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海域遭遇重達300斤的罕見鱈魚,此處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2020-12-08 生活本該如此嗨

阿拉斯加海域遭遇超300斤重的罕見鱈魚,此處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大海是一望無際的,在海水之中有無數種生命生存在此,其中不乏那些龐然大物和古靈精怪的魚種,然這些魚種在海釣人眼裡都是要挑戰的目標,他們跨越各個海域,尋找目標大魚,曾釣獲過很多上百斤,幾百斤,乃至近千斤的大魚,在這其中就有一行海釣人在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域遭遇了幾乎就不存在的重達300斤的鱈魚,今天就聊聊阿拉斯加海域遭遇大型鱈魚的故事

阿拉斯加海域位於大西洋的北部,一個面積龐大的海域,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下,一行海釣發燒友改變了目標海域陰差陽錯的來到了此地,卻意外釣上了不可思議的巨大鱈魚,一條超300斤的鱈魚出水,打破了阿拉斯加海域的寂靜(信息來自圈內好友)

在一般人身上,聽到阿拉斯加首先會想到什麼?沒錯大多數人首先都會想到是條狗,但在海釣圈中,就因為這300斤的鱈魚出水,一提到阿拉斯加都會想到這裡是大魚頻出,巨物聚集的天然釣場

為什麼300斤的鱈魚可以震動海釣圈:

在海釣中常常有300斤,500斤甚至更大的巨物出水,那為什麼這條300斤的鱈魚就有如此大的能量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鱈魚這種魚,完事以後就知道這條鱈魚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了

鱈魚是一種海鮮市場上很常見的魚種,存世量也非常大,別稱也有很多比如說大頭青,大口魚,大頭魚,明太魚,石腸魚,闊口魚等都是鱈魚,鱈魚是鱈魚魚科的統稱,其種類有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說重點,它們的長度,一般鱈魚也就幾十釐米,在市場常常見到的就這這種鱈魚,就算是鱈魚品種中最大的一種撐死也只能長到一米多長不到兩米的樣子,百斤重,這也是紀錄中最大的了,而能震驚海釣圈的鱈魚有300斤+的重量,體長保守估計也在2.5米以上,這種體型在鱈魚身上是不可能有的,然而事實卻又真實發生了,所以說300斤的魚雖說不是太大,但它是條鱈魚那就不可思議了

阿拉斯加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對阿拉斯加海域有過了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一些當地關於大物,巨物出水的報導很多,似乎這裡生活的水生物要比一般海域的大一些,在阿拉斯加海域中,不光是有重達300斤+的鱈魚,重達幾百斤的石斑,金槍也是應有盡有,就連此處的蝦蟹類的個頭都比其他海域的要大上一些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此處魚種可以如此的極限生長呢,原因只有兩條,水域環境和所處方位,這兩條決定了此處的生命體可以違背自然常理的逆增長,造成了水中魚種的個體大多都能超出官方給出的最高紀錄,在一般海域難得一見的大塊頭在這裡就司空見慣了

阿拉斯加的水域環境造就了眾多魚種的巨大:

據調查在阿拉斯加水域的環境溫度是很低的,這也就意味著此處的動物和生物甚至一切生命體都被強制要求要比表面積小,要想達到這一條件,就要適應這裡的水域環境,所以經過長年日積月累的不斷進化,生活在這裡的生命體個頭就越來越大了(白話表達:要想活下去,就待變大)

阿拉斯加的所處方位造就了眾多魚種的巨大:

阿拉斯加海域所處的經緯度很是與眾不同,根據貝格曼定律,在緯度高的地方,生物生命的個體趨向於變大,這樣可以容納更多脂肪,同時減少散熱面積與體積比,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白話表達:在此生存的魚種身體變大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因為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們想不想變大都待變大,它們也無可奈何,無法控制)

所以這裡也成了越來越多的海釣發燒友嚮往的釣場,在這裡一切的不可能都皆有可能,鱈魚都能長到300斤重,更別說那些大體型魚類了,像馬林,牛港,金槍,石斑等,在這裡的大魚真的有希望可以突破千斤之重,當然在這裡也伴隨著千斤級鯊魚或者其他兇猛無比的掠食者出沒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真假難辨 鱈魚市場亂象全景揭秘
    創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銀鱈魚、法國銀鱈魚、阿拉斯加鱈魚、東北鱈魚……市場上出售的鱈魚種類超過10種,幾乎橫跨了全球各個海域。  事實上,這其中巨大的利潤空間,也催生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由進口貿易商從國外進口油魚後,以低廉價格成噸批發給國內各個城市的分銷商,再由其經過簡單加工後轉手賣給餐廳,最後以「龍鱈魚」、「馬加鱈」等各種名義高價出售。
  • 如果分不清鱈魚與銀鱈魚,你最好別吃
    它主要分布於朝鮮半島東岸、日本北部、韃靼海峽、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周緣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和阿拉斯加。朝鮮、日本和阿拉斯加都是它的重要產地。於是,根據產地,它又被稱為「阿拉斯加鱈魚」或「阿拉斯加狹鱈」。「黃線狹鱈」魚肉口感清淡,脂肪含量高,質地細嫩,刺少肉多便於處理,而且價格親民,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魚種,超市裡也常能見到去皮切段的黃線狹鱈售賣。
  • [有所不知]鱈魚的真相
    鱈魚原產於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鱈魚主要出產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 但鱈魚已被列入瀕危魚種,撈捕量被嚴格限制。與鱈魚不同屬, 常見於各地的熱帶和溫帶海洋。異鱗蛇鯖雖然不是生存於寒帶海域,但其肉質與切片外觀都與鱈魚類似,所以會被廠商當成鱈魚販賣,一般的西餐廳或中高價位的鐵板燒餐廳常可以見到異鱗蛇鯖的料理,但因為異鱗蛇鯖內含人體無法消化的蠟酯,在某些國家或地區會認為不宜食用並且禁止販賣。
  • 體型重達近300斤,它們有可能會泛濫成災嗎
    近日,有廣東釣魚愛好者,在珠江一處水閘下,釣到一條體型巨大的鱸魚,令他非常驚奇。因為本土鱸魚相對來說個頭較小,幾乎沒見過這麼大的鱸魚,而且在珠江多處有這種鱸魚出沒。事實上,這條體型驚人的「巨鱸」並非本土鱸魚,而是一條外來物種——金目鱸,學名尼羅河尖吻鱸。
  •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在遙遠的西太平洋海域下面,生存著這一魚種長得很有特點的魚種GT,它外面兇猛,體型碩大,是水下一方霸主,但就是這樣的一種可怕魚種卻讓海釣人夢寐以求,有多少國內外的海釣發燒友前往西太平洋探釣這種巨物,不畏艱險,翻山越嶺,跨越國境,只為挑戰大型GT的巨大拉力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
  • 揭開鱈魚市場"秘密":"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鱈魚家族龐大,常聽說的有藍鱈、銀鱈、阿拉斯加鱈魚、冰島鱈魚,各種明目讓人眼花繚亂。近日,黃海水產研究所參與的研究項目「裸蓋魚養殖與繁育關鍵技術」通過了現場驗收。據了解,裸蓋魚是生長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兩側的冷水魚,又被稱為銀鱈魚,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事實上,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銀鱈魚屬鮋形目黑鮋科裸蓋魚屬,與鱈魚不沾邊。
  • 5000元一隻的阿拉斯加帝王蟹——為何會讓你覺得花的如此值
    阿拉斯加帝王:平均重量為10千克,殼寬可達28釐米。其生長於寒冷的深海水域,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從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一帶。其肉質碩大肥美,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素有「蟹中之王」之稱。阿拉斯加帝王蟹所處食物鏈頂端,而且這貨繁殖速度極其驚人,每年每隻母蟹可產近萬隻成活小蟹。那為何這麼高的產出量阿拉斯加帝王蟹的售價還會如此昂貴呢?
  • 外來物種銀鱈魚,被洪水衝到各大江河,將成「常規魚種」?
    因此也常常在後臺收到許多網友、釣魚愛好者的諮詢,大多是關於所遇魚種的信息查詢。 銀鱈魚很可能會成為一種我國自然水域中的「常規魚種」 很顯然,最近多地有人釣獲、捕獲銀鱈魚,應該是洪水將它們從養殖水面,衝擊到各地江河裡。
  • 調查揭開鱈魚市場秘密 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記者採訪了解到,純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大西洋鱈、格陵蘭鱈和太平洋鱈,均屬於魚類中的鱈形目鱈科鱈屬。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鱈屬魚為深海冷水性魚,一般不會遭受近海汙染等問題,生活環境非常好。大西洋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作為商業魚種,其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
  • 測評:深海鱈魚膠原蛋白肽KO鮭魚膠原蛋白肽
    很多人很糾結,選鱈魚膠原蛋白肽好還是鮭魚膠原蛋白肽好?選鱈魚膠原蛋白還是選鮭魚膠原蛋白,這篇測評文,就多角度對比,客觀分析這兩種原料的優劣。鱈魚鮭魚魚種營養信息鱈魚的熱量為 88.00千卡(每百克),脂肪含量僅為0.50克。鮭魚的熱量為 139.00千卡(每百克),脂肪含量為7.80克。
  • 曾讓職業海釣人擠破頭也要釣的魚種,幼年的它就擁有如此高的身價
    曾讓職業海釣人擠破頭也要釣的魚種,幼年的它就擁有如此高的身價在海釣過程中常常會釣上些價值不菲和長相奇珍的魚類,使得海釣旅途充滿樂趣,而就是有了這些珍貴稀有和價值不菲的魚類,也隨之誕生了一群以盈利性的為主要目的的海釣玩家們
  • 當年沙皇俄國怎麼都不會想到,現在的阿拉斯加是這樣一片富饒的土地
    阿拉斯加野生白魚均在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得以可持續的捕撈。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擁有巨大的水系。所有區域屬於聯合國糧業組織(FAO)第67號捕撈量統計區。阿拉斯加白魚的一生都是在深海中度過,它們從不到淡水水域。始終生活在深海、清澈、寒冷的阿拉斯加灣或白令海海域的阿拉斯加野生白魚,已經成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它們生長的不同階段,分別捕撈浮遊生物、蝦、貝殼類、魚類以及海洋有機生物,然而它們本身也是更大型魚類、鳥類或者哺乳類動物捕食的對象。
  • 霸氣外露的阿拉斯加帝王蟹
    紅色帝王蟹也被叫做勘察加蟹,是阿拉斯加帝王蟹品種中最大和最常見的品種,佔阿拉斯加帝王蟹捕撈量的75%。紅色帝王蟹原產於白令海,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半島周邊的海域和諾頓灣。藍色帝王蟹是帝王蟹中非常稀有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的聖馬修島,普裡比洛夫群島和迪奧米德群島附近的海域。藍色帝王蟹和紅色帝王蟹在外形上有些相似,有時也被當做紅色帝王蟹賣。
  • 都叫「鱈魚」,價格為何相差十多倍?
    在鄭州市麥德龍超市的鱈魚產品櫃檯前,一位年輕媽媽駐足挑選產品。她告訴記者,聽朋友說「小孩子吃鱈魚聰明」,特來給3歲的寶寶買鱈魚當輔食吃,但看了半天也不確定該買哪個,因為這些鱈魚產品的名稱都含「鱈魚」二字,不知道哪個才是真鱈魚。
  • 如此兇猛魚類為何讓海釣人朝思暮想
    如此兇猛魚類為何讓海釣人朝思暮想穿越各個大洋,尋找未知大魚,海釣人已然習慣了釣巨物時的拉力,但在海洋的深處仍有不少種類的大魚讓海釣人們朝思暮想,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兇猛無比,性格暴躁的魚類,比如說被稱為「水下掠食王子」的大馬林,拉力爆表的「遊泳健將」大金槍甚至還有異常兇險,暴躁不安的大鯊魚等這些大體型魚類
  • 美國阿拉斯加狹鱈魚純淨的海鮮極品
    提起鱈魚,你的感覺是什麼?是不是有點蒙圈?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鱈魚這個名字,實在是爛大街了。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阿拉斯加狹鱈到底是啥?一定有小夥伴聽到狹鱈魚覺得耳熟沒錯當~當~當~當!沒錯,這裡出現過原來這個狹鱈魚可是「鱈魚中的戰鬥機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吧關於名字阿拉斯加狹鱈到底是啥?有人認為所有的鱈魚都叫Cod。
  • 「威海運都」☆海識|鱈魚
    太平洋鱈太平洋鱈/Gadus macrocephalus,這是青島人民最熟悉的一種鱈魚,俗稱「大頭腥」或「大頭鱈」,分布於太平洋北部沿岸海域,亦產於我國黃渤海及東海北部,系本地海域中唯一一種鱈魚。黃線狹鱈,也叫阿拉斯加鱈黃線狹鱈/Theragra chalcogramma,俗稱明太魚,是朝鮮族人民乃至於全體東北人民喜愛的一種魚。本種原來屬於鱈科狹鱈屬,不算太正宗的鱈魚,但後來根據研究,認為它應該屬於鱈屬,我這裡採用了這個說法。
  • 在鯊魚泛濫的海域,海釣人卻意外釣獲百斤大馬林,這下可有的賺了
    在鯊魚泛濫的海域,海釣人卻意外釣獲百斤大馬林,這下可有的賺了馬來西亞海域一個各類魚種齊聚的地方,也是眾多國內外海釣玩家喜歡探釣的國家之一,這裡的海洋魚資源豐富且個體豐潤肥大,經常會出水一些百斤級的深海巨物,然就是這樣一個美麗誘人的群島海域
  • 挪威北極鱈魚,下一個三文魚?「洋海鮮」成家常菜新寵
    昨日,挪威海產局在杭州發布的一組數據透露,挪威北極鱈魚進軍中國市場的三年時間內,產品已入駐杭州盒馬鮮生、永旺、麥德龍、物美、Ole『等超市進口生鮮專櫃,各廠商的挪威北極鱈魚銷量增幅達到50%——300%。  針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進口鱈魚, 有著豐富烹飪經驗的杭州西溪賓館餐飲總監韓政建議,挑選肉質飽滿、色澤白淨的進口鱈魚,品質更好。
  • 鱈魚為什麼是巴倫灣的好?如何挑選巴倫灣鱈魚
    鱈形目下共有幾百種魚,廣義上都可以被叫作「xx鱈魚」,市面上被大家追捧的銀鱈魚、阿拉斯加鱈魚和「冰島鱈魚」等所謂的鱈魚,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鱈魚。其中阿拉斯加鱈魚是鱈科狹鱈屬的一種魚類,學名黃線狹鱈,跟鱈魚算得上沾親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