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乳腺癌患者中FOXA1突變的功能

2020-11-30 科學網

研究揭示乳腺癌患者中FOXA1突變的功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20:15:15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aurizio Scaltriti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Eneda Toska小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發現乳腺癌患者中FOXA1突變導致了不同染色質構象並影響對治療的反應。 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020年9月3日的《癌細胞》上。

使用臨床基因組隊列以及乳腺癌模型,研究人員發現FOXA1突變與對芳香化酶抑制劑反應較低相關。從機制上講,Wing2突變在雌激素刺激下導致ER位點染色質結合增加,並且在不影響染色質可及性的情況下增強了雌激素受體(ER)介導的轉錄。相比之下,SY242CS可導致新特徵的產生,包括賦予其打開不同染色質區域的能力並激活可變的順反組和轉錄組。

結構建模顯示SY242CS導致構象變化,該構象變化介導與非典型DNA結構域的穩定結合。綜上所述,該研究結果提供了對FOXA1突變如何幹擾其功能以促進癌症進展和對治療反應的見解。

研究人員介紹,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突變是ER+乳腺癌的標誌。在約5000名乳腺癌患者中檢測FOXA1發現了Wing2區的幾個熱點突變,以及位於第三條β鏈的乳腺癌特異性突變SY242CS。

附:英文原文

Title: FOXA1 Mutations Reveal Distinct Chromatin Profiles and Influence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Breast Cancer

Author: Amaia Arruabarrena-Aristorena, Jesper L.V. Maag, Srushti Kittane, Yanyan Cai, Wouter R. Karthaus, Erik Ladewig, Jane Park, Srinivasaraghavan Kannan, Lorenzo Ferrando, Emiliano Cocco, Sik Y. Ho, Daisylyn S. Tan, Mirna Sallaku, Fan Wu, Barbara Acevedo, Pier Selenica, Dara S. Ross, Matthew Witkin, Charles L. Sawyers, Jorge S. Reis-Filho, Chandra S. Verma, Ralf Jauch, Richard Koche, José Baselga, Pedram Razavi, Eneda Toska, Maurizio Scaltriti

Issue&Volume: 2020-09-03

Abstract: Mutations in the pioneer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A1 are a hallmark of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 breast cancers. Examining FOXA1 in ~5,00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dentifies several hotspot mutations in the Wing2region and a breast cancer-specific mutation SY242CS, located in the third β strand.Using a clinico-genomically curated cohort, together with breast cancer models, wefind that FOXA1 mutations associate with a lower response to aromatase inhibitors. Mechanistically,Wing2 mutations display increased chromatin binding at ER loci upon estrogen stimulation,and an enhanced ER-mediated transcription without changes in chromatin accessibility.In contrast, SY242CS shows neomorphic properties that include the ability to opendistinct chromatin regions and activate an alternative cistrome and transcriptome.Structural modeling predicts that SY242CS confers a conformational change that mediatesstable binding to a non-canonical DNA motif.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into how FOXA1 mutations perturb its function to dictate cancer progression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DOI: 10.1016/j.ccell.2020.08.003

Source: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0)30414-1

相關焦點

  • JCI:研究揭示年輕人體內的乳腺癌致癌基因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知道人類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變可能導致癌症的發展,對於卵巢癌和乳腺癌尤其如此。最近,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們發現了RBBP8基因,並將其確定為年輕的女性中乳腺癌發展的關鍵遺傳風險因素。
  • 「乳腺癌」P53基因突變導致亞裔乳腺癌患者預後不佳
    2020 年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 科學家在中國人群中發現新型的乳腺癌遺傳突變
    攜帶BRCA1和BRCA2遺傳突變的個體往往是高風險的乳腺癌發病個體,但這些突變通常僅出現在10%至15%的遺傳性乳腺癌中,目前還有許多其它許多突變需要被研究闡明。在3月10日舉辦的歐洲乳腺癌會議上,研究者Ava Kwong就描述了和中國少數民族人群高風險乳腺癌相關的遺傳突變。
  • 科學家們揭示惡性乳腺癌患者體內腫瘤的進化時間軸
    最近一項由來自猶他大學HCI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腫瘤能夠隨著時間發生進化,這一過程或許會導致癌症變得對癌症更加耐受進一步,該研究發現這些進化的特徵存在於多種乳腺癌亞型中,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傳統的收集腫瘤樣本的方法不僅創傷大而且昂貴,因此難以頻繁取樣。這直接導致了難以對腫瘤的時序性變化進行較為清楚的追蹤,也難以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對此,研究者們希望找到乳腺癌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耐受的原因。
  • BRCA突變類型及位點影響乳腺癌、卵巢癌風險
    特別有害的突變是無義突變,當無義突變介導的衰變未能破壞局部轉錄時,可使其產生過早的終止密碼子,會導致有毒的部分蛋白質的合成。錯義突變是這基因非常罕見的突變方式。研究人員使用的數據來自多國協作BRCA修飾基因組研究計劃(CIMBA),該研究根據突變類型、功能、其相關的位點,評估了癌症風險。首要研究終點是明確了乳腺癌或卵巢癌的診斷。
  • 研究發現近全部乳腺癌相關基因突變
    乳腺癌是女性罹患最多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138萬新增病例,同時有45.8萬人因乳腺癌死亡。由英國桑格研究所主導,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560例乳腺癌患者的全部基因組信息,並從中發現93個可能與腫瘤相關的基因突變,其中的一部分已經由此前研究發現。
  • PNAS:隱藏於HER2陰性乳腺癌中的HER2突變
    據近期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文章稱,並非所有的HER2基因都會造成癌細胞的增殖與擴散,因此這種突變也不能用來預測HER2靶向藥物是否能夠產生緩解。大約5%的乳腺癌患者攜帶HER2錯義突變,錯義突變一般發生於無HER2基因擴增的情況下。
  •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上海專家多項成果攻堅...
    基因突變圖譜是乳腺癌精準治療最基礎 「參考索引」。邵志敏教授團隊提出設想,能否從基因層面分析,揭示國人乳腺癌的獨有特徵,為探索適合國人的乳腺癌精準診療方案提供參考?既往我國乳腺癌治療所參考的圖譜均為西方國家數據,國人大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尚處於「空白」。
  • 遺傳性乳腺癌,源於這一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在乳腺癌患者中,20%~25%具有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一級及二級親屬至少有2個及以上患有原發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稱之為家族性乳腺癌,其中55%~60%屬於遺傳性乳腺癌,其佔乳腺癌總體的5%~ 10%。
  • 海外就醫:科學家研究發現有關男性乳腺癌的三種新的基因突變
    乳房、遺傳、女性,很少會聽說男性和乳腺癌掛鈎的,但乳腺癌還真不是女性的專利,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了解下男性乳腺癌。據國內大型海外就醫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在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關於男性乳腺癌的遺傳學研究中,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三種會增加男性乳腺癌風險的基因突變。
  • 促進乳腺癌轉移的新動力,研究揭示乳腺癌新療法,一文知曉
    Sussex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國際研究為乳腺癌治療的有效新靶點提供了有力證據。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發表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  研究結果表明,LMTK3抑制劑可以有效地用於治療乳腺癌以及潛在的其他類型的癌症。致癌性LMTK3的結構決定了其作用和功能,使藥物抑制成為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 研究揭示B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在乳腺癌中的新功能
    研究揭示B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在乳腺癌中的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5 12:48:49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Charles M.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1134 例乳腺腫瘤的基因測序及突變數據,揭示了中西方患者最顯著的差異發生在激素受體陽性 /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陰性的乳腺癌亞型中。 針對在中國人群中突變頻率明顯增高的 Hippo 通路改變,研究人員藉助體外細胞實驗,驗證了Hippo 通路調控基因 NF2 的功能缺失突變能夠促進其對 YAP 抑制劑的敏感性。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1134 例乳腺腫瘤的基因測序及突變數據,揭示了中西方患者最顯著的差異發生在激素受體陽性 /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陰性的乳腺癌亞型中。 針對在中國人群中突變頻率明顯增高的 Hippo 通路改變,研究人員藉助體外細胞實驗,驗證了Hippo 通路調控基因 NF2 的功能缺失突變能夠促進其對 YAP 抑制劑的敏感性。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由於癌症並不會對激素療法或用於其它形式疾病的靶向性療法產生反應,因此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計劃尋找其它治療手段;大約15%的乳腺癌都是三陰性乳腺癌,其比一般的乳腺癌更易於擴散,且患者常會在療法後出現疾病復發;其在年輕人群、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女性和攜帶BRAC1突變的人群中尤其常見。
  • 中國乳腺癌人群PI3K/AKT通路突變圖譜「面世」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陳靜 王懿輝 陳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1日披露,該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歷經5年探索研究,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中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譜,展現了中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突變特徵。
  • 研究揭示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和臨床相關性,強調了在癌症生物學研究中考慮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的重要性。 體細胞同義突變是癌症基因組編碼區中最常見的變異之一。孫中生研究團隊最近發現,同義突變可以通過改變RNA剪接、RNA穩定性和蛋白質翻譯來驅動癌症發生,提示這些「沉默」突變存在未被發現的調控作用。
  • 出國看病新資訊:乳腺癌ER陽性患者耐藥新發現
    乳腺癌療法旨在阻止這一過程,但癌細胞通常會產生耐藥性。  ER陽性乳腺癌患者可使用芳香酶抑制劑的藥物治療,該藥物可防止雌激素的產生並使依賴這種燃料的癌症餓死。但對許多這類患者而言,當癌症擴散到身體其它部位時,芳香酶抑制劑會停止起作用。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轉診的女性患者中,乳腺癌人數最多。希望這一研究新發現,能為更多出國看病的乳腺癌患者帶去新希望。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戴軍)女子小玲(化名)的母親和外婆都是乳腺癌患者,年僅30歲的小玲近日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存在遺傳突變
    科學家發現,每8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具有與癌症相關的遺傳基因突變。而使用標準的基於指南的方法將錯過對其中超過一半患者的檢測。但是,有些人在基因上傾向於患某些類型的癌症,例如乳腺癌或結腸癌。」基因突變可導致基因功能異常並導致細胞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