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無不「研」|一文讀懂酵母單/雙雜交點對點驗證

2021-01-11 蛋白質組學技術交流

一、前言

酵母雙雜交由Fields和Song在1989年提出. 他的產生是基於對真核細胞轉錄因子特別是酵母轉錄因子GAL4性質的研究。酵母雙雜交就是基因轉錄所需的轉錄因子的兩個結構域在兩個互作蛋白的吸引下位置靠近,誘導了基因的表達。酵母雙雜交系統的最主要的應用是快速、直接分析已知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分離新的與已知蛋白作用的配體及其編碼基因。酵母雙雜交系統檢測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具有以下優點:

⑴ 作用信號是在融合基因表達後, 在細胞內重建轉錄因子的作用而給出的, 省去了純化蛋白質的繁瑣步驟。⑵ 檢測在活細胞內進行,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細胞內的真實情況。⑶ 檢測的結果可以是基因表達產物的積累效應, 因而可檢測存在於蛋白質之間的微弱的或暫時的相互作用。⑷ 酵母雙雜交系統可採用不同組織、器官、細胞類型和分化時期材料構建cDNA文庫, 能分析細胞漿、細胞核及膜結合蛋白等多種不同亞細胞部位及功能的蛋白。二、酵母單/雙雜交簡介1、酵母單雜交 酵母單雜交技術是在酵母雙雜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研究核酸-蛋白相互作用的工具,被廣泛用於研究真核細胞內基因的表達調控,如鑑別DNA結合位點發現潛在的結合蛋白基因、分析DNA結合結構域信息等。

2、酵母雙雜交酵母雙雜交及系統是一種鑑定和檢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因其具有靈敏性高、功能強大、適用範圍廣等特點,現已被應用於多個研究領域。①核蛋白酵母雙雜交: 核蛋白酵母雙雜交技術最初由Fields等人在研究酵母轉錄因子GAL4性質時建立,後續經過不斷改進已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蛋白-蛋白互作研究工具,具有簡便、靈敏、可反映蛋白在活細胞內互作真實情況的特點,被廣泛應用於互作蛋白的篩選、蛋白相互作用的鑑定/驗證、蛋白互作機理的探究、蛋白連鎖圖譜繪製等工作。

②膜蛋白酵母雙雜交:DUALmembrane技術在傳統的酵母雙雜交系統的基礎上,巧妙地利用分離的泛素系統(split-ubiquitin)進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篩選;泛素作為降解信號分子,人為分成兩部分:N端(Nub),C端(Cub),互補重構的完整泛素分子可被泛素專一性蛋白酶(UBPs)識別,從而導致與泛素相連的蛋白被酶解。

三、核酵母單/雙雜交點對點驗證流程簡介及圖片分析A為誘餌,B為獵物。篩選涉及到的報告基因:(1)HIS3。(2)ADE2。(3)MEL1。誘餌質粒PGBKT7攜帶trp基因, , 獵物質粒PGADT7攜帶Leu基因。篩選涉及到的平板:DDO[SD/-Leu/-Trp],DDO/X[SD/-Leu/-Trp/X-α-gal],TDO /X [SD/-Leu/-Trp/HIS3/X-α-gal],QDO /X[SD/-Leu/-Trp/HIS3/Ade2/X-α-gal]1、誘餌自激活驗證

分析:誘餌質粒重組質粒PGBKT7-A和獵物空載PGADT7共轉化Y2Hgold酵母菌株。(1)塗布DDO平板能夠生長,說明誘餌PGBKT7-A+ PGADT7已成功轉入宿主菌中且對宿主菌無毒性;(2)塗布TDO平板,不能生長,說明誘餌PGBKT7-A+ PGADT7無自激活現象,不能激活宿主菌報告基因his的表達;(3)塗布QDO平板沒長,說明誘餌PGBKT7-A+ PGADT7無自激活現象,沒有激活報告基因ADE2。2、共轉驗證——陰陽性對照

3、共轉驗證——實驗組

分析:誘餌重組質粒PGBKT7-A和獵物重組PGADT7-B共轉化Y2Hgold酵母菌株。(1)塗布DDO平板能夠生長,說明誘餌PGBKT7-A+ PGADT7-B已成功轉入宿主菌中且對宿主菌無毒性;(2)塗布TDO平板能生長,說明誘餌PGBKT7-A+ PGADT7-B能夠互作,激活了宿主菌報告基因HIS3的表達;(3)塗布QDO平板能長,說明誘餌PGBKT7-A+ PGADT7-B能夠互作,同時激活了報告基因HIS3和ADE2的表達。4、雙雜點種圖

1自激活: Y2H[PGBKT7-A+ PGADT7]2實驗組: Y2H[PGBKT7-A+ PGADT7-B]3陽性對照: Y2H[pGBKT7-53+pGADT7-T]4陰性對照: Y2H[pGBKT7-lam+pGADT7-T]5、酵母單雜點對點驗證示意圖P為誘餌啟動子,B為獵物。單雜篩選報告和抗性基因:AbAr/ AUR-C,AUR1基因的一個顯性突變版本,編碼肌醇磷酸化神經醯胺syn- thase酶。AUR1-C在Y2HGold/ Y1HGold酵母株中表達,是由於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使GAL4轉錄激活和DNA結合域接近。可以添加ABA進行背景抑制。,誘餌質粒PABAI攜帶Ura基因,獵物質粒PGADT7攜帶Leu基因。篩選所用到的平板:SD/- Leu,SD/- Leu/+AbA

自激活結果分析:PGADT7空載轉化含誘餌啟動子PAbAi-PY1Hgold酵母菌株。(1)塗布SD/-Leu平板能夠生長,說明誘餌PAbAi-P已成功轉入宿主菌中且對宿主菌無毒性;(2)塗布SD/-Leu/AbA(100ng/ml), SD/-Leu/AbA(200ng/ml) 平板能生長,說明200ng/ml的AbA不能抑制報告基因AbAr/ AUR-C ;(3)塗布SD/-Leu/AbA(500ng/ml) ,SD/-Leu/AbA(800ng/ml),SD/-Leu/AbA(1000ng/ml)平板沒長,說明能夠抑制報告基因AUR1-C的最低AbA濃度為500ng/ml,後續可用AbA(500ng/ml)進行共轉驗證。如果AbA最高抑制濃度1000ng/ml仍然能夠生長,則只能考慮截短誘餌啟動子。6、共轉驗證——陰陽性對照

7、共轉驗證——實驗組

分析:誘餌啟動子重組質粒PAbAi-P轉化Y1Hgold酵母菌株塗布SD/-Ura平板,挑取單克隆菌製備成感受態,將獵物重組質粒PGADT7-B轉化到Y1Hgold【 PAbAi-P 】中。(1)塗布SD/- Leu平板能夠生長,說明獵物重組質粒PGADT7-B已成功轉入宿主菌中且對宿主菌無毒性;(2)塗布SD/- Leu /+AbA (500ng/ml)平板能生長,說明誘餌PAbAi-P + PGADT7-B能夠互作,激活了宿主菌報告基因AbAr/ AUR-C的表達。8、單雜稀釋點種圖

更多參考案例:1、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quality cDNA library of Cymbidium faberi suitable for yeast one- and twohybrid assays.2、SlAREB1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NOR is involved in abscisic acid-modulated ethylene biosynthesis during tomato fruit ripening.四、核蛋白酵母雜交點對點驗證簡介

五、酵母單/雙雜點對點技術優勢:1. 轉化效率高,較少假陰性;2. 設置嚴格的對照實驗,排除假陽性和假陰性;3. 酵母雙雜系統採用多個報告基因,且每個報告基因上遊調控區各不相同,可大幅度減少假陽性;4. 報告基因整合到染色體上,使基因表達水平穩定,消除了由於質粒拷貝數變化引起基因表達水平波動而造成的假陽性;5. 嚴格設置點種驗證實驗菌體生長狀態,進一步驗證是否互作及互作強弱;6. 嚴格保存原始實驗數據便於溯源。

相關焦點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酵母單/雙雜交點對點驗證
    一、前言 酵母雙雜交由Fields和Song在1989年提出. 他的產生是基於對真核細胞轉錄因子特別是酵母轉錄因子GAL4性質的研究。酵母雙雜交就是基因轉錄所需的轉錄因子的兩個結構域在兩個互作蛋白的吸引下位置靠近,誘導了基因的表達。
  • 【酵母單/雙雜交】 酵母顯色實驗,X-gal還是X-α-gal ?
    X-Gal是E.coli β-半乳糖苷酶(LacZ)的反應底物,而X-α-gal是酵母α-半乳糖苷酶(MEL1)的反應底物。X-α-gal用作酵母雙雜交系統中藍白篩選的篩選標記。二者不可以互相替換。X-α-Gal檢測酵母MEL1基因的激活。MEL1是GAL4酵母雙雜交系統的一個報告基因,編碼分泌型的α-半乳糖苷酶。
  • 【Protocol】 酵母單/雙雜交顯色實驗,X-gal還是X-α-gal ?
    【BioLABs protocol】酵母雙雜交技術原理及實驗步驟【Protocol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免疫共沉澱技術(Co-IP)
    相對於酵母雙雜交、pull down等方法,其特色之一便是捕獲的蛋白互作發生在所研究的特定組織細胞內,保存了互作蛋白及複合體的「內源」狀態。Co-IP實驗原理:以抗體和抗原之間的專一性作用為基礎的用於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是確定兩種蛋白質在完整細胞內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 案例還原酵母雙雜交實驗步驟(文庫構建到文庫篩選)
    一、 試劑、耗材(略)二、儀器設備(略)三、試劑及配製 (略)四、酵母雙雜交文庫構建實驗流程1、 Trizol法RNA的提取RNA電泳圖如下:`3.5 使用Infusion重組反應體系連接cDNA與載體pGADT73.6 電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4、 酵母雙雜交文庫的構建質量鑑定4.1 庫容量的鑑定取轉化後細菌原液10 uL稀釋100倍後,從中取出10 uL塗布LB平板(含氨苄抗性),第二天計數。
  • 關於酵母雙雜交系統,你一定需要知道這些!!
    我我..我能想到什麼,我只能想到絕望啊~當時模模糊糊地就寫了一個『酵母雙雜交』,事情已過多年,試劑君的印象還是很深(可見被考研殘害了多久)。雖然之後,我的研究並沒有用到這一門技術,但是卻對它印象很深,還特地去查過一些資料,現在就寫在這裡放送給大家啦。
  • 上海聯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酵母雙雜交簡介
    對真核生物調控轉錄起始過程的認識是酵母雙雜交系統建立的基礎。人們研究發現細胞起始基因轉錄需要有反式轉錄激活因子的參與。大多轉錄激活因子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獨立的結構域構成, DNA結合結構域(DNA binding domain, 簡稱為DB)和轉錄激活結構域(activation domain, 簡稱為AD)。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 GST pull down
    3、蛋白表達之---信號肽預測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4.0/參考案例案例分享一:ProliferatingPCNA通過與MTH2結合形成複合物從而避免被降解(肺癌)GST-MTH2/GST-PCNA融合蛋白與A549細胞總蛋白共孵育A:CoIP驗證MTH2與PCNA互作B:GST pull down驗證MTH2與PCNA互作C、D:GST pull down
  • 酵母雙雜交實驗常見疑難解答
    問:如果誘餌蛋白對酵母細胞是有毒的,該怎麼辦?答:在有些情況下,在液體培養基中培養不好的菌珠可以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得很好。重懸克隆於1ml的SD/–Trp,接著將重懸液平鋪於5 個100-mm的SD/–Trp平板。在30℃下溫浴,直至平板上的克隆互相粘在一起。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RNA pull down
    靶蛋白量不足;2)緩衝體系不對;3)RNA探針和蛋白的親和力本來就低解決方案:1)增加上樣蛋白量;2) 應用低鹽體系;3)加入交聯試劑WB信噪比高可能的原因:1)陽性信號率低;2)一抗效率低樣品沒有裂解完全和裂解體系沒有優化 解決的方案:1)優化孵育時間溫度鹽濃度等條件;2)使用嚴謹性高的緩衝體系;3)調低RNA探針和樣品的比例;4)提高裂解液的量案例展示案例一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IP)
    檢測RNA polymerase II及其它反式因子在基因組上結合位點的精確定位3、研究組蛋白共價修飾與基因表達的關係4、轉錄因子研究技術流程案例展示案例一ChIP經驗分享ChIP實驗操作性很強,金開瑞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了一些ChIP實驗中您可能會遇到的棘手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康康吧
  • 知無不「研」,DNA pull down 常見疑點解析
    A:理論上說,若DNA單鏈能夠與磁珠上的互補鏈雜交成功,是可以進行pull down實驗的; 效率如何不好確定,這個取決於兩條DNA單鏈是否能雜交成功、蛋白-DNA結合的強弱、蛋白的豐度等。Q2: DNA pull down的 原理?
  • 知無不「研」|一文輕鬆讀懂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
    定量蛋白質組學 近年來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迅速發展,其相應的方法學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系列新技術融入了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極大地促進了這門學科的發展。蛋白質組學聯合多種分子檢測技術揭示CDH2以促進血管生成的方式促進肺腺癌的發生發展3)題目:Identific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S4, Y-Linked 1 as a cyclosporin A plus corticosteroid resistance gene期刊:Journal of Autoimmunity影響因子:7.543主要技術:轉錄組、蛋白質組學(iTRAQ)、慢病毒、雙螢光素酶
  • 一文讀懂磁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一文讀懂接近傳感器 3、一文讀懂磁傳感器 4、一文讀懂流量傳感器
  • 人類基因成功與酵母「雜交」:這是生化人的節奏嗎?
    人類基因成功與酵母「雜交」:這是生化人的節奏嗎?近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將人類基因嵌入酵母細胞中,結果發現一群實驗群體在進化過程中非常穩定,這是人類基因與其他物種基因雜交的新案例。   這些實驗表明我們可以製造器官、改造基因甚至是把人類基因與其他物種基因進行雜交,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做的實驗是利用酵母菌株研究遺傳病。
  • 一文讀懂電容傳感器
    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0、一文讀懂光纖傳感器 11、一文讀懂溫溼度傳感器 12
  • 一文讀懂MEMS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
  • 推薦:一文讀懂ICP-AES
    原標題:推薦:一文讀懂ICP-AES 1. 什麼叫ICP-AES?它是用來做什麼的? 無機物樣品的一般處理方法: 1.無機鹽類:雙蒸水溶解,或加少量鹽酸或硝酸,根據樣品確定是否加熱。 2.合金:根據合金成分在硝酸、鹽酸、硫酸、王水幾種酸溶中尋找合適方法。要防止待測元素揮發或水解。 3. 負載型催化劑:最好是將固體完全溶解,然後稀釋。
  • 施一公等報導釀酒酵母剪接體處於完成RNA剪接後構象的高解析度電鏡...
    2017年11月17日,
  • 施一公研究組發文報導釀酒酵母剪接體處於完成RNA剪接後構象的高...
    1977年,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來自於腺病毒的mRNA與其對應的DNA轉錄模板並不能形成連續的雜交雙鏈,而是在雜交雙鏈的不同位置伸出了環狀的DNA單鏈。這個重大發現表明,遺傳信息從DNA傳遞到mRNA上並不只是通過轉錄,還需要mRNA前驅體剪接來進一步完成「無效」遺傳信息的去除與有效遺傳信息的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