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查麗莎教授團隊召開課題進展總結會,公布5款動物新型疫苗(VLP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通用型VLP禽流感疫苗和貓狗新冠疫苗進入動物攻毒階段,新城疫、禽傳喉以及鴨坦布蘇等疾病的新型疫苗進入樣苗階段。
查麗莎,2010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在德國Helmholtz感染研究中心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後為瑞士Bern大學博士後。2019年,受聘為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特任教授,主要從事動物免疫及免疫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VLP疫苗是既保持構象表位又無毒力回復風險的疫苗,比弱毒苗赫滅活苗更具優勢和市場潛力。團隊入職一年多來,針對我國畜禽疫病發生特點,加速安全性更高的新型疫苗研製,先後成功地解決了自然結構隱藏區難以獲得以及隱藏區過小、免疫原性差的難題,將天然四聚運用到通用型禽流感疫苗研發中去,使疫苗的研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與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動物攻毒實驗。
青島易邦是國家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和出口企業,國家五部委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動物基因工程疫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攻毒實驗效果十分理想,整個實驗將在一個半月內完成。查麗莎表示,其他的幾個動物疫苗如新城疫疫苗、禽傳喉疫苗以及鴨坦布蘇疫苗也將相繼完成前期的研發與製備工作,進入到動物實驗階段。
團隊成員在青島易邦實驗室完成疫苗的製備工作
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前身為安徽農學院畜牧獸醫專業,1959年獨立建系,1994年更名為畜牧水產學院,2004年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辦學歷史悠久。長期以來,學院始終堅持"大別山道路"的精神,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主動服務三農,為安徽省畜牧業發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5年,主持國家及省市等科研項目310多項,獲得各類省部級科技獎勵8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主持或參與獲得其他各類科技獎勵5項,發表論文(著)600餘篇(部),授權發明專利110多項,主持起草通過28個地方標準、1個行業標準,新發現1個國家級品種資源——皖東牛,培育出國家級家禽新品系1個。
"豬糧安天下、牛羊強中華!"面向未來,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將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目標,立足安徽、服務全國,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創業型"人才,成為培養高級畜牧、獸醫和水產養殖人才的搖籃。
關注"安徽農業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圖片來自安徽農業大學官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