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檢測癌症早期發現--破譯癌症密碼新技術

2020-12-04 央視網

TAP檢測癌症早期發現--破譯癌症密碼新技術

原標題:

  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我國平均每天確診8474人,每分鐘約6人被診斷為癌症。按壽命74歲計算,中國人一生罹患腫瘤的累計風險為26.15%(男性)和16.82%(女性)。在我國部分城市,癌症已超過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們生命的頭號殺手。

  據了解,我國每年新發癌症300萬左右,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數達到了270餘萬,相當於每一天有7300餘人死於癌症。肺癌成為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一位,乳腺癌成女性最大殺手。

  有專家表示,城鄉居民中癌症分布差異大,城市居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宮頸癌的死亡率低於農村,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的死亡率則高於農村,這些可能與環境、生活方式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有關。

  不過,市民也大可不必「談癌色變」。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惡性腫瘤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惡性腫瘤通過早發現、早診斷可以治癒,三分之一的惡性腫瘤通過治療可減輕症狀,延長生命。

  事實上,癌症已被確定為可控制的慢性病,癌症早期發現的平均治癒率可達90%。是否能早期發現癌症成為了癌症患者的生死分界線!

  2013年8月6日,一項名為TAP檢測的癌症早期發現新技術被我國衛生計生委列入《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批准進入醫療機構臨床使用,一時間引起醫療界和社會的震驚,截至目前已有12個省份將TAP檢測列入收費目錄、5個省份將TAP檢測列入醫保目錄。

  那麼TAP檢測究竟是什麼技術?它的檢測原理是什麼?它的技術優勢在哪裡?下面我們將為你做詳細介紹。

  在癌症早期診斷技術領域擁有國際領先技術的前蘇聯烏克蘭醫學科學院,1963年即發現了肝癌細胞所特有的甲胎蛋白(AFP)腫瘤標誌物,使肝癌的早期診斷得以實現。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輻射危害嚴重。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迫切需要一種廣譜的能早期發現腫瘤的方法。經過幾年的研究,康士坦丁.亞歷山大羅維奇.伽拉欣教授(烏克蘭功勳科學家、烏克蘭科學院院士、紐約科學研究院外籍院士、國際生物醫學發展協會理事)發現了廣譜性的腫瘤標誌物——腫瘤異常蛋白(即為糖鏈結構異常的各種糖蛋白,簡稱TAP)。

  TAP是各種正常組織細胞發生惡變時所分泌的指示性共性物質,可作為早期診斷各種腫瘤的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檢測方法。TAP檢測技術於1994年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國際局(瑞士)註冊為腫瘤病變的新診斷方法。

  大量研究顯示,TAP(異常糖鏈糖蛋白)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及預後存在密切關係。正常細胞惡變(腫瘤發生)時,細胞的聚糖結構發生變化(最常見的是N—鏈聚糖分支的增加),產生多種異常糖鏈糖蛋白,並最終釋放到血液中。因此通過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異常糖鏈糖蛋白及其含量多少,可為腫瘤的發生、發展的判別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相比目前臨床常用的腫瘤標誌物,TAP可檢測的腫瘤範圍更廣,對臨床常見的40多種腫瘤都有敏感性。報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審批時,經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上海中山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等十多家科研和醫療機構的臨床驗證結果顯示: TAP檢測對Ⅰ期腫瘤的總陽性率達88.37%,對癌前病變的陽性率達90.0%;TAP檢測對健康人群的陰性符合率為96.47%;TAP檢測的敏感度、準確性均遠高於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誌物,且TAP檢測安全簡便,僅需兩滴末梢新鮮全血,無需空腹。

  國際著名腫瘤學專家、癌症亞臨床學說重要奠基人、中國工程院湯釗猷院士為TAP檢測題詞「攻克癌症、瑞澤蒼生」並指出,肝癌有一段亞臨床期,其他癌症也必然有,需要用一種廣譜的方法去作早期發現,TAP檢測填補了這個領域的空白。

  TAP檢測用於腫瘤早期篩查、濃縮腫瘤高危人群,成功解決亞臨床期腫瘤的診斷問題,對腫瘤防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將成為我國防癌體檢的首選。

相關焦點

  • Nature: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檢測
    ,能夠通過甲基化DNA實現癌症的早期檢測。儘管這些結果還有待更多獨立樣本的驗證,但他們認為這有望催生非侵入性的新型癌症篩查檢測。研究人員在上周的《Nature》雜誌上介紹了一種基於免疫沉澱的實驗方案,能夠分析少量循環遊離DNA的甲基化組,從而檢測不同類型癌症所對應的大規模 DNA 甲基化變化,包括早期胰腺腫瘤。
  • 端粒酶檢測新方法有望用於癌症早期診斷
    原標題:端粒酶檢測新方法有望用於癌症早期診斷   ■最新發現與創新  3月26日,青島農業大學李峰教授及其專家團隊關於單細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電化學檢測新方法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雜誌《分析化學》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診斷、臨床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 癌症生物標記物有助開發多種癌症血液檢測技術
    2014年1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NCRI,National Cancer Reasearch Institute)會議上,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在癌症病人的血液中鑑別出了800多種生物標誌物,這或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單一的血液檢測技術來對多種癌症進行早期檢測
  • 新血液分析法可對癌症進行有效的早期檢測和定位
    2020年亞洲ESMO虛擬大會上發表的研究結果(摘要LBA3):ELSA-seq分析能夠在早期檢查出多種癌症類型,具有高度特異性,並能夠提供關於起源組織的信息。開展前瞻性、多中心、縱向PREDICT研究的目的是在早期無創性地鑑定多種癌症。癌症的早期檢測具有臨床益處,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有效篩查方法的癌症類型。
  • 戰勝癌症:光靠重磅藥可能不行,早期檢測才是王道
    美國尼克森總統於1971年宣布了「癌症戰爭」的到來,然而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正在輸掉這場戰爭。據美國癌症協會報導,2014年美國將診斷出167萬的新癌症病例。今年,將有58.6萬的美國人死於癌症,而整個世界範圍內將有600萬人死於癌症。儘管通過加大癌症治療和預防上的投資,美國的癌症死亡率降到了85%以下,但是這與1975年比只下降了8%。
  • 臺灣大學開發能早期發現癌症的平價檢測裝置
    如果有一種廉價的桌上型檢測裝置能被醫療院所廣泛採用,或許癌症的早期發現將成為常態──而且其關鍵在於,該種裝置能在病灶還只有5mm大小、大多數時候能輕易用外科手術切除的時候就被檢測出來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癌症是目前世界性的醫學難題,目前的醫療技術攻克癌症尚需時日。癌症的靶向治療由於針對性強、副作用小而受到臨床追捧,但靶向治療前對於患者癌症分子變異類型的診斷非常重要。隨著靶向藥物治療的逐漸普及,近幾年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也逐漸廣泛應用起來。基因診斷能夠幫助腫瘤醫生針對不同分子變異類型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從而實行靶向藥物治療。
  • Grail宣布合併Cirina公司:專注癌症早期檢測研究
    Grail宣布合併Cirina公司:專注癌症早期檢測研究2017-06-05 15:36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6月1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的癌症早篩公司Grail與NIPT(無創DNA產前檢測)之父盧煜明教授創立的
  • 世界首創高通量甲基化無創檢測新技術,可用於癌症早篩及...
    昨日,張鵾教授團隊在《Nature Genetics》 上發布最新力作,世界首創高通量甲基化無創檢測新技術,未來可以用於癌症無創早篩與溯源。利用癌症標記物和組織特異性CpG甲基化模式的雙重信號來檢測和定位癌症基於癌症患者體內的ctDNA,可進行癌症的早期檢測,但這些方法卻不能追溯到腫瘤發生的位置。
  • 癌症免疫療法是否能夠消除早期癌症
    「免疫檢查點療法在黑色素瘤治療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他們在檢測對於幾乎每一種癌症來說這種療法的作用,」Hacohen醫生說道。這種治療的許多變異類型發生在麻省總醫院以及其他地方的臨床試驗中,這種變異需要不同的免疫檢查點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組配方式才能實現。侵襲性癌症越來越多,包括黑色素瘤,頭頸癌,腎癌,肺癌和膀胱癌,而免疫檢查點療法向侵襲性癌症患者拋出了希望。
  • 用於人和寵物癌症早期診斷!首爾Viosys最新概念技術
    領先的化合物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首爾Viosys宣布,通過韓國蔚山大學科學家進行的臨床測試,該公司已開發出一種先進的概念技術,該技術利用紫外線LED Violeds用於寵物癌症早期診斷。根據首爾Viosys的研究小組稱,與人類一樣,寵物患癌症的機率很高,但在癌症的早期診斷上卻相當困難。因此,首爾Viosys正在開發一種不僅可以應用於寵物,也可以用於人類癌症診斷的技術。
  • 基因檢測公司GRAIL和Cirina合併 專注早期癌症篩查
    近日,由基因巨頭Illumina創立的基因檢測公司GRAIL宣布與Cirina公司合併,並稱雙方將專注早期癌症測試及診斷產品的開發。  盧煜明是無創分子診斷與篩查領域的權威,是全球首位在孕婦血液中發現胎兒游離DNA的科學家。三位創始人利用血漿核酸用作檢測癌症及其它疾病作出了重大貢獻。目前官網上還未公布具體的產品及服務。  據悉,合併後,盧煜明將被任命為科學聯合創始人,並將加入GRAIL的科學諮詢委員會。德誠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崔相民(Min Cui)將作為觀察員加入GRAIL的董事會。
  • 通過血液中微生物組可診斷早期癌症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通過分析血液中微生物組的特徵來確認測試對象是否得了癌症,以及是哪種癌症。他們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這種潛在的基於微生物組的腫瘤學診斷工具值得進一步探索,可能會改變癌症診斷的方式。
  • 以色列開發出黃金納米粒子早期癌症檢測法
    原標題:尋找癌細胞的照妖鏡      以色列物理學家研發使用黃金納米粒子檢測早期癌症的方法首次通過人體測試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納米科技及先進材料研究所的德奧爾·菲克斯勒教授率領的團隊,經過5年的研究證實了納米技術在癌症早期診斷中的光明前景。他們研發的非侵入無輻射光學系統,被用於檢測腦部、頸部及口腔癌症,也可用來檢測位於舌頭、咽喉部位的癌症發病情況。該方法已在動物身上測試成功,最近也通過了人類測試,被確認有效。
  • 專注癌症早期無創檢測,Cirina獲1200萬美元A輪融資
    )北京】10月31日報導(文/竹子)據悉,癌症無創早期檢測公司Cirina已經獲得了由德誠資本領投的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融資將用於開發無創篩查檢測,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發現。Cirina通過試用盧煜明教授開發的技術,檢測和分析循環遊離DNA(cfDNA),以便檢測和開發早期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無創篩查。Jain表示,公司開發的是用於特定適應證的檢測和早期檢測,而非泛癌症檢測或腫瘤分析監測。據悉,Cirina公司已經在美國和亞洲找到合作夥伴,開展數千個樣品的臨床試驗。Jain表示公司計劃於明年在美國或亞洲推出第一個檢測產品。
  • 癌症早篩基因檢測幫助你有效抗癌
    核子基因健康管理專家表示,癌症能否早期發現,往往是能否治癒的關鍵因素。 癌症防治的關鍵出路為「三早」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指出:早期發現是提高癌症治療率的關鍵。只要早期發現,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癒。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點擊查看 早期發現癌症是成功治療癌症的關鍵。我們知道,隨著腫瘤的生長,它們的一小部分DNA會脫落並漂浮在血液中,也就是現在熱門的「循環腫瘤DNA」。從理論上來說,簡單抽血應該能夠檢測到癌變的跡象。
  • 小小螢光棒居然能檢測癌症?
    螢光棒的發光原理,還有犯罪現場檢測血跡的發光原理,現在被用在研發癌症檢測和其他醫療診斷的尖端科技中。當你搖動螢光棒時,塑料管內的兩種液體相互接觸產生化學反應,能量會以光的形式散發出來。這個過程被稱為化學發光。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了一個新方法,利用 「螢光棒」來檢測癌症細胞。
  • Cancer Med:新方法可高效檢測出癌症復發
    ,相比常規方法而言,這種新方法的檢測效率是前者的兩倍;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ancer Medicine上。研究者表示,這種靶向作用腫瘤衍生DNA的新型血液檢測手段能夠成功檢測結直腸癌患者在疾病緩解期的癌症復發情況,而且這種雙基因檢測手段就好像一種高效的指示燈一樣,非常簡單、侵入性較低且可靠性較高。
  • 加拿大研究員發現檢測血液中癌症生物標記新方法
    原標題:加拿大研究員發現檢測血液中癌症生物標記新方法  據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誌報導,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檢測人體血液中癌症生物標記物的新方法:利用肽核酸鉗及納米微電子晶片檢測游離核酸。   核酸可分為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通常位於細胞內,但有時也能在循環血液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