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慄派」開張之後,總是收到身邊親朋好友的提問:
相生相剋,有沒有道理?經常這麼吃是不是會吃出毛病?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甚至因此引發過家庭矛盾,這篇肯定能幫到你!
但願你媽還沒在冰箱上貼這個
這是要讓人絕食啊
1.影響營養物質吸收?
有道理!
舉個慄子:豆漿和雞蛋不能一起吃。
理由是: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會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雞蛋的營養打折扣了。
但其實豆漿煮熟之後,胰蛋白酶抑制物早就失去活性了。
所以,只要是煮熟的豆漿,就放心和雞蛋一起吃吧;至於沒煮熟的豆漿,不論配不配雞蛋,都可能吃壞人。
製圖|柚子
不過,「兩種食物一起吃影響營養吸收」的情況,的確存在,營養學上稱為「營養素的拮抗作用」。
比如攝入過多的鐵會影響鈣的吸收;牛奶、咖啡、茶,會妨礙鐵的吸收。(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
所以不要同時吃鈣片和鐵劑;如果你在補鐵,為了更好的補鐵效果,奶製品和肉最好不要同時吃、飯前飯後2小時也避免喝茶、喝咖啡等。
營養素的拮抗作用
一句話:拮抗作用微乎其微,不必太在意,稍微注意下就好;關鍵是食物多樣,搭配均衡。
2.引起腸胃不適?
可能是菜沒洗乾淨
有時候吃了所謂的「相剋」食物,肚子的確會不舒服,所以大家就覺得,「食物相剋」真的有道理啊!
但這只是讓食物背了黑鍋啊。肚子不舒服,可能是:
1、食物不乾淨、加熱不徹底、加工方式不對。
舉個慄子:豆角
豆角含大量生物鹼,沒有徹底煮熟就吃,可能引起噁心、腹痛、等症狀。
代代相傳的食物相剋,可能是這麼來的 製圖|青菜
2、乳糖不耐受:
舉個慄子:香蕉和牛奶一起吃會拉肚子。
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不是香蕉的錯,也不是牛奶的錯。
3、腸應激症候群(IBS):
這種病很常見,任何食物都可能讓IBS患者感到腸胃不舒服,出現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
4、食物本身不好消化
舉個慄子:紅薯+雞蛋,不消化、腹痛,腸梗阻。
紅薯、韭菜、芹菜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雖然鼓勵大家多吃,但腸胃弱的人要適量。吃草還需自身硬啊。
一句話:食品安全別忘記!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讓你不舒服的食物避開就是了。
3.致病?致癌?喪命?
大多數是瞎扯,也有幾個正經的
大蔥和蜂蜜=傷眼睛
豆腐+蜂蜜=耳聾
蘿蔔+木耳=長斑、皮炎
鹹魚+啤酒=致癌
鹹魚+西紅柿=致癌
。
。
這麼下去,一鍋亂燉=死掉了?
把西紅柿拿掉,這道菜照樣貼致癌物標籤啊。
病的成因都很複雜,就算和吃的有關,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今天吃鹹魚≠明天得癌症#
不過有些病確實是「吃出來」的,比如食物過敏、胃柿石、荔枝病。
舉個慄子:柿子+紅薯/山楂/黑棗
柿子含有鞣酸,一次吃太多,就會和蛋白質、果膠、纖維素粘合,形成胃柿石,讓你肚子痛。
但只要不是未脫澀、未成熟的柿子,不吃太多,紅薯飯之後來個柿子做飯後水果,沒毛病!
製圖|柚子
4.中毒或死亡?
毒藥:當我不存在啊!
「xx和xx一起吃堪比砒霜」這樣的標題你肯定看到過。
但毒理學裡有一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中毒?哪有那麼容易!
舉個慄子:蝦和維生素C
原理是:蝦有大量「五價砷化合物」,維生素C會將它轉化為劇毒的三價砷,也就是砒霜。
聽著有板有眼,但事實是:
1、水產品中的砷結構穩定,很難和維生素c反應
2、國標中,海產品的砷含量標準0.1mg/公斤,砒霜吃100mg以上才會致命。
所以海產品吃上10公斤再來上一車VC,也很難中毒。
製圖|柚子
但有些食物吃不對,真的有可能中毒:比如沒徹底加熱的豆角、新醃的黴莧菜、操作不當的河豚等等。
一句話:兩種食物在身體裡面反應產生劇毒,不可能!但食品安全還是要時刻記在心間!
5.老中醫說的,聽不聽?
有人做了實驗!
看看這些常見組合剛剛還吃了一個梨,喝了一杯水,沒問題啊~
圖|《部分相剋食物組合的動物與人群試食研究》
蘭州大學也做了實驗,選了5組傳說會相剋的食物,讓100個健康人連續吃了一周,沒啥異常。[1]
中醫我不懂,不能亂說,但既然人人體質不同,那一概而論的「相生相剋」,好像也沒什麼意義。
還是多聽聽自己身體的訴求吧,想吃就吃,不舒服就別吃。
參考資料
[1]部分相剋食物組合的動物與人群試食研究 [D].趙金生.蘭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