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標準是和測量方法、不同年齡段有關的。
不同的血壓測量方法高血壓標準不一樣;不同的年齡段,比如成年人和少年兒童,高血壓的標準也不一樣。
成年人,18歲以上的任一年齡,包括老年人、80歲以上的老老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水平)都是一樣的。區別在於降壓治療起始用藥的血壓水平和降壓達標的血壓水平要求不一樣。
血壓的測量方法主要有三種,診室血壓、家庭自測血壓、動態血壓。
診室血壓。就是到醫院、診所由醫生護士測量的血壓。高血壓的標準就是收縮壓≥140mmHg,或者舒張壓≥90mmHg,任一增高,那就算是血壓高了。
家庭自測血壓。就是自己在家裡測量的血壓,高血壓的標準是≥135/80mmHg,比診室血壓的標準要低一些。
動態血壓。就是佩戴血壓監測記錄儀,實時自動測量記錄的血壓。高血壓的標準範圍是,24小時平均血壓≥130/80mmHg,日間平均血壓≥135/85mmHg,夜間血壓≥120/70mmHg。
但是,不是一次測血壓高了就能診斷高血壓的。診斷高血壓是有條件的,像診室血壓、家庭自測血壓,都不能一次測量高了就診斷的。需要多次不同時間的測量,而且不能是同一天,測量方法也要符合標準。
像診室血壓診斷高血壓,需要非同日3次測量都高才算,而且是要坐位、測上臂血壓。就這樣,還有可能一部分人是「白大衣性高血壓」,就是見了醫生緊張導致血壓升高的。不過這類人也是比較容易得高血壓的。
家庭自測血壓,一般每天測兩次,每次測兩遍取平均值。需要連續測量一周,取後6天的平均值看。
少年兒童也是有高血壓標準的,根據不同年齡確定的。現在小孩中也有不少高血壓。根據我國2010年的調查,中小學生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4.5%。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4%~5%,其中與高血壓關聯性最高的因素就是肥胖。所以,小胖子們要當心了。
少年兒童根據年齡變化的血壓值是有表格的,這裡就說一個簡單的估算公式。
收縮壓(男孩)=100+2Ⅹ年齡 收縮壓(女孩)=100+1.5Ⅹ年齡;舒張壓,男孩女孩都是 65+年齡。
注意,12歲以下的小孩子要用兒童的血壓計,袖帶寬窄也是根據年齡不同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