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海域遭遇超300斤重的罕見鱈魚,此處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大海是一望無際的,在海水之中有無數種生命生存在此,其中不乏那些龐然大物和古靈精怪的魚種,然這些魚種在海釣人眼裡都是要挑戰的目標,他們跨越各個海域,尋找目標大魚,曾釣獲過很多上百斤,幾百斤,乃至近千斤的大魚,在這其中就有一行海釣人在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域遭遇了幾乎就不存在的重達300斤的鱈魚,今天就聊聊阿拉斯加海域遭遇大型鱈魚的故事
阿拉斯加海域位於大西洋的北部,一個面積龐大的海域,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下,一行海釣發燒友改變了目標海域陰差陽錯的來到了此地,卻意外釣上了不可思議的巨大鱈魚,一條超300斤的鱈魚出水,打破了阿拉斯加海域的寂靜(信息來自圈內好友)
在一般人身上,聽到阿拉斯加首先會想到什麼?沒錯大多數人首先都會想到是條狗,但在海釣圈中,就因為這300斤的鱈魚出水,一提到阿拉斯加都會想到這裡是大魚頻出,巨物聚集的天然釣場
為什麼300斤的鱈魚可以震動海釣圈:
在海釣中常常有300斤,500斤甚至更大的巨物出水,那為什麼這條300斤的鱈魚就有如此大的能量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鱈魚這種魚,完事以後就知道這條鱈魚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了
鱈魚是一種海鮮市場上很常見的魚種,存世量也非常大,別稱也有很多比如說大頭青,大口魚,大頭魚,明太魚,石腸魚,闊口魚等都是鱈魚,鱈魚是鱈魚魚科的統稱,其種類有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說重點,它們的長度,一般鱈魚也就幾十釐米,在市場常常見到的就這這種鱈魚,就算是鱈魚品種中最大的一種撐死也只能長到一米多長不到兩米的樣子,百斤重,這也是紀錄中最大的了,而能震驚海釣圈的鱈魚有300斤+的重量,體長保守估計也在2.5米以上,這種體型在鱈魚身上是不可能有的,然而事實卻又真實發生了,所以說300斤的魚雖說不是太大,但它是條鱈魚那就不可思議了
阿拉斯加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對阿拉斯加海域有過了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一些當地關於大物,巨物出水的報導很多,似乎這裡生活的水生物要比一般海域的大一些,在阿拉斯加海域中,不光是有重達300斤+的鱈魚,重達幾百斤的石斑,金槍也是應有盡有,就連此處的蝦蟹類的個頭都比其他海域的要大上一些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此處魚種可以如此的極限生長呢,原因只有兩條,水域環境和所處方位,這兩條決定了此處的生命體可以違背自然常理的逆增長,造成了水中魚種的個體大多都能超出官方給出的最高紀錄,在一般海域難得一見的大塊頭在這裡就司空見慣了
阿拉斯加的水域環境造就了眾多魚種的巨大:
據調查在阿拉斯加水域的環境溫度是很低的,這也就意味著此處的動物和生物甚至一切生命體都被強制要求要比表面積小,要想達到這一條件,就要適應這裡的水域環境,所以經過長年日積月累的不斷進化,生活在這裡的生命體個頭就越來越大了(白話表達:要想活下去,就待變大)
阿拉斯加的所處方位造就了眾多魚種的巨大:
阿拉斯加海域所處的經緯度很是與眾不同,根據貝格曼定律,在緯度高的地方,生物生命的個體趨向於變大,這樣可以容納更多脂肪,同時減少散熱面積與體積比,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白話表達:在此生存的魚種身體變大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因為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們想不想變大都待變大,它們也無可奈何,無法控制)
所以這裡也成了越來越多的海釣發燒友嚮往的釣場,在這裡一切的不可能都皆有可能,鱈魚都能長到300斤重,更別說那些大體型魚類了,像馬林,牛港,金槍,石斑等,在這裡的大魚真的有希望可以突破千斤之重,當然在這裡也伴隨著千斤級鯊魚或者其他兇猛無比的掠食者出沒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