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是我們太溺愛嗎?答案既心酸又溫暖

2020-08-28 佑子媽媽

我發現,佑子最近變得特別&34;。


奶奶帶出去玩不到半小時,就必須回來&34;我在不在。如果第一時間沒找到我,就嚎啕大哭。回來看到我,便化身&34;,一路追隨我從廚房到廁所,從臥室到客廳......


睜開眼第一句話就是:&34;必須我過去穿衣服,爸爸和奶奶都不行!吃飯得是我盛的,看電視得我陪著,喝水得我倒的......總之,她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小鬧鐘,鬧鈴聲音只有兩個字----&34;!

為此,家裡人沒少念叨:&34;


媽媽在,孩子就愛鬧騰,這只是個例嗎?不不不!隨便一問,就炸出無數個有相同經歷的寶媽們來。

孩子在媽媽面前格外&34;,真是媽媽們太溺愛嗎?其實,還真不是!

01不乖的孩子,讓人心疼


&34;,這種一看見媽媽就要不斷哭鬧的現象,其實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


①寶寶要獨立,也害怕分離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說道:孩子對媽媽的依戀,其實是為了不再依戀媽媽的愛,為離開媽媽做準備。


寶寶從學會走路後,就真正意義上走向獨立。他每一次進步和能力的獲得,都是為他將來離開媽媽,變成一個獨立個體做準備。但是,小小年紀的他,又特別需要媽媽的關愛和支持。在獨立和分離之間,難免會產生焦慮。

就像佑子,每次玩玩具,都要隔一會就抬頭看看我,確定我在她視線範圍內,然後才能安心低頭玩耍。如果我中途離開,她發現了,就會馬上跟過來。若我在她沒察覺的情況下走開,她就會大聲哭喊著我,仿佛我消失了一般。


其實她就是在獨立和分離間徘徊。既想放開媽媽的手,去探索全新的世界,又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注。這種成長和分離的矛盾,難免會產生焦慮,導致寶寶在媽媽面前變得敏感和愛鬧騰。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他們正慢慢長大。

②寶寶在媽媽面前更有安全感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提到:&34;


西爾斯在解釋這種現象時,稱:&34;寶寶發出的信號,媽媽接收到並做出正確回應。正是因為有這樣親密的交流互動,寶寶在媽媽面前才更有安全感。

就像很多媽媽會遇到的情況一樣,寶寶在其他人面前規規矩矩,表現得像個懂事的&34;。但只要媽媽一出現,立馬就開始變得粘人甚至&34;。這是因為,孩子在別人面前沒有安全感,他不確定自己行為會帶來什麼不利後果,也就不敢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露出來。


所以呀,如果你的寶寶只在你面前撒嬌、&34;,千萬不要覺得是自己溺愛了他。相反,正說明平時寶寶&34;的信號你能準確無誤&34;到,你給了他足夠的安全感,可以讓他放心大膽的做自己。


這讓我想起來以前聽過的一句話,叫&34;,很幸福有沒有?如果寶寶在媽媽面前拘謹得像個陌生人,這才讓人心酸吧!雖然做媽媽很辛苦,但一想到自己是寶寶心中的那個唯一,就萬般甜蜜了。

③寶寶希望得到媽媽包容


為什麼越小的寶寶在媽媽面前&34;的現象越明顯,而大一點的孩子卻相對較少呢?


這是因為,小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他積累的情緒表達不出來。在別人面前得不到理解,但在媽媽面前就能得到關注和包容。這有利於他們情緒的釋放和心理發展。


而大一點孩子,自己能描述感覺和想法了,不需要藉助媽媽替自己將情緒表達出來。所以粘媽媽、在媽媽面前格外鬧騰的時光其實也就這幾年,等娃長大了,他就自動離開媽媽了。

02寶寶頭幾年,媽媽需多一點耐心


有次閨蜜跟我說:&39;不聽話&34;


可不是嘛,有時我們指責娃&34;,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來做。其實換位思考,他需要的未必就是我們給予的。所以,娃娃們會格外粘媽,因為你對他包容更多一點呀。


但是,如果娃娃一天24小時像個掛件似地貼在你身上,再多的幸福感也會膩的。這可怎麼辦呢?

1、不要屏蔽自己的感覺,及時回應


閨蜜曾就因為家人的不理解,以為是自己太慣著寶寶,決定屏蔽自己感覺。有段時間,面對寶寶哭鬧她刻意迴避,狠心不回應。


有次寶寶不肯吃飯,奶奶非讓吃幾口,寶寶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她。放在平時,她可能會等寶寶餓了再讓他吃。但家人要給娃建立嚴格的吃飯規律,對於這一決定,她做出讓步。所以,&34;娃吃飯,她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勸寶寶聽話,多吃一點。


結果,娃當天就上吐下瀉。上醫院才知道,寶寶胃不消化,根本不能吃東西。為此,閨蜜自責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當時她相信自己的感覺,娃可能就不會這麼受罪了。


對於寶寶而言,媽媽可以說是最懂自己的那個人了。媽媽對寶寶的敏感性,以及做出的回應,都影響著寶寶身體和心理發展。所以,即使承受著外界壓力,媽媽也不要屏蔽自己的感覺,要及時並恰當地回應寶寶。

2、幫寶寶表達情緒


有次佑子在院裡玩得好好的,突然朝我跌跌撞撞跑來,一邊哭喊一邊嘴裡叫著&34;(蜜蜜指她害怕東西的總稱)。奶奶上前去安慰:&34;


佑子依然哭鬧不停,我帶著她走到剛呆過的地方,問:&34;她指著地上讓我看。我蹲下仔細一瞧,原來是只小螞蟻。我知道否認情緒對她並沒有幫助,只有引導和表達出來,她才會釋然。


於是我抱了抱她,說:&34;


經我引導,佑子果然停止了哭,還拿手碰了碰螞蟻。確定螞蟻並不可怕後,她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擦乾眼淚&34;笑起來。此後,只要看見螞蟻,她必定趴在地上研究一番。

3不偷偷溜走,學會說&34;


有陣子,寶爸跟我抱怨:&34;我剛開始沒在意,結果沒幾天,佑子變得格外粘人,一刻也不能離開我。有次出門扔垃圾,她看見後跟在我身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在這之後,只要我走開,哪怕離開一分鐘,我也會跟她反覆說:&34;要麼就告訴她我要去做什麼,多久回來,並跟她說&34;。


慢慢地,她懂得&34;是我要離開的意思,但是不一會又會回來。幾次後,她已經能淡定對待我的&34;了。


與媽媽分離,孩子難免會有&34;。如果寶寶不確定這種&34;是多久,媽媽還會不會回來,他的焦慮就會變得很嚴重。媽媽不妨將這種分離跟娃表達出來,告訴他,你要離開一會。但是也要讓他明白,你離開,並不是&34;,而是還會回來。懂得這一點後,寶寶才會懂得如何克服自己焦慮,並接受短暫的離別。

佑子媽說幾句:


寶寶環繞膝下的這段時間,看似很漫長,其實,只有那麼幾年。當他背上小書包,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和朋友,他就慢慢離開了你,走向獨立的人生。雖然這幾年我們什麼也幹不了,卻是最有意義最珍貴的幾年。因為,不經意間,那個軟軟糯糯奶聲奶氣叫你&34;的小寶寶,一下子,就長大了!


關注,每天一篇科普原創文,育兒問題說清楚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看來,這位寶媽是遇到了「育兒魔咒」——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有些老人會把孩子這種不乖的原因歸結為媽媽太慣了或者孩子不喜歡媽媽。其實恰恰相反,「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壞事,從親子關係上來說,這正說明了孩子和媽媽關係健康又親密。一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媽媽不在的時候,寶寶就非常獨立,自己玩的很開心,但是只要媽媽一出現,寶寶就會變得非常嬌氣,粘人,男寶寶也是如此。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別再讓媽媽背「鍋」了,是你不懂孩子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你不在家孩子吃飯吃得挺好,你一回來就不怎麼吃了。」「孩子跟著你這樣媽媽太鬧騰,跟我們在家時候可乖了。」家長都認為孩子不乖,一定是媽媽慣的,和媽媽在一起就有諸多不好,這讓多少媽媽既委屈又冤枉。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一位媽媽講:寶寶在我面前脾氣很大該怎麼辦?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娃不聽話都是媽媽錯?這「鍋」甩得有點冤
    文|文兒在很多帶娃老人的觀念裡,孩子只要哄著慣著都很聽話,但是只要一見到媽媽就會各種「作妖」。其實,不僅我朋友,很多寶媽也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孩子一見到媽媽回家,就各種黏著,各種撒嬌,還變得很不講道理,動不動就哭鬧。於是,老人就把孩子不聽話歸結到媽媽身上了。那麼,孩子為什麼在媽媽身邊就不乖呢?孩子一見到媽媽就不乖,難道真的是媽媽「嬌慣」的結果?
  • 孩子不乖沒有錯,孩子太乖要小心!
    每次欣欣媽媽帶欣欣去參加媽媽聚會都特別驕傲,別的媽媽都會羨慕自己有個乖女兒,省心又懂事。但是最近欣欣媽媽憂心忡忡,因為她聽了一位幼教專家說,孩子3歲時會經歷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逆反調皮好動是正常的,相反太乖更應該要注意。恰好老師也反映欣欣在幼兒園很乖,很聽老師的話,但是沒什麼主見,做事都很被動,而且不愛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欣欣媽媽糊塗了,難道孩子乖不是好事嗎?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鍋,媽媽還要背多久?
    前幾天,收到私信有位媽媽講述自己最近的困惑: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3歲的女兒變得特別粘人,只要她在家,孩子就會像跟屁蟲一樣粘著她。一回頭就是要抱抱,飯也不好好吃,睡覺更是得三催四請的。可就是這樣一個「小粘人精」,在幼兒園老師的嘴裡,卻是個「獨立寶寶。」家裡其他的人也都說過「媽媽不在的時候特別乖,只會鬧媽媽」。
  • 為什麼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就不乖?
    這位媽媽有一個兩歲半的女兒,她把孩子帶到一歲,就開始上班了,然後由奶奶一直帶著孩子。孩子平時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得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很少發脾氣。但是只要媽媽一下班,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情緒變得很激動,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哭鬧。一步都不離開媽媽,甚至媽媽去上廁所她也要站在旁邊等著。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鍋你背了多久?
    作者|卡卡辛前幾天,在知乎看到有位媽媽在講述自己的困惑:3歲的女兒變得特別纏人,只要她在家,孩子就會像跟屁蟲一樣粘著她。沒事就要抱抱,吃飯不好好吃,睡覺更是要三催四請。可是這麼一個「小魔王」在幼兒園老師的嘴裡,是個「正能量寶寶。」家裡人也都說「媽媽不在的時候特別乖,只會鬧媽媽」。
  • 媽媽在孩子就鬧騰媽媽不在反而乖,背後的三個原因讓媽媽很暖心
    最近有為媽媽抱怨到,自己兒子目前2歲2個月,因為之前都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婆婆從來沒有幫忙,現在自己上班了,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但是每天自己回家後婆婆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不在孩子一天特別乖,吃飯吃得很好。你一回來孩子就開始鬧騰,你看你是怎麼帶孩子的。婆婆還經常在孫子面前說,你媽一在家你就不乖。這位媽媽特別心煩,覺得婆婆說的話沒有道理,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來反駁婆婆。
  • 教育孩子:溺愛與尊重的界限你了解嗎?
    我們小的時候,大都是被我們的父母用簡單粗暴又傳統樸實的方法教育大的。簡單說,就是做錯事情要挨罵甚至挨打,被要求「一定要乖,要聽大人的話」,被灌輸「爸爸媽媽為了你很辛苦,你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和報答父母」諸如此類的觀念。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寶寶就不乖?寶媽要明白
    前幾天我看到我姐姐跟我哭訴著說她婆婆偷偷跟她說晚上下班能不能晚點回家,我姐有點兒懵懵的,心裡覺得我早點兒回家幫著婆婆做點家務活不好嗎?接著她婆婆說因為她一回來孩子就很不聽話,我姐聽到自己婆婆這些話,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委屈地跑來跟我哭訴。與此同時她心裡非常的疑惑,為什麼她婆婆帶孩子,孩子就很聽話,只要自己一回來,孩子就不乖呢?難道是孩子不喜歡跟她一起嗎?
  • 為什麼有媽媽在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她說:「女兒最近太黏人了,只要我在家她反而不乖,都不知怎麼辦好啦。」奶奶喊她去洗澡都不願意去,硬拽過去還生氣的把洗澡水潑到了客廳,婆婆很生氣朝華姐發火說:「都是媽媽慣的,媽媽沒在家,孩子更聽話,媽媽一回來鬧得不得了。」華姐聽了婆婆的話,心裡酸酸的。難道我的家我回來還錯了嗎?難道孩子太黏人,我就不要了嗎?為什麼有媽媽在家,孩子反而不乖?孩子的這點小心思,很多媽媽不知道。
  •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呢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來孩子玩的好好的,只要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就像長在身上一樣的黏著媽媽,什麼都要媽媽陪,吃飯要媽媽喂,喝水要媽媽給拿水杯,別人如果拿了就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就像沒事人似的該玩玩該吃吃,可媽媽一回來就變了一副面孔。
  • 為什麼老人都埋怨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我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聽婆婆在我面前說:「只要你在家孩子就沒不乖,你不在家的時候可聽話了,該吃飯就吃飯,該玩就玩,該洗澡就洗澡,該睡覺就睡覺。聽到婆婆的吐槽,我只覺得心疼。不可否認,孩子與媽媽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從懷胎十月到再到母乳餵養,都給孩子和媽媽建立了無比親密的關係,當然,陪伴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花時間去陪伴了那自然而然孩子和媽媽是最親密的。2、在其他地方積攢的壞情緒來媽媽面前發洩。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真實原因令人心疼
    人們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不少媽媽表示:孩子不在家時,乖的就像個小天使,只要一在家,孩子就變成了「混世小魔王」,孩子小小年紀,竟然有兩幅面孔,到底是為什麼?孩子只信任媽媽,孩子把媽媽看作是世界上最依賴的人,在媽媽面前想要嘗試各種事情,哪怕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即使他吵鬧,媽媽也永遠不會離開他。
  •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乖!」背後的真相令人心疼
    前段時間聽到一位朋友的抱怨:我們單位剛復工,工作比較忙,爺爺奶奶就幫忙帶孩子。沒想到,我一回家孩子就不聽話,又太黏又鬧騰了,連飯都不好好吃。這樣的困惑相信很多媽媽們都不陌生。只要你在家,孩子就像小蜜蜂,圍著你轉,什麼事都要找你,而且非常不配合,有點不樂意還要哭鬧。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相讓人心疼
    可老公一臉驕傲的說:你不會帶孩子,總是把孩子弄哭,寶寶跟著我的時候,可乖了。婆婆也說,我正想和你商量,你要不每天中午別回來了。你不回來我們玩的挺好,你一回來,她就不乖,還經常惹得孩子大哭。就比如孩子「磨娘」行為的背後,也是他們複雜的內心世界。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孩子不乖、黏媽媽的時候,是不是這幾種情況?1、三歲以前,寶寶本來就和媽媽更親密孩子三歲以前,對媽媽的依戀最為激烈。
  •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聽話。」背後真相讓媽媽既心疼又暖心
    自己不在家,孩子好好的,乖的像個天使,好好吃飯、玩耍,懂事又省心;等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立刻變成「小惡魔」,各種纏著媽媽撒嬌,讓餵吃飯、陪玩,媽媽稍微不順著寶寶,他們就大哭大鬧發脾氣。最近我家二寶也是這樣。只要我回到家,他就愛哭鬧,連我洗個手的功夫他都不願意,哭著拽我出來陪他。很多媽媽對孩子這樣反常的行為很是不解。但是知道原因後,也許你會心疼。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原因很暖心,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用婆婆的話來形容就是「天使寶寶」,閨蜜一回家,孩子又撒嬌又哭鬧,婆婆抱怨閨蜜對孩子太寵溺,把孩子慣壞了。我安慰她:「老話不是說嗎『孩子看見娘,無事哭一場』,孩子黏你不是孩子不乖,也不是你慣壞孩子,是孩子的天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