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鍋你背了多久?

2020-09-07 超級育兒師

作者|卡卡辛

前幾天,在知乎看到有位媽媽在講述自己的困惑:

3歲的女兒變得特別纏人,只要她在家,孩子就會像跟屁蟲一樣粘著她。

沒事就要抱抱,吃飯不好好吃,睡覺更是要三催四請。

可是這麼一個「小魔王」在幼兒園老師的嘴裡,是個「正能量寶寶。」

家裡人也都說「媽媽不在的時候特別乖,只會鬧媽媽」。

說起來,當媽媽真是不容易,孩子不粘自己覺得有問題,孩子太黏自己,還是擔心。

尤其是周圍人那句只要你在,孩子就作妖。更是瞬間能擊垮一個老母親脆弱的心靈。

明明自己在外上班辛苦打拼,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結果卻落得滿身埋怨。好像孩子所有的調皮都是因為自己。

其實,這樣的委屈大多數媽媽都經歷過。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孩子變得格外粘自己。

沒事就要抱抱,就連上個廁所都非要鬧著一起去,一不順他的意,就是一番哭鬧,簡直分分鐘崩潰!

可是其他人帶孩子時,磨人精秒變天使寶寶,有時候真的難免會懷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真的出了問題?自己會不會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呢?

別怕, 「磨娘精」不是你的錯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階段,我自己也經歷過。

那段時間,每次碰到孩子耍賴哭鬧時,都恨不得收拾她一頓才解氣。直到偶然間看到那句話:「被偏愛的有恃無恐」之後,豁然開朗。

生活中,我們都習慣把壞脾氣向最親近的人發洩,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人永遠不會真的為此生氣而離開我們,小孩子其實也一樣。

他們知道媽媽是最愛的人,可以包容他們的脾氣,不會離他們而去。於是,在外面有了不開心的情緒,都會忍著等媽媽回來用撒嬌或是耍賴的方式向媽媽發洩。

想想,真的有點像在公司受了氣,回家和老公耍性子的自己。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教授索茲 · 詹姆斯,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把1歲的孩子放在視崖裝置上。視崖裝置,就是一個用 1 米左右的桌子搭的人工懸崖,桌子的一邊是安全區域,叫做「淺灘」,另一邊是透明玻璃,給寶寶造成錯覺,看上去是個「深淵」, 他們自然不敢往前爬。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寶寶則會根據站在一邊的媽媽展現的表情, 來決定他下一步是否向「深淵」爬。

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是因為媽媽的出現,會讓寶寶覺得自己很安全。

換了其他人,孩子就會謹慎行事,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安全。

這些「磨娘精」,其實是把媽媽當做了一個「安全港」,因為對媽媽的愛和信任,所以才會肆無忌憚地暴露自己的脾氣。

孩子不乖,其實真的要恭喜你。因為這恰恰說明你是個合格的媽媽,你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只有得到了滿滿的愛的孩子,他們才會充滿安全感地「恃寵而驕」,其實不過是篤定有媽媽在,我怎樣都可以。

從來不「作」的孩子在想什麼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子秋實在讓人心疼得掉眼淚。

一個本應該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紀,卻有著超出孩子一般的懂事。

他不敢坐沙發,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和尖尖、凌霄一起看動畫片,看到好笑的片段也不敢大笑。

半夜自己一個人在廁所裡洗衣服,被李尖尖欺負也只是把錯怪到自己身上。

子秋的乖,是因為害怕被拋棄,最親密的媽媽拋下自己而去之後,他便學會了察言觀色,討好別人。害怕像那個好事的鄰居說的一樣:「要聽話要懂事,不然就把你送走。」

缺少愛的滋養的孩子,都是壓抑了自己內心的渴望,才做到了聽話懂事。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哪個瞬間讓你明白了父母根本不愛你」

有個網友說道:那不是哪個瞬間,而是因為無數個瞬間累積,讓孩子徹底寒了心。

每一次,孩子反覆確認自己是否是被愛著的,反覆想要證明被愛與否,一次次受到傷害,直到再也不抱期望。

《美國育兒百科》裡說: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當孩子在媽媽面前,無論何時都表現的乖巧懂事時,其實正說明他們連最親密的人都缺乏信任,不敢用不乖的舉動去試探母親的底線,索取關注與愛。

缺愛的孩子,乖只是他們的一種保護色,而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孩子不乖的時候,媽媽怎麼做?

當孩子用不乖的方式來像媽媽索求關注與愛時,媽媽能做些什麼來回應孩子對愛的渴望呢?

  • 不要推開孩子

當孩子作妖時,有時候難免情緒煩躁,要麼不理他,要麼是吼上幾句。然而無論哪種方式都會他會覺得自己的情緒被忽視了,是沒有存在感,是不被愛的。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裡,有一次,小女兒包子向蔡少芬哭訴說別人都喜歡姐姐的時候,蔡少芬並沒有覺得是女兒在瞎想,胡鬧,她很耐心地安慰孩子:

我覺得你的感受是真的。

我也接納你的那種感受。

這兩句話其實就是向孩子發出一個信號:我承認你的情緒,理解並且接納它。

承認孩子的感受,他們才不會覺得被忽略。孩子不乖時,也許正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

  • 用有儀式的告別來緩解分離焦慮

很多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對未知的事情感到恐懼,所以才會「作」。

前幾天,被一則視頻暖到了:一群小託班的孩子在排隊等家長接放學時,一開始沒看到媽媽的小男孩滿臉委屈,直到看見了媽媽,表情逐漸失控。

等到媽媽抱起他時,孩子邊哭邊說:「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啦?」

看著母子倆的對話,不難猜出,這是媽媽在今天早上送孩子時,與孩子做的第一個接他的約定。

其實分離本身並不會讓孩子那麼難以接受,如果他清楚地知道媽媽去哪,什麼時候會見到媽媽,往往就能平靜下來。

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不過是一份來自媽媽的安全感。

  • 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漸進式分離

在《兒童行為心理學》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方法,用孩子感興趣的遊戲來分散他的注意力,採取漸進式的方式減少寶寶的黏人頻率。

比如,可以先陪孩子一起玩他喜歡的遊戲,當發現寶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喜歡的遊戲上時,就可以對他說:「媽媽要去把衣服洗了,寶寶自己先玩會兒,媽媽就在洗手間。」

當徵得他們同意之後,再離開,而不要在孩子正玩著時突然不見。

分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慢慢讓孩子習慣分離。處理得當,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孩子自出生後, 就長期處在媽媽的照顧下,勢必會形成對媽媽的依賴。

所以說,他們愛粘人真的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有時候,的確會被他們的粘人搞得頭大。

然而,孩子會長大,走出家門,擁有自己的小家。他們依賴我們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現在這些甜蜜的負擔,日後會全部變成最美的回憶。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我的愛佔據了我的心靈,而我也佔據了他的心靈。

我擁有他,而他擁有我,沒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了。

孩子只對媽媽不乖,正是因為對媽媽的愛與信任。也恰恰證明這段親子關係是健康而緊密的。

那麼下次,當他們不乖時,不如張開雙臂給他們一個擁抱。

我們的理解與耐心,會是他們在未來面對陌生環境時最重要的底氣與安全感來源。


聯繫我們:

商務合作:18862000619(電話同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相關焦點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鍋,媽媽還要背多久?
    前幾天,收到私信有位媽媽講述自己最近的困惑: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3歲的女兒變得特別粘人,只要她在家,孩子就會像跟屁蟲一樣粘著她。一回頭就是要抱抱,飯也不好好吃,睡覺更是得三催四請的。可就是這樣一個「小粘人精」,在幼兒園老師的嘴裡,卻是個「獨立寶寶。」家裡其他的人也都說過「媽媽不在的時候特別乖,只會鬧媽媽」。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別再讓媽媽背「鍋」了,是你不懂孩子
    家長都認為孩子不乖,一定是媽媽慣的,和媽媽在一起就有諸多不好,這讓多少媽媽既委屈又冤枉。寶媽出差回家後,孩子哭鬧不睡覺,婆婆: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同事寧寧家的女兒3歲半了,上周她出了一趟十多天的差,風塵僕僕地回家之後,立馬和女兒來了個親密的擁抱。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媽媽不在的時候,寶寶就非常獨立,自己玩的很開心,但是只要媽媽一出現,寶寶就會變得非常嬌氣,粘人,男寶寶也是如此。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娃不聽話都是媽媽錯?這「鍋」甩得有點冤
    文|文兒在很多帶娃老人的觀念裡,孩子只要哄著慣著都很聽話,但是只要一見到媽媽就會各種「作妖」。但其實這「鍋」甩得有點冤。因為很多媽媽都清楚,自己不是慣孩子的人,也沒有故意讓孩子跟老人作對,心裡也是十分委屈。「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寶媽聽了這句話內心五味雜陳我朋友昨天晚上也遇到了這樣的事。她出差一周,昨晚剛剛到家,孩子一見到她,原本睡意朦朧的小臉,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一位媽媽講:寶寶在我面前脾氣很大該怎麼辦?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看來,這位寶媽是遇到了「育兒魔咒」——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有些老人會把孩子這種不乖的原因歸結為媽媽太慣了或者孩子不喜歡媽媽。其實恰恰相反,「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壞事,從親子關係上來說,這正說明了孩子和媽媽關係健康又親密。一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婆婆:「你不在家娃很乖!」這個鍋你背了多久?
    反正就是: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難道孩子,真是來找親娘討債的?1孩子為什麼會表現出「兩面派」?教養方法不一致日劇《坡道上的家》中,裡沙子因為當陪審員太忙,不得不把孩子暫時交給婆婆照顧。因為「親密」所以「不乖」俗話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真實原因令人心疼
    人們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不少媽媽表示:孩子不在家時,乖的就像個小天使,只要一在家,孩子就變成了「混世小魔王」,孩子小小年紀,竟然有兩幅面孔,到底是為什麼?孩子只信任媽媽,孩子把媽媽看作是世界上最依賴的人,在媽媽面前想要嘗試各種事情,哪怕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即使他吵鬧,媽媽也永遠不會離開他。
  • 為什麼老人都埋怨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我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聽婆婆在我面前說:「只要你在家孩子就沒不乖,你不在家的時候可聽話了,該吃飯就吃飯,該玩就玩,該洗澡就洗澡,該睡覺就睡覺。聽到婆婆的吐槽,我只覺得心疼。不可否認,孩子與媽媽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從懷胎十月到再到母乳餵養,都給孩子和媽媽建立了無比親密的關係,當然,陪伴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花時間去陪伴了那自然而然孩子和媽媽是最親密的。2、在其他地方積攢的壞情緒來媽媽面前發洩。
  •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呢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來孩子玩的好好的,只要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就像長在身上一樣的黏著媽媽,什麼都要媽媽陪,吃飯要媽媽喂,喝水要媽媽給拿水杯,別人如果拿了就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就像沒事人似的該玩玩該吃吃,可媽媽一回來就變了一副面孔。
  •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乖!」背後的真相令人心疼
    這樣的困惑相信很多媽媽們都不陌生。只要你在家,孩子就像小蜜蜂,圍著你轉,什麼事都要找你,而且非常不配合,有點不樂意還要哭鬧。在媽媽身邊很有安全感有一句老話講:「嬌崽碰到娘,無事哭一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不乖是有安全感的表現,也是孩子因為真的很愛媽媽。正因為內心有了這樣的篤定,所以他才敢在你面前肆無忌憚,釋放自己的情緒。
  • 「你一在家,孩子就不聽話」,慣壞孩子這口黑鍋,媽媽還得背多久
    特別當聽到,「你就不會帶孩子,或者得意洋洋地炫耀,跟著我可乖可好了」這種話時,心裡就像堵了一塊石頭!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媽媽面前最瘋最鬧最不聽話?真的是媽媽太寵孩子了?媽媽回來了。」 然後纏著媽媽又是聊天、又是講故事,又是玩鬧…… 一到這個時候,外婆氣就不打一處來,一遍遍地催:「你還讓孩子睡覺嗎?你不在家,孩子9點準時睡覺,不知道多聽話,你一回來孩子就鬧起來沒完。」「全家就你最慣著她!」 「下一次,你要加班等孩子睡著再回來!」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相讓人心疼
    可老公一臉驕傲的說:你不會帶孩子,總是把孩子弄哭,寶寶跟著我的時候,可乖了。婆婆也說,我正想和你商量,你要不每天中午別回來了。你不回來我們玩的挺好,你一回來,她就不乖,還經常惹得孩子大哭。最終讓我釋懷的,是一位媽媽的勸解,她說:寶寶跟你黏,是因為只有跟你在一起時,她才是無所顧忌的!而且,孩子能黏你的時間,真的沒有幾年。
  • 為什麼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就不乖?
    這位媽媽有一個兩歲半的女兒,她把孩子帶到一歲,就開始上班了,然後由奶奶一直帶著孩子。孩子平時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得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很少發脾氣。但是只要媽媽一下班,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情緒變得很激動,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哭鬧。一步都不離開媽媽,甚至媽媽去上廁所她也要站在旁邊等著。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嬰幼兒心理學
    你一回來就又哭又鬧,都被你慣壞了!你還不如不回家呢!孩子出現這種看似不乖的「黏媽」行為,其實是為了表達某種需求。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才開始出現了格外黏媽媽的行為。讓孩子沐浴在愛中,知道媽媽只是短暫地離開一下,很快就回來,孩子便不會再擔心你的離開啦。
  • 孩子奶奶說,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而且婆婆還說,「平常我孫女可乖了,你在家比你不在,我還累」。弄的我朋友不知怎麼辦才好,真是倆字「生氣。」我勸她別生氣,其實是她不知道,「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什麼壞事,從親子關係上說這證明孩子和媽媽的關係健康又親密。」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1)孩子無條件信任媽媽,安全感足 孩子因為無條件的信任媽媽。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寶寶就不乖?寶媽要明白
    接著她婆婆說因為她一回來孩子就很不聽話,我姐聽到自己婆婆這些話,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委屈地跑來跟我哭訴。與此同時她心裡非常的疑惑,為什麼她婆婆帶孩子,孩子就很聽話,只要自己一回來,孩子就不乖呢?難道是孩子不喜歡跟她一起嗎?還是說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又或者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愛和關心不夠呢?看著我姐皺著眉頭,只能先安慰她,等她冷靜下來以後我便憑藉我看書的經驗幫她分析一番。
  • 媽媽在家孩子就不乖?別再讓媽媽背「鍋」,是你不懂孩子
    芽芽媽每次出差回來,都會聽到這樣的話,你不在家的時候芽芽可乖了,該吃吃該睡睡,也不哭鬧,你一回來就來精神,開始調皮搗蛋了;你不在的時候,也不黏人,自己乖乖玩耍,你一回來就磨人的,都是你慣的;你出差他還好點,回來太不好管了。芽芽媽沒少聽這種話,明明是因為和媽媽關係好才這樣的,怎麼讓別人說起來都這麼不好呢。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是我們太溺愛嗎?答案既心酸又溫暖
    01不乖的孩子,讓人心疼但只要媽媽一出現,立馬就開始變得粘人甚至&34;。這是因為,孩子在別人面前沒有安全感,他不確定自己行為會帶來什麼不利後果,也就不敢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露出來。所以呀,如果你的寶寶只在你面前撒嬌、&34;,千萬不要覺得是自己溺愛了他。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相讓人心疼…
    談到這個話題,她們往往會說:每次下班回到家,孩子老纏著讓我抱,可我累一天了實在沒精力;就連吃飯的時候,都讓抱著吃,可我不在家孩子就能坐在寶寶椅上自己吃;只要我稍微不順著他,他就大哭大鬧發脾氣,可我不在家他就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