懼東方而拍攝的系列影視作品,像「傅滿洲」就是其中之一。

西方人為何在日本打敗了清朝和沙皇俄國之後突然對清朝產生巨大的恐懼了呢?如果仔細分析後你會發現,西方的擔心確實不是多餘的。從宋之後,在蒙元和明清三朝的作死下,中華民族裡那種英勇頑強的抵抗精神幾乎沒有了。

蒙古人的野蠻入侵,朱姓王朝的血腥統治,以及清朝對程朱理學的繼承和發揚,早已將當年的唐漢雄風弄得支離破碎,剩下的就只有磕頭和發財了。

而中日戰爭之後,中華大地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熱血沸騰的時代。

·中華之睡獅

日本的面積是多少?是37.8萬平方公裡,大清國的是1000多萬平方公裡,是日本的30倍。

日本不但面積小,而且人口還特別多,資源又特別少,自然災害卻特別多,拿清朝的綜合資源和日本比,那就是大象比鼴鼠。

但現實中卻是,這隻小小的鼴鼠卻靠著自身的努力打敗了清朝和沙俄這兩頭歐亞巨象。

小小的日本強大後尚且如此,如果大清國也變成了下一個「日本」,那還有西方國家的活路嗎?

什麼叫烏合之眾?就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愚昧無知之人。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船小好調頭、民族單一、西方扶持這些厚顏無恥的謊言,這些鬼話騙騙那些歷史小白還可以,能瞞得過深知歷史本質之人的法眼嗎?

我們不妨先看看日本是怎麼發家的。

·日本是怎麼變強大的

現在網上不是經常有這樣的一句話嗎?不要說抱怨自己窮,也不要給自己找藉口,一切都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一個人如此,一個帝國不也一樣嗎?

相比清朝,日本在自然資源、文化遺產、地理面積和人才儲備等各方面有一件比得上清朝嗎?但為何日本卻打敗了清朝和沙俄這兩大怪獸了呢?

日本僅僅是清朝地盤的三十分之一那麼大,卻能讓1億多人過上發達國家的生活,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1)教育方面

日本和尚從江戶時代(明朝)就已經開始建造寺院私塾——「寺子屋」了,這種教育幾乎是免費的。

在經過幾百年不斷地教育投入後,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已經擁有了3萬多所「寺小屋」,識字率達到了45%,高達世界第二。

明治維新之後,在國際壓力那麼緊張的情況下,明治天皇依然下令將教育放到了帝國建設的第一位,將軍事放到了第二位,這讓日本的識字率達到了後來的90%,位居世界第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在很多家庭飯都吃不飽的狀態下依然實施了義務教育,孩子們上學不但免費,還有令很多國家羨慕不已的營養餐。

是的,日本人將教育當成了百年的事業去做,大清國做了什麼?

(2)科技方面

當大清國的讀書人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將技術視為下九流的「奇淫巧技」,每個人都以能夠奴役和盤剝老百姓為榮時,日本人卻在拼命學習「蘭學」。

你以為日本真的是從明治維新之後才開始全面學習西方的嗎?錯了,在此之前幾百年中,日本在冶金、數學、火炮、醫學等方面就已經開始深入學習西方,並已經超越了同時期的明清兩朝。

看看日本的紙幣上印的是什麼?是一個個科學家和哲學家,再看看大清國紙幣上印的什麼?是一條條代表著皇權至上的虛擬「蚯蚓」。

清朝滅亡的直接導火索是什麼?是四川的保路運動。

四川乃至全國的百姓為什麼要以保路之名反抗清朝呢?因為清朝朝廷想將民間財富據為己有。

日本正好相反,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以舉國之力而購買的機器設備全部給民營化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是調動民間的積極性,達到產業快速升級之目的。

當年洋務運動時清朝軍事和設備不但比日本的好,還比日本的多。

到了甲午戰爭時期,日本人的軍艦正是因為技術升級了,清朝的還在原地打轉,清朝能打得過日本嗎?

(3)思想方面

其實,再好的機器,你讓一群傻子去用,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嗎?真正決定這個世界的是什麼?是人,是人的思想。

當日本人從天皇到貧民都勒緊褲腰帶一天吃兩頓飯,卻將省下來的錢捐給國家用作軍費時,清朝的老百姓卻在忙著「扶梯子」。

看看清朝官兵,當官的一個個忙著吃空餉、逛窯子、抽大煙,當兵的一個個想著投機鑽營,這樣的一個群體能幹的過已經高度民族主義了的日本嗎?

什麼是民族主義?就是利益再分配,將所有的好處拿來給全民共享,從而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鐵木真、秦始皇是如此,日本也是如此。這個世界誰也不傻,與其自作聰明地瞎忽悠,不如將利益給表面化,像秦朝、蒙元、日本一樣,給所有人同等的機會,而不是按血統和門第來吃飯。

當大清國還抱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陶醉在大煙的迷霧中時,日本已經拋棄了陳舊而又害人的理學思想,進而開啟了全面學習歐洲的新思維。

·清朝真的做不到日本哪樣子嗎

就像很多人經常在網上罵窮人的那句話一樣,為什麼人家就能寶馬洋房,你卻在怨天罵地?就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大清國真的努力過嗎?看看大清國對外國人有多大方,動不動就大筆一揮,幾百萬兩的白銀送出去了,但對自己的國民卻是敲骨吸髓,極盡貪腐剝削之能事。

再看看清朝對外的態度,那簡直就是奴顏婢膝,但對付農民起義那可是連殺帶搶,一點都不手軟。

清朝沒有錢嗎?清朝皇帝沒有實權嗎?看看雍正給乾隆留下了多少錢,看再看乾隆都花在哪裡了,這是不是敗家子呢?

乾隆當年為什麼拒絕了馬嘎爾尼的全球一體化的請求?首先是因為法國大革命刺激到了乾隆,其次才是因為馬嘎爾尼提出的要求傷害到了清朝的領土主權。

當歐洲各國都在打破帝制,將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工業改革和思想解放推向前臺時,乾隆卻因害怕歐洲革命思想進入清朝,實施了歷史上最嚴的「閉關鎖國」。不但如此,乾隆還給出了充分的理由。

乾隆說了,我大清國地大物博,我華夏文明千年傳承,當你們歐洲人還在飲毛茹血時,我們就已經產生《論語》和《易經》了,我們憑什麼學習你們?該你們學習我們才對。

當我們解讀完日本和清朝的不同的發展思路之後,你肯定就明白清朝為什麼會失敗了。

其實,清朝是完全有能力和機會走日本一樣的發展模式的,也完全有機會成為「超級版的日本」,這是西方人最為擔心的問題,但是清朝自己卻放棄了。

如果清朝像日本那樣奮力地融入世界,憑清朝龐大的體量,打敗日本和歐洲輕而易舉,這才是西方真正所擔心的問題。但那樣以來,愛新覺羅氏還能當皇帝嗎?

看看法國、日本、英國在改革後發生了什麼?國王不是被殺頭,就是失去了本該擁有的皇權,這才是清朝寧願落後也不願意變強大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嗎?

相關焦點

  • 若不籤馬關條約,甲午戰爭如何發展?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甲午戰敗後割讓臺灣島和遼東半島,並賠白銀2億兩給日本,就算遼東半島最後用3000萬兩「贖回」,但是這個割地賠款的體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歐洲侵略清朝,賠款頂多千萬兩,割地也就一些小島嶼,而小小的日本的胃口之大讓清朝驚訝,甚至讓歐洲列強都目瞪口呆。此戰後,大清朝的腐朽無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前後持續30年的洋務運動也沒能富國強兵。
  • 日語版的清朝擴張版圖:你能看出日本人的別有用心嗎?
    中國現代的版圖奠定於清朝。不過,由於一般過去所學的中學歷史課本很少講到清朝前期的開疆拓土,使得許多人對這一段歷史的了解是很少的。不過最新的教材已經明確講到了清朝前期的歷史貢獻,這一點是很大的進步。在網絡上,也有許多暫時清朝擴展的地圖,但是大多數製作不太精美。
  • 日本為何非要入侵我國?你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就懂了
    在小編看來,我們國家被稱為東方沉睡的巨龍是實至名歸的,早在秦始皇嬴政統治時期的秦國,他將六國統一、並統一了眾多事物等之後,中國就開始慢慢地崛起,之後經歷了各朝各代的發展更替,早期的中國古代經過發展實力是雄厚的,中國的古代史是非常的精彩的。
  • 外國人看到蝙蝠躲都來不及,為何卻被清朝和日本天皇視作吉祥象徵
    但是在我國的歷史上,特別是清朝,是利用蝙蝠紋裝飾最多的一個朝代,因為在清朝,上到皇室宗親,下到平民百姓,都認為蝙蝠是吉祥的象徵,那麼問題來了,被外國人視為吸血鬼化身的蝙蝠,為何到了清朝,卻搖身一變,成了吉祥的象徵了呢?
  • 清朝時人均身高比日本高10釐米的中國,今為何中日韓三國最矮?
    但拿中國數據對比一下就知道了,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9.7釐米,女性平均身高158.0釐米。 而這個數據,比起前兩年還有所增長。 而在亞洲的中、日、韓三國裡,中國人的平均身高是最矮的!
  • 清朝的大部分改革領先日本,但為什麼不能打敗日本呢?
    清朝的大部分改革領先日本,但為什麼不能打敗日本呢?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覆滅給了人們巨大的深思,是軍事水平差還是經濟實力差呢?清朝和日本幾乎同時進行改革,其外交戰略基本一致,為什麼結果卻如此不同?
  • 收復臺灣以後,施琅想進攻日本,為何康熙皇帝不同意?
    所以這個時期的日本落後,封閉且愚昧,國內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整個國家缺乏活力,死氣沉沉。如此多的兵馬艦船,被一個不被信任的人率領,要說康熙皇帝不害怕那是假的。更何況施琅還提出攻打距離更遠,實力更強的日本,你施琅孤家寡人一個,連一個清朝可以控制的人質都沒有,你讓康熙皇帝怎麼信你?
  • 為什麼太平天國打不過清朝?
    他想,既然你洪秀全宣稱自己是天父次子,那我就乾脆來個天父下凡,變成你老子,你要是不承認,那就是否認天父的存在,那你這個天父次子就是假的。於是,楊秀清就假借天父下凡來宣布人事任免,甚至指使洪秀全,洪秀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叫爸爸,接受「天父」的當眾訓斥。大夥一看,天王都跪了,還楞著幹嘛,趕緊下跪吧,萬一「天父」不高興,把自己殺了,找誰說理去。
  • 清朝取代明朝,進步還是退步?明清理學發展對比揭開謎團
    清朝取代明朝,是不是阻礙了中國發展,進步還是退步,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明清理學發展來看,卻可以管中窺豹。所謂理學,中心觀念是「理」,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南宋時期,理學開始出現,明清蔚然大觀,但明朝與清朝的理學發展卻大不一樣,通過比較明清理學的發展,可以看到清朝取代明朝,實乃華夏的不幸。
  • 當年日本居然害怕清朝,說大清要橫行萬國稱雄東洋
    東洋情勢錯綜複雜,不可以常道論之,如我兵備不充分,又何能排除萬難,安然屹立于波瀾之中耶。」山縣有朋擔任過日本的內閣總理,居然說清朝要橫行萬國,稱雄世界。清朝在日本人眼裡有這麼厲害嗎?說清朝稱雄世界純屬神話,說清朝威脅日本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擴軍備戰的最好的理由。
  • 高中生和大學生想去日本留學,申請條件及流程如何?
    日本僅與我國隔海相望,教育發展水平高,經濟發達,從清朝起就有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到日本求學,為中國學生赴日本學習日本的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開創先河。去日本留學不是想當然的,需要一定的申請條件及流程,那麼高中生和大學生想去日本留學,申請條件及流程是怎麼樣的呢?除上述之外,花銷問題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和硯藝術小編結合幾大問題以上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 你不知道的日本史,一群醫生搞出的明治維新為什麼能成功?
    杉田玄白就是醫生中的奇葩,不但學「漢方」寫出了《養生七不可》,還苦學荷蘭語,抱著荷蘭人不遠萬裡帶過來的醫術亂啃,其中就有1731年出版的荷蘭文解剖教科書,看到其中詳盡的插圖,佩服得不得了,可惜活人不能亂解剖,也就苦於沒有驗證的機會。
  • 同為美國跟班,為何澳大利亞「無腦」,日本卻能管控與中國的危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說到法國怎麼能不提到葡萄酒,此番澳大利亞自己「作妖」斷送了國內葡萄酒的銷路,而法國自然可以暗暗竊喜,這難道不是「搶生意」的最佳時機?看來啊,這澳大利亞真是不帶「腦子」的,以為自己有眾多的「夥伴」撐腰,到頭來卻是被所謂的朋友「插一刀」。
  • 日本諾貝爾獎成功的模式可以複製嗎?
    在亞洲地區,日本不是唯一的發達國家,不過在諾貝爾獎獲獎次數上,日本的地位卻無人能及。在過去的20年,也就是從2000年至2019年,日本總共19次獲得諾貝爾獎,平均每年拿一個,創造了一個東方奇蹟。相比之下,韓國至今只獲得一次諾貝爾和平獎,中國也僅有兩人獲得諾貝爾獎。
  • 日本徵兵廣告為何屢打「擦邊球」?自衛隊的痛,「日吹」們可懂?
    (日本網友製作的法國徵兵廣告與日本徵兵廣告對比)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稱,由於日本方面拒絕了美國在其本土修建陸地宙斯盾系統,作為補償日本答應美國可以在5年內再派兩艘「宙斯盾」新艦部署日本。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對比,在中國,報名參軍的最高年齡限制是24周歲,而在2019年,中國光是大學生報名參軍的人數就多達144萬,報名人數佔比也是遠超日本。很多中國青年在遺憾自己報名參軍被刷下來時,更多的日本青年卻將報名參軍視為「人生汙點」。(日本自衛隊)為何日本年輕人不想參軍?
  • 日本經濟停滯了20年,為何歐洲三強依然超不過日本?
    比如曾經是行業老大、早已日落西山的四川長虹,當時具備很強技術實力的,但企業沒有選擇縱向發展繼續精益求精,把技術做到極致,反而橫向發展大舉搞多元化,尤其是跨行進入自己並不熟悉的房地產發展,最終損失慘重,使得自己傳統的強項電視業務也沒有與時俱進而逐漸衰落,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
  • 華夷之辨:為何清是我國正統王朝 而日本侵華則是外族入侵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上突然流傳出元朝與清朝不屬於中國歷史這樣的言論。而他們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元朝與清朝的統治者不是漢族而是蒙古與滿族。他們甚至用日本侵華戰爭,來做佐證的例子。說日本攻打中國是屬於侵略戰爭,那麼蒙古與滿族攻佔中國也是侵華戰爭。他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問題!然而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卻是忽略了事情的本質。
  • 日本戰敗投降,是因為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
    我們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我中華兒女皆付出了不朽之代價。經過長達八年的抗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告無條件投降。但關於日本投降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的。但真的是這樣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造成日本投降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蘇聯出兵東北!
  • 關於你不知道的那個明治維新,日本有一些最新著作
    可在今天也能激起討論的熱情,不用說這跟近代中國以來的社會轉型有關。原來是被中國看作學生的日本經過短短二三十年的勵精圖治便打敗了老師,對大清朝野上下的震動我們今天也能夠想像得到,所以也難怪甲午戰爭剛結束不久,就有了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留日高潮。很多國人戰敗後才想了解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黃遵憲寫就已有十年的《日本國志》才受到關注。
  • 日本為何始終不承認敗給中國?未向日本派駐佔領軍是重要原因
    唐太宗有句話:「畏威而不懷德」,指的是那些只懾服於武力,根本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的人。這句話正好可以映射出二戰後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醜惡嘴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蔣氏發表了著名的《抗戰勝利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書》,洋洋灑灑幾千字,筆者認為,其核心詞只不過是兩句,即「不念舊惡」和「與人為善」,所表達的意思是「以德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