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 成像技術預測癌症藥物耐受性

2021-01-13 生物谷

然而,所有組織的生長與維持都需要「能量」,我們的細胞分解葡萄糖和其他糖類以產生丙酮酸,然後將其轉化為乳酸。這對於產生能量很重要。

腫瘤的代謝與健康細胞不同,通常會產生更多的乳酸。該代謝途徑受到稱為FOXM1的蛋白質的影響,該蛋白質控制將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代謝酶的產生。 FOXM1還控制許多其他與細胞生長和增殖有關的蛋白質的產生。

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約有70%是一種​​稱為雌激素受體(ER)陽性的類型。在許多ER陽性乳腺癌病例中,一種稱為PI3Ka的酶被激活。這導致了FOXM1的豐度,使癌細胞無法控制地生長,這是腫瘤細胞的特徵。

目前正在乳腺癌患者中測試抑制PI3Ka的藥物。這類藥物應能夠減少FOXM1的量並檢查腫瘤的生長。但是,患者的腫瘤可能對PI3Ka抑制劑具有先天性抵抗力,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獲得抵抗力,從而使藥物的療效越來越差。

CRUK劍橋研究所的第一作者Susana Ros博士說:「由於癌症治療的進步,我們的藥物變得越來越具有針對性,但並不是所有的藥物都能在每種情況下都起作用-有些腫瘤對特定藥物有抵抗力。我們需要的是生物標記物,可以告訴我們藥物是否有效。」

研究人員從患者身上獲取了乳腺癌細胞,並在小鼠的「化身」中進行了生長,以使他們能夠詳細研究腫瘤。他們發現,在對PI3Ka抑制劑具有抗性的腫瘤中,癌細胞繼續產生FOXM1,這意味著該分子可以用作ER陽性乳腺癌患者耐藥性的生物標記。

檢查腫瘤是否繼續產生FOXM1,從而檢查PI3Ka抑制劑是否仍在起作用,通常需要進行侵入性組織活檢。但是,研究人員已經使用了一種新的成像技術來實時,無創地對其進行監視。

團隊開發和使用的技術稱為超極化。首先,研究小組生產了一種特殊的丙酮酸,其碳原子比正常的碳原子重(它們帶有一個額外的中子,因此被稱為碳13分子)。然後,研究人員通過將碳13丙酮酸鹽冷卻至比絕對零溫度高(-272°C)約1度,並將其暴露於極強的磁場和微波輻射中,使其「超極化」或磁化。然後將冷凍的材料解凍並溶解在可注射溶液中。

給患者注射溶液,然後接受常規MRI掃描。超極化碳13丙酮酸分子的信號強度比正常丙酮酸的信號強度強10,000倍,使這些分子在掃描時可見。研究人員可以使用該掃描來查看丙酮酸被轉化為乳酸的速度—只有持續存在FOXM1才能使這種情況發生,這表明這些藥物無法正常工作。

羅斯博士補充說:「通過在乳腺癌模型中使用這種新的成像技術,我們已經能夠檢測到生物標誌物FOXM1的存在,以尋找替代物,即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速度。」(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Imaging technique could replace tissue biopsies in assessing 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
原始出處:

Susana Ros et al,

Metabolic Imaging Detects Resistance to PI3Kα Inhibition Mediated by Persistent FOXM1 Expression in ER+ Breast Cancer

,

Cancer Cell

(2020). DOI: 10.1016/j.ccell.2020.08.016

相關焦點

  • Cancer Cell:超級小鼠用於癌症研究
    2013年7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肯塔基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六年前開發出的"超級小鼠"已經應用於多種癌症疾病的研究中,為癌症治療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第二大殺手。即使經過治療也會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在十年內復發,而三陰乳腺癌的復發率尤其的高。治療該病的難度很大引起該癌細胞會對標準治療手段漸漸的產生抗性。本研究發現經歷過乳腺癌復發病人體內的Par-4蛋白水平減少。Par-4下調使得癌細胞能夠生存並增殖。相反,高水平Par-4的癌細胞經過治療後會因凋亡而減少。該新發現有望能夠預測哪些病人復發率會高。
  • 胚胎滯育樣適應使腫瘤獲得治療耐受性
    胚胎滯育樣適應使腫瘤獲得治療耐受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18:23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Constantine S.
  • 新型癌症成像技術助力癌症研究突破性進展
    ,並且更加容易幫助尋找最具潛力的癌症新藥並將新藥推向臨床試驗;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們就走在了這一領域的前沿,他們將先進的成像技術應用到了癌症藥物的研發初期,結果顯示這些成像技術有助於剔出效果不佳的候選藥物,提高這個過程的成功率。
  • 一種用於器官組織疤痕的藥物或有望改善癌症免疫療法的成功率!
    GKT137831 (Setanaxib)的藥物或能打破促進腫瘤對免疫療法藥物耐藥的「屏障」,藥物GKT137831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用於治療器官纖維化;免疫療法的原理就是利用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能力來抵禦癌症,其成功與否依賴於殺傷性淋巴細胞是否會滲透入腫瘤來抵禦癌變細胞;然而很多患者並沒有反應,通常是因為殺傷性淋巴細胞會被腫瘤的邊緣所阻擋,從而就會抑制淋巴細胞對腫瘤的攻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 Cancer Cell:新抑制劑幫助恢復p53腫瘤抑制因子功能治癌症
    ,ReACp53或可用於此類癌症的治療  最近,來自美國UCLA的科學家們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設計了一種多肽能夠阻止腫瘤抑制因子p53在癌細胞內的異常聚集,從而恢復p53的功能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 ACS Chem Biol: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新型靶向性藥物 徹底根治癌症不是...
    圖片來源:www.phys.org2016年1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ACS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癌症研究者和藥物製造商們往往或許會迅速忽略掉一系列對靶向特殊細胞蛋白的調查研究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 維生素A治療結腸癌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結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一個重要癌症類型,同時也是經常對治療方法產生抵抗的一種癌症類型。結腸癌發生治療抵抗的原因有很多,而癌症幹細胞的存在是引起癌症復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治療方法通常不是特別有效。 最近來自EPFL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條重要信號通路或可用於對抗結腸癌復發情況。通過維生素A類化合物治療,將癌症幹細胞內一個被關閉的基因重新激活可以幫助清除癌症幹細胞並防止發生復發和轉移。
  • 【經典回顧】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Bissell: Context Matters"http://www.cell.com/trends/cancer/abstract/S2405-8033(15)00020-54.表觀遺傳學在癌症中發揮作用嗎?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組織幹細胞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維持和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同樣具有壽命長的特性,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組織幹細胞很容易變成癌症的起源。研究人員指出,鑑定癌症發生的細胞起源,特別是對結腸癌來說,對於理解癌症如何發生以及開發靶向治療藥物具有關鍵作用。
  • Nature子刊:非編碼RNA癌症藥物基因組圖譜新突破
    predictive pairs)並繪製出了lncRNA癌症藥物基因組圖譜。此外,研究人員對與不同機制多種藥物的藥敏都高度相關的lncRNA也進行了進一步分析,他們推測這些lncRNA可能與藥物本身在細胞中的代謝有潛在關聯。研發藥物的成本一直居高臨下,因此,人們一直以來都希望通過成本更低、耗時更短的細胞系藥敏篩選來建立預測模型,能夠在藥物進入臨床實驗前預測癌症病人對藥物的藥敏性。
  • Cell Reports:腫瘤抵抗p53激活藥物治療的機制
    2013年5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當p53基因打開時,p53基因關閉癌症。然而,當提高p53的現有藥物治療腫瘤時,只有少數腫瘤細胞死亡,其餘會對其產生抗拒。近日,在Cell Reports雜誌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p53​​的重新激活使得腫瘤蛋白p21比蛋白質PUMA多,PUMA比p21更多的話腫瘤死亡。
  • J Mol Cell Biol:徐鷹等發現低氧可以驅動癌症生長
    過去的研究將細胞內低氧水平看作癌症發展的促進因素之一,但並不是腫瘤生長的驅動因素。徐教授說,隨機的基因突變單獨無法解釋全球癌症的高發病率。他又說,將數學和計算機知識應用於生物學而形成的生物信息學使研究人員可以從一種新的角度看待癌症。基因突變可能使癌細胞在競爭中優於健康細胞,但這樣的話新生癌細胞生長的模式就不需要癌變前兆的出現,如原癌基因突增等常見的不良變化。
  • Cancer Research:轉錄組分析發現可診斷多種癌症的泛標記物
    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許多基因都會發生突變並出現功能紊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或可作為癌症的診斷標記或靶向治療得到進一步開發,幫助癌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 癌細胞對療法產生耐受性分子機制 可能幫助開發新型抗癌療法
    大約在10年前,很多癌症研究人員主要聚焦於研究癌細胞的突變以及如何關閉這些突變,而這種專注以治療的形式得到了回報,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療法能從本質上關閉大約在一半皮膚癌中發生突變並調節腫瘤細胞生長的基因的表達,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昂貴且艱苦的療法也有其局限性,僅有一半的癌症患者機體的腫瘤會消失1個月至1年時間,而存活下來的癌細胞則會促進癌症患者疾病復發,這種細胞對藥物會產生一定的耐受性。
  • 染色體碎裂促進癌症中基因擴增的進化
    縱向分析顯示,通過另外幾輪染色體碎裂,ecDNA的結構進化進一步提高了藥物耐受性。原位Hi-C測序表明,ecDNA優先束縛在染色體末端附近,當存在DNA損傷時它們會重新整合。最初在低水平藥物選擇下形成的染色體內擴增經歷了連續的斷裂-融合-橋接循環,從而產生了長度超過100兆鹼基的擴增子,並被夾在間期橋接中,然後碎裂,從而產生了微核,其微囊化的ecDNA是染色質碎裂的底物。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如果這種假說正確的話,這個設想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病人在接受抗癌藥物治療後在幾乎完全痊癒的情況下還會復發。這種觀點同時為科學家們指出了一種全新的開發抗癌藥物的方法:選擇那些能夠殺死癌症幹細胞的藥物,而不是目前使用的殺死癌細胞或縮小腫塊的藥物。
  • Science:開發出在單細胞解析度下揭示癌細胞藥物反應的新技術...
    2019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高通量化學篩選通常用於嘗試發現新的癌症藥物,以及許多其他生物醫學應用中。目前,此類的大多數篩選要麼提供粗略的讀出值,比如細胞存活率、細胞增殖或細胞形狀變化,要麼僅提供特定的分子發現,比如測試一種特定的酶是否受到阻斷。
  • Breast Cancer Res:開發出針對乳腺癌特殊調節程序的新型預測技術
    2015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達特茅斯Norris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Chao Cheng表示,通過在乳腺癌中觀察調節子下遊基因的表達水平,我們就可以鑑別出E2F4的基因特性,其可以幫助預測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該研究或為開發治療女性乳腺癌的個體化療法提供希望。
  • Cell:幹細胞分裂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
    Zhu說,「這種方法排除了對致癌物的需要,將它們從癌症方程式中移除,從而允許我們測試幹細胞的再生能力是否影響癌症風險。」最後,研究人員發現僅在活躍分裂的細胞中發生的突變會導致癌症產生。但是,他們也發現組織損傷「能夠『喚醒』休眠的幹細胞,讓它們發生分裂,從而極大地增加癌症風險。
  • 科學家成功追蹤癌症的表觀遺傳學進化機制
    研究者Dan Landau教授說道,利用表觀遺傳學信息我們就能夠以較高的解析度追蹤這些癌細胞的譜系和癌細胞群的進化,這種方法此前在人類樣本中無法進行;同時這類分析還能夠幫助研究人員闡明不同癌症如何適應不同挑戰,比如藥物療法等,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研究者利用新技術繪製出了6名健康個體機體中800多個正常B細胞及12個CLL患者機體中超過1800個癌變細胞的表觀遺傳學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