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者裡有電影愛好者的話,他們可能看過一些西方人因恐懼東方而拍攝的系列影視作品,像「傅滿洲」就是其中之一。
西方人為何在日本打敗了清朝和沙皇俄國之後突然對清朝產生巨大的恐懼了呢?如果仔細分析後你會發現,西方的擔心確實不是多餘的。從宋之後,在蒙元和明清三朝的作死下,中華民族裡那種英勇頑強的抵抗精神幾乎沒有了。
蒙古人的野蠻入侵,朱姓王朝的血腥統治,以及清朝對程朱理學的繼承和發揚,早已將當年的唐漢雄風弄得支離破碎,剩下的就只有磕頭和發財了。
而中日戰爭之後,中華大地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熱血沸騰的時代。
·中華之睡獅
日本的面積是多少?是37.8萬平方公裡,大清國的是1000多萬平方公裡,是日本的30倍。
日本不但面積小,而且人口還特別多,資源又特別少,自然災害卻特別多,拿清朝的綜合資源和日本比,那就是大象比鼴鼠。
但現實中卻是,這隻小小的鼴鼠卻靠著自身的努力打敗了清朝和沙俄這兩頭歐亞巨象。
小小的日本強大後尚且如此,如果大清國也變成了下一個「日本」,那還有西方國家的活路嗎?
什麼叫烏合之眾?就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愚昧無知之人。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船小好調頭、民族單一、西方扶持這些厚顏無恥的謊言,這些鬼話騙騙那些歷史小白還可以,能瞞得過深知歷史本質之人的法眼嗎?
我們不妨先看看日本是怎麼發家的。
·日本是怎麼變強大的
現在網上不是經常有這樣的一句話嗎?不要說抱怨自己窮,也不要給自己找藉口,一切都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一個人如此,一個帝國不也一樣嗎?
相比清朝,日本在自然資源、文化遺產、地理面積和人才儲備等各方面有一件比得上清朝嗎?但為何日本卻打敗了清朝和沙俄這兩大怪獸了呢?
日本僅僅是清朝地盤的三十分之一那麼大,卻能讓1億多人過上發達國家的生活,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1)教育方面
日本和尚從江戶時代(明朝)就已經開始建造寺院私塾——「寺子屋」了,這種教育幾乎是免費的。
在經過幾百年不斷地教育投入後,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已經擁有了3萬多所「寺小屋」,識字率達到了45%,高達世界第二。
明治維新之後,在國際壓力那麼緊張的情況下,明治天皇依然下令將教育放到了帝國建設的第一位,將軍事放到了第二位,這讓日本的識字率達到了後來的90%,位居世界第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在很多家庭飯都吃不飽的狀態下依然實施了義務教育,孩子們上學不但免費,還有令很多國家羨慕不已的營養餐。
是的,日本人將教育當成了百年的事業去做,大清國做了什麼?
(2)科技方面
當大清國的讀書人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將技術視為下九流的「奇淫巧技」,每個人都以能夠奴役和盤剝老百姓為榮時,日本人卻在拼命學習「蘭學」。
你以為日本真的是從明治維新之後才開始全面學習西方的嗎?錯了,在此之前幾百年中,日本在冶金、數學、火炮、醫學等方面就已經開始深入學習西方,並已經超越了同時期的明清兩朝。
看看日本的紙幣上印的是什麼?是一個個科學家和哲學家,再看看大清國紙幣上印的什麼?是一條條代表著皇權至上的虛擬「蚯蚓」。
清朝滅亡的直接導火索是什麼?是四川的保路運動。
四川乃至全國的百姓為什麼要以保路之名反抗清朝呢?因為清朝朝廷想將民間財富據為己有。
日本正好相反,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以舉國之力而購買的機器設備全部給民營化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是調動民間的積極性,達到產業快速升級之目的。
當年洋務運動時清朝軍事和設備不但比日本的好,還比日本的多。
到了甲午戰爭時期,日本人的軍艦正是因為技術升級了,清朝的還在原地打轉,清朝能打得過日本嗎?
(3)思想方面
其實,再好的機器,你讓一群傻子去用,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嗎?真正決定這個世界的是什麼?是人,是人的思想。
當日本人從天皇到貧民都勒緊褲腰帶一天吃兩頓飯,卻將省下來的錢捐給國家用作軍費時,清朝的老百姓卻在忙著「扶梯子」。
看看清朝官兵,當官的一個個忙著吃空餉、逛窯子、抽大煙,當兵的一個個想著投機鑽營,這樣的一個群體能幹的過已經高度民族主義了的日本嗎?
什麼是民族主義?就是利益再分配,將所有的好處拿來給全民共享,從而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鐵木真、秦始皇是如此,日本也是如此。這個世界誰也不傻,與其自作聰明地瞎忽悠,不如將利益給表面化,像秦朝、蒙元、日本一樣,給所有人同等的機會,而不是按血統和門第來吃飯。
當大清國還抱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陶醉在大煙的迷霧中時,日本已經拋棄了陳舊而又害人的理學思想,進而開啟了全面學習歐洲的新思維。
·清朝真的做不到日本哪樣子嗎
就像很多人經常在網上罵窮人的那句話一樣,為什麼人家就能寶馬洋房,你卻在怨天罵地?就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大清國真的努力過嗎?看看大清國對外國人有多大方,動不動就大筆一揮,幾百萬兩的白銀送出去了,但對自己的國民卻是敲骨吸髓,極盡貪腐剝削之能事。
再看看清朝對外的態度,那簡直就是奴顏婢膝,但對付農民起義那可是連殺帶搶,一點都不手軟。
清朝沒有錢嗎?清朝皇帝沒有實權嗎?看看雍正給乾隆留下了多少錢,看再看乾隆都花在哪裡了,這是不是敗家子呢?
乾隆當年為什麼拒絕了馬嘎爾尼的全球一體化的請求?首先是因為法國大革命刺激到了乾隆,其次才是因為馬嘎爾尼提出的要求傷害到了清朝的領土主權。
當歐洲各國都在打破帝制,將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工業改革和思想解放推向前臺時,乾隆卻因害怕歐洲革命思想進入清朝,實施了歷史上最嚴的「閉關鎖國」。不但如此,乾隆還給出了充分的理由。
乾隆說了,我大清國地大物博,我華夏文明千年傳承,當你們歐洲人還在飲毛茹血時,我們就已經產生《論語》和《易經》了,我們憑什麼學習你們?該你們學習我們才對。
當我們解讀完日本和清朝的不同的發展思路之後,你肯定就明白清朝為什麼會失敗了。
其實,清朝是完全有能力和機會走日本一樣的發展模式的,也完全有機會成為「超級版的日本」,這是西方人最為擔心的問題,但是清朝自己卻放棄了。
如果清朝像日本那樣奮力地融入世界,憑清朝龐大的體量,打敗日本和歐洲輕而易舉,這才是西方真正所擔心的問題。但那樣以來,愛新覺羅氏還能當皇帝嗎?
看看法國、日本、英國在改革後發生了什麼?國王不是被殺頭,就是失去了本該擁有的皇權,這才是清朝寧願落後也不願意變強大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