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抵禦「山竹」 海南因你們更有溫度

2020-11-25 海南日報
  ■ 韓靜

  近些天,你的朋友圈可能已經被「山竹」刷屏,防禦颱風「山竹」成為海南人民熱議的話題……當年的超強颱風「威馬遜」,至今想起仍讓人生畏。然而,如今的海南人民,在面對颱風時更有經驗、有底氣,也更從容有序。

  例如:為減少因停車位置不當車輛被砸或泡水受到損失,海口公安交警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逐點摸排,確定防風防汛期間市區22個應急停車場;為了做好防風防積水工作,在海口市瓊山區紅城湖路及金花新路等易積水路段,有關部門安裝上了水位標尺鋼柱,用於提醒市民在暴雨積水時,充分判斷低洼路段的積水深度,警示過往車輛安全行駛……

  當然,除了一些貼心的細節應對,海南省政府各級領導,港口、交通、環衛等各職能部門及一線人員也實實在在地行動起來,海南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應對「山竹」。海口、三亞等市縣及時從島外調運儲備蔬菜,穩菜價,做好市民基本生活保障;海口園林局全力防風,修剪樹木、加固防護,以防颱風天樹枝折斷傷及行人;還有,港口停航、高鐵停運、學校停課等一系列舉措,保障大家平穩度過;此外,海南各重點媒體通過「兩微一端」等融媒體平臺,及時發布颱風最新動態,幫助市民及時了解防風防汛的安全應對知識……

  不分崗位不分角色,交警、環衛、電力工人、市民,大家團結一致抵禦颱風。我們看到,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能展現海南人民的勇敢與擔當。有了這一股股自信的正能量,我們更有底氣應對颱風;有了在自然災害面前風雨同舟的精神,就一定能戰勝暴風雨。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推廣山竹果種植 打造名優水果品牌
    ■ 本報記者 易建陽  「目前,全國已經投產的最大山竹果基地就在海南五指山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目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衝入全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省級黨報前三甲,全媒體中心運作機制已經成熟,形成「六微一端一網一手機報」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區域傳播力首屈一指,下一步必須抓住戰略機遇期,搭建全媒體「中央廚房」、24小時視頻直播平臺、推動南海網新三板上市、構建海南雲智慧平臺集群,力爭建成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嚴欣也認為,受疫情影響,無接觸配送培育了用戶網購零食的日常消費習慣,消費者更傾向於健康、速食、便捷的產品。「新消費習慣的養成、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促成了網購零食的火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手機免稅了,化妝品可以買30件了,有酒有茶買了,10萬元額度太豪氣了……當具有含金量的離島免稅新政拉開大幕,「剁手一族」的錢包很難再捂得住。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廚房」等你來品嘗
    近年來,我省不斷創新旅遊營銷模式,精心策劃不同主題,其中以「美食+旅遊」的方式,打造出一張海南旅遊的新名片。  以食為媒引八方客  8月25日,以「『嗨』在旅途,盡享『口』福」為旅遊促銷主題的海口城市餐廳在成都迎來開業的第三天,當天,餐廳推出「清涼一夏」主題飲品和主打菜品「和樂蟹海鮮粥」「一品鴿」。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泰銘的手術費用有著落了
    9月7日以來,海南日報、海南農墾報、南海網等媒體關注報導了葉泰銘的病情,在墾區乃至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在病房裡,海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黃捷向葉泰銘的父親葉茂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和手術費籌集情況,鼓勵葉泰銘要堅強樂觀,戰勝病魔,並轉達了苻彩香的關切問候。黃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省紅十字會十分關注葉泰銘的病情和移植手術進展情況,將聯合愛心企業施以援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截至目前,全國99%的椰子樹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有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要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依靠進口。  推廣種植椰子為何不順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認為,一方面,一些地方管理不善,導致椰子低產;另一方面,未選用高產高效的椰苗,傳統椰子經濟效益不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把本土的東西推薦給遊客
    話題·特色  本報三亞4月24日電(記者楊春虹)「海南與新加坡有很多聯繫,雖然都是旅遊目的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30餘種熱帶水果「移民」海南
    本報海口5月14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吳天奧)尖蜜拉、菲油果、冰激凌果、澳洲手指檸檬……這些擁有奇特名字與獨特外貌的熱帶水果「移民」到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蚊子:癌症剋星?
    這一研究過程與海南有什麼關係?它的發現真的會讓癌症消失嗎……海南日報記者專訪了顏光美課題組核心專家。  記者搜索發現,在某貼吧中有帖子稱「達安基因:中山大學發現病毒M1,專殺癌細胞唯一受益標的+正宗伊波拉+登革熱概念」。也有媒體稱顏光美課題組發布的消息客觀上為基因概念和腫瘤概念股造成了利好。  就此,顏光美課題組成員胡駿副教授對海南日報記者表示,「至今我們和任何上市公司都沒有利益關係,包括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在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摩星:期待海南更加國際化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作為一位喜歡旅行的外國人,摩星認為海南在中國的最南端,