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詩人沈海良作品一一冰是睡著的水

2020-12-06 詩雅墨香
第806期

冰是睡著的水

文/沈海良

一輪花開搖落的花瓣

又回到沉寂的日子

搬走的花盆種上幾枚鳥啼

放到院外

鳥語花香

形成窗口的期待

一群星星從東北角湧進來

星星與星星擠成冰的晶瑩

稜角處的夜色較為顯硬

囿於一段故事立在手背上

夜空低下來

月亮暗藏自帶水的聲音

穿透每個星座

它感覺水流經過體內的緩慢

把身外的水止於靜

輕撥時光的斑駁

從空出的靜音裡找到一片海

承接一陣風的呼吸

來自繪畫的敘述

水枕著水的手臂睡著了

散發出冰的光芒

2020.7.26

沈海良

作者簡介: 沈海良,浙江省海寧人,職業警官,喜歡詩歌,作品散見於中國詩歌網、香港視界,今日頭條,都市頭條、搜狐、百家號、中英文藝家在線、名師名家名人壇、國際聯合報,等眾多詩刋和網絡。

相關焦點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由於社會的特殊性,古代詩人多數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經歷。從而使得他們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具體來說,就是他們把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感悟,都毫無保留的表現在了詩歌作品中。
  • 詩人管玲玲v詩作品
    Works appreciation:作品欣賞:《v》 OriginalCat demonPoets!Don't be aggrievedLight description of nature《v》原文/貓妖詩人們!
  • 為什麼冰的密度小於水
    為什麼不符合熱脹冷縮的原理呢?  熱脹冷縮,指的是物質受熱時體積會變大,受冷體積變小。就拿最常見的溫度計就是依據這一原理製作的,對於物質這一性質大家深信不疑。但是,有一種物質比較反常,冰是水降低溫度到0度下的產物,卻比水輕。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為什麼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水在結冰的時候,體積增大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從《稚子弄冰》等三首詩看南宋末「江湖派」和正統詩派的不同走向
    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六麻」部的七言絕句,描寫了夏日田園風情。詩意並不複雜,並沒有多深遠的意思在裡面。詩人從一個老人的視角出發,描寫了兒女輩成為勞動主力,而孫輩還在學習勞動的忙碌且各得其所的畫面。用筆清新,描寫細膩,讀起來逸趣橫生。
  •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青年報 | 2019-12-23 15:57:44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 詩人辭別朋友回家,深情吟誦:客鳥倦飛思舊林,徘徊猶戀眾花陰
    題目名為《將還越留別豫章諸公》,把相關內容交代的一清二楚,就是詩人將要回去越地的時候,和自己的朋友一一作別。唯一區別,元亮先生是想要退隱,而詩人獨孤及僅是留戀舊時的故園。雖然都是對舊時生活地方的懷想,雙方寄託的情愫卻是不同的。詩人換「羈鳥」為「客鳥」,化作一隻寓居他鄉異地鳥兒,在長期流落在外的浪跡生涯裡,深深地感覺到疲倦之意。由於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像鳥兒一樣居無定所,不堪的又豈止身體,更多的無力感是來自於內心。所以,他徘徊猶疑不定,卻往往身不由己。
  • 水如何變成冰?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水如何變成冰? 2019年12月23日 05:14 來源:中國青年報參與互動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
  • 科學小實驗|滴水成冰,常溫下能讓水瞬間結冰的神奇「魔法」
    說到結冰,我想到一個神奇的小實驗,不用等到冬天也能滴水成冰! 真的嗎?現在的天氣,可以滴水成冰?太神奇了,我們試試看吧!慢慢的將水取出來,觀察發現,此時的水還是液體。 把水慢慢的倒進來,看到了嗎?液體的水竟然變成了固體的冰!我們做到了滴水成冰。
  • 臺灣著名詩人洛夫
    知名詩人、年近九旬的管管痛失良友,幾度哽咽。他對記者表示,洛夫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養分,作品是超前的,對當代華語詩壇貢獻很大。  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助理教授葉青青去年曾策劃舉辦洛夫詩作專場音樂會《因為風的緣故》。她告訴記者,洛夫的詩展現了對故鄉的懷念,譜曲後更朗朗上口,傳播更廣。未來,她會繼續舉辦洛夫詩作的音樂會,讓更多人了解他。
  • NBA奇葩退役理由:冰敷睡著傷病加重,年薪不過千萬不能養家餬口
    NBA奇葩退役理由:冰敷睡著傷病加重,年薪不過千萬不能養家餬口在NBA聯盟中打球員的運動員大家都了解,一般職業生涯不會超過十年,而一個優質的籃球運動員他的職業生涯巔峰期也僅只有5年左右。但是這之後便在沒有看到泰勒的身影,原因竟是再一次給膝蓋冰敷的時候給睡著了,結果經過長時間的冰敷再次讓他的膝蓋遭到了二次嚴重受傷,直接丟掉了在球場上突破的速度,無奈只好含淚宣告退役!而對於賈裡奇來說就是一個活脫脫不會回頭的「哈登」。
  • 水變冰的原理,《自然》:「臨界冰核」
    水會結冰,這是再普遍不過的自然現象。然而科學家在觀察這種現象時,不由會思考一個很難回答的科學問題,水是怎麼變成冰的呢?自然界的物質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會自發地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例如,水在低溫下會凝結成冰,這種現象的科學定義稱為「相變」。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唐代有很多邊塞詩人,比較著名的如王昌齡、岑參、高適等。除此之外,像李白、杜甫、王維等雖然沒有邊塞從軍的經歷,但也在其詩篇中經常抒寫邊塞將士的豪情,表達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下面介紹晚唐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 月球尋水 從「月海」到水冰
    原標題:月球尋水 從「月海」到水冰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致力於尋找月球上水存在的證據。近年來,隨著探測設備和數據分析水平的提高,月球尋水的收穫頗豐。日前,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確切證據,這一發現讓人們對於如何更好地利用月球資源以及建立月球基地產生了更多期待。
  • 俄羅斯詩人普希金作品的現代性
    考察「五四」以後中國新文學的歷史,我們可以隨處感受到這位皮膚黝黑的俄羅斯人的影子,而在新詩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能發現普希金的中國傳人,在這些詩人中,有的從內容到形式都曾對普希金進行過認真的學習,有的則在詩歌精神、觀念和風格上受到過啟迪,其中不乏一些能夠標示詩歌時代轉折的大詩人,如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臧克家、穆旦、北島、舒婷等。
  • 海外詩人 韓舸友中英文詩歌作品欣賞
    海外詩人 韓舸友中英文詩歌作品欣賞 發布時間:2020-07-26 13:18:00      來源:貴州網   作者簡介:  韓舸友,旅美華僑、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 【原創詩歌】楊心貴 ‖ 元旦獻詞一一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圓
    詩人簡介:楊新桂,男,湖北宜都人,退休職工,文學愛好者。  元旦獻詞一一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圓  作者:楊心貴 原創  新年寄語  楊心貴/湖北宜都  新年首日  豔陽高照  讓所有的不爽都隨風飄去  用喜悅的心情迎接新的到來  金牛已邁步春光裡  萬物復甦指日可期
  •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用二十八字,描繪了奇幻而美妙的夜景
    夜涼如水琉璃滑,自起開窗放月歸。——宋代:方嶽《夏夜》譯文明月升空,照亮銀河,星光頓時變得黯淡。月光下,荷香浮動,帶著露水沾溼人的衣裳。涼涼的夜,晶瑩的月光從空中飄灑,像琉璃一樣。詩人介紹方嶽字巨山,號秋崖,南宋著名詩人。七歲便能賦詩,時人稱為神童。宋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曾為文學掌教,後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權要史嵩之、丁大全、賈似道諸人,終生仕途失意。後罷職返鄉,居住在城北何家塢,塢內原有君子亭、歸來館等建築。山上有梅,池中有荷,風光迷人,因方嶽見池中荷花茂盛,改名為荷嘉塢。
  • 睡著睡著,身體突然一抖,這是怎麼回事?看完漲知識了!
    睡著睡著,身體突然一抖,這是怎麼回事?看完漲知識了!肌抽躍在醫學上有很多種類,主要包括5種:生理性肌抽躍、病態性肌抽躍、癲癇性肌抽躍、症狀性肌抽躍,這裡我就不一一鋪開說。睡前泡腳可以避免或者減少肌抽躍結語睡著睡著,身體突然一抖
  • 魚臺籍詩人食指,講述「家國情懷」
    文/劉東華先後參加過魚臺籍詩人食指在場的兩次作品研討會,兩次相隔了近20年。這20年間,很多文學青年成了知名作家,學者,唯有食指沒有變化,仍然是那個喜歡穿「黃球鞋」的詩人,只是頭髮白了,人更蒼老了。這樣的研討會,總會到一些知名的作家、詩人、評論家,但所有人的發言,我感覺只有食指的發言最讓人動容。記得在會上,談到詩人的社會責任,食指引用了清朝詩人趙翼一句詩:「國家不幸詩家幸。」食指說:「文人應該好好想想國家和作家的責任,還是國家幸得好,寧可詩家不幸,也要國家幸。」在常人眼裡,詩人食指是不幸的。
  • 月球極地有水冰
    我們已經知道除地球以外,土衛二、木衛二、穀神星,甚至冥王星,都有極大的可能存在地下液態海洋或冰。那麼我們的好鄰居,月球呢?事實上,關於月球上有無水冰的爭論一直沒有停過,天文學家根據不同的探測器得出過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結論。如今,關於月球上有沒有水冰的疑問或許有了定論。8月20日,一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聲稱在月球極區發現了表面冰層的確鑿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