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學者首創「創可貼」血壓計,柔性可穿戴全天候不間斷測壓

2020-07-06 DeepTech深科技

36 歲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助理教授徐升創業了。

徐升的公司名為 Softsonics,意為柔性超速。公司以可貼合人體的柔性超聲血壓計起家,這也是他最擅長的領域。這款超聲波血壓計曾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登上了 2018 年 9 月份《自然 - 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憑藉這一成果,徐升也入選了 2018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榜單。

今年 2 月,徐升和時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微流醫療器械中心主管的相舒成立了 Softsonics。目前相舒已經全職投入創業,公司也已經提交了兩份專利申請。該公司於 6 月 30 日進入了衍生公司獎(The Spinoff Prize)12 家決賽名單。這個獎項是施普林格 · 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與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科技公司默克(Merck KGaA)聯合設立的新的獎項,瞄準的是學術機構的原創科研成果轉化。

為什麼要創業?徐升告訴 DeepTech,要讓自己做的東西產生真正的影響力,證明自己做的東西有價值,而不開公司的話,這個技術永遠成不了產品,那就影響不了別人的生活,別人也不知道你在幹嘛。

徐升提到的「自己做的東西」指的就是柔性超聲血壓計。

華人學者首創「創可貼」血壓計,柔性可穿戴全天候不間斷測壓

圖 | 這款血壓計可佩戴在手指上。(來源:徐升)

測血壓不是一件簡單事兒

帶有充氣裝置的血壓儀即將過時。

對於多數人來說,只有在體檢或看醫生的時候才會測血壓。這些測量數據均為特定時間點的結果,並非連續測量而來,那麼人們就難以掌握血壓在一天中或睡眠過程中的變化情況。血壓測量結果還常常受到身體姿勢、情緒、吃飯、室內溫度以及運動等多種因素的幹擾,甚至有的人見到穿著白衣的醫護人員就會感到緊張,從而血壓升高,這也是業內常常提到的「白大褂效應」。

此外,在心臟重症監護室常常需要動脈插管來測量血壓,這種測量可連續也更精確,可預測心力衰竭、確定血液供應是否良好等,但這也是一種有感染風險的有創手段。

心腦血管疾病是美國甚至全球人口的第一大殺手,徐升的父親就是心肌梗死去世的,這跟父親的高血壓在平時沒有得到重視有關。

徐升打算解決這些問題。他想到的是,如果有一款可穿戴血壓計能夠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測量血壓的話,上述這些不足就不再是問題。

這是一種 「島橋」 結構設計的設備。彈簧形電線(橋)連接了小型電子零件陣列(島),整個設備封裝在矽樹脂中。雖然這些 「島」 是剛性的,但在這塊不超過 1.2 平方毫米的組件中可以自由伸縮,且不影響整個器件柔軟的特性。

每個島都包含壓電傳感器的電極和器件,當交流電通過時會產生超聲波。超聲波可到達皮膚下方 4 釐米深處的血管,當超聲波返回到貼片時,即可通過定製軟體將該信息轉換為血壓。

目前已經有了若干可穿戴血壓測量設備,比如機械壓力感應血壓、光學傳感器測量血壓以及雷達測量血壓。相對於目前已有的可穿戴血壓測量設備,Softsonics 的血壓計更小且柔軟,那麼就可以貼在人體上,這樣就不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行為;其二, Softsonics 血壓計可連續不間斷測量,要知道人通常的日間血壓和夜間血壓差別顯著;其三,這款血壓計不局限於人體部位,不必像腕帶設備那樣只能貼在手腕,而是可以貼在更適用於血壓測量的部位;其四,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皮膚下 4 釐米深度的檢測是一個突破。目前已有的其他可穿戴設備穿透深度不超過皮膚下 1 釐米,那麼向皮膚下 4 釐米的延伸,使得人們能夠檢測深層次的血壓,例如心臟、肺或肝直接相連著的血管的血壓。

公司尚在嬰兒期

在 2018 年《自然 -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發表之後,徐升收到了全世界範圍內數百位讀者來信,大都是在諮詢這款設備是不是可以出售,這方面開發可不可以合作,或者是投資人關心這項技術的商業化進度。

於是他認識到,「這個機會不得了,趕緊開公司」,於是就和相舒商量來開一個公司。

這塊市場有多大呢?相舒表示,在血壓監測領域有很多的事情大有可為。僅僅是白大褂效應,這類病人大概佔 30% 左右,這個市場在美國大概是在 8400 萬美元。在更大的市場領域,需要經常監測血壓的 65 歲以上老人,其美國市場大概是 30 億美元。再往大了說,一些藥物評估的測試與篩查也都需要血壓監測。

這款設備雛形還在不斷完善過程中。整個產品的科學依據就是 2018 年的那篇《自然 -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徐升介紹說,在這篇論文發表後,他們做了諸多改善工作, 讓整個設備更適合穿戴,測量更精確。還有就是,要把數據處理做成無線傳輸。

相舒說,對於未來的發展,Softsonics 會在前兩年專注於產品開發,爭取在第三年通過美國 FDA 的醫療器械認證,然後在「to B」(針對企業用戶)市場進行推廣。到第四年會擴大規模,做出品牌。

對於通過 FDA 認證,聯合創始人相舒還是有信心的。這需要在臨床上進行數十人規模的試驗,主要是證明有效性和安全性,因為該產品是非入侵式的器件,安全性不會大的問題,那麼其主要任務是證明有效性。

對於這款產品的售價,他們希望能控制在 100 美元以內。

相舒告訴 DeepTech,Softsonics 融資還沒有到種子輪,現在主要在探索客戶的需求,尋求怎麼樣才能把技術運用到現實問題當中。

他們更看重市場需求,而不是技術先行。相舒說,如果先從技術出發,把技術硬推到市場上去的話,可能市場不會接受,所以他們要先去了解市場上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再反過頭來看他們的技術可以用來做什麼。

他們已經調研了一些醫院和診所,打算進行 「to B」 的嘗試。相舒認為,如果能夠先將一些診所或醫院拿下,從技術和品牌的接受度上先得到專業的醫療人員的認可,讓他們覺得這項技術產出的數據是可信的以及是有一定的臨床價值的,那麼也就更容易被個人用戶接受。

提到創業環境,在南加州,製藥方向或者生物科技方向的創業氛圍濃厚。徐升介紹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是南加州一個創業的小中心,很多的教職工都會利用自己的技術發明去創業,校園孵化中心也有豐富資源可以利用。

Softsonics 的技術原型開發目前得到了美國政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生物醫學影像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資助。接下來,團隊會去申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種針對科技類初創小企業的支持,初期支持額度在 25 萬美元,如果公司發展良好,政府還會給到大概 200 萬美元規模的支持。

不過美國的新冠疫情對 Softsonics 發展還是有較大負面影響。徐升說,學校已經關停一段時間了,實驗大都按下暫停鍵,另外去跟投資人見面的機會以及宣講公司的機會也少了。

相舒說,Softsonics 現在是一個非常初級階段的公司,用一個人的人生階段來比喻的話,「我們就是一個小嬰兒」。

相關焦點

  • 用「智能創口貼」無創、連續監測中心血壓,華人學者顛覆智能穿戴|...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頭號危害現代人健康的慢性病,血壓計也隨之走入千家萬戶,不再僅限於醫生使用。圖|傳統血壓測量方式(來源:Getty Images)不過,無論是水銀柱式血壓計還是氣壓表式血壓計,所得的測量數據均是特定時間節點內的結果。血壓測量結果還常常受到情緒、運動、飲食、呼吸、身體姿勢、晝夜節律、環境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幹擾,數據變化極大。
  • 康奈爾大學華人學者研發新型柔性光纖傳感器
    導讀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傳感器可以和人體更好地貼合,從而大幅提升穿戴舒適感,在軟體機器人和可穿戴設備領域都有很大的應用價值。SLIMS傳感器可以讓軟體機器人,以及柔性可穿戴設備獲得更加真實和靈敏的反饋。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兩位共一作者均是華人學者。圖1.
  • 全球最小、最精準的「腋下創可貼」的可穿戴式體溫計
    打開APP 全球最小、最精準的「腋下創可貼」的可穿戴式體溫計 瀟湘晨報 發表於 2020-11-27 12:13:57 一款被稱為「腋下創可貼」的可穿戴式體溫計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重大作用。
  • 淺談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三大關鍵部分
    市場是永遠不缺探索者的。於是科研人員紛紛投身開發新材料 、新工藝和開發新型傳感器;實現傳感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實現傳感技術硬體系統與元器件的微小型化;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整合的傳感器。同時 , 希望傳感器還能夠具有透明、柔韌 、延展 、可自由彎曲甚至摺疊 、便於攜帶、可穿戴等特點 。隨著柔性基質材料的發展,滿足上述各類趨勢特點的柔性傳感器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 。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近日,華人學者開發出一種 「真正可穿戴」 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這是一種受人體皮膚啟發的、可粘在皮膚上的 「電子皮膚」,其內部主要由電路板構成。、可回收性和可重構性,它創可貼稍厚,加熱後就能貼到皮膚上。有一次在食堂吃飯,他和張偉聊起柔性電子,兩人一拍即合,基於兩人多年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遂開始對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研究。肖建亮說他想做一款對人體更友好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因為常見的可穿戴電子皮膚設備如 Apple Watch、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雖然有各自獨特的功能,但是多數存在價格昂貴、體驗感差、穿戴不舒服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近日,華人學者開發出一種 「真正可穿戴」 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這是一種受人體皮膚啟發的、可粘在皮膚上的 「電子皮膚」,其內部主要由電路板構成。然後將這些電路夾在兩層薄膜之間,這兩層薄膜是由一種稱為聚亞胺的高度柔性和自愈材料製成的。該設備通過一種低成本製造方法,將剛性、柔性和液體材料均勻地集成一起,並結合材料、化學和力學方面的技術,使其具有卓越的延展性、自癒合性、可回收性和可重構性。這一可穿戴電子系統的性能可以在健康、醫療、科技等許多領域得到應用。
  • 斯坦福華人教授研發柔性電極,像皮膚一樣柔軟、透明可拉伸
    按照目前萬物智能的發展方向來說,穿戴式設備將會越來越普及,目前已經開始有很多研究人員開始琢磨怎麼在衣服上甚至身體上添加一些智能的東西,但是,這種想法還有個難點沒有解決——電路的束縛。另外,在一些醫療所需中,植入體內的一些需要供電的設備,電線也是一個麻煩所在。
  • 關於電子血壓計你不得不知道的幾點
    1896年義大利醫生裡瓦羅基發明了腕環血壓計。  腕環血壓計有一條可以環繞在手臂、且能充氣的長形橡皮袋,橡皮袋一端接到打氣橡皮球上,另一端接到水銀測壓器或其他測壓器裝置上。測壓時,將橡皮袋環繞縛於上臂,然後徐徐將空氣打入橡皮袋,壓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肱動脈被壓扁,造成血液停止。
  •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研發柔性電子材料,軟似皮膚並且可拉伸
    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開發出一種導電性和拉伸性俱佳的高分子材料。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位華人教授鮑哲南帶領他的團隊長期以來致力於研究柔性電子,現在他們的成果已經赫然佇立。鮑哲南教授表示,現有包括電極和材料在內的電子器件都是硬的。它們在測量中樞神經電流、心臟電流時,那些植入大腦或心臟的電極可能會損壞人體神經或心臟組織。因此,跟神經接觸的電極必須像皮膚一樣柔軟才能減小對人體的傷害,這是柔性電子應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導讀柔性和自供電,是目前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前沿和發展方向。最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提高柔性可穿戴設備中熱電發電機的性能和效率,採用EGaIn 液態金屬互連線連接溫差電元件,這些互連線不僅電阻很低,還具有拉伸和自我修復的特性。
  • 血壓計的演變_新聞中心_中國網
    1828年法國生理學家、物理學家泊肅葉發明了U形水銀檢壓計,用水銀代替了霍爾思測量馬的血壓時使用的充滿血液的管子,為現代的血壓計奠定了基礎。他在為一個截肢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時首次測量了人類血壓,他把水銀檢壓計的短管插入病人的動脈內,測得病人的肱動脈血壓為115~120毫米汞柱。
  •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散熱問題被中國科學家解決了
    近年來,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發展迅速,其應用性廣、實用性強,因此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嶄露頭角,同時也成為科學界和工業界共同青睞的新興領域。此外,因為現代人們對於健康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可穿戴電子器件、柔性電子科技等研究在生命健康領域頗受歡迎,如智能手錶、運動手環、心臟起搏器等等,已經成為監護身體健康生物信號的重要護航者,具有非常廣闊的產業前景。
  • 電子血壓計測量準確度存疑 到底哪種好
    現在無論是醫院還是家庭都使用電子血壓計,替代了傳統的水銀血壓計,方便又快捷。許多朋友為了隨時能夠監測自己的血壓都自己夠買了電子血壓計,但在使用電子血壓計的過程中,許多人都發現電子血壓計似乎和在醫院時測量的不太一樣。那麼,電子血壓計準嗎?到底哪種最好用呢?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 柔性微型LED:重塑未來可穿戴技術
    創新為了滿足可彎曲、可穿戴的電子產品的需求,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及其國際同事開發出一種創造可摺疊、扭曲、切割以及粘貼到不同表面上的微型LED的新方法。(圖片來源: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這項研究於6月份在線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為新一代柔性可穿戴技術鋪路。
  • 可穿戴電子血壓計傳感器電路設計—電路精選(36)
    電子血壓計有臂式、腕式之分;其技術經歷了最原始的第一代、第二代(半自動血壓計)、第三代(智能血壓計)的發展。電子血壓計已經成為家庭自測血壓的主要工具。電子血壓計也越來越多地被用於醫院等醫療機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728.htm而電子血壓計中大多是使用的醫用壓力傳感器,醫用壓力傳感器是專門醫用的能感受壓力並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本文介紹的BP01型壓力傳感器是為監測血壓而專門設計的,主要用於可攜式電子血壓計。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全天候健康數據監測,是華為穿戴最大的價值
    健康特性一直是華為智能穿戴重點投入和打造的功能,從全天候心率、壓力、睡眠監測,到現在華為還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全天血氧飽和度監測,自動監測,在用戶無感的情況下關愛每一個身體特徵。當用戶進行全天候佩戴時,無論是心率、壓力、睡眠,還是血氧飽和度,都能做到面面俱到。3、超長續航基因。
  • 電子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教你如何使用血壓計
    2、擁有正規生產及銷售國家資質的品牌廠家現在市面上電子血壓計品牌眾多,正規與不正規電子血壓計產品混雜其中,中國針對醫療器械有嚴格法規,生產必須具備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銷售必須具有醫療器械註冊證號,所以,我們在購買電子血壓計前,需要對購買的電子血壓計的相關資質進行核對,排除不正規的粗製濫造電子血壓計,這是保證電子血壓計產品質量的基礎
  • 電子血壓計沒有水銀血壓計準?心血管專家闢謠:主要是測量方法!
    上午門診,護士在給每一位待診者測量血壓,其中一位大媽不幹了。說:一定要醫生,用水銀血壓計測量。問她為什麼,她說醫生測得準;最主要水銀血壓計準,在家用電子測量,特別不準。我說:您先用電子的測量一個,然後我再用水銀的測量一個,對比一下,看準不準。
  • 青島大學合作在柔性可穿戴器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日前,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孫彬等與上海交通大學黃興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張統一教授等合作研發了一款具有高效熱管理能力且可用於實時運動監測分析的高性能柔性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對於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而言,除卻器件本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