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遊戲!美豬萊克多巴胺含量標準有貓膩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數字遊戲!美豬萊克多巴胺含量標準有貓膩

2020年09月07日 13: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數字遊戲!民進黨宣布美豬萊克多巴胺含量標準有貓膩。(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9月7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衛生事務主管部門5日公布美豬萊克多巴胺的含量標準。不過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羅智強6日在臉譜網批評,萊克多巴胺國際標準都用ppb為單位,但臺灣竟然用ppm為單位,質疑臺衛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居然連瘦肉精含量也要用數字欺騙大眾,到底心裡有沒有臺灣民眾?

  羅智強表示,1ppm等於1000ppb,0.01ppm看似與10ppb相等,但因為測量有「四捨五入」的問題,就算測到是0.014ppm,也會視為0.01ppm,也就是說,臺灣的美豬瘦肉精標準實際上是最高14ppb,比國際標準超標40%。他表示,一騙再騙、就是民進黨。(中國臺灣網 張玲)

[責任編輯:張玲]

相關焦點

  • 討論:如何利用多巴胺的功能來刺激學生求知慾?
    那我們先來看看多巴胺是什麼東東吧。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調控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生理功能。多巴胺系統調節障礙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Tourette症候群,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候群和垂體腫瘤的發生等。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
  • 多巴胺低會引起什麼問題?如何科學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豐富的神經遞質,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並且與腦動機和回報複雜系統存在一定聯繫。大腦中多巴胺水平失去平衡可以導致一系列症狀和問題,如帕金森氏症和多動症等。在中樞神經系統領域,多巴胺幫助身體保持正常功能。
  • 專家:玩遊戲分泌多巴胺 類似吸毒
    Ramin就讀大學時曾經研究過化學物質和上癮行為之間的聯繫,而當他進入遊戲行業工作至今後,他認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同樣也是著名的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當他們在遊戲中升級時,和嘗到美食,進行戀愛,乃至酗酒吸毒等成癮活動時的感受一樣。
  • 激活運動多巴胺 點燃成都新魅力 「多巴胺重啟地球」成都站活動隆重開啟
    多巴胺,一種神經傳遞物質,是運動活力的代名詞。盛夏之時,一股象徵著青春律動的「多巴胺」旋風降臨蓉城,激蕩起「運動+文旅」的暑期狂潮。該站活動將聯動寬窄巷子、江灘公園、西嶺雪山、平樂古鎮、五鳳溪古鎮等幾個各具特色的文旅地標,通過打卡互動、掃碼遊戲等方式共創金氏世界紀錄。
  • 仁濟醫院團隊揭秘遊戲成癮機制:"多巴胺"得背鍋
    原標題:孩子為何遊戲成癮?這個鍋得「多巴胺」背!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網路遊戲成癮引發的個體及社會問題,究竟有沒有病理學原因?  「異樣」獎賞後果嚴重  周灩說,在我們的大腦裡,存在著一個隨時隨地想要犒賞自己的勤奮的小人兒,他最愛的事情就是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越多,他越興奮,大腦裡亢奮的信號因此迅速傳遞和蔓延,多巴胺是我們興奮和歡愉的情緒源泉,它的分泌有著自己的一套精密設計過的原則,這套原則對我們起著正向誘導作用,促使我們去學習、進步、適應環境。
  • 實體經濟學家:玩遊戲分泌多巴胺 類似酗酒吸毒
    [摘要]當人們克服了挑戰後,多巴胺就會被釋放。當遊戲沒通關的機會越大,玩家通關後獲得的興奮感就越強烈。這跟人類通過實踐和學習獲得的興奮感一樣。本文是Ramin Shokrizade10月25日《遊戲神經經濟學如何改變遊戲產業》的部分摘要。
  • 《自然》:美科學家揭示多巴胺在成癮中作用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多巴胺「滿足感」是元兇,要學會打破執念
    而許多遊戲上癮者在被觀察和檢查之後發現他們體內的多巴胺D2受體明顯比常人更低,許多人想「偷」來更直接、更多的興奮感,就會去做像吸毒賭博這樣的事情。多巴胺與多巴胺d2受體對孩子遊戲成癮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所以說,孩子遊戲成癮這與人體大腦內的兩大化學物質有很大聯繫。
  • 多巴胺 能讓人「上癮」的藥
    多巴胺來源於酪氨酸,酪氨酸來源於蛋白質,在我們吃的每一口肉、喝的每一口奶中都富含這種胺基酸。人體在必要的時候就會催化酪氨酸產生多巴胺,生成的多巴胺作用時間很短,然後在酶的作用下變成腎上腺素。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它既存在於外周人體中,也存在於大腦中,它們互不相通。
  • 多巴胺讓我們迷上了科技?
    在太陽報上刊出了一則標題,引述一項研究顯示多巴胺在眼眶額葉皮層釋放 - 「當古柯鹼成癮者被證明是一袋A級藥物時,該部分被激活 - 」參與者被展示了他們最喜歡的食物的照片儘管如此,多巴胺通常比矽谷更名不副實,它被譽為讓應用程式,遊戲或社交平臺「粘性」的秘密武器 - 投資者稱「潛在盈利」。
  • 外媒:如何緩解數字成癮?「多巴胺戒斷」漸成流行趨勢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外媒稱,「多巴胺戒斷」是一場有助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運動,能夠幫我們緩解「數字成癮」。創新部門也不乏鼓勵節制使用其產品的企業。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月9日報導,經過數年不受控制的數字服務消費後,「數字衛生」在當今社會開始日益受到重視。人們對高科技產品越來越依賴,注意力也越來越渙散,集中精力思考有時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這種現狀下,一種新的趨勢開始出現,恰恰也是始於大眾消費技術的搖籃——矽谷。
  • 多巴胺是如何讓我們對技術上癮的?
    報紙援引的一項研究表明,多巴胺會在眼眶額葉皮層釋放——「當向古柯鹼成癮者展示一袋A類毒品時,相同的地方就會被激活」——這裡指的是受試者看到自己喜歡的食物的照片時被激活的區域。儘管如此,沒有一個地方像矽谷一樣對多巴胺攀權附貴,在這裡,多巴胺被譽為讓app、遊戲或社交平臺「黏性十足」(在投資者眼裡,這是「有可能獲利」的潛臺詞) 的秘密配方。
  • 「多巴胺重啟地球」成都站活動隆重開啟
    多巴胺,一種神經傳遞物質,是運動活力的代名詞。盛夏之時,一股象徵著青春律動的「多巴胺」旋風降臨蓉城,激蕩起「運動+文旅」的暑期狂潮。  該站活動將聯動寬窄巷子、江灘公園、西嶺雪山、平樂古鎮、五鳳溪古鎮等幾個各具特色的文旅地標,通過打卡互動、掃碼遊戲等方式共創金氏世界紀錄。同時,成都文旅集團與迪卡儂共同打造的城市聯名產品也將華麗登場,而後續的「GOGO OUTING——多巴胺文旅運動」更耐人尋味,精彩紛呈,這種「運動+文旅」的形式將點燃後疫情時代文旅消費的一把火,為公眾送上「成都人的安逸生活」。
  • 神經遞質多巴胺降低會有哪些影響?如何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說起多巴胺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但是說起抑鬱症相信大家是知道的,抑鬱症的出現多數是因為多巴胺的缺失,多巴胺是有腦內分泌出來的,它是一種神經遞質,它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 控制你的大腦,先了解下什麼是多巴胺
    你可以玩遊戲或刷微博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不打斷你的注意力。但是花半個小時時間去學習呢?這可能對你來說很難,或者花一個小時在你的副業上,這是難上加難,即使你知道學習、鍛鍊、創業或其他同樣高效的事情從長遠看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好處,但你還是更喜歡看電視、玩電子遊戲和瀏覽社交媒體,顯然簡單的活動不需要太多努力。但為什麼有些人對學習、鍛鍊或搞副業很有幹勁呢?
  • 一語道破:玩遊戲和吸毒實質上沒差別|一語道破|多巴胺|索尼|微軟|...
    但在遊戲諮詢師Ramin Shokrizade看來,這種分法不科學,更不準確,他提出了一種名為「多巴胺驅動設計法」的新理論,並建議開發者將遊戲玩家分為「高劑量」、「中等劑量」和「低劑量」三種類型。Ramin就讀大學時曾經研究過化學物質和上癮行為之間的聯繫,而當他進入遊戲行業工作至今後,他認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同樣也是著名的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當他們在遊戲中升級時,和嘗到美食,進行戀愛,乃至酗酒吸毒等成癮活動時的感受一樣。
  • 「快樂因子」多巴胺,有哪些最新研究?
    「快樂因子」多巴胺,有哪些最新研究?近年來,科學家們對多巴胺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來解析多巴胺的奧秘,與大家一起學習!這些細胞所釋放多巴胺的量會通過告訴我們未來有多好的獎賞來影響我們決定。例如,當你聞到烤蛋糕的香氣時,多巴胺釋放的量比你聞到剩菜的氣味時多。但是等待會改變多巴胺的釋放嗎?最近,一項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生物學助理教授Matthew Wanat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的新研究展示了大腦中的多巴胺細胞如何標記時間的流逝。
  • 華少「愛情多巴胺「理論引熱議:多巴胺到底是福還是禍?
    而在原始社會的生存條件下,對於男性來說,與異性交配的機會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女性的身體對男性來說,有很大吸引力。哪怕僅僅是看到,都會帶來大量多巴胺的刺激,因為如果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女性的裸體,一般來說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交配機會。
  • 《祖先人類史詩》多巴胺怎麼恢復 多巴胺恢復技巧
    導 讀 祖先人類史詩多巴胺怎麼恢復?
  • 什麼是多巴胺,它與「先知」和「後知」有什麼關係?
    人們容易迷戀使之快樂或興奮的事物,因此,人們對一些事物上癮也主要是由於多巴胺。所以,人們覺得快樂主要是多巴胺傳遞亢奮和歡愉的信息的結果。那麼,多巴胺與「先知」和「後知」有什麼關係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內容是訓練猴子看屏幕以換取它們想要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