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利鈉肽在循環系統作用的研究進展

2020-12-03 醫脈通

作者:高曉薇,覃罡,李龍豔,張重,葉治,王鍔,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麻醉科

 

1.C型利鈉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的結構、特點及代謝

 

CNP是1990年首次從實驗動物豬大腦中分離出的一種活性多肽類激素。CNP作為利鈉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s,NPs)中的一員,與心房利鈉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結構類似,均由長鏈激素原合成而來。人CNP由位於2號染色體的利鈉肽前體蛋白C基因編碼。前體CNP包含126個胺基酸的前肽,前體CNP由胞內轉化酶Furin剪切並分泌產生胞外物質CNP-53,CNP-53在細胞外又可以裂解生成CNP-22。

 

CNP-53和CNP-22均能與CNP的受體鳥苷酸環化酶B(guanylyl cyclase-B,GC-B)相結合產生生物學效應。不同的是,CNP-53主要存在於組織中,CNP-22主要存在於循環系統中。CNP廣泛存在於各自/旁分泌活躍的器官組織中,如心、腦、血管、肺、骨骼、腎、卵巢、睪丸、子宮等。在循環系統中,CNP主要由內皮細胞分泌,其受體利鈉肽B型受體(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B,NPR-B)和利鈉肽A型受體(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A,NPR-A)在幾乎所有的細胞共表達。

 

最近研究表明心肌成纖維細胞也分泌CNP,並且其受體NPR-B和利鈉肽C型受體(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C,NPR-C)在心臟中也有表達。CNP代謝主要分兩種途徑,在細胞內降解和在腎中內肽酶水解後經尿液排洩至體外。CNP的產生和清除出現異常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

 

2.CNP的受體

 

目前已知的NPs家族受體有3種:NPR-A、NPR-B和NPR-C。NPs家族主要通過NPR-A和NPR-B發揮其生物學效應。兩受體均含有鳥苷酸環化酶(guanylyl cyclase,GC)功能區結構,被稱為GC-A和GC-B。NPR-C胞外區與兩者同源,但不具GC活性,可能與利鈉肽本身清除相關。其中NPR-B與CNP親和力最高,與CNP特異性結合後通過促進顆粒型GC表達來增加環磷酸鳥甘(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分子表達水平,最終通過cGMP依賴的蛋白激酶G使cGMP在胞內發揮其生物學效應,而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可通過水解cGMP負向調節CNP。

 

3.CNP相關的信號通路

 

在循環系統中,CNP發揮生物學效應除了通過CNP/NPR-B/GC-B/cGMP信號通路外,還可能通過CNP/NPR-C/腺苷酸環化酶/環磷酸腺苷通路,以及其他信號通路等。當CNP與NPR-C結合後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水平,進而抑制環磷酸腺苷表達水平。同時通過CNP/磷脂酶C信號通路激活磷脂酶C,增加二磷酸磷脂醯基醇向甘油三酯和三磷酸肌醇轉化。

 

研究發現與CNP相關的信號通路還有很多,CNP可以直接作用於胞膜表面的環核苷酸門控離子通道引起舒張冠狀動脈的效應,CNP也可以直接調節細胞膜ATP敏感性鉀通道,同樣可以增加cGMP濃度,此外,CNP還可以直接作用於L型鈣通道抑制鈣內流。

 

4.CNP在循環系統中的作用

 

4.1CNP在心臟中的作用

 

經實時定量螢光-PCR、放射免疫檢定法、免疫細胞化學等實驗方法驗證,CNP在心臟中廣泛存在並表達。臨床試驗表明存在心血管功能紊亂的患者動靜脈內CNP的含量均有升高,雖然這類患者其他組織臟器中CNP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在心臟組織和血液中尤其明顯。另幾項臨床研究認為CNP的變化與老齡、高血壓、心臟肥大和心力衰竭均有相關性。這一系列證據都表明CNP與心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CNP在心臟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CNP是心臟一重要的生物信息學靶向指標。

 

CNP與ANP、BNP不同,不儲存在顆粒中,而是以複合物方式存在,主要由內皮細胞產生,血管平滑肌細胞、心肌細胞、心肌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和白細胞中也能產生較低水平的CNP。CNP的分泌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剪切應力、缺氧以及各種細胞因子(如TNF-α、IL-1、轉化生長因子-β)和脂多糖(在心臟重塑和/或炎症過程中產生的因子)的刺激,CNP可能作為保護性「應激反應激素」。經實時定量螢光-PCR檢測成年大鼠心肌細胞中cGMP表明,心肌細胞中的內源性基礎cGMP水平非常低,而外源性補充CNP後cGMP濃度顯著提高,因此CNP對於心臟的影響主要通過藥理學研究來進行評估。有研究表明,外源性CNP通過cGMP對分離的小鼠心肌肌束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舒張作用。

 

然而,實驗中使用的CNP劑量是超生理濃度的,至少是血漿中的10000倍。在這些藥理學研究中CNP產生心臟保護效應的有效血漿濃度≥0.5pmol/L,而且該血藥濃度在不會引起低血壓的情況下產生心臟保護作用。cGMP依賴性蛋白激酶1抗體(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1,cGKI)是介導成纖維細胞和心肌細胞中GC-B/cGMP信號轉導效應主要的胞內第三信使。

 

有研究發現外源性CNP使cGKI過量表達,並對其心臟收縮功能有增強作用,敲除cGKI基因的小鼠表現為心臟形態和功能的異常。在給予血管緊張素Ⅱ或心臟壓力超負荷時,心肌功能明顯惡化,說明CNP通過cGMP/cGKI在壓力改變情況下的局部心臟保護作用變得特別重要。CNP/GC-B的舒張作用歸因於cGKI介導的受磷蛋白和肌鈣蛋白Ⅰ的磷酸化,從而改善了肌質網和肌節對Ca2+攝取。

 

雖然ANP和CNP均作用於心肌細胞,但只有CNP直接引起心肌細胞力學的改變。用分離的成年鼠心肌細胞進行的研究表明,GC-A、GC-B和一氧化氮調節的可溶性鳥苷環化酶產生的cGMP被限制在不同的亞細胞區室中,並調節不同的cGKI靶向蛋白和產生不同的效應。這種區室化通過PDE調節細胞內cGMP信號的持續時間、幅度和空間分布。PDE超家族中的11個成員的兩種cGMP特異性酯酶在心肌細胞中表達:PDE5和PDE9。PDE5定位於肌細胞收縮絲的Z帶並且調節一氧化氮/可溶性鳥苷環化酶生成cGMP;PDE9靠近T管質膜並主要調節由ANP/GC-A和CNP/GC-B途徑產生的cGMP。

 

最新系列研究發現CNP在心力衰竭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特異性敲除心肌細胞、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CNP基因的小鼠上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後均表現為血流介導擴張反應受損,但均比全身性敲除CNP基因的小鼠表現輕微,表明心肌細胞、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共同表達CNP參與心力衰竭保護作用。其功能可能為激活NPR-C,而非NPR-B,來維持心臟結構功能,外源性補充CNP可以有部分治療作用。

 

同樣地,CNP在肺動脈高壓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也漸漸被認識和重視。CNP可以改善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收縮功能和心臟-血管協調功能紊亂。外源性合成的CNP通過GC-B/cGMP信號通路介導的心臟保護作用在動物細胞實驗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儘管如此,其內源性的病理生理作用和心肌細胞自/旁分泌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C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預後和治療潛力仍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驗證。

 

4.2CNP在血管中的作用

 

與ANP、BNP相比,CNP被認為是NPs中少有的血管相關性激素。已有研究證實外源性CNP具有血管調節能力,參與病理血管重塑再生過程。在內皮細胞中CNP還具有抗炎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敲除cGKI基因的小鼠中CNP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被消除,表明GC-B/cGMP/cGKI信號轉導介導血管再生。一項臨床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血漿CNP水平與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相關,血漿氨基端前體CNP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間負相關,揭示了CNP作用於血管結構改變與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相關性。另一項臨床研究表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血漿CNP水平與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

 

5.結語

 

綜上所述,CNP作為NPs重要成員之一,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心血管活性肽,廣泛存在於各系統器官中,由內皮細胞和非內皮細胞自分泌/旁分泌,通過與NPR-A、NPR-B、NPR-C結合,起舒張血管、抑制心肌細胞增殖、抗心肌細胞肥厚、抗纖維化、抗炎性反應、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在心血管系統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外源性CNP主要通過GC-B/cGMP/cGKI信號轉導通路發揮正性肌力作用、舒張作用和血管再生作用。因此在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中起一定保護作用。隨著對CNP研究的深入,CNP在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研究和治療相關作用機制均會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並在臨床上對心血管疾病預後和治療有廣泛的應用背景。

 

來源:高曉薇,覃罡,李龍豔, 等.C型利鈉肽在循環系統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際麻醉學與復甦雜誌,2019,40(8):794-79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維昇藥業:TransCon C-型利鈉肽II期中國臨床試驗申請獲批_個股資訊...
    維昇藥業:TransCon C-型利鈉肽II期中國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2021-01-07 14:53:01 來源:中國網財經
  • 從利鈉肽到重組人腦鈉肽,再到ARNI,我們還能做什麼?
    利鈉肽(主要是B型利鈉肽,BNP)作為一種生物標誌物,在心力衰竭(心衰)的診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心衰患者體內的BNP水平原本就升高,為什麼還要補充外源重組人BNP或者腦啡肽酶抑制劑呢?它們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呢?
  • BioMarin公司C型利鈉肽類似物vosori...
    2020年09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BioMarin公司近日宣布,評估vosoritide(伏索利肽,BMN111)治療5-18歲兒童軟骨發育不全症(achondroplasia)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3期試驗的詳細結果已發表於《柳葉刀》(The Lancet)。
  • 維昇藥業宣布其TransCon C-型利鈉肽II期中國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專注於內分泌相關疾病治療的維昇藥業(VISEN Pharmaceuticals)於今年1月7日宣布其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的注射用TransCon CNP(TransCon C-型利鈉肽)用於軟骨發育不全(ACH)患者的II期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已經獲得批准,即將在中國開展ACcomplisH China臨床試驗
  • 維昇藥業TransCon C-型利鈉肽II期中國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1月7日,維昇藥業(VISEN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的注射用TransCon CNP(TransCon C-型利鈉肽)用於軟骨發育不全(ACH)患者的II期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已經獲得批准,即將在中國開展ACcomplisH China臨床試驗,實現了與ACcomplisH(一項正在由
  • 專家共話:N 末端 B 型利鈉肽原 有效助力心衰診療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繼光教授、以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等多位心力衰竭、高血壓及檢驗領域的專家就當前中國心衰患者臨床診療現狀,生物標誌物尤其是 N 末端 B 型利鈉肽原(NT-proBNP)如何有效指導臨床實踐,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進行了深入探討。
  • ...家闡明心臟多肽激素心房利鈉肽抑制突觸前神經遞質傳遞的信號通路
    該文闡明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心臟多肽激素心房利鈉肽抑制突觸前神經遞質傳遞的信號通路。內側韁核到腳間核的投射是腦內主要的乙醯膽鹼能通路。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這條通路是連接前腦邊緣系統和中腦調節系統的紐帶。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說,該通路與睡眠,壓力,痛以及尼古丁上癮等行為都有著聯繫。
  • 進展|高鈉含量P2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層狀金屬氧化物(NaxTMO2, TM=過渡金屬)不同的組成帶來的複雜結構化學對層狀堆積結構、鈉離子電導率以及氧化還原活性起到決定性作用,為功能性材料的研究開闢了新途徑。NaxTMO2主要包括O3和P2兩種結構,其中P2結構因為開放的三稜柱擴散通道而具有更快的Na+擴散速率。
  • 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治療HFpEF,從PARAGON-HF研究解讀和...
    它負責裂解幾個具有潛在生物學意義的重要分子,包括某些利鈉肽。而利鈉肽在心衰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腦啡肽酶抑制劑可以降低心衰患者促纖維化信號傳導的標記物。此外,腦啡肽酶抑制劑對延緩心衰患者(尤其是伴糖尿病者)的腎臟進展可能有利。PARAGON-HF之前的2期試驗表明,在300名HFpEF患者中,治療12周後NT-proBNP水平降低了23%。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通過簡單的加熱,冷卻,超聲處理和調節溶液的pH值即可製備基於肽的水凝膠。基於肽的水凝膠在存在外部刺激的情況下表現出多種刺激響應行為,由於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備受研究人員的關注。因此,由於它們的低毒性,肽水凝膠現在已廣泛用於不同的生物醫學應用中,例如藥物遞送,蛋白質分離,生物傳感器,組織工程和傷口癒合應用。
  • 單硫醚型環肽、不飽和環肽等|雜環肽的固相成環方式
    單硫醚型環肽單硫醚型環肽是醚環肽的一種合成途徑一般有2種:1).製備肽鏈主體結構再生成醚鍵實現合環;2).先製備醚結構,再生成醯胺鍵(或其他鍵)實現合環。單硫醚型環肽因其在生物體內代謝較慢具有非免疫原性,它的合成越來越受重視。昂拓萊司其固相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①.取代法。此法是製備單硫醚環肽常用的方法。它將側鏈-OH 轉變為一Br再與肽鏈上的-SH基發生分子內親核取代可以得到單硫醚環肽。
  • 寶豐縣人民醫院開展N末端腦鈉肽前體測定服務患者
    (原標題:寶豐縣人民醫院開展N末端腦鈉肽前體測定服務患者) 大河網訊
  • 『治癒』1型糖尿病邁出的一步,研究支持免疫療法
    同樣作為一種自身免疫疾病,1型糖尿病也會受到TNF- α的影響。TNF- α對胰島β細胞有直接毒性。在非肥胖的1型糖尿病動物模型中,TNF- α可促進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而阻斷TNF- α則有保護作用。此外,新發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 α水平通常會升高。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生物標誌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以作為鑑別患者異常情況的診斷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預後及預測和監測對幹預的反應情況。來自血液的生物標誌物可以幫助檢測 HF 的存在、確定其嚴重程度、評估未來事件的風險並指導治療。
  • 長效局部麻醉藥物的研究進展
    長效局部麻醉藥的研發方向主要有:向傳統局部麻醉藥中加入增效劑、神經周圍持續泵注藥物、使用具有控制釋放功能的材料載體、其他類型的鈉通道阻滯劑、開發全新化合物等。本文對以上長效局部麻醉藥物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旨在為相關科學進一步研究和更為合理地指導臨床麻醉實踐提供參考。
  • 大連化物所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獲進展
    DPP-IV可快速水解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進而影響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與分泌,因此其在糖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關鍵靶點。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獲進展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化學抗糖藥雖能控制血糖水平,延緩病程進展,但需長期服用;胰島移植雖然能從根本上幹預糖尿病,但胰島來源不足,且需終生應用免疫抑制劑,故無法得到廣泛臨床應用。因此,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研究熱點。
  • 蛇毒神經毒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在大多數實際情況中,這種作用是不可逆的。2.3離子通道型神經毒素離子通道型神經毒素包括鈉通道毒素、鉀通道毒素(樹眼鏡蛇毒素)和鈣通道毒素(心臟毒素)。離子通道新神經毒素一般與突觸前神經毒素協調起作用。主要存在於非洲樹眼鏡蛇中,最常見的為樹突毒素(Dendrotoxin),是由5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鏈,含有3個二硫鍵2。
  • 【肽科普】專業講解:小分子活性肽
    >21世紀人類營養革命肽健康已在世界興起,肽具有極強的活性和多樣性,是世界生物學界、醫學界、藥學界研究開發的熱點,生物活性肽——一個被現代生物學界極力推崇給予極大關注和讚譽的生物活性物質,隨著近年來研究的逐步深入,它的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功能被發現,給予國際生物學界以極大的震撼和喜悅。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
    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克服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幹預2型糖尿病的傳統方法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很嚴重。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樣本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1.6%,患者人數約為1.2億。 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