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固態準連續綠光雷射器
該項成果主要用於評估LBO晶體在全固態雷射器泵浦的寬調諧光參量振蕩器中的應用特性。研究中採用LD列陣側面泵浦Nd:YAG晶體,實驗中分別探討了平-平腔和平-凸腔結構的連續及脈衝的基頻輸出特性。在平-平腔結構下,由於YAG晶體的熱透鏡效應,振蕩腔為穩定腔,其基模光斑直徑約0.7mm,雷射器工作在多橫模混合狀態,實驗中測得其M2約為10。用平-凸腔結構,當凸面鏡的曲率半徑為500mm時,實測的M2約為4.8。複合腔倍頻結構,獲得了最高平均功率12.17W,重複頻率3.6kHz的532nm輸出,其短期穩定性為1.46。
二、姚建銓院士
雷射與光電子科學家。江蘇省無錫人,1939年1月29日出生於上海。1965年天津大學研究生畢業。天津大學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多年從事雷射與非線性光學頻率變換研究,提出非線性雙軸晶體最佳相位匹配精確計算的理論及方法,得到國際學術界的確認。提出了雷射諧振腔「類高斯分布理論」。發展了高轉換效率下倍頻理論及準連續泵浦倍頻新方法。實現了輸出功率34W的內腔倍頻YAG雷射器,並以此為光源,完成了雷射三維掃描系統。首次採用準連續運轉的綠光光源泵浦染料及鈦寶石可調諧雷射器。從而從理論到器件技術建立了一個新的「準連續泵浦雷射調諧系統」的技術體系,為我國新型固體雷射及調諧技術作出了貢獻。
學術論著:
1、波長可調諧聚合膜/無機膜異質結電致發光
針對聚合物電致發光材料缺乏可用的電子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現狀,採用無機電子型半導體材料ZnO∶Zn與空穴型聚合物材料PDDOPV[poly (2,5-bis (dodecyloxy)-phenylenevinylene)]成功製備了結構為ITO/PDDOPV/ZnO∶Zn/Al的異質結雙層器件。異質結器件的發光效率與亮度較單層器件提高1個數量級以上。該異質結器件的發光顏色是隨著電壓的增加而藍移的,其光致發光光譜也隨著激發波長的改變而改變,可能形成了新的發光基團。
2、VISAR測速中的信號丟失及丟失條紋數的確定
論述了VISAR測速中信號頻率與被測速度增量的關係和光電倍增管、數字示波器所能響應的最高速度增量。分析了信號丟失的原因,給出了丟失條紋數的確定方法。最後對VISAR應用中如何正確選擇條紋常數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