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淑女「小新」將發回報導 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報導組迎來新成員
「小新」與記者曹剛對話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即日起,由商湯科技打造的數字人成為新民晚報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和進博會報導組的一員,這也是商湯科技數字人首次運用於媒體行業。「數字人『小新』的形象來自一位漂亮的上海女演員,研發人員對她的表情、說話語氣和動作進行了大量的三維數據採集,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學習到了她說話時的樣子,從而打造出一位淑女數字人。」「小新」還有一位卡通版的姐妹「小糖」,之前在2020年上海科技節閉幕式上為多個節目擔任科普講解。「小糖」的製作相對簡單,其數據來源是一名女孩的照片。
-
「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舉行 新民晚報「傳承紅色基因...
新民晚報訊(記者 鞠敏)上海「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在東方宣教中心舉行,來自全市各有關單位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上,新民晚報作了《讓「紅色基因」融入「採編」血脈》交流發言。踏訪革命舊址,尋找光輝足跡,感悟紅色傳統,激勵奮鬥精神。
-
新民晚報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滬舉行
12月4日,由新民晚報國際部、深海區工作室承辦的新民晚報社2020年度環球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京滬兩地的十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疫情下的世界與我們」,就當下備受關注的國際熱點事件、議題,以及未來世界格局走向等展開熱烈討論。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取名「墨子號」它的技術未來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之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上海總控中心,潘建偉演示實用化量子通信產品進行遠距離保密通話。 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8月1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章咪佳 文/攝 發自酒泉)昨天上午,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之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的焦點人物是潘建偉院士,他是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
-
新民科學咖啡館 | 聚焦生物醫藥創製的上海進行時 要將「藥丸子...
圖說:第216期新民科學咖啡館現場座無虛席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攝去年7月,張江藥物實驗室成立。申城的新藥研發人定下了這樣的目標:在2025年前達到每年3-5個創新藥進入臨床研究的科創產出水平,並有2-3個創新藥獲得藥證。在研發老百姓吃得起、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原創新藥這條關乎人民健康福祉、科創中心建設和經濟發展動能的道路上,上海行進得如何?
-
新民晚報數字報-富蘭克林與雷電傳奇
最早提及風箏實驗的是標註日期為1752年10月19日的致《費城報》的一封信。信中介紹了一個實驗,但卻從來沒說富蘭克林做過這個實驗。 「用兩根輕杆交叉成十字,支住一塊手絹的四個角,杆的頂端附上一根尖鐵絲……在線的末端繫上絲帶並綁上一把鑰匙。拉線的人必須站在門內,確保不被淋溼。雷雨雲一經過風箏上面,尖的鐵絲就能引下電火。」請注意,在這個實驗裡,閃電並不直接擊中風箏。
-
新民動物園|上海海洋水族館舉辦海龍海馬特展 吉祥物「海馬迪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9月25日至10月31日,上海海洋水族館將舉辦海龍海馬特展。24日,新民晚報記者提前探營,隨著特展的揭幕,上海海洋水族館迎來了吉祥物「海馬迪迪」的誕生。此次海龍、海馬特展將主要展出線紋海馬、細吻海龍、草海龍、膨腹海馬4種形態特別的海龍和海馬屬生物,此外還將展示橫帶花園鰻和花園鰻兩種海馬、海龍的資深鄰居。
-
與AI共舞遇見未來 2020年上海科技節圓滿落幕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80年代的科幻電影中,很多人認為AI就是能像人一樣說話、行動的機器;3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發現,AI遠遠不止機器人。今天下午,2020年上海科技節閉幕式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東視演播劇場舉行。閉幕式上,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用AI+AR技術,描繪了一幅充滿未來感的交互圖景,讓大眾零距離體驗AI發展的「神奇魔法」。
-
胡振郎藝術特展廳本月揭牌 一手見證新民晚報復刊時美術函授班盛況
胡振郎曾在上海美協一線工作,是新中國成立後海上畫壇幾十年風雲歷程的見證人,見證了海派繪畫五十餘年的興衰跌宕,這批捐贈的文獻資料對上海繪畫發展的歷史有著很大的文獻考證價值。從事業餘美術教學「非常值」在就讀浙江美術學院後,1963年夏天胡振郎被分配到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負責組織上海市國畫創作兼管上海市業餘美術輔導工作。
-
墨子號新突破!這是美軍極為渴望的技術,北鬥不再擔心美軍幹擾
在量子通信的國際賽跑中,中國屬於後來者,但是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在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成功升空,中國科學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發起挑戰,期間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了多項實驗。最近墨子號又完成了一個重大突破,這是美軍夢寐以求的技術。
-
落地上海安全大腦,打造數字新高地,360與上海市普陀區達成戰略合作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伴隨數位化技術全面融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全球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成為社會各界高度聚焦的關鍵議題。12月3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主辦,中以(上海)創新園、360政企安全集團、國際雲安全聯盟CSA承辦的中以(上海)創新園開園一周年暨2020上海數字創新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
新民晚報數字報-母親與野菜
朱莎莎 母親從桂林哥哥那裡來上海看望我,住在奉賢的郊區。
-
墨子號新突破!這一成果有何重大意義?這是美軍極為渴望的技術
在量子通信的國際賽跑中,中國屬於後來者,但是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在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成功升空,中國科學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發起挑戰,期間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了多項實驗。最近墨子號又完成了一個重大突破,這是美軍夢寐以求的技術。
-
新民晚報數字報-養菖蒲記
5.菖蒲剪在春夏之交,剪時須淨,不留杪上分毫,手段要猛,用竹剪將杪梢剔盡,悶足則報芽方細。惟到冬令,切宜慎剪,恐凍塊受傷。因性喜雪,遇雪消冰融,分外光潔,其枝葉乃正入妙時。 6.菖蒲宜小宜矮,以寸為度。蒲色青,石色白;蒲色蔥倩搖曳,石色環繞晶瑩,中能細細鑿空,嵌以石子,乃覺剔透玲瓏。 7.菖蒲愈分愈多,根不盤實,多亦無用。
-
新民晚報數字報-菲利普斯船長
劉偉馨 《菲利普斯船長》是一部聞得到大海氣味的電影,這種氣味不僅來自海風、海浪、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下周中可能又將與秋雨相伴
此時,黃河中下遊一帶已進入冬季,但對於長江下遊的上海來說,降雪尚早。「小雪」節氣,通常上海處於由深秋向初冬的過渡時節,逐漸進入氣象意義上的冬季。 據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由於天氣系統相對穩定,霧、霾的發生概率增加,特別是12月會進入霧、霾易發期。雙休日就因為受到上遊顆粒物輸送和天氣靜穩等因素影響,會出現輕度霾。
-
新民晚報數字報-隔音效果
再聽,聲音就來自隔壁,那動靜頗讓人覺得尷尬。大概是這家酒店的牆體太薄,隔音效果不好,即便如此,但我感覺隔壁的那一對男女也未免太自我了,完全無視其他住客的存在。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發(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供圖) 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順利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實驗衛星之一,主要科學目標是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在此基礎上實驗廣域量子密鑰網絡,以期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它將在太空中分發糾纏光子,實驗量子隱形傳態,並檢驗空間尺度的量子力學完備性。
-
新民晚報數字報-漫長的夜晚 背後的目光
他先後擔任上海隊教練、市乒羽中心主任、上海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如今是中國乒協副主席、市體育局競體處處長,管的項目更多了,但對於許昕的牽掛,是最特別的。本屆世乒賽前的深圳集訓,王勵勤特意抽時間去觀看,並同教練組進行了交流。 來到布達佩斯,王勵勤調遣了上海隊各一名康復師和訓練師,來為許昕保駕護航,他們和國乒下榻同一個酒店。
-
新民晚報數字報-螢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