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出發,員工究竟想從公司得到什麼

2021-01-07 和訊網

  人是企業的根本,企業的發展依靠各類的人力資源。企業為了留人推出了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方法,使員工在一段時間後獲得大的利益。這些激勵如何留住員工,給員工帶來了什麼,員工自身又想從公司得到什麼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出發,基層員工需要滿足生理需求也就是薪酬。但人都有物質欲望,得到了基礎薪酬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後,就開始追求更多的薪酬和更高的的生活品質。於是激勵機制使獎勵不再是可預見的確定數字從而帶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比如華為的全員持股,員工為了滿足最大的生理需求而努力達到考核目標得到豐厚的回報。08年實行飽和配股制使手中持股數量巨大的華為老員工們配股受到了限制,有利於激勵華為公司新員工, 公司也因此在08年經濟危機下淨利潤依然有所增長。

  華為公司近10年收入、利潤情況

  (2008-2018年)

  在滿足生理需求的層次後,人開始關注安全需求。員工的安全感來自於公開透明的制度,沒有人希望今天還好好的工作著,第二天就被通知走人卻不知道原因。華為是一個透明機制的案例,它有明確的末位淘汰制度,考核績效目標由員工和上級主管確認設定並由主管打分,主管有自己的績效考核因此主觀打分也相對公平。

  華為的績效考核流程圖

  第三層是社交需求。在企業中體現為員工和同事、上級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公司的歸屬感。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會提高員工的離職率。特別是對於95後沒有經濟壓力的年輕人,他們更在意工作的愉快程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在對手公司給予員工更大利益時起到挽留作用,但對於沒有歸屬感的員工來說利益在多數情況下會戰勝情感。何況對於一般人來說,他們更能感受到當下可得的利益而不是未來比如期權的收益。員工沒有歸屬感就不會把公司當作自己的一部分,那麼他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公司的更好發展。歸屬感來自於存在感,存在感是尊重、權利和地位。眾所周知的華為的奮鬥者協議,它只針對一定級別的員工,籤署協議的員工意味著較高的地位等級,因此協議推出提升了員工的歸屬感。協議中員工自願放棄帶薪假和加班費把一切奉獻給公司,從而獲得公司的股票是對於公司的信任和看好。

  華為的員工持股計劃

  第四層尊重需求。內部尊重來自於自我能力的展現,外部尊重來自於公開的信息和上級賦予的權利。員工成長到一定階段後更多的需要得到自我滿足感而對薪酬的重視度會降低。這也是為什麼華為的高薪留不住高級人才。從華為心聲社區官網上發布了一份任正非籤發的內部郵件數據看,華為博士類員工近5年累計平均離職率為21.8%,入職時間越長累計離職率越高,郵件中提到華為2014年入職的博士經過4年,離職率高達43%。接受訪談的82名離職博士中56人反映離職的主要原因在直系領導能力無法給自身帶來提點、自有優勢受限無法發揮、於崗位與個人技能不匹配,隨機分派崗位卻很難轉崗學而無法致用。這是沒有滿足尊重與自我實現需求造成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一層就是自我實現需求。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達到所謂的高峰體驗。這個層次的人把企業當作事業,通過事業實現自我而不是把它當作賺錢的工具。因此員工想從公司得到什麼會隨著自身所得到的改變而變化,公司滿足員工需求需要考慮到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人的不同生理心理需求。所有的需求滿足、激勵設計與制度都離不開公司文化。培養成熟的公司文化才是公司長遠發展的根本。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榮正諮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員工管理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成了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現代項目管理在激勵方面的理論基礎主要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X理論和Y理論、期望理論。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理論 #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馬斯洛其人和需求層次理論中包含的五種基本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點擊這裡回顧)在這一篇文章中,小編將著重介紹這五種需求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此產生的需求滿足理論(作為層次理論的現實應用部分)。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3.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如何激勵員工(附華為員工激勵地圖)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有五個方面的需求:(1)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2)安全上的需要。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而且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都有一小段屬於它的回憶——在我們初入職場的時候,總有個人高談闊論;可我們就是記不清這個人叫甚名誰,正如我們只知道有一個叫做馬斯洛的人提出了一個有關需求的理論,但具體理論是什麼?有什麼用?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卻知之甚少。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需求層次理論好比《西遊記》中的師徒五人,豬八戒是典型的生理需求,簡單、直接且快樂,道德感和理想化不足;沙僧是典型的安全需求,追求穩定和秩序化,沒有什麼太大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小白龍是社會歸屬需求,之前是因為犯錯了被流放,需要重新得到主流群體的認可;唐僧則是為了榮譽,是為了被尊重和需要,而不畏艱辛、求取真經;孫悟空則是為了重獲自由和放飛自我,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對生理、安全、社會和被尊重的需求不成問題。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想提升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家長可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解決根源
    孩子做作業效率低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做作業的效率呢?家長可以用馬斯洛需求層次原理來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01孩子拖延的表現有哪些? 03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一個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五種。 人的自我實現便是以從低到高一步步慢慢來的。那麼孩子到了哪一層會自覺開始高效率學習呢?在最後一層。
  • 獎勵性薪酬計劃的5種激勵理論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生產效率,泰勒最先提出,用獎金來激勵員工。這種激勵方式,慢慢地發展為如今的績效,績效和薪酬的結合,如今得到了非常普遍的運用。但這種獎勵性薪酬機制到底有沒有對員工產生很大的激勵作用,眾說不一。據統計,只有83%的公司認為這種獎勵計劃僅僅取得了一點點成效。
  • 馬斯洛需求理論能否讓你深度了解自己?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關於需要結構的理論,傳播較廣。①五種需要是最基本的,與生俱來的,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並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②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的關係:馬斯洛認為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大,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 從時尚和馬斯洛需求理論出發,看 Facebook 對社會的控制
    著名分析師Benedict Evans近日在其博客上發表了一篇相關的文章,從時尚與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角度出發,對Facebook對社會的控制進行了討論。文章由36氪編譯。下圖是1947年Christian Dior設計的「新造型」。這是一種非常有意識的轉變,遠離戰爭的限制並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你的外觀和生活方式。戰爭時期,婦女的服裝呈現出的特徵為:狹窄的側面、有限的布料等等。
  • 談談馬斯洛需求理論形成過程以及歸類
    我們做產品在分析用戶需求時候,需要將用戶需求分類或分層,在學術上形成依賴關係,確保需求的可靠性和科學性。按照第一性原理,我們在此要確保我們的依賴條件是準確的、真實的,那此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滿足第一性原理的條件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依賴的第一性原理又是什麼?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
    封面圖片:Abraham Maslow(1908-1970),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比如說,中國春秋時代的政治家管仲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具體到企業管理實踐中,管理者的一個慣常認識就是,對員工最好的激勵手段,除了加薪就是升職,其它手段大多起到一個輔助性作用。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源:http://www.cdboai.com)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定就是對的嗎?
  • 每周一學 |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 你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誤解有多深!
    人們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存在很多誤解。首先,馬斯洛從未提出過「金字塔」模型,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吧?或許你常在Facebook上看到這類圖解或在心理學導論和管理學課堂上見識過「馬斯洛金字塔」頂端是「自我實現」 ,其他需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然而搜遍馬斯洛的著作,他從來沒有將「金字塔」用作這一理論模型。
  •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中興通訊M-ICT戰略
    8月21日,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在致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中,發出「重塑酷公司」的倡議。其中最核心的觀點是提出——ICT(信息通信)行業正迎來M-ICT時代——M-ICT戰略將成為未來30年中興通訊的企業新戰略。實際上,以「需求定義」的M-ICT戰略,與經典社會學理論——馬斯洛需求理論是高度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