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齡段的市民請注意!杭州市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正在進行...

2020-11-25 浙江在線

2020-07-20 18:30 |上城發布

  50-74周歲的杭州戶籍居民,請注意!

  杭州市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已在進行當中!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等因素的變化,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態勢。據國家癌症中心相關數據顯示,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於我國惡性腫瘤中的第3位和第5位。

  近年來,杭州市結直腸癌報告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40歲後,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也逐漸上升,2019年杭州市結直腸癌報告死亡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結直腸癌已成為威脅生命健康和引發社會負擔的重要惡性腫瘤之一。

  那麼,什麼方法能夠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菸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外,早期篩查非常重要!

  ★篩查是指運用快速簡便的實驗檢查或其他手段,從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發現那些未被識別的可疑病人。篩查能夠有效的降低結直腸癌疾病負擔。

  浙江省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

  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

  為降低我省結直腸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浙江省政府將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列為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

  杭州市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已在5月份正式啟動。

  一、篩查對象

  50-74周歲的杭州戶籍居民(1946年1月1日-1970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

  二、篩查途徑

  篩查期間,您的家庭醫生或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將與您聯繫,為您提供篩查服務。當然,您也可以主動與您家庭醫生聯繫,或向您所在轄區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諮詢相關事宜。

  三、篩查時間

  從5月份開始,到10月31日結束。

  四、工作流程

  1.籤署知情同意書

  2.接受調查評估

  使用《浙江省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風險評估問卷》,開展結直腸癌患病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納入的結直腸癌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吸菸史、體質指數(BMI)、結直腸息肉史、一級親屬結直腸癌家族史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

  3.糞便潛血試驗

  篩查對象需完成2次糞便潛血試驗檢測(採用免疫化學法),2次糞便採集需間隔7天。

  注意事項:對痔瘡出血、女性生理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牙齦出血、胃腸潰瘍等可能導致糞便潛血試驗檢測出現假陽性結果的情況,要另選時間開展糞便潛血試驗檢測。

  4.篩查結果告知

  篩查結果分為篩查陰性和篩查陽性。篩查陰性為問卷調查評估中風險或低風險且糞便潛血試驗陰性,篩查陽性為問卷調查評估高風險或糞便潛血試驗陽性。篩查結果由基層篩查機構及時告知居民。

  杭州市上城區2020年重點人群

  結直腸癌篩查初篩機構名單

  ↓↓↓

  5.結腸鏡檢查

  初篩結果為陽性的人員,根據醫生的建議,到轄區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腸鏡檢查和病理檢查,作進一步確診或排除(所需費用由檢查對象自行承擔)。專業醫生根據檢查結果作相應的規範診治。

  杭州市2020年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

  結腸鏡檢查定點醫院名單

  (點擊圖片可放大)

  6.隨訪管理

  基層社區醫生根據基本公共衛生的相關要求對篩查對象作定期隨訪,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

  往期精彩回顧

  ●上城區委舉行十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在高質量打造「重要窗口」中走在前作示範!

  ●繪就「六個新高地」發展藍圖!上城向著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勇毅前行

  ●2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近170億元!上城吹響高質量發展「衝鋒號」

  來源丨健康杭州

1595241058000

相關焦點

  • 不同人群該如何進行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看這裡
    結直腸癌如何早期篩查關注健康預防直腸癌√ 早發現 √ 早診斷 √ 早治療 √多鍛鍊—— 國家數據統計 ——據我國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 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20 歲以後,每 1~2 年進行 1 次腸鏡檢查 ;(2) 基因突變檢測陰性者,按照一般人群進行篩查。
  • 45歲,結直腸癌篩查年齡要提前了
    近日在巴塞隆納召開的第25屆歐洲胃腸病周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近年來50歲以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正在上升,結直腸癌篩查應該從45歲開始,而不是50歲。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飲食結構、工作環境及社會行為發生了巨大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迅速攀升,已成為肺癌、胃癌之後排名第三位的健康殺手。我國人口眾多,直接採用結腸鏡檢查進行人群普查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結腸鏡檢查有一定的併發症風險,因此對平均風險人群進行初篩,再針對高危人群行結腸鏡精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篩查因人因地 重點關注40 49歲人群
    應充分認識到,臨床醫師應高度重視日常工作中的結直腸癌的篩查意識,重視糞便隱血檢驗為基礎的篩查策略模式;通過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新媒體宣傳以及健康宣教,在全社會普通人群中廣泛宣傳教育,強調普及相關的結直腸癌篩查、早診理念和知識,讓普通人群變被動篩查為主動篩查,提高篩查的依從性。
  • 結直腸癌篩查:過度診斷有危害
    在我國,結直腸癌(CR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結直腸癌發病數為37.0萬例,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3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我國結直腸的發病率將會逐年提高。  開展結直腸癌篩查工作對結直腸癌前病變及早期結直腸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 鹿城開展結直腸癌免費篩查了!陽性對象將獲「500元財政補助」
    溫州網訊 近日,鹿城區對結直腸癌免費篩查工作再次加碼,針對鹿城戶籍居民推出「500元財政補助」,用於支持篩查陽性對象的結腸鏡檢查。自今年6月省級民生實事——結直腸癌免費篩查工作啟動以來,鹿城區共引導適齡老人21437人參加篩查,並動員187例陽性對象做進一步的結腸鏡檢查,檢出結腸癌和癌前病變29例,癌症和癌前病變檢出率達15.5%,超過全省平均值。
  • 中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結直腸癌早期篩查新方法
    新華社華盛頓1月4日電(記者周舟)中國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只需抽取幾毫升血液就可對結直腸癌進行早期篩查和診斷的新方法。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團隊收集了801例結直腸癌患者和1021例正常對照者血漿提取的循環腫瘤DNA(ctDNA),從中篩選出9個可用於診斷結直腸癌的甲基化標誌物,以及5個可用於預測結直腸癌預後的甲基化標誌物。  循環腫瘤DNA是腫瘤細胞釋放到循環系統中的基因組小片段,是一種特徵性的腫瘤生物標記物,就像是腫瘤細胞留下的「指紋」。
  • 出現結直腸癌症狀或篩查發現異常,還可以做哪些檢查進行診斷?
    活檢 通常,如果通過任何篩查或診斷測試發現疑似結腸直腸癌,則行結腸鏡進行活組織檢查。在活組織檢查中,醫生通過檢查鏡的特殊儀器移除一小塊組織。不太常見的是,部分結腸可能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切除以進行診斷。
  • 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爆發在即,諾輝健康獲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未來可期
    從細分的癌症種類來看,結直腸癌是富貴癌,發病數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三,為中國排名第五的癌症死因,特別是近幾年在中國發病率的快速攀升,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諾輝健康作為一家以結直腸癌篩查為起點專注於癌症早篩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如何領跑這樣一個極具前景的賽道?
  • 結腸直腸癌無創篩查的新工具_結腸直腸癌無創篩查_癌症檢測_醫脈通
    Schloss表示:「我們發現,腸道微生物的組成讓我們能夠鑑定誰有著癌前腺瘤性息肉,而誰又有著結腸直腸癌。如果我們的結果能在更大的人群中得到證實,則在糞便檢測中添加腸道微生物組分析有望帶來一種非侵入性的改良方法,來篩查結腸直腸癌。」結腸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
  • CGC 2020|李延青教授:論結直腸癌的重點篩查對象與方法
    人群篩查VS機會性篩查 人群篩查的效果如何 但是,人群篩查(社區人群)現階段大規模開展困難較大,機會性篩查(針對就醫人群進行的篩查)可望成為現階段篩查主要模式。 哪些人群應重點篩查? 據研究,「三高」患者結直腸腫瘤發病率升高。
  • 結直腸癌的體檢篩查不只是腸鏡,還有高危因素評分、糞便檢查等等
    一方面是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發病率為消化腫瘤前兩名),一方面是大家對腸鏡檢查的恐懼與牴觸,這讓人們很糾結,尤其是出現結直腸癌的相關症狀時:如便血、長期便秘或腹瀉、肚子疼,尤其是便血時,自己希望是痔瘡,但又害怕是腸癌。那麼對於結直腸癌來說還有沒有其他是體檢、篩查方法呢,當然是有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
  • 結腸直腸癌家族史的基因檢測,篩查和預防
    如果您有結直腸息肉或癌症的家族史,您自己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較高,有強陽性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的風險甚至更高。父母,兄弟和姐妹等親密(一級)親屬的癌症最值得關注,但更遠親的癌症也很重要。有2個或更多患有結直腸癌的親屬比只有一個親屬患有結腸直腸癌更令人擔憂。如果您的親屬在比普通人更年輕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那也更值得擔憂。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缺點:假陽性較高,痔瘡、肛裂、肛周溼疹、生理期等多種因素均可導致陽性結果,缺乏篩查特異性。2.  直腸指檢通過肛門指檢主要是針對直腸部分進行的檢查,是憑醫生的經驗和手感來判斷患者直腸上有沒有腫瘤。醫生手指的長度可觸及直腸中下段,所以這項檢查準確率在80%左右。
  • 20至50歲各年齡段癌症篩查應該查啥項目
    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發布了癌症早期篩查攻略,明確了從20~50歲之間各年齡段人群的腫瘤篩查建議。  各地區0~30歲組惡性腫瘤發病率均較低,3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快速增高,80歲以上組達到高峰,之後有所下降。各地區20~50歲組女性發病率均略高於男性,50歲以上人群男性發病率顯著高於女性。30歲以上年齡組發病人數快速增高,60~64歲組的發病人數最多,其後發病人數有所下降。總體而言,各地區男性、女性年齡別發病率變化趨勢相似。
  • 結直腸癌篩查(Hb+Tf)開啟聯檢+定量檢測新時代
    結直腸癌的現狀結直腸癌(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幾十年裡,由於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呈持續性升高。CRC目前已成為我國發病率前5的惡性腫瘤[1]。CRC的症狀常表現為腹痛、便血、黑便,大便習慣改變及貧血等。
  • NEJM:結直腸癌篩查,結腸鏡 PK 糞便免疫化學試驗
    NEJM:結直腸癌篩查,結腸鏡 PK 糞便免疫化學試驗
  • 探討結直腸癌一站式分子檢測應用——泛生子專場衛星會亮相第十三...
    大會期間,泛生子於10月29日舉辦"結直腸癌精準篩查與分子診療"專場衛星會,攜手大腸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結直腸癌遺傳篩查與精準醫療的最新進展、基因檢測在結直腸癌預防與診療領域中的應用。  精準檢測先行 推動結直腸癌一站式精準診療發展結直腸癌是人類主要惡性腫瘤之一,且在國內其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這與早期腸癌確診率不高有關。
  • 有慢性闌尾炎竟是大腸癌高危人群?專家:消化道腫瘤早篩查可預防
    早期消化道腫瘤診斷的最好辦法就是胃腸鏡檢查,專家建議市民應多關注胃腸健康,將胃腸鏡檢查納入體檢項目,40歲以上的人群應進行例行檢查,通過早篩將消化道腫瘤扼殺在搖籃中。據介紹,我國消化道腫瘤呈現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特點,食管癌、胃癌及大腸癌死亡率居所有惡性腫瘤前五位。由於消化道腫瘤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發現不適就診往往已是中晚期。
  • 各年齡階段應該進行何種體檢和篩查?根據自己的年齡對一對
    雖然目前,關於此年齡段的人群是否需要每年例行健康體檢,存在非常大的爭議,但是做好該年齡段人群的健康維護仍對個人、家庭及社會至關重要。由於現有的醫學指南很多,本文僅以美國最權威的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制定的指南為準。
  • 結腸鏡檢查正常,結直腸癌的長期風險如何?
    現行指南建議在結腸鏡檢查結果正常(陰性結腸鏡檢查結果)後,間隔10年重新進行篩查,但支持該建議的證據有限,證據質量為「適度」。為了評估正常結腸鏡檢查後結直腸癌及其相關死亡的長期風險,該研究在大型社區環境中,對結腸鏡檢查結果陰性的個體與未篩查的個體進行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