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A呼籲行前快篩取代隔離 拯救奄奄一息的航空業

2020-09-23 民航資源網

IATA截圖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3日消息:據IATA官網消息,國際航協主席Alexandre de Juniac在周二的媒體吹風會上表示,預計未來幾周可提供快速且便宜的新冠抗原測試,每次篩檢只需7美元。這些抗原測試操作簡單,無需專業醫護人員,可以在15分鐘內得到結果。此外,機場現場測試可以防止旅客提供偽造的核酸檢測結果

因此,Alexandre de Juniac呼籲各國政府統一制定政策,對所有乘坐國際航班的旅客在離境前篩檢,以取代隔離措施,目前旅遊市場萎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防疫隔離措施。

IATA數據顯示,今年7月的國際旅行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2%。大半年來,各國為了抗擊新冠而封鎖邊境,全球互聯互通遭到破壞。而目前各國普遍實施無差別的入境隔離或旅行限制措施,不同國家的政策要求也不一樣,對於航空旅客來說非常不友好。

Alexandre de Juniac認為:「恢復跨境自由流動的關鍵是在出發前對所有旅客進行系統的新冠篩檢。這將使各國政府有信心開放邊境。對所有乘客進行測試將讓人們重獲自由,充滿信心地出行。這將使數百萬人重返工作崗位。」

受疫情重創的航空業推動著政府採納替代方案,來取代阻礙恢復航空交通的旅遊限制。由於歐洲爆發第2波疫情,現在歐洲再度收緊防疫規定。

IATA援引研究稱,「在最近進行的調查中,約83%的旅行者表示,如果在目的地有可能被隔離,他們就不會去旅行。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在找到隔離的替代之前,航空業難以復甦。」

Alexandre de Juniac稱將會敦促聯合國旗下國際民航組織(ICAO)為使用抗原檢測背書。他補充稱,需要一份國際協議確保出境時的檢測結果,在入境時也同樣能被接受。「這也將讓乘客對機上所有人都接受過檢測增強信心。」

IATA的民意調查顯示,人們強烈支持在旅行過程中進行COVID-19篩查措施。接受調查的旅客中約有65%認為,如果有人的COVID-19檢測呈陰性,就不需要進行隔離。受訪者認為,對所有乘客實施COVID-19篩查措施,可以有效地讓他們感到安全,僅次於戴口罩。

當然,IATA並不認為COVID-19檢測將成為航空旅行的一個永久項目,但在疫情中期,航空旅行可能需要這種檢測來重新建立信心。Alexandre de Juniac說:「許多人認為疫苗的開發是應對這種疫情的萬靈藥,但即使有效疫苗得到全球認可,提高產量和分銷也可能需要數月時間。因此進行新冠抗原測試將是一個急需的臨時解決方案。」

IATA對路透社表示,新冠抗原測試的產能將很快可以達到每日數百萬件,最快將在10月底投入使用,挽救冬航季的部分客流。

圖:路透社報導截圖

相關焦點

  • 國際旅遊市場萎縮 全球航空業籲通過快篩取代隔離
    歐聯網9月23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全球航空業22日要求對所有國際航班乘客進行新冠病毒行前篩檢,取代隔離措施。航空業將旅遊市場萎縮歸咎於防疫隔離措施。  受疫情重創的航空業催促政府採納替代方案,來取代阻礙恢復航空交通的旅遊限制。由於歐洲爆發第2波疫情,現在再度收緊防疫規定。  德朱尼亞克表示,隨著快速抗原檢測每次篩檢只要花7美元,航空業將會敦促聯合國旗下國際民航組織(ICAO)為使用抗原檢測背書。  德朱尼亞克強調,需要一份國際協議確保出境時的檢測結果,在入境時也同樣能被接受。
  • 全球航空呼籲國際旅客登機前病毒測試,取代14天隔離的做法
    全球航空周二(9月22日)呼籲對所有離境的國際旅客進行機場COVID-19病毒測試,以取代目的地國家14天隔離的做法。受到大流行打擊,為了防止病毒全球蔓延,全球各國對國際旅客均實施隔離措施全球航空及旅遊業急劇下滑,業界將原因歸咎於隔離措施,阻礙交通恢復,現在,在病例數量回升的情況下,歐洲再次收緊旅行管制。全球航空敦促各國政府採用替代性方案代替現在對旅行限制方案。
  • 美軍成功研發病毒快篩
    美軍成功研發阻斷無症狀者傳播快篩。
  • 美研發快篩 染疫24小時能辨識
    隸屬美國軍方的一群科學家成功開發新病毒快篩,能迅速檢測出24小時內已感染但未具傳播性的染疫者,阻截他們對外擴散的機會,研究成果稱準確度達95%以上,預料新技術在5月下旬開始投入使用。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生物科學家研發全新篩檢技術,透過血液分析找出初期染疫者,並將偵測病毒的效能縮小至24小時,意指假若有人感染病毒,在尚未出現病徵前的空窗期24小時內便能被透過檢測發現,並迅速隔離,防堵將病毒傳播的機會。英國《衛報》報導,新型肺炎普遍被認為入侵人體5天後才會出現病徵,然而這段時間已具傳播能力。
  • 快篩快檢 守住食安
    創新快篩快檢服務的方式,徹底改變監管「時效差、成本高」工作格局迫在眉睫。    2015年8月13日,江門市食藥監局發布官方消息稱,江門將全面構建市、縣、鎮三級監管機構和大型食品藥品經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級市場快篩快檢立體檢測體系(簡稱「3+1」快篩快檢體系),並計劃在2016年底實現三區四市全覆蓋。
  • 歐洲航空業掙扎求生,呼籲歐盟出臺統一的旅行規則
    當地時間9月15日,歐洲航空協會(A4E)、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歐洲空中導航安全局(Eurocontrol)和國際機場協會歐洲分會(ACI Europe)等組織在一場視頻研討會中呼籲,歐盟國家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措施上應更為一致。
  • 臺灣交大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打開APP 臺灣交大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6 17:39:22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於10月27日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只要5分鐘即可判斷人體內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數值,更可依據數值分析感染程度,排除肉眼無法判斷的偽陽、偽陰性檢測結果,針對病患是否近期感染疫情或是已經感染疫情,康復後帶有抗體,皆可精準判斷,作為病患後續處置的依據。
  • 江門市局打造「3+1」 快篩快檢體系
    原標題:江門市局打造「3+1」 快篩快檢體系日期:[2016-12-08] 版次:[A22] 版名:[賺錢] 字體:【大中小】 捍衛民眾「舌尖上的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切身問題之一,如何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和紅線,將餐桌上的風險和隱患降至最低,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頭等大事」。
  • 國際航協:預計航空客運量最快在2024年能夠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此外,國際航協坦言,航空業復甦還面臨不小挑戰。據分析,2020年各國政府已向航空業提供了1730億美元的支持,但中等規模航司的現金也只能維繫8個半月的生存。另外,雖然「燒錢」已過危機峰值,但預計航空公司2021年上半年平均每月仍將消耗68億美元,直到2021年第四季度行業現金流才有望轉虧為盈。「疫情致行業遭遇嚴重財政損失,可以說,是政府支持讓航空公司得以維繫生存。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水產品快篩快檢
    為確保春節期間食品消費安全,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集中開展節前水產品專項快速檢測,重點對鮮活養殖水產品暫養水樣的孔雀石綠(水產養殖禁用藥物)進行快篩快檢。 當日,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北環批發市場、溫州商城、廣味海鮮樓等17家農貿市場、餐飲單位銷售的蝦、鯉魚、鱸魚、螃蟹、鱖魚等28批次水產品的暫養水樣進行快速檢測,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 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資料圖片後疫情時代,隨著航線的恢復、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當地時間9月15日,歐洲航空協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歐洲空中導航安全局和國際機場協會歐洲分會等組織在一場視頻研討會中呼籲,歐盟國家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措施上應更為一致,以恢復乘客對航空旅行的信心。據悉,歐盟領導人和國家元首已計劃在9月28日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討論是否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方法。2024年才能恢復?
  • 佛岡完成5個農貿市場快篩快檢共15634批次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魏亞男)為進一步夯實食品安全監管基礎,切實提升佛岡縣食品安全監管水平,近日,佛岡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鄧武軍帶隊督導縣食品安全快篩快檢工作。  此次督導重點對快篩快檢室是否嚴格按照每月260批次每個市場的標準進行食品快檢、食品快檢操作規程是否規範、抽檢結果是否公示等情況進行檢查。
  • 國際航協:旅客行程前病毒檢測措施應全球通用
    中國民航網訊:9月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呼籲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快速準確、經濟易用、規模化與系統化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重啟全球航空連通。國際航協將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當地衛生組織迅速實施這一解決方案。國際航空旅行比2019年下降了92%。
  • 大嶼山困局:港龍停運,國泰大裁員,香港航空業如何飛出陰霾?
    今年9月,疫情打擊下的大嶼山機場幾乎停擺,前九個月客運量僅有860萬人次,同比減少84.5%。隨著國泰旗下港龍航空停飛,香港航空業的競爭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面對大灣區另兩座超級城市廣州深圳的激烈競爭,香港航司又該如何破局?
  • 航空業復甦之路漫長艱難
    中國航空報訊:全球航空業正在與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作鬥爭。儘管還有部分國家情況仍不容樂觀,但航空業正積極採取措施恢復業務,由於疫情的深遠影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航空運輸量才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經濟景氣時期,航空公司有足夠的財力來應對一些表現欠佳的市場。
  • 中美不能脫鉤 航空業正在發力!兩國同時增加往來航班
    航空業正在發力自然就是證明之一。當然不只是航空業,雖然科技和經濟領域也出現了美國人呼籲脫鉤的聲音,但不是他們想做什麼就能做成的。比如今年初到如今,已經有近20家中資公司已經或者準備在美國的股票市場上市。
  • 曾迎接三人染疫臺軍軍艦,「藍委」建議蔡英文進行快篩
    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與「參謀總長」經常近距離互動的「三軍統帥」,是不是至少應該快篩一下確保安全呢?據了解,臺軍染疫3人於2月21日起登艦,該艦共337人於3月12日至15日停靠帛琉,離開帛琉後於公海航行近30天,4月15日自臺灣軍港下船。
  •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打開APP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MEMS 發表於 2020-11-10 09:43:02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航空業重建旅客信心是巨大挑戰
    (2020年服貿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航空業重建旅客信心是巨大挑戰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王慶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5日通過視頻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旅遊出行造成嚴重衝擊,進而也導致航空業損失慘重。航空業重建旅客信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