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和乳腺癌細胞具有相同的細胞結構,這個畫面太有創意了,你相信嗎?
這個重大發現來自2016-2018年期間、8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鼎力資助發表的5篇SCI論文,作者分別來自天南海北(吉林、北京、河北、江蘇、安徽、湖南、廣東)的眾多知名大學機構(吉林大學、河北醫科大學、江南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中南大學、廣州醫科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81272450)資助的DOI號10.1159/000491718論文作者來自5個大學機構;江蘇師範大學學者單篇論文獲得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我們在採用艾普蕾英文論文相似性檢測系統篩查過程中發現江蘇師範大學學者的論文與河北醫科大學學者的論文呈現一定程度的文本相似(見下圖):
當調取兩篇論文的圖片進行閱讀後發現了江蘇師範大學學者展示的乳腺癌細胞電鏡圖片和河北醫科大學學者展示的神經元電鏡圖片完全一樣,儘管江蘇師範大學學者的乳腺癌電鏡圖片進行了有目的的翻轉和旋轉掩飾。但是大家都知道電子顯微鏡突破了光學顯微鏡解析度低的限制,成為了診斷和觀察超微結構的重要和可信的工具。既然神經元和乳腺癌細胞的電鏡超微結構一致,且研究發現來自兩個完全獨立的研究組,沒有理由質疑啊,但圖片拍攝的範圍、角度、背景等要素卻都一樣,如何可以做到呢?
隨著我們採用艾普蕾軟體系統擴大檢測範圍,其他三篇論文也採用電鏡證明了神經元和乳腺癌細胞長得一模一樣。下面就按照論文發表時間順序直接展示證據,相同顏色框表明其內容相似或相同:
河北醫科大學學者的神經元研究
解放軍總醫院學者的乳腺癌研究
江蘇師範大學學者的神經元研究
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江南大學、南京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中南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學者的共同乳腺癌研究
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吉林大學學者的神經元研究
《論文預警》專欄
估計還有更多的中國知名大學機構學者論文證實了神經元和乳腺癌細胞長得一模一樣,限於精力,我們就不進一步深究下去了。臨近2021年了,懲治科研不端行為的紅頭文件仍然在出臺,可涉嫌學術不端的高大上SCI論文在我們的篩查過程中卻感覺有增無減,國家經費深陷其中。
為了展示我們在篩查過程中發現的論文問題,及時提醒讀者謹慎參考相關論文,我們將在艾普蕾微信公眾號開闢《論文預警》專欄,也供被預警的作者積極聯繫雜誌進行更正。請注意:論文預警僅僅是學術層面的請教或質疑,並不指控學術不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