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謝立傑,1927年出生,1942年2月入伍,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任第三野戰軍30軍88師263團2營教導員,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京滬杭戰役。1950年11月入朝作戰,1951年5月起在上甘嶺主峰五聖山以及雞雄山高地堅持了長達11個月的防禦戰。1955年1月任26軍77師230團政治委員,1961年3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62年任77師後勤部政委。1968年後任陸軍5師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果說讓我難以釋懷的,不是堅持在運河兩岸的遊擊戰爭,不是艱苦卓絕的淮海戰役,不是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觀場面,更不是追敵日行百裡的京、滬、杭戰役,也不是在十裡洋場的上海插上解放的旗幟,而是那場每次與老戰友見面總是痛心疾首,悔恨不已的,曾被毛主席親自擬稿讚揚,但不曾被宣傳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雖可在世界戰爭史留名,但兵團首長卻說:英雄的部隊,鷹(英)飛了,就剩熊(雄)了。
1950年6月解放上海後,我所在的30軍88師駐紮在上海崇明島,準備擔任上海市警備執勤任務。1950年8月,朝鮮形勢惡化。中央決定,將正在上海地區整訓原備用於攻打臺灣的三野主力9兵團所轄的第20、26、27軍北上至山東津浦鐵路沿線地區整訓,作為東北邊防軍的二線部隊。為加強力量,我所在的30軍88師編到26軍,我擔任263團2營教導員。1950年10月29日朱德總司令作了戰前動員。1950年11月7日緊急從輯安,臨安,梅河口渡過鴨綠江入朝。由於緊急,這批來不及更換冬裝的南方部隊穿著薄棉衣,便踏出國門,奔向分割、包圍美軍王牌陸戰一師的戰場。這場以王牌對王牌的角逐,即將在東線的長津湖地區展開。
長津湖,源於朝鮮半島的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蓄水湖。11月14日,美軍天之驕子的王牌部隊陸戰一師向朝鮮北長津湖進發,兵團指揮部便向各軍下達作戰命令,要求各部11月26日到達集結位置,圍殲這一美軍王牌師。此時,天突降暴雪,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至零下40度。這為9兵團各路部隊帶來極大困難。首先各部沒有禦寒裝備,後勤運輸跟不上,每個人攜帶炒麵、幹饅頭、土豆僅有7天的糧食。
我所在的26軍作為戰役總預備隊,11月25日奉命於中江鎮地區迅速南下,攻擊下碣隅裡的美軍陸戰一師主力。但是,部隊剛行動就遭遇到寒流的襲擊,這支南方開過來部隊沒有棉帽,棉鞋,只有一身薄棉衣,頂著暴風雪向指揮部指定位置前進。似乎美軍也擔心這支部隊加入戰鬥,就利用自己的先進武器優勢,對26軍進行狂轟濫炸式的封鎖。我們的部隊每天面臨20架飛機的輪番轟炸。說實話,我們這些久經戰場的軍人,也從未見過這種集群式飛機的轟炸,更沒有見過直升飛機。由於寒冷,犧牲的戰友無法掩埋,受傷的戰友無法後送,許多戰友活活被凍死。
部隊在6天6夜裡,每天踏著厚厚的雪頂著寒風急行軍,沒有喝過一口熱水,餓了就一把炒麵一把雪,或啃幾塊饅頭幹,或啃兩個凍硬的土豆。有些戰士因疲勞休息,坐下就再未起來,成了雪雕。當時全營上下從營長到每個戰士沒有一個沒有凍傷,我雙腳的10個腳趾蓋全部凍掉,行走困難,每前進一步,都咬著牙。全營從雪盲眼到四肢凍傷達100%,全營的重武器均被飛機全部炸掉。12月1日,部隊終於到達盛下裡阻擊陣地時,眼前的一切都驚呆了,等待接防的部隊,整整一個連成戰鬥隊形和作戰姿勢埋伏在雪地中,已成了冰雕。
戰爭環境是多麼的殘酷和險惡啊!遠遠望著美軍逃出的蹤跡,我和營長商量後立即請示團領導,想帶領全營剩下的180人追擊,但這無疑是杯水車薪,發洩憤怒而已。長津湖戰役從此成為9兵團每個參戰者心中永遠的痛。26軍在寒凍,飢餓,轟炸的多重襲擊下,損失慘重。在26軍受阻未到達戰役指定位置參戰的情況下,20軍、27軍卻在寒冷、飢餓、武器差異懸殊的情況下勇猛穿插,分割包圍美軍,殲敵13900餘人(志願軍統計),其中包括成建制地殲滅美步兵「北極熊團」。但15萬人的9兵團,傷亡達5萬人。我所在的26軍88師徹底喪失了戰鬥力,88師被裁編。此後,我與倖存的人員編為一個營,與77師230團在戰役中打剩下的一個營,編為77師230團2營,我仍是教導員。
中央鑑於9兵團的損失,決定調9兵團回國休整。但每個9兵團指戰員心中都憋著勁,要洗心中的恥辱。他們不願回國,只在朝鮮作了短暫休整。1951年11月我又率領所在營,參加上甘嶺主峰五聖山的阻擊戰及雞雄山阻擊戰。長津湖戰役,成為我一生心裡永遠的痛點,不堪回首,難以釋懷。談起長津湖戰役,現在有很多軍事院校把長津湖戰役拿出來研究,提出來諸多的『如果』。其中有兩個命題可以研究:一,在9兵團沒有冬裝情況可不可以暫緩出國?二,攻擊命令下達,突遇暴雪、寒流,是否可以不執行?美國西點軍校已將長津湖戰役編成教材,美國好萊塢在13年耗資1.3億美元拍攝了一部影片《寒冬17日》描寫的就是這場慘烈的戰役。2015年9月,我住院期間,在電視上看到大閱兵的畫面,非常激動,當初我們如果有這麼多飛機,哪能犧牲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