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氣預報:本周,我市東南部將面臨一次大暴雨過程。同時,部分地區還可能經歷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3月至今,包括重慶在內,廣東、湖南和江西等地已連續遭受暴雨襲擊,許多地方甚至成為「泡」城。
昨日,記者連線中國科學院院士、氣候專家秦大河,請他分析其背後成因。
厄爾尼諾惹麻煩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調查發現———今年5月,全國各地的氣溫明顯低於歷史同期水平。廣東、重慶等地連續發生極端氣候事件。
「應該說,這種氣候狀況與厄爾尼諾現象密切相關。」對此,秦大河在電話中給出了明確而肯定的回答。
他介紹,有關統計已表明,包括廣東、重慶等地在內,南方地區3月以來出現的異常天氣都與其有關。
秦大河分析,去年6月至今,赤道太平洋地區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這對全球大氣運動、氣候變化造成明顯影響。」
此外,今年還是厄爾尼諾現象次年。
他舉例說,我國1998年發生的夏季長江流域特大暴雨洪澇,就與前一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密切相關。
重慶現雨島效應
關於重慶,秦大河提到了「雨島效應」。
他解釋,所謂雨島效應,即指由於城市建築物增加,空調等加重熱量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熱流,最終導致降水形成。
「重慶這幾年城市化進程很快。」秦大河說,「因此,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這種效應會增加暴雨、洪澇機率。」
他分析,隨著城市上空熱流增厚,「大氣凝結水氣懸浮顆粒相應增多,城市的雨島效應就更加明顯。」
目前,我國在上海地區170多個雨量觀測站設立觀測點,專門觀測該效應影響。
他介紹,通過深入分析表明,上海城市地區近30年的降雨量明顯高於郊區,呈現明顯的雨島效應。
「我想,重慶在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中,該效應還會更加明顯。」秦大河如是說。
暴雨天氣不斷重複
對於重慶而言,諸如廣東、湖南和江西等地所遭受的暴雨天氣,會不會重複出現?
對此,秦大河說:「完全有可能,受多種氣候因素影響,這一趨勢已越來越明顯。」
他說,去年11月開始,異常的大氣環流驅使北極冷空氣向中緯度擴散堆積。「這樣的大氣環流使冷空氣沿偏東路徑影響我國。」秦大河認為,「由此,使北極冷空氣向東北亞地區擴散。」
同時,伴隨前面所提的各種因素,「註定今年天氣有些異常,類似氣候完全可能重複,時間有可能在5至7月。」
此外,他還認為,全球氣候變暖也是造成特大暴雨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這個大的氣候背景會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