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備受關注的《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宣言》近日正式發布,「宣言」鄭重指出:中華龍與西方文化中的龍「dragon」完全不同,應將中華龍英譯為「loong」以示區別。相關專家表示,西方國家一直將自己文化中的「暴龍」形象強加於中華龍身上,這大大歪曲和損壞了中華龍的光輝形象。 |
本報訊(記者 李國林)韓國人把首都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成了「首爾」,中國人叫了500多年的「漢城」一詞不再使用。而我們是否也可以借鑑一下韓國人的做法,為我們的中華龍更換一個新英譯名,讓西方人重新認知中華民族泱泱8000年的龍文化、龍形象。11月18日,記者從「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組委會獲悉,該論壇於上月圓滿落幕後,備受關注的《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宣言》經多日醞釀後終於正式發布,這個「蘭州宣言」發出了一個令國人產生強烈共鳴的聲音:改弦易名,大力弘揚龍文化,中華龍應有新的英譯名,讓西方人重新解讀中華龍。
《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宣言》對外宣布:「龍是先民們集合許多動物及某些天象的形貌特徵,經過漫長歲月創造出來的靈物。中國崇龍習俗已經有8000多年的歷史。龍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的象徵、中華兒女情感的紐帶。融合、團結、創新、奮進是龍文化的顯著特徵。弘揚龍文化,對於提高民族自信心、團結海內外華人、促進現代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蘭州市龍文化研究院有關專家認為,西方國家和社會一直將自己文化中的「暴龍」形象強加於中華龍身上,這大大歪曲和損壞了中華龍的光輝形象。《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宣言》鄭重指出:「中華龍與西方文化中的龍『dragon』完全不同。中華龍形象神奇,主要象徵正義與吉祥;西方的『dragon』外貌醜陋,猖狂肆虐,主要代表邪惡與禍祟。因此,應將『dragon』直譯為『獗更』,將中華龍英譯為『loong』以示區別。」
蘭州市龍文化研究院有關專家還告訴記者,就中華龍應有新英譯名一事,社會各界已有不少有識之士、社團組織正積極呼籲,並向國家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希望能夠儘早推動中華龍擁有新的英譯名。蘭州晨報
延伸閱讀:金立鑫 龍可以變得更平易近人
各國眼中的「中國龍」:美麗強壯沒必要改名(圖)
專家建議不用龍做中國形象標誌 網友反對
|
(責任編輯: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